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芝
數學課不同于思想品德課和語文課,沒有一個固定的思想教育點,但小學數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智力得到發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挖掘教材品德因素,優化教學過程。發揮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結合學科特點向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成為數學教師的一大挑戰。那么,小學數學怎樣滲透德育教學?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是一個重要的并且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課題。在進行這一課題實踐時我們必須注意方法上文道結合,做到自然妥貼,切忌生搬硬套,使學科內容與德育內容做到和諧統一。
一、以身作則,感染學生
學生的思想品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的培養,而教師是承擔學校教育最直接最關鍵者。教師的情感、態度對學生有最重要的影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人格感召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作為數學教師不能單純的教數學,要力求通過身教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整潔的板書設計、標準的普通話、端莊的儀表、幽默風趣的數學教學語言以及獨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
二、德育教育貫穿整個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將德育本身的因素與數學學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德育內容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步內化為學生個體的思想品德,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思想教育因素,把思想教育貫穿于知識的學習中。教學適當的時候插入一些激動人心的故事,比如,全紅嬋,小小年紀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她和高年級學生的年紀接近,更能激發學生們的熱情,這些使學生明白我國不管在哪方面都越來越強大,學生充滿了自豪之情,愛國之情油然而生。同時,還不要忘記教育學生學習運動員那種堅持不懈、奮力拼搏的精神。
三、挖掘教材德育
教材的例題與習題里蘊含著思想教育因素,我們只要努力鉆研,認真備課,就能把這些因素挖掘出來,在課堂教學中不失時機地進行思想教育,如在教“應用題”時,我結合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出示我們千年古縣建設的一些數據和資料,編出例題與習題。我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激勵學生為家鄉的繁榮而努力學習。這樣,既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又賦予了數學教學中的思想教育以時代的氣息,學生容易產生共鳴,有新鮮感。
四、營造教學情境
教學中,我根據數學教學相關內容,可以讓學生仔細分析素材,結合想象,編出一篇完整的故事,學生都爭先恐后編出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活躍了課堂氣氛。然后我又讓同學們給自己編出一天的時間安排表。大家在課堂上討論合理性,同學們都躍躍欲試,這樣使學生既動了腦又動了手,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受到珍惜時間、熱愛學習的教育。教材中有許多情境圖,因此教學中要巧妙地利用情境圖,充分挖掘情境圖中的資源,以講故事的形式來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滲透了思想教育。
五、利用數學美,培養集體意識和愛國精神
數學并不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它實際包含著許多美學因素。有人說:“哪里有數學,哪里就有美。”良好的教學情景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醒學生的思維,激勵學生的求學信心,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所設計的教學情境應與本課堂的教學內容有關。如在教《圓》時,告訴同學們:圓就是把無數零散的點,有秩序地、對稱地、和諧地、按統一的規律排列而成的封閉圖形。它是平面圖形中最完美的圖形,它的完美不僅在于它的完全對稱性,而且在于它體現著一種偉大的集體主義精神,圓就像一個和美的大家庭,圓上的每個點就像家中的成員,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你們個人就像圓上一個個孤立的點,你們所處的班集體乃至于整個社會就好比一個圓,集體的形象與榮譽與你們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這樣用數學知識將集體主義教育自然地滲透到學生的心田。另外,讓學生在課前查閱關于祖沖之的資料,他們了解到中國的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計算出圓周率應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精確到7位小數的人。他的這項偉大成就比歐洲數學家的計算結果至少要早1000年。在古代便有如此偉大的科學家,而今科學高度發達,我們若不努力學習,真是愧對古人。這樣不但把學生引導到本課堂的教學內容上來,而且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起學生探究、奮進的動力。
六、多角度培養學生情懷
始終把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放到首位,滲透在數學教學中。教學過程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進行討論,思考,總結。另外,還可以通過做游戲、比賽、表演等教學形式,把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體驗巧妙地結合起來,既滿足了小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又復習鞏固了所學的數學知識,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相互關心的集體主義精神。
總之,我們應當努力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德育資源,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為人師表的師德風范,按照數學教學的自身規律,自覺地培養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靈和豐富知識的一代新人,為實現中華騰飛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