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青海藏區鄉村社會文化變遷與生計轉型
——基于互聯網視角的人類學研究

2023-12-07 18:57:15
西部學刊 2023年21期
關鍵詞:發展

王 帥

(青海民族大學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西寧 810007)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互聯網新媒體興起,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所產生的廣泛影響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思維和生產生活方式。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7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6.4%[1]?;ヂ摼W短視頻(1)互聯網短視頻是指企業或個人用戶基于新媒體平臺發布時長較短,主題涵蓋時尚潮流、日常生活、幽默搞怪、社會熱點、技能分享、商品推廣等視頻內容的新商業形態。和網絡平臺的興起,不僅為民族地區的人們提供了更廣闊的展示空間,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同時影響著長久以來形成的傳統文化,縮小了人們的空間感、距離感,使地域文化之間的交流溝通變得更加頻繁。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發布的《短視頻、直播助力普惠性發展研究報告》指出,短視頻直播平臺具有典型的包容性發展特征,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文化旅游產業振興等諸多領域發揮著獨有的優勢[2]?;ヂ摼W新媒體平臺成為當前最為熱門的傳播形態,不僅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活力,也對民族地區少數民族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著實質性的影響。

一、青海藏區概況及藏族傳統的生計方式

自古以來,青海藏區民眾生計方式的形成和發展與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傳統以及社會發展變革等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世居民族,“青海藏族是唐以來東進的‘番人’與之前早已活躍在該地的諸多土著民族整合而成的多元民族實體”[3]。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接觸、碰撞、交融,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青海藏族,在青藏高原這個特定的地理空間場域中,“為了適應特殊的自然生存環境,也就形成了藏民族獨有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倫理意識,從而孕育出了藏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4]。在漫長的社會生產實踐中,青海藏區民眾的傳統生計方式受其所處地理環境的影響而表現出鮮明的特點。

(一)青海藏區的人口、區劃與文化生態

1.青海藏區的人口和行政區劃

青海省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因其境內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稱“江河源頭”,又稱“三江源”,有“中華水塔”之美譽。青海是除西藏之外我國最大的藏族聚居區,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青海有藏族人口150.96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25.48%[5]。青海藏區包括玉樹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在內的全部范圍,此外,在西寧、海東還分布有藏族民族鄉。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青海藏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地域文化。

2.青海藏區的文化生態

由于歷史變遷和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以及民族間的遷徙、互動、交往等方面的關系,藏族自古以來就與漢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的先民形成了較為密切的聯系,各民族交錯聚居的格局造就了獨特的青海藏族文化。藏族民眾敬畏自然,這種自然崇拜的人文理念逐漸內化為一種精神信仰,通過尊重萬物來得到神靈的庇佑,進而求得幸福美滿的生活,這一理念映射出“天人合一,取法自然”的思想文化內涵。藏族群眾有著“以牧為主,兼營農業”的生計方式,由于這種農牧結合的獨特生計方式的作用和影響,使萬物皆有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在藏族群眾的生態觀和宇宙觀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1)藏傳佛教

宗教是藏族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藏族群眾普遍信仰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又稱喇嘛教,是佛教的一個分支,主要在青藏高原形成和發展,是地方化了的佛教。唐朝時期,當時的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為了加強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合作,同時也是為了穩固政權,先后迎娶了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佛像、佛法經典以及一眾僧人,隨后開始修建寺廟,供奉佛像,松贊干布遂下令吐蕃由苯教改為信仰佛教,佛教由此在藏地傳播開來。如今青海藏區較為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有西寧的塔爾寺、大佛寺,海東市的瞿曇寺、佑寧寺、夏瓊寺、文都寺,海南州的賽宗寺,黃南州的隆務寺,果洛州的拉加寺,玉樹州的結古寺等,這些寺廟收藏的文學、史學、宗教、藝術等領域的文獻資料特別是佛經典籍不計其數、卷帙浩繁,成了藏族歷史文化藝術聚集薈萃之地。

青海藏區還是“宗日文化和卡約文化的故鄉,也是漢文史籍中諸羌文化的中心。這里名人輩出,曾經涌現出了宗喀巴、更敦群培、十世班禪等學術大師和高僧大德”[6]。藏傳佛教對藏族群眾的影響是極其廣泛且深刻的,并且這種影響從宗教領域逐漸拓展至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

(2)插箭節

插箭節,藏語稱“拉則節”,廣泛存在于青海藏區,其中以海東市循化縣道帷藏族鄉的插箭節規模較大,儀式過程嚴謹且隆重。插箭節最早源自于藏族以部落為形態的社會組織中神靈和箭鏃崇拜以及祈求神靈庇佑的一種祭祀活動,后成為延續至今的傳統祭拜節日,與藏族神靈崇拜的意識形態密不可分。神山崇拜是藏族原始信仰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基礎,對于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區之中的藏族先民而言,以山為伴、以山為家,大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將山視作神圣之物并賦予其某種程度上的人性,認為每一座山都有不同的神靈來統轄,人們稱之為山神,也正是得到山神的護佑,才使得家族人丁興旺、生生不息。綜觀整個插箭節,通常包括節日前的準備工作、節日中的儀式過程和節日后的集體娛樂三部分內容。節日前的準備工作包含制作箭桿和箭鏃,箭板圖案的刻畫,印制經旗和隆達(即風馬紙),摘柏枝,拌煨桑物等內容;節日中的儀式過程則包括插箭、僧人念經、煨桑、插旗、揚隆達、放鞭炮等環節。插箭節是藏族人民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中傳承至今極具參與性和民俗性的傳統節日,不僅象征著藏族人民對山神的敬仰之意,而且具有建構民族認同、強化族群凝聚力的作用。

(3)熱貢藝術

熱貢,藏語意為金色的谷地,夢想成真的地方,即今黃南州同仁市隆務河流域一帶,這一地區自古就是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各民族水乳交融,文化多姿多彩,包括上、下吾屯,年都乎、郭麻日、托加、尕沙日在內的村莊是熱貢藝術的發祥地,以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獨樹一幟的民族習俗、包羅萬象的民間文學而聞名于世、享譽中外。熱貢藝術是藏族文化藝術的一個分支,其中以唐卡最為出名,唐卡作為藏族文化特有的繪畫藝術形式,在藏族繪畫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以獨特的造型和豐富多樣的構圖而聞名于世,被譽為“東方瑰寶”,是由金、銀、松石、孔雀石、朱砂等名貴礦物材料以及藏紅花、大黃、藍靛和其他植物作為顏料勾勒出藝人心目中圣潔的宗教世界,是用于信仰供奉、膜拜紀念的精美卷軸畫,用以記錄歷史文化、天文地理、歷法推算、醫方藥材、民俗事象、民間傳說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經過千百年來的傳承和創新,唐卡藝術不僅蘊含了宗教教義上的美學性,呈現出慈悲、吉祥、神秘、夸張、威武、震懾、張揚等多種形象,而且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高雅的審美情趣。作為一門包括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還有藏族神學、人學、物學、美學在內的綜合藝術,唐卡是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4)六月會

“六月會”藏語稱“周卦勒柔”,即“六月歌舞”之意,已經流傳了1 400余年,流行于熱貢地區20多個藏族村莊,通常是在農歷六月中下旬舉行的傳統的民間祭祀活動?!傲聲钡谋疽馐菉噬?通過愉悅神靈、與神同樂來祈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其祭祀方式十分獨特,包括請神、迎神、舞神、祭神、拜神、送神等眾多環節,一般可分為神舞、軍舞、龍舞三種類型,以村為單位,各村先后舉行,場面恢宏壯觀、盛況空前,是這一地區藏族群眾一年一度的集體性節日,在祈求風調勻順,國泰民安的同時又借此契機歡聚一堂、載歌載舞,增進情感。六月會具有濃重的原始宗教色彩且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習俗,時至今日已經演變成為一種內涵深刻、形態復雜的地域人文符號,是兼具祭祀與娛樂功能的宗教性節日。

(二)青海藏區藏族鄉村的生計方式

青海藏區藏族鄉村生計方式的生成和演化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社會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獨特的區位條件、多元的文化生態造就形成了藏族人民以農業、畜牧業和季節性的采集活動為主要特征的生計形態。

1.農業

受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制約,青海藏區傳統的農業生產類型以河谷農業為主,主要原因在于河谷地區海拔較低,平緩的土地較為集中。河谷地區土壤肥沃,熱量較充足,水資源豐富,有利于農業的生產發展。青海藏區的糧食作物有青稞、小麥、玉米等,豆類作物主要有豌豆、蠶豆,其中尤以青稞的種植面積最廣。青稞,藏語稱為“乃”,在青海地區種植歷史十分悠久。青稞具有生育期短、耐寒性強的特點,“適合于寒冷、干燥、無霜期短的青藏高原地區種植,每年只收一季。用它可制成糌粑,亦可釀制成青稞酒”[7]205,是青藏地區的優勢作物和藏族群眾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糧,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扒嗪J∈侨珖囡闹鳟a區之一。全省青稞常年播種面積66 700公頃左右,占糧食作物的1/4,總產量200 000公頃左右,約占全國涉藏地區青稞總產量的20%以上。”[8]青海藏區出產的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籽、核桃、胡麻等,馬鈴薯、白菜、大蔥、蘋果、鴨梨等蔬菜瓜果較為常見。生活在農業區的藏族群眾以務農為主要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有農戶兼營其他副業。由于與其他民族交錯雜居的分布格局,使其借鑒漢、回、土等民族的生計方式,形成了區別于牧區藏族群眾的農業生產方式。

2.畜牧業

畜牧業是青海藏區的主要傳統產業,是藏族主要生產活動。青藏高原的天然草場為藏族群眾從事畜牧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青藏高原是我國主要畜牧業生產基地之一。我國的五大牧區有三個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它們分別是川西牧區、青海牧區和藏西北牧區。在青藏高原的總面積中,草場占64%,畜牧業在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7]188。牧民的傳統生計方式主要依賴于以草場為載體的流動型放牧,即冬夏草場輪替、逐水草而居的牧業生產,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于畜牧業,畜群是藏族牧民的主要財產。畜群種類以綿羊、牦牛、馬與犏牛[9]等圓蹄類動物為主,牧區群眾“吃肉以牦牛肉為主,喝奶以牦牛奶為主,燒的也是曬干的牦牛糞,牧民住的牦牛毛編成的帳房,牛奶制成的酥油、酸奶、奶渣等更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品”[10],其衣、食、住、行均與畜牧業息息相關。此外,畜牧業的相關衍生產業如肉、奶和皮毛等畜產品加工、銷售獲取的經濟利益也是牧民日常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季節性采集活動

季節性采集活動是青海藏區民眾日常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主要以采集蟲草、蕨麻等真菌和植物為主。蟲草全稱為冬蟲夏草,是指包括冬蟲夏草在內的廣義蟲草屬真菌的總稱,“子座單生,罕見2—3個,子座出自寄主幼蟲的頭部前端,全長4—11 cm,細長如棒球棍狀或近圓柱形”[11],它是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多生于海拔3 000—4 000米的高寒山區,主要生于草原、河谷、草叢的土壤中”[12],具有補腎益肺、止血化痰等功效,是傳統的名貴中藥。每年五六月份便進入蟲草采挖的密集期,由于蟲草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因此蟲草采集所獲得的收入也是牧民的經濟來源之一。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一旦遭到破壞,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在藏族傳統的宇宙觀意識形態中,“把宇宙看成自然、神與人三位一體的統一體。從這個宇宙觀出發,人類必須將自身融于自然、愛惜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依賴自然,做到人與自然和諧交融。這就是藏族傳統的宇宙觀和自然生態保護觀的有機統一理論”[13]。所以,藏族群眾十分重視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區位與自然資源之間的平衡關系,在采挖蟲草的過程中依循“生態采挖”的原則,通過草皮覆蓋的方式盡量減少因采挖而對草場造成的破壞。蕨蔴是青藏高原特有植物資源,又名“人參果”,其營養豐富,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藏醫稱之為“卓老沙僧”,被藏族群眾視為滋補美食,也是采集的對象。藏族群眾常在節慶之時用蕨麻做八寶飯、藏式糕點,在為貴客準備的宴席中,米飯里一定有“人參果”。

二、互聯網的發展現狀及其對青海藏區的影響

藏族文化的發展變化是其社會變遷歷史過程的重要反映。關于文化的變遷,學界現有的觀點一般認為“文化變遷的專題研究主要以實證研究為主,通過對民族文化某一側面的考察,提出其發展的一般趨勢”[14]。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不但為人類信息的交流提供了更加暢通的渠道,而且使得供給與需求達到充分對接的良好狀態,在生產和消費的結構層面創造更多價值?;ヂ摼W的顯著優勢極大地促進了生產關系的變革,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白鳛樾畔r代的產物,網絡文化的出現不僅體現出了人類文化發展的新形態以及趨勢,其在不斷傳播以及豐富的過程中還會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盵15]在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青海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主動適應科技與產業相互融合的勢態,鄉村社會在延續傳統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生產生活方式隨之發生了相應變化。

(一)互聯網在多方面影響著青海藏區民眾的生產生活

作為新興技術手段,互聯網從本質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行為方式,深刻地影響著民族地區的發展,助力現代化進程的實現。我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東北、西南等邊疆地區,相較于東部地區而言,這些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還存在著差距,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民族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并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

在互聯網加速發展的趨勢下,網絡空間拓寬了民族地區的發展路徑,創造了巨大的歷史機遇。作為當今社會最實用的工具之一,互聯網使東西部的溝通交流變得更為頻繁,縮小了時空、區域之間的距離。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和基礎設施領域的不平衡不協調等歷史和現實狀況的存在,東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呈現出較大的差異,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有助于縮小東西部之間的差距。西部地區如青海藏區的少數民族群眾在互聯網的深刻影響下,逐漸融入到網絡大潮催生的經濟發展模式之中,通過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相互融合,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創造新的發展機會,他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霸谛畔⒒瘯r代,信息產業往往被稱為第四產業,‘互聯網+’對于信息產業的影響將會更加直接、更具代表性,使民族地區的產業發展之路更具潛力?!盵16]

互聯網在促進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使得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催生出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與民族地區農業經濟相融合的模式,青海藏區的群眾逐漸融入到互聯網與大數據所帶來的時代變革之中。互聯網金融、農村電子商務、網絡直播帶貨等因互聯網興起的新的創業和消費等方式逐漸被藏族鄉村社會接受并產生了很大的價值,生發出新的生計轉型機制與發展路徑,“一旦新的意見成了一種人們習慣的信仰,它也就成了美好生活的另一種可以信賴的保障”[17]。互聯網在多方面、多角度以及多層次上影響著青海藏區民眾的生產生活,加速著藏區社會的現代化進程。

(二)互聯網技術助力民族地區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

互聯網時代,實現民族地區的發展要依靠網絡技術手段,互聯網技術正加速嵌入公共服務、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改善民生等各領域,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發力點。通過加快推進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把當前最先進的物聯網等新技術手段應用于智慧農牧業,幫助農牧業生產實現可視化管理、實時化分析和智能化決策,極大地改善了生產條件,提高了農牧業生產能力。通過建設智慧農牧場,借助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建設農牧業生產管理體系,幫助藏族群眾因地制宜實現農牧業的智能化,使農牧業生產更加科學、高效。

“利用網絡視角審視今天的社會,不難發現互聯網經濟已經體現出與工業經濟的天壤差異,個性化成為有別于以往的重要特征,分享經濟以及社會性生產所體現的正是信息社會的開放共享理念的經濟映射?!盵18]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共享性為藏族農牧民豐產增收提供了多種渠道和平臺。網購、農業咨詢、文化學習、求職就業等手機應用軟件在農牧民中廣泛使用,不僅使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也一定程度上革新了傳統的思維方式,藏族群眾在更為便捷地融入網絡的同時享受到信息化所帶來的便利。利用互聯網技術打造“互聯網平臺+物聯網設備”二維模式的交互終端來實現青海藏區的鄉村信息化。建設智慧鄉村是有效解決民族地區鄉村問題的重要手段,可以連通鄉村產業鏈條,拓寬鄉村信息傳播渠道,重構鄉村生產生活空間,增強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幫助民族地區鄉村形成空間形態、互動體驗、跨界融合等多位一體的產業布局,加快建設特色化數字鄉村,助力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建設,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三)互聯網信息服務對青海藏區高質量發展的影響

互聯網信息服務廣泛普及,有效帶動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變革,從而形成網絡化、智能化、協同化的產業發展新形態。快速傳播的網絡信息能充分帶動青海藏區經濟增長,為新產業的發展注入活力,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例如,“快手、抖音等互聯網短視頻平臺,其商業模式是以短視頻為載體,應用互聯網技術連接內容創作者和內容消費者,進而引發一系列交互行為的平臺型商業模式”[19]。快手、抖音等平臺提供的電商經濟、直播經濟模式直接帶動青海藏區農、特產品的銷售,使少數民族群眾在獲得豐厚回報的同時,實現了與東部發達地區之間的信息聯通,享受到了互聯網帶來的紅利。

“人類學研究的互聯網化將成為中國人類學發展的重要趨勢,將互聯網人類學同中國研究相結合,是構建人類學的中國互聯網研究的新路徑?!盵20]互聯網人類學作為人類學領域新的研究分支,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應運而生的,對網絡社會中的人與文化的關注開拓了人類學研究的新的學科分野?;ヂ摼W領域較多關注網絡社會人際交往,網絡對人的發展的影響,網絡時代人的價值實現,如何合理利用好互聯網等方面的研究,而鮮有涉及對民族地區及少數民族方面的研究,對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的研究較少。作為青海藏區重要的原住民,藏族村落的社會組織、經濟生活、婚姻狀況、民俗風情、語言、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特征?;ヂ摼W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界限,在電子商務、益民服務、創新創業等方面對青海藏區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三、互聯網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對青海藏區鄉村社會的影響

當前,由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發展所引發的信息化、數字化正廣泛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全面塑造著人類社會新的面貌和交往形態。青海藏區傳統社會村落受快手、抖音等互聯網短視頻平臺的影響程度較深,不僅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且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

(一)互聯網影響下藏族鄉村社會生計方式的變化

2011年3月至2016年9月,快手、抖音等目前處于短視頻行業領先地位的新媒體平臺悄然興起,短短數年間,互聯網短視頻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移動互聯網、數字化互聯技術的引領下,在快速發展的經濟的驅動下,短視頻平臺發生了質的改變,從起初的以單一內容傳播為主,轉型為包括電子商務、直播帶貨、內容付費、廣告推廣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網絡新媒體生態圈?!岸桃曨l作為基礎的用戶表達和內容消費形式,貢獻了移動互聯網的主要時長和流量增量,成為互聯網的基礎應用;短視頻與直播、電商相互加成,快手、抖音等平臺成為重要的電商陣地?!盵21]短視頻平臺熱度不斷向農村地區和民族地區擴展,對少數民族群眾原有的文化形態產生著強烈的沖擊,筆者在實地調查中發現,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青海藏區的農牧民的生計方式開始多元化。

案例一:互聯網電商開啟致富新路

牧民XM(2)按照學術慣例,本文中的人名做了匿名化的處理。在沒有接觸到電子商務之前,不知道網購、不懂直播,放牧和照顧家人就是她生活的全部,通過旅游經濟的支撐,把蟲草等賣給游客是她的收入來源。從2016年開始,在女兒的影響下她逐漸學會了網絡購物。XM第一次發現,通過手機的簡單操作遠隔千里之外的東西就會送到家門口,而且商品的質量也很好。在體會到網絡購物便捷性的同時,XM開始和家人商量能不能把家里采集的土特產通過網絡賣出去,就這樣全家開始行動起來了。2018年XM第一次在某電商平臺開通了自己的賬號,做成了第一單生意,她的生意越做越好,不僅使自己的日子變得更加富裕,而且帶動了其他村民一起致富。

電子商務為牧區的發展注入了新力量,形成一種全新的驅動力,牧民們接受了這種全新的經濟形態,改變了傳統的生產方式,在互聯網電商的帶動下實現了增收致富。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像XM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二)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對藏族鄉村社會文化的影響

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借助用戶、技術等優勢,在實現民族地區的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中國最大的短視頻社交平臺,抖音擁有超過4億的每日活躍用戶,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構建互聯網行業的新的業態與傳播模式,塑造了一個全新的網絡生態環境。通過把技術能人會聚到短視頻平臺,把平臺變成傳播技術的工具,幫助提高少數民族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在信息和交換層面為更多的農牧民提供了發揮才能的渠道,以特有的方式助力鄉村振興。

案例二:快手短視頻平臺助力鄉村傳播

DC是青海藏區的農民,經營著一個農產品小店,在接觸到快手平臺后,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起初她接觸快手平臺只是娛樂,后來學著其他主播的樣子開始直播推介店里的商品,還通過自己注冊的公司樹立了產品的品牌,通過快手小程序進行產品銷售。為了幫助同村的鄉親一起致富,她用盡可能高的價格向其他農戶收購各類農產品,帶動了村民一起致富。盡管在訪談過程中DC一直強調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生事物較慢,但可以看到她通過快手平臺銷售出去的訂單高達上萬單,足以見證其在網絡直播領域所取得的成功。在青海藏區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的小山村,DC能把快手直播做得如此火熱,得益于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網絡應用于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為真實而具體。

在快手平臺,像DC這樣的藏族農民主播估計有上百萬人。他們為家鄉農特產品“代言”“帶貨”,利用互聯網直播的優勢彌補了實體市場銷售渠道單一的短板,成了短視頻平臺最大的受益群體。

案例三:短視頻新媒體平臺推廣民族文化

擁有唐卡技藝的藏族村落多集中在黃南藏族自治州熱貢地區,然而傳統的唐卡銷售模式趨于單一化。通過抖音平臺,農民SNJ開始推廣唐卡,抖音平臺為他帶來了大量的網絡流量,使他的唐卡工作室迅速做大做強。大多數從事唐卡產業的藏族農民家庭家境貧寒,唐卡產業的興起不僅傳播了藏文化,而且帶動了不少人脫貧致富,而抖音的助力使唐卡在互聯網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借助短視頻平臺,結合人們對唐卡題材的喜好,SNJ創新唐卡創作模式,在保留宗教題材的同時,創作更多現實題材的作品,使得銷量大增。

互聯網在實現藏族農民致富的同時,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繁榮提供了新的路徑,通過互聯網的傳播和擴散,唐卡這樣的藏族傳統文化被更多的人所熟悉,藏文化傳承發展出現了新局面,古老的藏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案例四:抖音新媒體平臺快速引流

藏族青年GZ在2020年年初成立了具有濃郁藏式風情的影像工作室,創業初期由于知名度低,客戶咨詢量少,業務難以展開。隨著工作室利用各種網絡資源宣傳,抖音平臺推廣,客戶資源逐步增加,從第一次承接攝影業務,到現在經營各種業務,包括藏式婚紗攝影、影視策劃、影像宣傳片拍攝,青海藏區的風土人情傳播出去了。通過抖音與GZ聯系的客戶越來越多,工作室的名氣越來越大,GZ注冊了自己的公司,擴大了經營規模。

(三)民族地區鄉村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與路徑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互聯網對民族地區鄉村社會的影響是深遠而廣泛的,為實現農村和城市“同網同速”,《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提出,“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推動農村千兆光網、第五代移動通信(5G)、移動物聯網與城市同步規劃建設”[22]。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發展,為新媒體勃興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信息交流的暢通無阻使民族地區廣大鄉村尤其是少數民族鄉村更好融入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新路,促進現代化的生產生活方式普及開來,加快改善鄉村整體面貌,推動著鄉村全面振興。

以青海藏區為代表的廣大民族地區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主戰場,推進民族鄉村地區的共同富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有實現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群眾的富裕,才能達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在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積極運用互聯網手段,“依托‘互聯網+’延伸民族特色產業鏈條,通過‘互聯網+企業’的電子商務,積極拓寬民族特色產業營銷渠道,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民族特色產業的新商業體系。打造民族特色產業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提升民族特色產業核心競爭力”[23]。在信息化、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成為時代發展主流的今天,各種新媒體傳播手段層出不窮,這為我國民族地區鄉村全面發展帶來了機遇,將“互聯網+”與民族地區鄉村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衡城市與鄉村、地區與地區之間的重要作用,從而實現互聯網賦能社會發展、反哺社會治理的現實需要,達到促進民族地區鄉村社會發展的目的。

四、結語

互聯網的產生、興起和發展是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標志意義的事件,互聯網加速社會的公開透明、引導社會的進步潮流,為中國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國家發揮著積極作用?;ヂ摼W在驅動經濟發展、催生產業變革,引領科技創新、實現跨界融通,顛覆傳播方式、推動文化繁榮,推進普惠發展、改善民眾生活,改進社會治理、優化公共服務等方面都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作為溝通交流新平臺的互聯網成為人們生活空間的重要組成要素,人們的日常生活都和互聯網發生密不可分的聯系。實施“互聯網+民族地區鄉村產業”的發展模式,使互聯網技術真正為民族地區發展助力增力,帶動民族鄉村產業加快發展,有效發揮互聯網在助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地區發展關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民族地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確保同全國一道實現現代化,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猜你喜歡
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產前超聲發展及展望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脫貧發展要算“大賬”
紅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8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身擔重任 更謀長遠發展
中國衛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2
推進醫改向縱深發展
中國衛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3:54
談發展
它會帶來并購大發展
創業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久久黄色毛片| 老色鬼欧美精品| 亚洲婷婷丁香| 国产毛片不卡|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在线免费a视频| 成人精品区|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www在线观看|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午夜在线不卡|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看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 国产一在线|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一级爆乳无码av|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婷婷亚洲视频|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国产不卡网|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看看一级毛片|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美女被操91视频|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黄网站欧美内射|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四虎成人精品| 欧美成人aⅴ|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国语少妇高潮|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91亚洲视频下载|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国产91av在线|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天堂在线亚洲|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色悠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