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印華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末,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數量達2.64億人,占全國總人口數量的18.7%。
面對老齡化的現實與形勢,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大局,事關百姓福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規劃部署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老年教育作為未來養老事業的靈魂和精髓,在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要求“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強調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如何真正有效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滿足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如何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提供適合老年人的學習課程?浙江省優質(示范)老年大學— 金華老年開放大學做出了探索和實踐。

金華老年開放大學教育教學成果展演。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走進老年大學,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收獲健康、快樂、幸福的晚年生活。
如何讓老年人群體真正實現“老有所學”?金華的答案是:建一所覆蓋面廣、凝聚力強、教學質量高的老年開放大學,持續完善面向老年人的開放辦學體系,讓銀發族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
打造學習中心。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推動我國老年教育加快發展。
當年,金華廣播電視大學(現金華開放大學)在浙江廣播電視大學和金華市教育局的指導下,整合全市電大系統和社區教育體系力量,增掛金華老年開放大學牌子,并成立金華市老年教育中心,推動實體化辦學。
經過近7 年的快速發展,金華老年開放大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無論是在辦學規模,還是在辦學質量、社會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老年教育進入發展快車道。
優化硬件水平。在金華市區人民東路1071號,金華老年開放大學的大門敞開著,這是一所對所有老年人開放的學校。校園內,配備樂器、中式烹飪、舞蹈房、演藝廳等功能教室以及電梯等適老化設備,專業的舞蹈教室、音樂教室、書畫及美工練習室一應俱全。
2017 年,學校第一期投入500萬元用于改造升級,校園面積13畝,建筑面積5520平方米,其中專用教室14間,設有醫務室、書吧、報告廳等教輔設施;2023年,投資400多萬元的二期改造項目已完成,改造面積約4000平方米,校區可容納5000人次的年均辦學規模,各項教育教學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提升,為老年學員提供更舒心的學習環境。
提升教學質量。今年秋季學期,金華老年開放大學迎來又一批銀齡新生,班級數已從開辦初期的13個增加至52個。金華老年開放大學穩步推進系統辦學、規范辦學,擴大普惠共享的老年教育服務供給,提升課程質量。以適老化課程為例,充分考慮老年教育特點,開辦手機攝影、書畫、模特與旗袍、葫蘆絲等各類滿足老年人群文化養老、藝術養老等需求的課程班,注重為老年人提供與其生命質量和社會文化生活質量提升密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學習服務。
在師資力量上,通過“專兼職結合,兼職為主,志愿者輔助”的辦法,多渠道擴展師資引進渠道,完善名師引進制度,制定科學的績效評價制度和合理的薪酬制度,吸納一批學歷高、專業能力強、有較高教學水平和一定教學經驗的年輕老師擔任教學工作。
秉持“努力為老年群體建好‘家門口’的大學、辦好‘有溫度’的老年開放教育”這一理念,金華老年開放大學規模與質量齊升。截至2023年,學校累計招生1.5萬人次,開設戲曲音樂類、書法繪畫類、數碼科技類等六大類課程,累計478個班級。
近年來,老年教育呈現出分布廣泛、主體多元、形式多樣的特點,凸顯公益性普惠性、依托社區教育體系開展社區老年教育,成為新時代金華老年教育發展的特色。
把課程送進社區。從2016年起,金華老年開放大學組建由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組成的“老年教育講師團”,以點單約課的方式,把學習的觸角集中在社區,先后開展讀書、養生、書畫、婺劇、茶藝、剪紙、健美操、旗袍走秀、球類等進社區百場講座或活動。自2017年起,連續開展了“十講百場”進社區活動,將老年人防詐騙、隔代教育、老年人心理健康、“八婺好家風”系列等與當前社會主旋律相符合的講座開進多個社區,累計向15000多名基層社區老年人開展送課活動。
在課程設置上更強調針對性,如針對老年人“運動量不大,又能顯著提升氣質和身形”的要求,開設社區旗袍走秀班,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接受科學指導。
構建老年教育圈。依托金華全市開放大學系統和社區教育四級網絡,金華老年開放大學分步推進、逐步完善辦學的組織體系和服務體系,實現上下聯動,完善老年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構建方便可及的老年教育圈,推進老年教育普惠式發展。
同時,加強老年學校規范建設,統籌規范基層老年教育辦學場地和設施,以省級老年教育優質校為標桿,在金華市全市范圍內實施老年辦學示范引領工程,推動縣、市和街鎮兩級老年辦學機構辦學標準化建設。2023年,指導縣市區的鄉鎮(街道)老年學校(學堂)新建16所,目前已創建省級老年示范學校(學堂)7所。
打造老年教育聯盟。2022年8月,金華整合老干局、民政部門、教育系統等全市教育力量,成立老年教育聯盟,統籌協調城鄉、優化區域布局,夯實完善老年教育辦學網絡,實施老年教育人才培養行動,促進老年學校提質擴容,為加快建設學習型城市和老年友好型社會增添新動能。
金華老年開放大學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師資培訓、課程建設、理論研究、考核評估”的職能定位,積極參與金華老年教育聯盟的教學指導工作,打通師資、場地、設施、課程、信息化、社會服務等多方面資源建設和使用的痛點堵點,完善老年教育網絡體系,增加基層社區教學點,開設金華老年開放大學金東學院、傅村教學點等,推動實現“富裕富有、普及普惠、尊老孝老、樂活樂享”的可感知圖景,讓更多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近年來,金華老年開放大學因地制宜,創新形式,多措并舉廣泛開展老年教育,并抓住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契機,大力發展在線老年教育。此舉旨在滿足老年人個性化的需求,實現老年教育低成本、高速度、跨越式發展,讓更多老年人共享老年教育發展成果。
打造“網上老年大學”。金華老年開放大學積極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日常應用普及行動的通知》相關精神,線上、線下雙渠道教學,深入研究,積極探索,開展老年數字化多樣化行動,普及智能技術日常應用,讓老年人走進數字時代、融入智慧社會、享受智慧生活。
利用新媒體推送老年教育內容,與金華開放大學開放學院共享云教室開展直播課堂,運用“第三年齡學堂”,并與其對接的線上平臺開展教學教務管理工作。2022年在浙江老年開放大學的指導和支持下,基于省“浙學通”平臺增設“婺學通”特色模塊,為全省推動信息化平臺提供實踐經驗,“老年開放遠程教育服務”品牌項目被評為2020年長三角地區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特色地方品牌項目。
開展“智慧助老行動”。積極舉辦“智慧助老”公益講座,組織有意愿的老年朋友及其親屬進行智能手機、互聯網使用等適老智能技術應用培訓,幫助老年人學會調整手機字體、設置音量大小、手機上網、手機視頻通話、觀看視頻等功能操作,幫助老年朋友消除基礎智能技術應用障礙。“智慧助老”公益活動有效解決老年人“學得慢、沒人教、太復雜”的苦惱,也教導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機時規避各類詐騙陷阱,提高防范意識,學會識別網絡信息,保護財產安全,讓老年人在信息時代,積極擁抱智能社會。
實現“品質內容共享”。統籌多部門線上線下培訓資源,自編《手機攝影》《山水畫》及《旅游文化》等多個校本教材,“走進婺文化”“最美夕陽紅”“婺小廚”等品質化在線學習資源,受到老年人廣泛歡迎。
同時,通過資源整合,利用圖書館、文化館、文化禮堂等公共文化設施開展線下活動,實現學習活動項目共建、品質共享、品牌共促。學校的諸多探索收獲廣泛贊譽,2022 年,《共同富裕背景下老年群體數字融入路徑研究》被列為全國教科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同年9月,在省科協、省委老干部局、省教育廳等七部門聯合開展“銀齡跨越數字鴻溝”科普專項行動中,榮獲浙江省“銀齡跨越數字鴻溝”科普專項行動“成績突出集體”。
發展終身教育,構建學習型社會,是時代賦予金華老年開放大學的任務和使命。未來,金華老年開放大學將持續擴大優質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強化老年教育陣地建設,推動形成覆蓋廣泛、主體多元、資源共享、靈活多樣、特色鮮明、規范有序的老年教育發展新格局,在奏響夕陽紅交響樂中做出實踐,努力打造老年開放教育的浙江示范、國家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