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永兆
深圳市建藝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建安企業的自身性質特征決定了其稅務管理工作的復雜程度。因此要想有效規避稅務風險,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應對現有工作目標及任務內容進行分層次分析,不斷轉變自身的管理思維和模式,利用先進技術手段的扶持來完善對建安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減少稅務風險,對企業的后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建安企業又被稱為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業務項目的組成結構較為復雜,其中包括分包經營項目、自營項目、掛靠項目等,這種業務結構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的難度,使整個稅務風險管理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我國實行“營改增”后,由于許多中小建安企業財務管理者的稅務風險意識較為薄弱,因此很可能會出現偷稅漏稅的行為,這種違法行為的出現常常使整個企業處于風口浪尖之中,阻礙了建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除此之外,由于內部財務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不高,且在工作中更多依賴自身經驗,建安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工作也并未真正落到實處。
不僅如此,建安企業在人員配置上也存在著不合理之處,一些同時擁有總分機構的建安企業只在總部設立相應的稅務部門,忽視了對分部的稅務管理。此外,相關人員在進行稅務管理工作時,并未形成系統化階段性思維觀念,并未考慮該項目工程的生命周期對稅務管理的影響,從而導致整個稅務管理工作出現偏差,加劇了建安企業的稅務管理風險。
現階段,我國部分建安企業在稅收執行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這種偏差會影響企業稅務管理的實施效果,從而加劇企業的稅務風險。不僅如此,目前我國政府對于建安企業實施分別征稅政策,即對建安企業外地施工項目注冊地總部管理與施工地分部管理進行分別征稅,這也加重了建安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負擔與壓力。
除此之外,由于地區的不同,稅務機關對于稅務征收的具體要求也并未完全一致,再加上建安企業自身存在稅務管理能力、對稅務風險的意識較為薄弱等問題,項目工程開始實施前,建安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也難以到總部與施工地的稅務機關進行相應的了解,這也增加了建安企業的稅務管理難度,從而導致建安企業稅務風險的出現。
現有的中小型建安企業大多都是家族企業或有包工頭帶領下發展起來的,這類企業往往不具備完善的稅務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并且這一類型的企業管理者大多未經過專業教育,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人員也大多都由一人或少數人承擔,因此在工作中往往單純依靠工作經驗,無法為建安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與持續健康發展提供足夠的保障。
不僅如此,這類建安企業內部的內控制度通常只流于表面形式,對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并未真正落實到具體人員身上,造成=會計信息的嚴重失真,阻礙了建安企業的發展。內控制度的缺失也導致了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失衡,協調度與運轉度較差也使得建安企業的資產暴露在危險之中。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仍有小部分建安企業的稅務系統存在漏洞。一方面,由于高層管理者的不重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還停留在傳統代理管理階段,從而導致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傳遞與交流溝通出現不流通甚至斷裂的情況。另一方面,由于建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過度重視經濟效益,因此往往將業務部與項目部作為發展主體,忽視了財務部的重要意義。這樣一來,由于受到輕視,財務部無法深入建安企業的重要決策與規劃之中,這也就導致了建安企業稅務風險評估的缺失。
1.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有效使用
由于建安企業的分布范圍較廣,且分布多呈現出分散化的趨勢,因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安企業的稅務風險,對相關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建安企業要想提高自己抵御稅務風險的能力,就必須站在大數據與信息技術時代的背景下進行綜合考量,不斷利用新型信息技術手段來加大稅務風險管理的實施力度,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做到規避稅務風險,確保建安企業的正常運轉。
信息化管理在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中的有效融入,能使得大數據的力量充分展現出來,建安企業的相關工作者能對企業內部的業務管理數據進行系統化整合與處理,同時還能規范業務管理流程,為后續的稅務管理工作提供方便。除此之外,建安企業的高層領導者還可邀請信息化技術人員來在內部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并為該平臺增設智能預測與分析系統。這樣一來,財務管理人員就可將建安企業的現有數據信息輸入到該平臺中,如資金使用情況、現階段市場總體發展趨勢等,平臺在接收信息后會自動對這些數據信息進行分類處理,然后再進行嚴密的數據分析,并結合建安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與總體戰略目標的內容,對企業現有的生產運作情況做出合理評價。這樣一來,財務管理人員就可根據信息化管理平臺的評價結果來對現有的稅務管理工作進行調整,從而確保建安企業的正常運轉。不僅如此,管理人員還應定期對平臺內的數據信息進行更新,當平臺積累了一定的數據信息后,就可在自動分析現階段建安企業存在的稅負風險及隱患的基礎上,自動生成相對應的解決措施,幫助管理人員制定稅務風險預案,極大程度上規避了建安企業稅負風險的發生。
隨著營改增的進一步實施,為了滿足建安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的需求,許多軟件開發公司已推出了針對建安企業稅務管理需求的軟件。相關人員可利用這些軟件設立成本警戒值,若資金投入與成本使用金額已達到或超過該警戒值,軟件系統可自動報警,提醒管理人員。這樣一來,建安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會得到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避免虛假成本的出現,且該軟件還為建安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從而達到規避稅務風險的目的。
2.扭轉部門參與度的失衡狀態
導致建安企業出現稅務風險的另一個原因是企業還未將業財融合落到實處,因此出現了業務部與財務部參與度失衡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相關人員對稅務風險的意識不足,單純認為這類工作應交由企業財務部門進行管理,業務部的消極參與會使得財務部無法詳細掌握建安企業的業務數據信息,從而對整個工作起到阻礙作用。因此建安企業應加強二者之間的配合,減少稅務風險管理沖突。這就需要高層領導者創立新型的組織架構。
建安企業在前期可借鑒他人的經驗,在企業內部設立財務業務伙伴,這一職位能加速企業財務部與業務部之間的聯系。對于財務部來說,財務業務伙伴能為其提供稅務風險管理所需的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資源,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財務部門對建安企業財務管理的精細化與精準化程度;而對于業務部門來說,這種新型的組織架構為業務部與財務部打通了一個交流的通道,使相關財務信息能夠及時掌握在業務人員手里,從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業務部的整體工作效率與質量。
不僅如此,建安企業的高層領導者還要充分意識到,稅務風險管理的順利完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除了創立新型組織架構來扭轉部門參與度的失衡問題之外,還應根據各部門之間的實際情況對現有任務目標和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這樣一來,通過對任務內容的細化與調整,財務業務伙伴的溝通橋梁與紐帶作用就會被進一步彰顯,從而推動建安企業財務部與業務部的進一步融合,為建安企業的財務管理與稅收風險管理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
就目前情況來看,建安企業的發展重點仍放在如何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上來,而對稅務風險管理并未給予足夠多的重視。這部分企業雖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到了施工現場的安全問題,并采取一定的手段加強對建安企業日常運作的安全管理,但一味地忽視稅務風險控制會使建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與價值也無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建安企業的高層領導者應及時轉變自己的傳統觀念和管理方式,將稅務風險管理與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放到同等地位上來,并在此基礎之上加強企業的稅務風險安全管理建設,將稅務風險管理有效融入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中來,高層領導者在樹立了正確的誠信納稅意識與稅務風險管理與規避意識之后,才能帶動下屬部門和員工相關意識的提高。
除此之外,高層管理者在制定短期發展規劃、長期發展目標與總體戰略性目標的同時,把稅務風險管理作為重點工作內容貫穿其中,這樣一來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員工起到震懾作用,提高各個部門與下屬員工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杜絕建安企業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的發生,從而在提高自己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的同時,加強和鞏固自己在市場中的地位,增加客戶對本企業的信任程度,促進建安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不斷提高。還可以在現有基礎之上通過開展相關培訓會議、增施考核與獎懲制度等方式來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技能,促進其稅務風險管理意識與能力的有效提升。
內控制度指的是存在于建安企業內部的一項管理制度,內控制度的完善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建安企業的稅務風險問題,若該項制度不完善,則很有可能導致企業出現違規行為,增加了建安企業的稅務風險。因此相關領導者應及時認識到內控制度的作用,從事前事中控制、事后審查與風險防范三個層面對其進行調整和完善。
1.事前事中控制
事前控制的具體落實需要相關人員在新項目工程開始前對相關成本進行細致劃分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對每一環節的資金成本使用做出合理預測與規劃,其中包括稅金與稅負預測、成本比例與有效經濟收入預測等。
事中控制指的是管理人員應在工程建設安裝的過程中對發票的使用與收集進行嚴格把控。發票是稅務機關稽查工作的重點,因此相關人員在收集成本發票時,必須對發票的真偽進行核實和驗證。除此之外,管理人員還應從源頭控制發票管理混亂的問題,嚴格區分預收賬款與結算款,確保預收賬款的有效轉化,杜絕結算款不納稅、在納稅節點倉促開發票行為的出現。這樣才能對每個環節進行正確梳理與監督,在確保稅務風險管理有效性的同時加強內控制度的建設。
與此同時,建安企業還應在項目工程建設過程中定期收集與其有關的數據信息,比如成本使用情況、施工進度、企業發展現狀等,這樣能有效對項目管理中的稅務風險進行嚴格排查,從根本上規避稅務風險。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建安企業還應對下屬分公司或各部門進行動態管理,及時跟進重大項目工程的建設進度,并在此基礎之上加強稅務風險管理,必要時還可設置專門的稅務管理崗位,為各部門之間搭建一個信息交流平臺,從而促進部門之間的信息流通,降低稅務風險的威脅。
2.加強事后審查
在每個工程項目建設完成之后,企業內部管理人員還應加強事后監督與審查工作,對實際使用資金情況進行結算,包括稅負情況、實際成本投入、實際資金支出、收入情況等,并將實際情況與預算數值進行比較,從而計算出二者之間的差值。若差值較小,則可說明整個項目工程的實施情況較好,管理人員可由此找出節余點,并根據此次的工作流程來制定新一期的項目工程規劃。若二者時間存在較大差值,則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對使用成本或預算金額進行調整,增強事后審查的有效性與準確性。
3.風險防范工作
勞務費一直是建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中的一大難點,由于建安企業尚未形成自己的勞務資質,因此還存在著掛靠項目的情況,借助勞務公司代開勞務發票雖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建安企業的相關工作起到促進作用,但相應的稅務風險與安全隱患也隨之突出。因此相關建安企業可自己出具勞務發票,這是有效規避稅務風險的好手段。
在采購過程中,建安企業除了重視采購物資的質量與金額消耗,還應注意發票的收集與使用,不能為了貪圖蠅頭小利就拒絕收集成本發票。有效的成本發票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安企業的增值稅稅負,從而使得其所得稅金額也呈現出下降的趨勢。除此之外,由于建安企業的內部結構較為復雜,高層管理人員的工資金額通常情況下都會超過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因此相關負責人應加大對這一部分人的監管力度,避免不如實申報工資、利用一分為二或報銷等情況來逃避納稅行為的出現,這樣也會降低建安企業的稅務風險。
加快企業向現代化方向轉型升級的步伐是有效規避建安企業稅務管理風險的方法之一。因此建安企業的高層領導者應充分意識到掛靠并不能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帶來保障,只有推動建安企業由掛靠模式走向自營模式才能真正實現長期發展規劃與總體戰略目標。
在傳統掛靠模式下,建安企業大多采用分包經營的方式進行運作,相應的施工隊只有尋找可靠的建安企業才能取得工程項目,而作為項目工程的施工主體,施工隊在日常工程建設中無法取得成本發票,這也使假發票在市面上得以流通,從而增加了建安企業的稅務風險。建安企業的自營能有效削弱施工單位對競爭對手的依賴,企業可在完成對工程項目獨立經營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來開具支出發票與投入發票,這樣一來能從極大程度上確保交易的真實性,不僅能有效減少或避免延遲納稅情況的發生,還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建安企業稅務風險的消除,在確保各項數據精準穩定的同時,促進建安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結束語:綜上所述,為了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建安企業應不斷加強自身的稅務風險管理,迅速找出目前企業中的稅務風險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防范稅務風險,在促進建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推動整個行業和社會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