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韶關市武江區教師發展中心 胡秀蘭
韶關市武江區田家炳沙湖綠洲小學 林其敬
數學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維、科學精神和促進個人智力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課程在傳承數學知識文化的同時,也承載著培養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展,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任務。筆者結合自身實踐,主要從數學學科育人價值,即智育價值、德育價值、美育價值三方面,談談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育人目標,凸顯育人價值。
學科育人是指以學科為載體,連接學生個體生命、改造學生個體生命的過程。
每個學科都有其獨特的育人內涵。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數學學科育人不僅包括對數學學科知識、思維方式、思想方法等智育的培養,還包括團結協作精神、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及品格教育等德育培養,以及各種美之感受與欣賞,乃至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等美育的培養。
數學學科知識是個人得以成長的精神食糧,它蘊含著極其豐富的育人價值,其中包含智育、德育與美育價值。智育價值,是指數學知識對學生智力開發、智慧增長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德育價值,是指在學習數學知識、接受思維訓練的同時,自然地受到有意義的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格、掌握科學的方法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美育價值,是指知識具有陶冶價值,能幫助學生提高發現美、鑒賞美的能力,同時能自覺追求美和創造美。
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是制定數學課程目標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科育人的價值體現之一。數學素養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形成問題意識,發展理性思維、批判思維,培養科學精神,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形成適應其終身發展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而數學課程是培養與發展數學素養的有效載體。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上,除了教授相關的學科知識外,還應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及優良品質,以及發現美、欣賞美與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正向發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注重發揮情境設計與問題提出對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促進作用,使學生在活動中逐步發展核心素養。”基于這一理念,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真實、貼近學生現實需要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欲望,使得學生愿意、樂意、主動參與到真實情境中來,從而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與價值,更好地發展德育。
如《百分數的應用(一)》一課,教師可以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現實素材,首先呈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接種疫苗病死率及口罩傳染率的兩張圖片,讓學生先觀察圖片,獲取病死率及口罩傳染率的百分比數據信息,然后通過對比數據得知接種疫苗、佩戴口罩是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及病死的有效措施。這無形中便激發了學生接種疫苗、佩戴口罩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數學探究重在讓學生具身經歷從未知到已知的知識探索過程,重在感悟數學思想方法,重在學會知識的遷移與應用。所謂的真探究,簡單來說就是問題由學生提出;假設由學生思辨;過程由學生完成;結論由學生得出。數學活動的探究是源自學生的內心需求,學生主動愿意參與到問題的思考、探究與解決的過程,教師真正實現作為課堂的引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的角色。教師只有開展“真探究”,讓學生告別“偽探究”,充分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得出結論的過程,在探究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進行交流辨析,逐步領悟真理的過程,孩子們的思維才能得以發散,探究能力才能得以提高,智力才能得以發展。
如《百分數的應用(一)》一課,創設了學生熟悉的情境,學生從現實情境中獲取信息,發現并提出有關的百分數真問題:“2022 年10 月9 日的病例數比2022 年10 月8 日的增長了百分之幾?”本環節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理解“增加百分之幾”的意思,接著鼓勵學生互相交流,思維碰撞,激發他們運用通語言表征、圖形表征等多元的方式分析理解“增加百分之幾”的含義,并合作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再組織學生小組代表進行全班匯報交流,學生在生生互評,質疑與辨析的過程中,越辯越明,對問題的理解從模糊逐步走向清晰,慢慢建構解決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增加百分之幾”的數學模型。
美育是指與數學思想相關的一切美的元素,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感受數學美、發現數學美與欣賞數學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真問題源于現實的需要,通過創設真實情境,選擇貼近學生現實的真問題,才更能激發學生深度探究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欲望。在解決真問題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用多元的方式分析與表達,發展美育。
如在《百分數的應用(一)》教學中,我們重點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借助畫線段圖或其它圖形的直觀方式分析題目中蘊含的數量關系,從而更清晰地分析與理解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課堂探究實踐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利用直觀圖表示數量關系的簡潔美,體會“數形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思想,發展幾何直觀素養。在列式解決問題后,鼓勵學生進行組內交流表達,并用數學的語言和符號表達數量之間的關系。
數學教育承載著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現素質教育的功能。數學課程在傳承數學知識文化的同時,還擔負著對學生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引領的使命。我們應牢記育人使命,充分挖掘數學知識背后隱含的育人價值,在探究過程中促進學生必備品格、關鍵能力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育。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創設真情境,開展真探究,解決真問題的教學策略發展德育、智育與美育,使數學成為一門有趣、有價值的課程,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和價值,激發其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讓“知識本位”走向“素養本位”,讓學科教學走向學科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