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霞 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證券市場的快速發展和金融科技的日益成熟,證券公司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財務管理需求和挑戰,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多變的金融環境和不斷創新的業務類別。2022 年,國資委下發《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財務數智化轉型要求。為了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和精準度,證券公司開啟探索構建一個數智創新、統一規范、降本增效的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集中管理和共享數據,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業務的流程協同。
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一種依托信息技術,以業務和財務數據處理為基礎,以充分發揮財務“服務業務開展、防控各類風險、提升流程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的功能為目的,通過集中管理、共享財務資源和信息的管理模式。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除了記錄會計憑證、編制財務報表、預算規劃和管理、財務分析報告等會計工作,還通過匯聚不同業務單位、不同業務系統的底層數據,清洗并整合成標準化、專業化、可視化的數據集市,實現財務管理效率和精準度的提高,為公司經營決策的制定提供強大的數據依據。
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具有專業性、服務性、技術性、統一性、規模化和數據化的特點,以專業知識為基礎,以服務公司內部各單位各崗位為目標,依賴高效且能覆蓋整個公司范圍的信息系統,建立統一的操作模式、流程和標準,利用規模優勢降低公司成本,打通業務系統向財務系統的數據傳導,形成數據集市。
財務共享服務與常規財務集中有以下幾個區別。第一,常規財務集中是事務處理者,向經營管理層負責;而財務共享服務是服務提供者,以公司內部所有數據需求者為中心。第二,常規財務集中是簡單地將各地財務人員集中到總部,但是整體仍然按照舊模式工作,原流程和標準基本保持不變,注重集中控制、降低成本;而財務共享服務關注流程的優化與重塑,除了注重降低成本,更要求提高財務效率和質量、實現標準化規范化、整合資源展示全局視覺。第三,常規財務集中主要關注財務數據的集中記賬和統計等基礎工作,而財務共享服務具備更高級的分析工具和技術,通過建立大數據集市促進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聯動分析,揭示數據背后隱藏的因果和走勢,提供相關的業務洞察和決策支持。
面臨證券業務類型不斷創新、業務品種日漸豐富、分支機構隊伍持續壯大的發展趨勢,證券公司需加快智能財務建設,以加強信息化管理、提升系統集成能力,加強財務管理、提升財務價值創造能力。首先,通過標準化的流程和系統,集中管理和處理財務數據,減少重復機械人工操作,可以大幅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通過標準化并匯聚不同業務單位的數據,實施數據驗證和核對機制,可以提高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然后,通過數據共享促進業務單位與財務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科學匹配財務資源,提高了溝通效率和協同能力;同時,促進不同業務單位之間的財務資源共享,避免了資源的重復采購和浪費,提高資源優化配置的財務服務。最后,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運用信息新技術通過各數據層面的深度剖析、洞察業務風險點,融入到業務開展的全生命周期,為經營管理層的決策制定提供全面、準確的數據支持,不再是只能依據過往經驗或表面數據,鍛造公司新的核心競爭力,厚植公司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根基。
構建證券公司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需要得到公司經營管理層的大力推進、財務部門的專業知識支撐、金融科技部門的技術加持、各業務單位的積極響應,更需要明確構建目的,并持之以恒地為該目的而不斷改進與完善。構建過程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在初級階段,財務共享服務主要是積極探索建立智能化財務項目,包括財務人員集中化、清算自動化、商旅費控智能化、全面預算系統化、無紙化辦公等,大幅減少人工重復低效的數據處理,提高數據準確性和統一性,提升財務服務能力。但初級階段仍然各自獨立工作,數據集成和協同合作還相對較弱。在中級階段,財務共享服務將基礎性數據實現標準化和流程化,及時發現并提示各類風險點,為公司提供財務監察;同時,運用創新信息技術整合和處理不同業務單位、不同業務系統的數據,形成數據集市的雛形,初步打破信息的屏障與枷鎖。在高級階段,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不僅可以運用數據集市隨時隨地根據不同的業務需求提取數據進行縱向和橫向對比的深度分析,自動生成可視化的圖像和文本分析報告,還可以根據分析結果進行進一步業務發展趨勢的預測和市場創新方向的預判,參與到公司更長遠的戰略規劃和業務轉型中。高級階段的信息系統數據集成達到了高度成熟,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整個公司運營中得到高度認可和重視,成為經營管理層掌舵決策的重要伙伴。
證券公司財務數據具有高度復雜性和敏感性,構建證券公司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流程需全盤考慮。第一,對證券公司財務工作進行全面評估,分析各業務單位的財務需求和瓶頸問題,確定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目標。第二,統一規劃部署,確定職能劃分和服務模式等,明確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各階段的定位和職責。第三,整合公司內部的資源為共享服務中心提供必要的財務人員、技術設備、軟件系統等資源支持,平穩地改變人員的工作習慣,想方設法將事前請示、事中監控和事后評價分析的線下流程都變更為線上流程,推廣自動化、智能化、平臺化的新型辦公模式,實現互聯互通。第四,梳理公司各單位的業務數據邏輯,建立標準規范的操作手冊和統一執行的財務流程,完善各項數據統計維度,加強數據治理,以激活數據價值。第五,分階段拓展共享邊界,逐步邁向數據中心。將各單位的財務工作轉移至共享服務中心的過程中,要做好溝通和協調,確保順利過渡和業務的連續性。第六,建立監控和評估機制,定期對共享服務中心的運行效果進行評估和改進,根據反饋結果以及新要求新變化不斷調整和優化流程。通過設計規范流程,證券公司整體上財務工作效率會大幅提高,生產的財務數據會具備各維度可比性。
證券公司存在業務系統模塊多、交易品種和頻次多、交易量巨大、數據維度繁復等特點,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信息系統的構建需要保證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首先,明確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信息系統在各階段需要滿足的功能和指標,包括業務規模控制、資金流監測、風險指標控制、財務分析維度等,規劃出以流程為核心的系統藍圖。然后,根據需求制定涵蓋基礎設備、硬件、軟件的信息系統設計方案,確定外購還是自主研發,滿足數據高并發、高可用、低延遲等特點。接著,開發或引入安全、先進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對接稅務云、商旅平臺、采購平臺、資金管理系統、業務投資系統,通過發票智能識別校驗、采購平臺合規監控、財務憑證影像存儲、移動網絡審批、RPA 智能機器人、OCR、區塊鏈、輔助系統等新型技術工具,搭建財務信息系統數據集市,同步構筑安防體系。上線前反復測試其性能和可靠性,確保信息系統可以有效地獲取底層數據,以及各系統間的數據傳遞的實時性、準確性、穩定性和安全性。同時,需充分考慮數據存儲、訪問權限和流程閉環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通過一系列金融科技賦能保障提供高質量財務服務的連續性。信息系統上線后持續優化改進,收集數據需求用戶的意見反饋,對系統參數進行持續的跟蹤和維護;不斷拓寬基礎數據獲取渠道、擴大服務對象覆蓋面、提升數據采集挖掘的自動化水平,輔助更好地發現線索、鎖定問題,增強預警能力,提升經營監管效率。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信息系統成為公司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配合自動處理功能的使用,使財務運營、資金管理、財務分析、經營監管等工作在信息系統中有序高效地進行。
證券公司業務眾多,包括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自營業務等,因此其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組織整合十分重要,需從以往的金字塔型向紡錘型轉變。首先,明確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職責,包括基礎核算、成本控制、預算管理、內部控制、資金管控、財務分析等職能。根據職能和范圍,確定所需的二級部門,包括財務核算部門、財務分析部門、成本控制部門、預算管理部門、內部控制部門等,確保能夠覆蓋相關財務領域。細化各二級部門下的崗位,明確每個崗位的工作職責、技能要求和所需經驗水平,包括財務共享會計、業務會計、管理會計等。根據上述所有要素繪制組織結構圖,清晰展示中心各二級部門和崗位之間的關系和層級。
隨著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和金融產品的日益創新,人員的綜合素質的匹配對構建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至關重要。整合組織架構后,還需根據崗位需求,招聘和配置適合的人員,確保人員具備所需的專業知識、信息處理技能、應變能力。公司需要明確每個崗位的工作職責、技能需求和績效評估,細分不同層次和專業領域的要求,招聘和配置具有相關經驗和技能的人員。人員到崗后進行多維度培訓,使他們能夠適應工作環境、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持續培養智能辦公習慣;后續定期進行全面的信息系統、數據處理和財務流程培訓,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和調查,及時調整和改進培訓策略和內容,使中心人員盡快掌握新技能以適應新的服務模式。同時,應確立科學的績效指標,建立績效評估機制,定期回顧和評估員工的工作表現,并根據評估結果和員工的發展需求和動機提供激勵和發展機會;全力推動團隊建設和團隊管理,全員了解并認同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的宗旨,建立大財務觀念,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和效率;必要時可考慮與財務系統、業務系統供應商簽訂人力外包服務協議,以更好地保證數據集市的穩定運維和挖掘更有價值的數據分析。
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規范標準流程、優化組織結構、創新信息技術支持、挖掘數據價值等為公司的發展保駕護航,但同時它也可能給公司帶來一些問題。
第一,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需要集中處理大量財務和業務數據,對互聯網和接口依賴性較高,造成數據泄露、篡改或丟失的系統風險增加。對此,公司可以采取嚴格的數據管理機制和數據安全保護措施,包括管理權限分配、控制查詢導出、加密防護、安全備份、應急預案等,從而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第二,證券公司經紀業務、自營業務、資管業務、投行業務、另外投資業務中存在部分重要數據不能互通,而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的數據流動加大了信息隔離的難度。對此,公司需梳理各業務線的重要數據,對數據集市中需隔離數據打上標記處理,防止數據突破了隔離墻。第三,全國各地分支機構財務人員集中,可能使得稅務機會成本增加。對此,應通過RPA 機器人等手段自動收集地方性的稅務政策,搭建稅務風險預警模型,豐富涉稅風險閾值指標,可有效防范稅務風險、運用優惠政策紅利助力公司降本增效。第四,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后財務人員如何分化。部分成為財務共享會計,不斷構建和完善集中化標準化端對端的財務平臺,實現低成本高效率地提供財務服務,為公司根深葉茂、本固長青的發展提供穩定的財務保障;部分成為業務會計,定期在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輪崗,為財務部門帶來業務最新發展動態,為業務部門帶來財務分析和機會識別,實現數據驅動,促進業財深度融合與共同進步;部分成為管理會計,運用數據集市更好地落實預算管理和業務考核、投融資資金和流動性管理、財務分析和預測,為經營管理層的戰略制定和執行提供高價值的決策支持。
綜上所述,證券公司智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是一個復雜且持續的工程。在考慮證券公司財務工作特點的基礎上,設計規范流程、整合組織結構、搭建信息系統、優化人員配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通過清晰的需求評估和規劃設計,可以確保共享服務中心能夠滿足各業務單位的財務服務需求,并在系統設計和開發過程中注重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此外,資源整合、人才培養、職責劃分、協作機制和績效評估也是構建共享服務中心的核心要素。持續的優化與調整確保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業務要求。重塑數據基礎,提煉數據價值,實現集中管理和共享數據服務,證券公司能夠更好地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全方位多維度地管控業務風險,增強決策支持、危機應對等核心競爭力,在國家金融業快速發展的潮流中乘風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