冷靜

[摘 要]“1+X”證書制度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移動商務專業深入實施“1+X”證書制度,有助于推進移動商務專業建設,實現課程內容對接企業崗位能力要求。目前,湖北省部分高職移動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課程內容設置不合理、畢業生適崗能力差、教師團隊結構不合理、教師前沿知識更新不及時、質量評價缺少企業參與、評價的質量和可信度不高等問題。對此,應積極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加強教師培訓,提升“雙師”素質水平;改革評價體系,實現學分互換。在“1+X”證書制度下構建課證融通課程體系,對緩和移動商務專業人才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關鍵詞]“1+X”證書制度;高職教育;移動商務專業;課證融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8.071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8-0218-03
1? ? ?移動商務專業“1+X”證書制度概況
“1+X”證書制度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2019年10月,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發布《關于第二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名單的公告》,公布了10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下共3 278個試點[1]。其中,電子商務數據分析證書和網店運營推廣證書與移動商務專業相關。2020年1月發布《關于第三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名單的公告》,公布了76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2020年12月發布《關于第四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名單的公告》,公布了355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移動商務專業相關的證書有社交電商運營、跨境電子商務多平臺運營、農產品電商運營、跨境電商海外營銷、汽車電商服務品牌運營與管理、跨境電商B2C數據運營、電子商務客戶服務、直播電商、數字營銷技術、新媒體營銷、供應鏈數據分析等十多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中,網店運營推廣和電子商務數據分析證書由于試點工作開展較早,目前實施范圍較廣;直播電商證書由于適用范圍較廣,也備受關注。
2? ? ?移動商務專業實施“1+X”證書制度的意義
2.1? ?有益于推進專業建設
移動商務專業作為電子商務專業的分支,由移動互聯網技術孕育而生,有其特殊性。現階段,企業對移動商務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迫切要求高職移動商務專業進行“1+X”證書試點改革。初步調研發現,目前湖北省部分高職移動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教師團隊結構不合理,教師前沿知識更新不及時;課程內容設置不合理,畢業生適崗能力差;質量評價缺少企業參與,評價的質量和可信度不高。因此,在“1+X”證書制度背景下開展高職移動商務專業建設,將網點運營推廣、電子商務數據分析等證書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對緩和移動商務人才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有重要的意義。
2.2? ?有益于對接企業崗位能力要求
高職移動商務專業主要培養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符合營銷策劃、視覺設計、網店運營、直播營銷、短視頻設計、商務數據分析等職業要求,能夠在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零售業、批發業等領域從事移動商務運營、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策劃、直播營銷、短視頻設計與推廣、新媒體營銷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2]。高職移動商務專業主要對接的職業崗位有網店運營專員、網店營銷專員、移動網站維護人員、網頁美工、電子商務助理、電子商務銷售、電商小微企業創業者7類。其中前5類崗位為初始崗位,后2類崗位為發展崗位。如網店運營崗位對應的崗位能力要求為掌握網店裝修、網店運營、網絡推廣的能力,熟悉商品規劃管理、商品圖片拍攝美化及商品描述的能力,以及網店的財務管理。這既是職業崗位能力要求,也是網店運營與推廣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取證要求。每項典型工作任務所包含的工作過程通過相關的專業課程來實現。課程教學既是典型工作崗位能力要求的載體,也是“1+X”制度實施的載體。為了更好地滿足企業崗位能力需求,必須在課程教育中融入職業技能取證內容。
3? ? ?湖北省高職移動商務專業課證融通面臨的挑戰
3.1? ?證書內容與人才培養方案未能融會貫通
移動商務專業“1+X”證書制度開始于2019年年底,因此湖北省內大多數高職院校先有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后有X證書。這類職高在2020年制定課程標準時往往會在之前專業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簡單加上證書內容,并沒有將X證書標準、教學模塊、內容設置融入課程標準。另外,多數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的研究制定者為專業研究室的教師,最終認定者則為校學術委員會。證書培訓機構、行業企業專家沒有真正參與到課程標準的制定實施中,導致課程模塊內容與X證書要求只停留在做簡單的加法層面,沒能做到深入融合,更談不上融會貫通。
3.2? ?師資實踐能力亟須提升
目前,湖北省高職院校的教師多為師范類學校畢業生,此類教師缺乏相關企業的工作經歷,也缺少相應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實戰經歷。教師自身的崗位能力、知識儲備和課程重構能力是實現課證融通的基礎。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專業的、前沿的技術技能,才能實現X證書與行業先進技術、工藝、規范的對接。讓學生掌握多項技術技能,成為復合型人才是“1+X”證書制度實施的初衷之一。這就倒逼高職教師打破各專業間的壁壘,將多專業領域的技能融會貫通。
3.3? ?證書認定標準與課程認定標準匹配度不高
目前,湖北省部分高職移動商務專業課程考核結果和X證書考核結果存在兩個標準“兩張皮”的現象,既未將X證書的相關學分納入學歷學分,也未將課程學分納入X證書學分,導致學生白天學習專業課程,期末通過考試獲得學歷學分,周末和晚上時間進行X證書培訓,培訓期滿再通過培訓企業的測試取得X證書學分。學生身心疲憊,考證積極性不高[3],影響證書培訓效果和最終通過率。
4? ? ?“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職移動商務專業課證融通體系構建的策略
下文以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長江工院”)為例,詳細闡述“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職移動商務專業課證融通體系構建的策略。
4.1? ?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4.1.1? ?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
長江工院邀請行業專家、X證書培訓機構專家與專業教師共同研討,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以移動運營類和營銷類的設計與管理崗位技能要求為出發點,以工作任務為載體,重視培養學生操作技能[4],進一步完善“1+X”制度下的課程體系。同時,結合企業崗位能力需求、行業職業標準、“1+X”證書標準3個方面的要求,確定移動商務專業的6門專業核心課程:商品信息采編、網店運營及推廣、移動商務視覺設計、新媒體營銷、視頻采編、視覺識別(Visual Identity,VI)策劃實戰。重新構建相應的課程內容,制定以技術、技能培養為核心的“課崗賽證”校企合作一體化課程標準,實現課程內容模塊無縫對接企業崗位要求、行業職業標準以及“1+X”證書標準。
4.1.2? ?因材施教,實施“三能力、四技能”以賽促教的人才培養模式
長江工院移動商務專業實施“三能力、四技能”以賽促教的人才培養模式(見圖1),“三能力”分別為移動商務基本素養能力、移動商務核心技術能力、移動商務職業拓展能力;“四技能”分別為移動商務基礎技能、網絡營銷技術技能、移動商務視覺設計技能、商務數據分析技能。該專業注重職業教育與移動商務領域最新發展的同步性,強調專業針對性、實用性與學生可持續發展性的結合,引入職業崗位標準,將科學規范的認證體系融入教學過程,同時與相關人才需求單位保持密切合作,為學生提供案例教學和實習的機會,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適應能力、應用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與持續發展能力,使其畢業后能夠直接進入移動商務與策劃領域一線崗位,縮短教育與就業之間的距離。
4.2? ?加強教師培訓,提升“雙師”素質水平
職業教育過程中,教師團隊是培育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基礎,是X證書教學的執行者,也是貫徹“1+X”證書制度的踐行者。“雙師”標準要求高職教師同時獲得教師系列資格證和相關專業準入資格證或水平類資格證。教師既要能講授專業知識,又要能指導學生職業崗位實踐。“雙師型”內涵既包括專業中的“專”,又涵蓋實踐中的“行”[5]。
以長江工院移動商務專業“雙師”隊伍建設制度為例,在學校層面,一方面制定移動商務專業“1+X”證書教師的選拔、培養和管理制度,促進教師的發展;另一方面為專業教師的學習和成長提供平臺,鼓勵教師參加技能培訓,更新知識技能。讓X證書培訓指導教師在績效薪酬核算、年度評優評先、職稱晉升方面享受實惠,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干事、做事的熱情。在教師層面,只有具備專業能力、實踐能力、課證重構融合能力的教師才能持證上崗。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內驅力,主動參加證書制度培訓,深入理解課證融通的重要意義,積極參加企業、校際、校企舉辦的專業和實踐培訓,利用寒暑假時間到企業實踐鍛煉,更新專業知識,學習前沿的崗位技能。通過教學改革、參與技能大賽、參培考證等“崗課賽證”多領域相結合的實踐,增強課程模塊重構能力。
4.3? ?變革評價體系,實現學分互換
“學分銀行”是學分積累和轉換制度的核心,其運轉機制與金融銀行運行的基本原理相似,是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存儲、按照某一公認的標準轉換與兌換的教育管理機制。長江工院要打破課程考核體系和X證書考核結果互不相干、“兩張皮”的僵局,推進“學分銀行”制度落實。首先,建設學分兌換制度,開展學習成果轉換。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活動,專業相關職業技能等級及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校級及以上學生技能競賽,科技、文化、體育、社會實踐等活動取得相關證書等,經個人申請,學院審核,報教務處認定,準予其申請免修對應課程或替代選修課學分。其次,建設學分全評價制度,學歷教育中的專業課程內容與X證書培訓內容相結合,專業教學與培訓過程統一安排。課程采用過程性與階段性評價統一的全過程考核評價方式,由教師、企業導師、實訓平臺、考證機構和學習小組組長根據評價指標進行全面的客觀評價。最后,建設學分抵扣制度,學生獲取X證書的學分同時可以抵扣作為學歷證書的相關學分,學生可用X證書申請相關課程的期末免考資格,實現以證代考,以此激發學生考證的積極性,為學生節約大量的培訓時間,讓學生盡可能多地獲取職業資格證,從而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崗課賽證”一體化。
5? ? ?結束語
踐行“1+X”證書制度,既對移動商務專業課證融通改革提出新要求,也給教師帶來新挑戰。以“1+X”證書制度為契機,推動課證融通,將證書需求植入課程教學,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不斷深化教學改革,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1+X”證書制度帶來的新挑戰,提升高職移動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主要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做好第二批“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9〕89號)[EB/OL].(2019-09-11)[2023-02-16].http://www.moe.gov.cn/s78/A07/A07_sjhj/201909/t20190916_399277.html.
[2]武峰.“1+X”制度背景下的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51-56.
[3]陳倩馨,倪莉莉.“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職課程實踐教學探索:以銅陵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10-13.
[4]毛少華.職業院校實施“1+X”證書制度的現實困境與應對策略[J].當代職業教育,2020(1):55-61.
[5]楊飛云.新高職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意涵、問題與路徑[J].當代職業教育,2019(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