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哈特和奈格里非物質勞動理論的核心內容研究

2023-12-07 18:57:15杜靜皓
西部學刊 2023年21期
關鍵詞:生產

杜靜皓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哲學教研部,北京 100091)

在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勞動觀中,物質勞動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然而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人們逐漸發現勞動形式也可以是非物質的,有些學者將其稱之為“知識勞動”,后來意大利自治主義馬克思主義學派代表人物拉夫·萊托將其稱之為“非物質勞動”[1],這一概念由此誕生。到了世紀之交哈特(1)邁克爾·哈特(1960—),美國杜克大學文學教授,與安東尼奧·奈格里合著帝國三部曲《帝國》《諸眾》《大同世界》等。和奈格里(2)安東尼奧·奈格里(1933—),意大利自治主義馬克思主義學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理論與政治哲學家,與邁克爾·哈特合著帝國三部曲《帝國》《諸眾》《大同世界》等。撰寫的《帝國》一書問世,使得非物質勞動理論得到全世界學者的廣泛關注。該書通過帝國的建構對非物質勞動理論進行初步闡述,包括非物質勞動和生命政治勞動兩個核心概念。在此之下誕生了非物質勞動的主體,即諸眾。諸眾是從事非物質勞動的勞動者之集合,它的產生經歷了特定的時代背景,同時作為新生的勞動主體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權利亟待爭取。在整個非物質勞動框架下,各種勞動關系發生了微妙但卻是十分重要的變化,這些內容都值得仔細探討。

一、哈特和奈格里非物質勞動理論的核心概念

要想了解哈特和奈格里非物質勞動理論的核心內容,首先就要明確構造這一內容的兩個核心概念:非物質勞動和生命政治勞動。對于哈特和奈格里而言,這兩個概念表示的是同一個意思,但側重點有所不同,功能也不一樣。因此,對這兩個概念的解讀是理解非物質勞動理論的基礎。

(一)非物質勞動:一種全新的勞動方式

對于哈特和奈格里來說,非物質勞動概念的提出和完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奈格里首次提到這一概念是在《狄奧尼索斯的勞動》一書中,他認為當前勞動的本質特征有日益復雜的勞動合作網絡、關愛勞動融入生產領域以及勞動過程大范圍計算機化等[2]。隨后在《帝國》一書中,哈特和奈格里明確提出了非物質勞動三大表現形式,它們也被稱為構成全球經濟后現代化動力的三種勞動:通訊交往勞動、互動式勞動和情感勞動。其中,通訊交往勞動出現在已經融入現代通信技術和信息化的大工業生產之中;互動式勞動具有分析和符號的特征,它既可以成為一種智能控制,也可以成為程序性符號,這種勞動形式的代表性職業有廣告業、影視業等;情感勞動指的是對感情的生產,同時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人際交往[3]。

在《諸眾》一書中,他們對非物質勞動的概念進行了更為明確的定義:“這是一種生產非物質產品,譬如知識、信息、交往、關系或者情感反應的勞動”,它的兩大主要形式是關于智力或語言的勞動和情感勞動,前者主要生產觀念、符號、代碼等產品,后者則既包括精神上的情感,也包括肉體的情感[4]108。此外,非物質勞動有著明顯不同于以往物質勞動的基本特征。

第一,情感性特征。這一點在非物質勞動的定義中便可見一斑。非物質勞動的情感性指的是人與人之間感情的生產和交換活動,它給人帶來的是一種放松、開心、刺激、激動或者類似的感受。哈特和奈格里甚至表示情感性勞動就是非物質勞動的另外一個方面。但這里存在一個問題,即由于哈特和奈格里并沒有明確指出具體是什么樣的勞動可以稱之為情感性勞動,因此我們只知道一些大致的行業,比如傾注了大量感情關系的健康、金融、教育以及娛樂、廣告等。

第二,同質化特征。哈特和奈格里指出,在馬克思生活的時代,不同的勞動之間差異明顯,每一項勞動都與其他勞動有著不同的特征,只有把這些不同的勞動從具體勞動中抽象出來,才能被視作普遍的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5]339。但是,隨著后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全球日益普及,具體勞動間的異質性日益減少,同質化由此體現。以裁剪和紡織為例,在工業社會中這兩種勞動并沒有什么相通之處,但在后工業時代的今天,使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裁剪和紡織的勞動卻可能執行的是同樣的操作,那就是操控一系列相同或類似的信息和符號。在這個意義上,計算機的廣泛使用將勞動者解放出來,勞動變成了有著規定流程、規定步驟、規定方案的智能操作,看上去一切都是被設計好了的流水線式的生產,因此勞動變得同質化了[6]。

第三,非物質化特征。這一點也可以通過哈特和奈格里的定義直接得出。非物質勞動,顧名思義其勞動形式是非物質化的,勞動結果即勞動產品也是非物質化的[7]。無論是智力、語言勞動還是情感勞動,整個勞動過程以及最終創造的財富都難以觸摸,無法像物質勞動那樣運用感官感受到它的存在,因此具有很強的非物質性。哈特和奈格里在介紹非物質勞動和生命政治勞動中說,“這種勞動的終端產品是非物質性的”[8]5。

第四,生產與消費同步化特征。在物質勞動生產中,整個社會生產分為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它們是順次進行的。哈特和奈格里指出,很多非物質勞動在生產的同時也在被消費[8]9,它們之間的時間差不復存在了。舉例言之,教育行業中教師作為非物質勞動生產者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作為消費者則同步地獲得知識。教師的授課在持續,學生的聽講就在持續,授課停止則生產結束,學生的消費同時結束。醫療、旅游等諸多行業均是如此[9]。

(二)生命政治勞動:非物質勞動的孿生兄弟

生命政治勞動的概念,首次出現在《帝國》一書之中,在哈特和奈格里隨后的著作中也多次出現。在他們看來,生命政治勞動實際上就是非物質勞動,二者表示的是一個意思。這種勞動所生產的產品是非物質性的,并且在生產過程中生產者由于不斷增強的相互協作而具備擺脫資本的自主生產能力[8]5。生命政治勞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將作為物質產品的客體和作為社會關系、社會生活的主體同時生產出來,即同時生產主客體,這一點是以往的勞動形式所不具備的。這種勞動被稱之為“生命政治勞動”,也是由其特征決定的,即這種勞動再生產的社會關系、社會生活都可以視作是一種生命形式,這種勞動的生產能力和生產行為直接具有政治性,因而使用“生命政治勞動”一詞恰到好處。

關于生命政治勞動與馬克思傳統的勞動概念,奈格里曾強調自己無意于復興馬克思主義勞動概念,而是希望打破馬克思的勞動框架,以生命政治框架來解釋當代的勞動、生產力、剝削等概念[10],以達到破舊立新之目的。

前文曾提到哈特和奈格里非常看重非物質勞動和物質勞動間的區別,但這一點并不影響他們承認在非物質勞動即生命政治勞動中剝削依然存在,這種剝削被稱之為“生命政治剝削”[11]。哈特和奈格里正是希望通過生命政治勞動這種全新勞動范式中的剝削、階級斗爭等形式來建構新的主體性理論,這一點符合他們多次強調的基于主體——政治維度解讀馬克思。基于生命政治剝削,哈特和奈格里認為馬克思以工業社會為背景提出的剩余價值剝削理論在今天已經過時,其原因有二,第一,非物質勞動的成果無法像物質勞動一樣被定量分析。很明顯,非物質勞動由于其非物質性特征,其生產的知識、信息、情感等勞動產品無法用單位勞動時間加以衡量。第二,非物質勞動成果超越了資本所能控制的程度。前文介紹到,生命政治勞動直接具有政治性,這種政治上的價值在內涵上已經遠遠超出資本從中榨取剩余物的價值的內涵,因此資本難以控制這種勞動形式[11]。正像哈特和奈格里所說,“資本永遠無法控制整個社會生活”[4]146。由此可見,生命政治剝削的提出進一步深化了哈特和奈格里的主體性和政治性思想,使得整個生命政治勞動理論更加完善。

二、非物質勞動的主體——諸眾的生成

非物質勞動一經產生,就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誰去進行或者說誰去從事這樣的勞動?也就是說承擔非物質勞動的勞動者是何許人也?答案是諸眾。諸眾的產生離不開帝國的政治背景,帝國一經產生就在它的內部生成了諸眾這樣一個反帝國的力量,一個從事非物質勞動的主體。諸眾概念首先在哈特和奈格里撰著的《帝國》一書中出現,之后又出現在《諸眾》和《大同世界》中。與諸眾相對應的是馬克思語境下工業社會中的勞動者——無產階級,對于哈特和奈格里而言無產階級在后工業時代已經無法代表廣大受剝削和壓迫的勞動者,而諸眾即帝國中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們才是非物質勞動的真正主體力量。

(一)諸眾的產生過程

諸眾的生成與后工業社會的到來和非物質勞動的出現密切相關,同時生命政治勞動也為諸眾的自我組織和自治提供了條件[8]6。特別是生命政治勞動,哈特和奈格里曾指出,諸眾對抗帝國的力量源于生命政治生產,這是一種內在性力量,它為諸眾的自我組織和自治提供了歷史性條件,并且還創造出由諸眾共享的共同性。諸眾的產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對它的敘述可以追溯到《〈大綱〉:超越馬克思的馬克思》(以下簡稱《大綱》)。奈格里在這部著作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命題:重新界定革命主體,并完成了對馬克思“革命主體就是無產階級”的超越。

一般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模式的發展經歷了前福特主義與前泰勒主義、福特主義與泰勒主義和后福特主義三大階段。泰勒主義也叫泰勒制,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提出,主要內容是通過分析人在勞動中的機械動作研究出最為經濟、高效的操作方法。福特主義又稱福特制,出現于泰勒制之后,因葛蘭西在《獄中札記》中的《美國主義和福特制》一文中曾使用該詞并引發廣泛關注,它指的是基于工業化和標準化進行大量生產和消費的體系。后福特主義則與福特主義形成鮮明對比,它是一種以滿足個性化需求為目的,以信息通信技術為基礎的生產模式,它的特點是整個生成過程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上述三個階段對應的勞動主體分別為是專業工人、大眾工人和社會工人。

具體來說,在第一階段,專業工人是斗爭的主角。這一階段的工人斗爭產生了現代工會以及先鋒隊政黨,比如馬克思所領導的第一國際就是著名的國際工人聯合組織等。在第二階段,斗爭的主角成了大眾工人,他們拒絕在工廠中工作,并要求在各個方面都爭取權利。在他們的努力下工會組織得到很大程度的發展,福利國家得以構建,社會民主改良運動也時常出現。在第三階段,斗爭的工人群體以社會工人的形式表現,他們將各種不同方面的非物質勞動結合在一起,并形成了由諸眾管理的生命政治統一體。

在這里,哈特和奈格里著重分析的是從大眾工人到社會工人(也就是后來的諸眾)這種革命主體的變化。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原先被視作革命主體的高度同質化的無產階級得到革新,各種非工廠工人也從社會邊緣逐步被納入到革命主體之中,社會工人由此出場,它是被資本控制的各種異質性力量的匯集[12]。這一思想為諸眾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諸眾的指向

諸眾到底是什么?對于哈特和奈格里而言,諸眾是一個全新的革命主體,是全球化資本主義時代反抗資本邏輯的新無產階級[13]。它與馬克思生活的工業社會中的革命主體——即無產階級的不同之處,在于無產階級僅僅指的是被剝奪生產資料而不得不向資本家出賣勞動力以求得生存的勞動者,而諸眾包含的范圍則非常廣泛,既有飽受資本奴役的工業社會中的“工人階級”,也有其他勞苦的貧窮人、各國移民、所謂的野蠻人、合法或非法的移民、學生、婦女、黑人、同性戀等各式各樣的邊緣人物,他們全都是諸眾的組成部分。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提出諸眾這一概念并不意味著哈特和奈格里已然放棄了對無產階級的堅守。他們指出,即使在后工業社會的今天無產階級依然存在,只不過是作為具有更多內容的階級的一個部分而存在。諸眾的確是一個階級概念,然而又不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階級概念,它是對階級概念的一種重構,將無產階級的內涵進一步擴大[13]。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諸眾在無產階級的概念之上建立,但重構并創新了傳統意義上的無產階級,使得馬克思的階級概念在后工業時代煥發了新的生機活力。

這里哈特和奈格里特別說到了諸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穩定勞動者。這類人指的是沒有穩定雇傭關系,沒有就業保障并且缺乏社會保障、國家福利的非正規勞動者。有學者就曾指出全球的非正規工人階級大約有十個億,“這讓其成為地球上增長最為迅速、史無前例的社會階級”[14]。這類人群在非物質勞動者中占據重要地位,他們的生產特點、生活境遇都值得我們研究。

(三)諸眾需要爭取的權利

諸眾不僅有很多嶄新的特征,還有不少需要爭取的權利,以便在非物質勞動的背景下與帝國抗衡。第一也是諸眾需要首先爭取的是全球公民權,這是“全球民眾政治程序的最初要素”[5]383。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在全球范圍內能夠自由流動并且得到廣泛認可的權利,包括移民在內的所有人都可以在自己居住和工作的國家獲得公民權,而不應當存在差別對待。它的基本要求是各國需要在法律層面上認可移民,而終極要求則是掌握自己在全球范圍內流動的控制權,即諸眾能夠自行決定是否流動、何時流動以及向哪個國家或地區流動。一旦做出決定,他們就有權在目的地留下并且享受當地人民基本的權利。

第二是社會報酬權。哈特和奈格里表示,社會報酬與家庭報酬相對立,家庭報酬的前提是勞動要按照性別分工,因此對家庭的控制權牢固地掌握在以從事生產勞動為主的男性手中[5]386。隨著生產勞動與再生產勞動間的區分逐漸消解,家庭報酬逐漸被社會報酬所取代。因為在非物質勞動(或者說生命政治勞動)的語境下諸眾都在進行著生產,勞動力之間的合作越發密切,越發集體化、社會化,因而社會報酬完全超出了家庭的范圍,擴展到全體諸眾之中,也就是說它是社會上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擁有的權利,是全體人民的社會酬勞。

第三是再占有權。它是民眾自我控制和自主進行生產的權利。對這一權利的掌握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再占有生產方式,如進行生產的機器、材料等等。但是諸眾在使用機器生產的同時,自身也可能被機械化、模式化,思想遭到異化,實際上失去了對自我的控制。因此就來到了第二階段,即再占有知識、情感、信息等非物質勞動,即控制自我。為實現這一權利,諸眾需要達到四個方面的目標,首先是語言和交際,哈特和奈格里指出,對語言的意識和對交際網絡的控制將成為當今時代政治斗爭更為核心的事件;其次是機器和技術,它們是生命政治生產的工具,并且人和機器的結合將從社會邊緣擴展到諸眾力量的中心,這一點也是非物質勞動的一個重要特點;再次是由諸眾的經驗、實驗構成的歷史的集體性創造,最后是與生命政治學相關,即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在內的要素聚集在一起,它們彼此聯系、密不可分[5]386-388。

三、非物質勞動視域下的各種勞動關系

在非物質勞動的視域下,諸多勞動關系發生了深刻而重大的變化。但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些變化都是基于非物質勞動取得了霸權地位,準確來講,是在質的維度而非數量上取得了霸權地位[4]109,我們稱之為非物質勞動霸權。在非物質勞動霸權之中,勞動時間和非勞動時間、勞動者與勞動者、勞動與資本等諸多方面都產生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也影響著整個資本主義后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建構。

(一)勞動時間與非勞動時間的關系:界限日益模糊

在馬克思所處的工業社會中,由于廣大工人的工作大都是在工廠里完成的,因此勞動時間和非勞動時間有著明確界限:走進工廠,開始工作時勞動時間便開始計算;換下工作服,走出工廠結束工作則是勞動時間的結束和非勞動時間的開場。非勞動時間可以稱為工人們的自由時間或閑暇時間,馬克思就曾設想過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中人的個性得到全面發展的場景,在那時自由時間會非常寬泛而靈活,“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15]。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八小時工作制在歐美國家逐步確立,勞動時間和非勞動時間的界限變得更加明確,可量化的數字更加精準。

然而,在后工業時代非物質勞動視域下情況則大為不同。非物質勞動中很難找到勞動時間和非勞動時間二者之間清晰明確的界限,換句話說勞動時間已經完全滲透到非勞動時間之中。前面已經介紹到,非物質勞動是生產知識、信息、交往、情感等非物質產品的勞動,而這些產品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對它們的生產無需局限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場域之中,而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進行。也就是說,即使下班回到家中,在陪伴孩子學習和愛人聊天的過程中,某人大腦里仍然可能在思考非物質產品的事情,從事著非物質勞動。但從理論上講,下班回家后的時間應當屬于非勞動時間,是勞動者用來任意支配來發展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于是矛盾得以顯現,勞動時間和非勞動時間的界限變得模糊。正像哈特和奈格里說到的那樣,隨著勞動轉移到工廠圍墻之外,要將生產時間與再生產時間或者說工作與業余時間分開變得越來越困難了[5]385。

(二)勞動者內部的關系:合作與互動更加密切

哈特和奈格里對工業時代和后工業時代勞動者內部關系的異同點進行了分析。在這兩個階段,勞動者之間的關系都呈現為合作、互動,但不同之處在于前者主要是在外在力量(即資本)的強制壓迫下進行,而后者則更多的是勞動者自愿進行的。在馬克思那個年代,勞動者作為勞動力只是被看作可變資本,他們的合作僅僅是資本家從外部進行的聯合,其根本目的仍然是為資本家的剝削和壓榨服務,為資本增值服務。在非物質勞動中,合作完全內在于勞動之中,各種生產知識、信息、交往、關系或者情感反應的勞動都不是某一個勞動者能夠單獨完成的,他們必須展開親密的合作才能達到目的。同時,由于計算機等新技術的運用,勞動者之間的合作也更加便利。如今新一代的勞動者能夠嫻熟使用各種社交軟件,他們可以全天候進行各種信息溝通、交流互動,這對于非物質勞動的進行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三)勞動與資本的關系:資本對勞動的控制日益減弱

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資本對勞動具有絕對控制權,資本占有整個勞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為勞動過程提供資料、工具甚至雇傭勞動本身。勞動的全過程都在資本的掌控之下。但是在后工業時代非物質勞動霸權的背景下,資本對勞動的影響正在逐步減弱,并且越來越外在于生產過程,只能借助金融、政權、國家機器等手段來施加它的控制。哈特和奈格里就表示,勞動與資本間的關系變得更為開放,資本中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日益分離,資本對勞動的管控在逐步消解[8]110。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盡管資本對勞動的控制日益減弱,但這并不意味著勞資關系的本質得到了改變。因為無論非物質勞動發展到何種階段,它都只是區別于物質勞動的另外一種勞動形式,在資本面前它仍然表現為勞動力商品,并且和物質勞動一樣直接生產資本[16]。因此,哈特和奈格里所認為的非物質勞動不再屬于雇傭勞動,超越了資本控制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四)勞動者與勞動資源的關系:共同性日益顯現

哈特和奈格里指出,非物質勞動產品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不存在稀缺性問題,相反,在實際流通過程中這些產品反而會衍生出共同資源,這些資源不僅可以為所有人共享,而且隨著使用者的增加,這些勞動資源會越使用越豐富,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8]5。他們強調,資源的共同性既是生產力,又是財富的生產形式,它表達出經濟增長與社會生活的高度融合,成為當代經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這種共同性在非物質勞動賴以進行的信息經濟和知識生產領域非常關鍵,比如在網絡環境中,對勞動資源共同性的利用,包括但不限于共同的知識、符碼等就有利于創造性的激發。此外他們還把這種共同性與私有制和公有制做對比,認為共同性不同于以上二者中的任何一個,它自身具有自主性[8]201。

四、結語

非物質勞動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一次全新的理論探索,它突破了以往傳統意義上的物質勞動理論,提出了一種適用于資本主義后工業社會新背景新形勢下的勞動框架。在這一理論中,非物質勞動、生命政治勞動作為整個非物質勞動理論的核心概念、諸眾作為非物質勞動的主體相繼登場,它們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非物質勞動這一龐大的勞動理論。透過這一理論,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勞動形式由馬克思生活的工業社會中的物質勞動向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后工業社會語境下的非物質勞動發生的劇烈變化,感受到非物質勞動下各種勞動關系的不斷交鋒,也可以感受到帝國帶給人們的強烈壓迫感以及諸眾不甘受到控制與剝削而與帝國展開的激烈交鋒。盡管哈特和奈格里的非物質勞動理論存在諸多方面的不足,但這并不影響這一理論對于馬克思勞動理論的繼承與創新,也并不影響它應有的學術價值。面對非物質勞動,人們可以盡情感嘆:新的勞動時代已經悄然到來!

猜你喜歡
生產
讓安全生產執法真正發揮震懾作用
我國夏糧生產喜獲豐收
熱軋雙相鋼HR450/780DP的開發與生產
山東冶金(2022年2期)2022-08-08 01:50:42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中國軍轉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生產管理系統概述
消費導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3
全面生產維護(TPM)
中國制筆(2017年2期)2017-07-18 10:53:09
反生產行為差異化治理策略
現代企業(2015年4期)2015-02-28 18:48:06
安全生產重于泰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啪啪无遮挡| 就去色综合|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 亚洲精品动漫|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69综合网|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欧美在线一二区|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小视频| 伊人久综合| 久久99国产视频| 欧美色综合网站| 99视频在线免费|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亚洲视频二|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99精品欧美一区|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www.亚洲国产|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18在线|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亚洲一级色|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啪|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视频a|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成a人片7777| 啪啪永久免费av|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日韩黄色在线|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国产在线八区|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欧美天堂久久|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性欧美在线|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AV网站中文|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www.99在线观看| 亚洲乱强伦|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在线国产91| 久久免费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