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莞市中堂鎮中心小學 熊漢溪
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教師應圍繞單元主題,梳理和整合語篇教學內容,基于語篇的主題意義來融入中國優秀文化,引導學生理解并認同中國優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如人教版PEP 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教材,我如下規劃了中國文化融入:
單元主題“我的一天”,融入中國文化內容是:“Cook Chinese Food”;
單元主題“季節”,融入中國文化內容是:“Chinese Tea Culture”;
單元主題“校歷”,融入中國文化內容是:“Chinese Festival”。
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往往需要營造一個真實的語篇背景。我們在語境的設計中,有意識地融入中國文化,借助語境材料,將教材的故事與真實生活相連,用真實的事件表達中國文化。如人教版PEP 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5 Dinner’sready 的Let’s talk,重點句型是:Would you like…?Yes,please!/No,thanks.(你想要(吃)……嗎?好的,來一點。/ 不用了,謝謝)在操練句型環節,教師借助句型“Would you like a pair of chopsticks?”問學生“Can you use chopsticks?”從而引出并向學生講解“筷子文化”,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究。
教師在語篇教學中,要為學生塑造人生榜樣、樹立理想,可以將文化意識的培養與語篇教學相結合,把英語學習作為引子,引出相關的中國人物或故事,再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做事,使學生透過語言符號對中國文化、中國精神有更深的認知。六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eshe do?的話題是談論職業,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歷史名人以及近代人物與之對應的職位進行講述,使學生除了學習到新的知識外,也能了解到中國各個時期的名人歷史,再引導學生向其學習,特別是精神方面的學習。
中華民族的人生哲理和人文精神,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會在經典的文學作品中有所呈現,教師可以從其中的作品中提取一部分有趣的作品進行講解,適當地在其中加入一些與英語教材相關的元素,讓學生能感受傳統文化精髓。六年級下冊Unit 3 Where did you go?教材單元內容涉及的其中一個活動為rode a horse 和“Where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這些句型結構。在完成教材本單元內容的教學后,教師使用了Tian Ji horse racing(田忌賽馬)故事。該故事告訴了我們要在劣勢中找到優勢,善用自己的長處去戰勝對手;懂得揚長避短,方能取得勝利;遇到事情可以嘗試新的思路,不能一成不變地做事。
“比較中外文化的異同,發展跨文化溝通與交流能力”是新課標的要求。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積極挖掘和整合相關內容,結合主題來對比中西方文化,引導學生遷移運用所學知識,發展思維,開拓眼界,深入理解并傳播中國文化,增強文化認同。如四年級上冊Recycle 2 Look,ask and answer 和Let’s sing 所學內容屬于單元復習課,核心語言知識包括家庭成員及其職業、圣誕節的相關詞,教師可確立“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為主題的復習,從西方的圣誕節延伸到中國的傳統節日,讓學生在比較中認同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
在語篇教學中,教師運用所學的英語語言知識表達中國文化元素,在掌握英語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如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主題是“Spring Outing”。除了“春游”,“Spring Outing”還有“踏青”的意思,并且我國古人踏青的活動非常豐富。于是,在課堂的拓展環節,我問學生,是否知道中國古人春游都做什么?學生來了興趣,思路被打開,答出了“賞花”“放紙鳶”“蹴鞠”等活動。接下來,我從《游春圖》《八達春游圖》《春游晚歸圖》等中國古畫開講,讓學生觀察這些畫中的古人的春游活動。最后,師生一起將這些春游活動的英文記錄在黑板一側。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華文化,在真實的語境中引導孩子認識、理解、認同中華文化,有助于增強學生家國情懷和文化自信,實現立德樹人目標。我們應當深入研讀教材,挖掘可以利用的中華文化元素,并適度拓展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和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會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