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健康中國建設背景下檔案工作者職業健康狀況 調查與干預策略

2023-12-10 06:35:54竇梅樓蔚文孫允明周杰高立波張紅麗
檔案管理 2023年5期
關鍵詞:健康中國

竇梅 樓蔚文 孫允明 周杰 高立波 張紅麗

摘 要:檔案職業健康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檔案職業健康狀況對保障檔案工作者生命安全和檔案工作順利開展至關重要。本文以近乎覆蓋全國的檔案工作者群體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檔案工作者及其工作環境的基本情況、檔案工作者對職業危害因素的知曉程度、防護措施和身體不適癥狀出現的情況等,分析了檔案工作者當前的職業健康狀況。結果發現:檔案職業健康問題多且重,檔案工作者普遍存在防護意識淡薄,接觸檔案實體時防護措施不到位現象;檔案工作者眼部刺激癥狀、肢體疼痛、上呼吸道和皮膚刺激癥狀發生率高;另有高比例檔案工作者出現了從事檔案工作前未出現過的過敏、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癥狀。本文為下一步分析檔案職業危害因素與檔案工作者健康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提供了數據基礎,為檔案工作環境治理和保障檔案工作者健康提供了參考依據。

關鍵詞:健康中國;檔案工作者;職業健康;職業防護;環境檢測;健康監管

Abstract: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of archivis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ealthy China initiative, and clarifying thearchivists' occupational health status is crucial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the archivists and the smooth progress ofthe archival work. Taking the archivists group covering nearly the whole count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analyzes their current occupational health status by investigat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archivists and their workingenvironment, their knowledge of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symptoms of physicaldiscomfort, et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problems are numerous and heavy, and the archivistsgenerally have a weak sense of protection and inadequate protective measures when contacting archival entities.The incidence of eye irritation, limb pai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and skin irritation were high among the archivists.Besides,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 archivists have allergies, respiratory and neurological symptoms that did not occurprior to their archival work. This paper provides a data basis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archival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and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of the archivist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governance of archival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archivists' health.

Keywords: Healthy China; Archivists; Occupational health;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testing; HealthSupervision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檔案工作者是檔案事業的參與者和執行者,其職業健康不僅關乎檔案工作者的切身利益,且影響著檔案職業及檔案事業的健康發展,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檔案工作者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依據。

檔案工作環境較特殊,與其他室內工作者相比,檔案工作者(尤其是經常出入檔案庫房的工作者和負責檔案修復和保護的人員)除長期處于相對密閉的室內環境,還需經常接觸檔案實體和多種化學物質,[1,2]許多因素正影響著檔案工作者的身心健康。

多種危害因素疊加會導致檔案工作者出現各種健康問題,如胸悶、頭暈、頭痛、惡心、眼部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皮膚瘙癢、煩躁等,部分工作者還會出現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免疫系統的疾病甚至腫瘤,嚴重危害檔案工作者身心健康。[3]雖然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的應用減少了檔案工作環境中某些有害物質的釋放或產生,但也帶來了新的、更加隱蔽和多樣化的其他有害物質。[4]鑒于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環境的特殊性,了解檔案工作者職業健康狀況并根據出現的問題提出干預策略就變得十分必要。

已有的少量研究發現檔案工作者的身體不適與工作環境中檔案材料的降解和揮發、熏蒸劑和消毒劑殘留、真菌濃度超標、昏暗光線、空氣流通不良和過度疲勞有關,[5]但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我國較大規模關于檔案工作者職業健康狀況的調查和分析。

本文為下一步研究檔案職業危害因素與檔案工作者健康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提供了數據基礎,為檔案工作環境治理和保障檔案工作者職業健康提供了參考依據。

1 研究方法

1.1 設計調查問卷。因本次調查沒有以往的問卷可供借鑒,本文作者通過查閱其他工作環境的相關文獻,結合檔案工作實際,設計了調查問卷。主要內容包括檔案工作者和工作環境基本情況、檔案工作者對職業危害因素的知曉程度、防護措施及身體不適癥狀的出現情況等共50題,其中28題為基本情況調查,22題用于了解在過去的12個月內工作環境中出現的現象和檔案工作者出現的身體不適癥狀。

1.2 預調查。在山東省內選取一定范圍的檔案工作者(約30人),用設計好的問卷初稿進行預調查。根據調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問卷進行調整和改進,使其更合理、更符合實際。

1.3 正式調查。通過問卷網(https://www.wenjuan.com)發布調查問卷,由山東省檔案學會和山東省高校檔案專委會發布調查問卷鏈接,邀請全國廣大檔案工作者填寫問卷。調查時間為2022年2月11 日—22日。

2 研究結果

2.1 基本情況。本次調查問卷的總瀏覽量為2207人次,完成問卷1002份,經驗證有效的問卷999份,有效率約為99.7%。參與調查的檔案工作者工作領域包括國家綜合檔案館、企業事業單位檔案館和專門檔案館。本次調查為匿名調查,參與的檔案工作者數量多,分布范圍廣,具有較好的代表性,結果的可信度較高。為更好地、簡明扼要地描述調查結果,本文對關聯問題進行了合并處理。

2.1.1 工作地點地域分布。大陸地區除新疆和西藏無人填寫,其余各省(區)均有檔案工作者填寫問卷,其中山西和山東填寫的最多。

2.1.2 工作單位分布。參與調查的檔案工作者工作單位分布于各類檔案館,國家綜合檔案館、企業單位檔案館、事業單位檔案館、專門檔案館的人員占比分別為:23.22%、8.81%、65.87%、2.10%,提示本次調查數據較有代表性。

2.1.3 檔案工作者基本情況分布。參與調查的檔案工作者與國家檔案局統計數據[6]較匹配(表1)。

7%的檔案工作者在有意識鍛煉身體。鍛煉方式主要有走路(80.12%)、拉伸類(30.56%)、慢跑(27.89%)、球類(14.69%)、力量類(7.57%)及其他類(13.50%)。其他類主要包括游泳、跳舞、騎自行車等。因部分調查者的鍛煉方式不止一種,所以各比例總和會 >100%。

2.1.4 接觸紙質檔案實體及接觸時采取的防護措施分析。從接觸紙質檔案實體的頻率來看,平均每天接觸1~2次的占比最高,為31.33%;其次為≥5次/天,占比為31.23%;其他依次為平均3~4次/天(22.02%),平均<1次/天(13.81%)和從來沒有接觸檔案實體(1.60%)。各類別檔案館(室)檔案工作者平均每天接觸檔案實體次數≥3次的比例如下:國家綜合檔案館42.72%,事業單位檔案館55.90%,企業單位檔案館62.51%,專門檔案館47.63%,說明各類檔案館的數字化程度都有待加強,尤其是企業事業單位檔案數字化程度更需要提高。接觸檔案實體時檔案工作者采取的最常見防護措施為佩戴口罩,占比為41.74%,其次為佩戴手套,占比為27.93%,穿隔離衣和佩戴帽子的比例僅約5%,不采取防護措施直接接觸檔案實體的比例高達52.85%。

2.1.5 檔案辦公用房和庫房基本情況分析。檔案辦公用房和庫房基本情況見表2。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庫房中存在較多影響檔案工作者身體健康的隱患,如夏季部分庫房溫濕度偏高、衛生打掃不及時等,會導致庫房有害生物生長繁殖加快,給檔案實體安全和檔案工作者身體健康帶來更大危害。其中夏季庫房同時滿足溫度>24℃、相對濕度>60%、衛生打掃<1次/月和通風時間<1小時/天的問卷有13份,占比為1.3%。使用建成于2000年前的辦公用房和庫房的檔案工作者夏季在相對濕度>60%的環境中工作的比例為7.84%、在溫度>24℃的環境中工作的比例為35.29%;上述指標在建成于2010年之后的工作用房中的占比分別為5.84%和21.75%,提示2010年以后檔案工作者的工作環境有較明顯改善,估計與2010年以后大批符合建設標準的新館(室)建成投入使用有關。

2.1.6 檔案工作者對職業危害的知曉程度及其自我認知的職業危害因素來源分析。有65.47%的檔案工作者對檔案工作中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知道一點,一點也不知道的占比為10.91%。有69.67%的檔案工作者知道一點工作環境中的危害因素對健康的影響,12.11 %的一點也不知道,知道很多的僅占18.22%,提示檔案工作者對職業危害因素及其對健康影響的總體知曉度不高。69.77%的檔案工作者知道工作中職業危害因素的來源,其余30.23%的不知道。知曉職業危害因素來源的檔案工作者對表3中的來源進行了選擇。

超過80%的被調查者認為職業危害因素來自檔案實體存放過程中有害物質的釋放和庫房空氣及檔案實體中的微生物污染,超過70%的人認為來自塵螨、庫房中的顆粒物、日常工作中打印機復印機等電子設備運行過程中釋放的有害化學物質。其中“其他”主要包括除蟲藥的使用、工作時間長、檔案進庫房前未消毒等。

2.1.7 檔案工作中與職業防護相關的情況分析。本次調查僅有45.05%的檔案工作者知道如何對工作中的職業危害因素進行有效防護,僅15.92%的被調查者單位出臺了檔案職業防護相關的規章制度,僅25.83%的被調查者單位配備了檔案職業防護所需的儀器設備及物資,僅19.72%的被調查者單位開展了檔案職業防護培訓工作。該組數據表明不管從單位角度還是個人角度,檔案職業防護工作都做得太少,亟須加強。

2.2 在過去的12個月內,工作場所出現的現象分析

2.2.1 工作場所有發霉氣味、刺激性化學氣味及害蟲情況分析。工作場所內(庫房除外)有發霉氣味的占比達到48.95%,其中不分季節每次進去都有的達到11 .91%,夏季和雨季多見的比例為37.04%。檔案庫房內有發霉氣味的占比達到53.56%,其中不分季節每次進去都有的達到15.22%,夏季和雨季多見的比例為38.34%,三個比例均高于除庫房外的其他工作場所。

另有21.42%的檔案工作者表示工作場所內有刺激性化學氣味。工作場所刺激性化學氣味和溫濕度的關系見表4。從表中可以看出,相對濕度>60%,溫度>24℃的工作場所更容易出現刺激性化學氣味。

有4.1%的被調查者表示工作場所內經常有蟑螂、螞蟻、煙草甲、皮蠹等害蟲;40.84%的表示偶爾出現上述害蟲。經常出現害蟲的工作場所內相對濕度>60%的場所占比為9.8%,溫度>24℃的占比為36.6%;偶爾出現害蟲的場所相對濕度>60%的占比為8.1%,溫度>24℃的占比為32.84%;從不出現害蟲的場所相對濕度>60%的占比僅為5.1%,溫度>24℃的占比為23.27%。上述數據提示溫濕度控制不好可大大增加害蟲出現的概率。

2.2.2 工作場所內潮濕痕跡情況。有55.66%的被調查者表示工作場所內有潮濕痕跡(圖1)。

從圖中可以看出:墻面霉點是最常見的潮濕痕跡,其他依次為建筑結構內部潮濕、冬季窗戶上凝水、檔案實體霉點、濕點、檔案裝具霉點和水損。檔案工作者日常經常接觸的檔案實體和裝具有霉點的比例較高,正常情況不應出現,與庫房溫濕度控制不達標存在較大關聯。

2.2.3 在電腦前工作時間及使用打印機和復印機次數分析。91.45%的被調查者在電腦前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天,其中達到或超過4小時/天的比例最高,為68.37%。57.86%的被調查者工作時間平均使用打印機和復印機的合計次數超過4次/天。長時間操作電腦會引起頸椎、腰椎和肩部不適,眼睛疲勞干澀,頭暈惡心等。高頻率使用打印機和復印機產生的臭氧可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產生咽部不適、惡心等癥狀。

2.3 過去12個月內,檔案工作者出現的身體不適癥狀分析

2.3.1 眼部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分析。從調查結果看(表5),在無相關疾病情況下,工作時(尤其是接觸檔案實體時)出現眼部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的比例較高。其中眼部刺激癥狀(如眼睛癢、干澀、流淚等)出現的比例最高,其次為打噴嚏和干咳、喉嚨刺激癥狀(如干、癢等)、鼻塞流鼻涕。

2.3.2 其他呼吸道癥狀分析。在沒有相關疾病的情況下,工作(尤其是接觸檔案實體)時檔案工作者出現其他呼吸道癥狀比例較上呼吸道刺激癥狀低。工作時經常或每次都出現喘息、胸悶呼吸急促的比例為12.61%,出現哮喘或發作更頻繁的比例為8.01%。每次或經常出現喘息、胸悶或呼吸急促的檔案工作者所在單位庫房夏季相對濕度均>60%,其中,85.71%的庫房溫度>24℃,57.14%的工作場所有化學性刺激氣味。每次或經常出現哮喘或發作更頻繁的檔案工作者所在單位庫房夏季相對濕度也均>60%,其中71.43%的庫房溫度>24℃,71.43%的工作場所有化學性刺激氣味。

2.3.3 皮膚刺激及過敏癥狀分析。在沒有相關疾病的情況下,工作(尤其是接觸檔案實體)時檔案工作者出現皮膚刺激癥狀和原有過敏癥狀加重的比例均較高,其中經常或每次都出現的比例分別達到了18.01%和17.61%,但是離開工作環境一段時間后會消失,提示檔案工作者出現皮膚刺激癥狀和原有過敏癥狀加重的現象與工作環境密切相關。

2.3.4 神經和精神癥狀、肌肉關節疼痛和消化系統癥狀分析。在沒有相關疾病的情況下,檔案工作者在工作時(尤其是接觸檔案實體時)有一定比例人員出現神經精神癥狀。其中經常出現煩躁或緊張的比例最高,為14.11 %;有11 .71%的檔案工作者經常出現沮喪提不起興趣的情況;有10.8%出現頭痛頭暈癥狀;有47.85%的檔案工作者經常出現背部、肩膀、腰頸部疼痛或僵硬;8.51%的被調查者經常或每次都出現惡心或胃部不適癥狀。

2.3.5 從事檔案工作后才出現的不適癥狀分析。自從事檔案工作以來,較高比例檔案工作者出現了從事檔案工作前沒有的癥狀:30.13%出現了過敏癥狀;20.22%出現了呼吸系統疾病或以往已控制的呼吸系統疾病加重情況;15.72%出現了心血管系統疾病或以往已控制的心血管系統疾病加重情況。檢查出惡性腫瘤的比例為2.2%,遠高于2022年國家癌癥中心報告中的0.37%惡性腫瘤發病率。

2.3.6 家族遺傳病情況。被調查者中有家族過敏史和呼吸系統遺傳病的比例分別為9.41%和4.10%,遠低于本次調查工作中出現的過敏癥狀和呼吸系統癥狀發生率(分別為30.13%和20.22%);家族中有頭痛頭暈等神經系統疾病史的比例(3.9%)遠低于本次調查的發生率10.81%,提示檔案工作環境中存在誘發或引起上述癥狀或疾病的危險因素。

3 結論與討論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檔案工作者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基層工作者,普遍存在職業防護意識淡薄,防護措施不到位的現象,由此給檔案工作者帶來了一系列職業健康問題,需引起檔案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并進行干預。

3.1 檔案工作者職業防護意識淡薄,接觸檔案實體時防護措施不到位。為保護檔案實體和檔案工作者健康,檔案工作者進入庫房時需更換隔離衣、鞋子,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雖然復雜,但在預防職業危害方面發揮的作用巨大。本次調查顯示有52.85%的檔案工作者在接觸檔案實體時沒有采取任何防護措施。佩戴口罩的比例相對較高,佩戴帽子、穿隔離衣的比例很低,顯然防護措施不到位,與其他研究結果類似。[7]

出現上述情況有多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防護意識淡薄,包括接觸檔案的工作者本人和檔案工作的領導者。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80%的被調查者單位未出臺檔案職業危害防護相關的規章制度,也沒有開展檔案職業防護培訓工作;有近3/4的被調查者單位未配備檔案職業防護所需儀器設備及物資,凸顯出整個檔案工作領導層面的檔案職業防護意識淡薄。

另外,檔案工作者自身對檔案職業危害的知曉率不高,對工作中職業危害對健康的影響有近八成的被調查者只知道一點或不知道,提示檔案工作者本身也存在職業防護意識淡薄現象。

3.2 檔案工作者出現的健康問題多且重

3.2.1 眼部刺激、肢體疼痛、上呼吸道和皮膚刺激癥狀發生率高。在對過去12個月內身體不適癥狀的調查中,最常見的四個不適癥狀依次為眼部刺激癥狀,背部、肩膀、腰頸部疼痛或僵硬,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和皮膚刺激癥狀。

(1)眼部刺激癥狀包括眼部刺痛、干澀、癢、異物感或畏光、流淚等。本次調查發現:接觸檔案實體時出現眼部刺激的被調查者比例為88.89%,其中經常及每次都出現的比例為41.34%,比例非常高,明顯高于其他領域工作者。[8.9]

(2)肢體疼痛主要與長期保持一種非自然姿勢或在工作中進行重復、快速操作等導致的肌肉關節損傷有關,癥狀主要包括腰背肩酸痛或僵直、頸椎腰椎痛、肩關節不適等。本次調查發現檔案工作者出現此類癥狀的比例很高,達到了88.29%,其中每次都出現和經常出現的比例達47.85%,遠高于坐位工作者發生肌肉骨骼損傷的發病率(20%~40%)。[10]本次調查發現67.67%的檔案工作者在有意識鍛煉,鍛煉的主要方式是走路(80.12%),這種鍛煉方式不足以明顯改善肌肉勞損癥狀。改善此類癥狀的主要方式應為加強勞損區肌肉和關節的功能鍛煉,增強局部肌肉的力量及彈性、關節的靈活性。因此需要更多地做拉伸、球類、游泳、健身操等能使全身或局部肌肉和關節得到鍛煉的運動。

(3)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包括喉嚨干癢、打噴嚏、干咳、鼻塞、流鼻涕等,主要與過敏、感染、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刺激等有關。本次調查發現檔案工作者出現此類癥狀的比例很高,基本都在80%上下甚至更高。其中打噴嚏、干咳最為突出,其次為喉嚨刺激癥狀,鼻塞流鼻涕的比例相對較低(77.68%)。從整體看,檔案工作領域出現上呼吸道刺激癥狀的比例較其他工作領域明顯偏高。

(4)皮膚刺激癥狀主要表現為皮膚紅腫、瘙癢、濕疹等,也主要與過敏、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刺激等有關。本次調查發現:皮膚刺激癥狀出現的比例也很高,超過六成(60.96%),其中每次都出現和經常出現的比例為18.01%。另外,出現原有過敏癥狀加重的比例也很高(58.26%),每次都出現和經常出現的比例為17.61%。

有研究發現,檔案工作人員報告的皮膚、眼部和呼吸道刺激癥狀,可能與暴露在霉菌環境中工作有關,大概有1/3的檔案工作者出現了霉菌過敏癥狀,因為與大部分室內環境相比,檔案工作者面臨著2倍甚至更高濃度的真菌暴露風險。[11 ]因工作環境打掃不及時,長期暴露于含有過敏和毒性成分黏附的塵土環境中,可能與檔案工作人員出現的呼吸道癥狀和皮膚過敏有關。另外,檔案工作環境中的化學物質釋放也不容忽視。傳統的室內化學污染物有甲醛、苯類、氨、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等,檔案特色污染物有乙酸、糠醛、磷化氫(鋁)、環氧乙烷、硫酰氟等。長期接觸這些污染物可能引起肺功能減退、過敏性鼻炎、哮喘、心血管疾病、癌癥等。[12-18]目前,檔案庫房中有刺激性氣味,檔案工作者進入后也出現皮膚和黏膜刺激等一系列不適癥狀,但是以《檔案庫房空氣質量檢測技術規范》(DA/T 81—2019)中的限值為依據,各指標的檢測結果卻在正常范圍內的情況常有發生,需要引起檔案管理者重視,明確出現該類情況的原因。

另一種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螨,在空氣和灰塵中都可以找到。[19]塵螨喜歡棲息于不通風、相對密閉、陰暗、潮濕、高溫且積塵多的地方,如工作間、庫房、空調過濾器等,不按時打掃清洗這些地方會滋生大量螨蟲。研究表明,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特應性皮炎與室內塵螨暴露有關。[20,21]目前,關于塵螨與檔案工作者過敏性疾病的關系尚沒有報道,但在與檔案館環境較類似的圖書館中,研究人員已發現圖書館的灰塵樣品中,螨類陽性率為50.0%。[22]在對圖書館中圖書灰塵樣本進行塵螨檢測時,7.8%的樣本呈陽性。[23]

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塵螨或霉菌孢子等可通過附著在微小顆粒物上進入人體呼吸道,較高濃度顆粒物暴露與過敏性增強和哮喘癥狀加重有關。[24,25]本次調查發現檔案庫房打掃的頻率在部分檔案館(室)偏少,由此可導致庫房中灰塵堆積,引起檔案工作者的一系列不適反應。

3.2.2 高比例檔案工作者出現以前未有的過敏和呼吸系統疾病。本次調查發現三成的檔案工作者出現了從事檔案工作前從未出現過的過敏癥狀,兩成多的檔案工作者出現了從事檔案工作前從未出現的呼吸系統疾病或以往已控制的呼吸系統疾病加重的情況。出現上述情況與家族遺傳和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力下降存在一定關系,但遠遠超過遺傳的發生率提示檔案工作環境中存在著復雜的誘導因素。

3.2.3 高比例檔案工作者出現神經精神癥狀。本次調查的神經精神癥狀包括頭痛頭暈、煩躁緊張和沮喪提不起興趣。3種癥狀出現的比例均超過10%。該類癥狀雖然有遺傳傾向,但是與對應的遺傳病史比較,本次調查的三類癥狀發生率遠高于遺傳,提示工作中亦存在導致該類癥狀的誘導因素。

3.3 保障檔案職業健康的干預策略。既然檔案工作環境中存在引起職業健康問題的諸多危險因素,為維護檔案工作者身心健康和保障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需從多方面進行干預。

3.3.1 加強檔案職業防護意識,提高檔案職業防護能力和水平。加強檔案職業防護意識,可以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

管理維度:檔案主管部門職業防護意識的提高是提升檔案工作者職業健康水平的關鍵因素。檔案主管部門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檔案職業危害防治規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用人單位負責、行政機關監管、檔案工作者參與和社會監督的檔案職業防護體制機制。要設立檔案職業危害管理機構,定期召開檔案職業健康工作會議,研究解決檔案工作環境中影響職業健康的問題。要加強檔案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力度和職業防護培訓,有計劃、有步驟、有效率地提高檔案工作者職業防護意識、防護能力和防護水平。要落實防護措施,加強通風換氣設施設備的配置,同時為在有害環境中作業的檔案工作者配發合適的防護用品,如口罩、帽子、隔離衣、手套等。將職業防護工作納入單位年度考核指標,獎優罰劣。

基層工作維度:檔案工作者要加強對職業防護知識的學習,主動參與相關培訓,了解職業危害因素對身體的影響,提高職業防護意識,掌握防護技能,養成良好的職業防護習慣,從行動上減少職業危害因素對自身健康的影響。在庫房、修復室等醒目位置張貼職業防護警示標識,并遵守警示標識規定。要經常檢查和維護與職業健康相關的安全裝置和防護設施,使其保持正常工作狀態,不得隨意停止使用或拆除。要正確使用和使用正確的防護用品,做到不麻痹大意。

3.3.2 加強新館建設和對檔案工作環境的檢測和監管力度,確保檔案工作環境的健康穩定。維護檔案工作者職業健康首先要了解檔案工作環境中職業危害因素的種類和程度,通過對職業危害因素的監測和評估,做到及時發現,并及時預防和治理,該項工作對預防和減少職業健康問題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研究目的之一。先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檔案工作環境的基本情況,再對檔案工作環境相關指標進行檢測,明確影響健康的職業因素和關聯度。

確保檔案工作環境健康穩定最有效的措施是建設符合國家標準的檔案館(室),在源頭解決掉大部分職業危害。目前,各級各類檔案館的新館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只要按照檔案館建設標準建,就會大大減少檔案職業危害因素的數量和水平,對保障檔案工作者身心健康和檔案工作的順利意義重大。

另一個有效措施是加大對檔案職業危害因素的監測和職業健康監管力度。一是各單位建立健全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職業防護規章制度和相關操作規程,定期或實時監測本單位檔案危害因素各項指標,檢查本單位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減輕或消除職業危害隱患。二是檔案行政主管部門和監管部門加強對檔案職業危害的監管力度,定期或突擊到各單位檢查職業防護制度的執行情況,并把檢查結果和年度考核掛鉤,獎優罰劣,以進一步強化檔案防護意識,提升檔案職業衛生執行力和內驅力。

4 結語

為維護檔案工作者身心健康,明確檔案工作環境中的職業危害因素,增強檔案工作管理者和基層工作人員的職業防護意識,提高職業防護能力,有的放矢,做好預防和治理工作十分重要,既有利于檔案工作的長期發展,又有利于檔案工作者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本文為下一步研究分析檔案職業危害因素與檔案工作者健康的關聯性提供了數據基礎,為檔案工作環境治理和保障檔案工作者職業健康提供了參考依據。

*本文系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檔案工作者多發性身體不適與工作環境的關聯性研究”(項目編號:2021-B-1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曹虹,羅銀.檔案庫房微生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及防治方法探析[J].北京檔案,2021(01):40-42.

[2]GIBSON LT,EWLAD-AHMED A,KNIGHT B,etal.Measurement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emitted in libraries and Archives:an inferentialindicator of paper decay[J]? Chem CentJ,2012,6(01):42.

[3]劉家民,馬藍,柳美蘭,等.山東檔案工作人員健康狀況調查[J].勞動醫學,2001(03):191-192.

[4]李朝林,史曉祎,林錚.我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現狀[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07(03):168-170.

[5]CORRAO CR,ROCA A,AGOLINI M,et al.Respiratoryallergies on the staff of the police force[J].SciTotal Environ,2001,270(1、3):175-178.

[6]國家檔案局.2021年度全國檔案主管部門和檔案館基本情況摘要(一)[EB/OL].https://www.saac.gov.cn/ daj/zhdt/202208/fedf617068af49b7a92b80f54723746b.shtml

[7]胡振榮,羅銀,楊希,廖柳,易平.檔案保護工作情況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湖南省國家綜合檔案館為例[J].中國檔案,2022(01):42-44.

[8]邊洪英,董一文,王鑫,等.高水平煤焦油瀝青接觸人員早期癥狀分析[J].中國職業醫學,2017,44(03):382-385.

[9]鄭頻頻,徐文虎,李光耀,等.上海市餐廳服務人員被動吸煙現狀及健康效應[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8(01):3-6.

[10]王生,楊磊.生物力學研究在職業衛生工作中的應用[C].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第六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中國湖北武漢,200304.

[11 ]ZIELINSKA-JANKIEWICZ K,KOZAJDA A,PIOTROWSKAM,et al.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withmoulds in work environment in libraries andarchive storage facilities[J].Ann Agric EnvironMed,2008,15(01):71-78.

[12]LEE SY,CHANG YS,CHO SH.Allergic diseases andair pollution[J].Asia Pac Allergy,2013,3(03):145-154.

[13]UZOIGWE JC,PRUM T,BRESANHAN E,et al.Theemerging role of outdoor and indoor air pollution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N Am J MedSci,2013,5(08):445-453.

[14]MU L,LIU L,NIU R,et al.Indoor air pollutionand risk of lung cancer among Chinese female nonsmokers[J].Cancer Causes Control,2013,24(03):439-450.

[15]YOON HI,HONG YC,CHO SH,et al.Exposureto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loss ofpulmonary function in the elderly[J].Eur RespirJ,2010,36(06):1270-1276. J,2010,36(06):1270-1276.

[16]張慶男.住宅建筑室內鄰苯二甲酸酯暴露與健康效應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6.

[17]COCHRAN R,DIPAOLO D.Exposure assessmentdocument for pesticide products containing sulfurylfluoride[J]. California,2006:18-32.

[18]FAO. Panel of Experts on Pesticide Residuesin Food and the Environment;.WHO Core AssessmentGroup on Pesticide Residues.Pesticide residuesin food-2005.Toxicological evaluations[R].Geneva,Switzerland: WHO:IPCS,2006:454-516.

[19]GANDHI VD,DAVIDSON C,ASADUZZMAN M,et al.Housedust mite interactions with airway epithelium:rolein allergic airway inflammation[J].Curr AllergyAsthma Rep,2013,13(03):262-270.

[20]SMITH JM,DISNER ME,WILLIAMS JD,et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kin reactions tomite extracts in children with asthma[J].Br MedJ,1969,2(5659):723-726.

[21]CAREER P,MARONI M.Allergens in indoor air: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health effects[J].SciTotal Environ,2001,270(1-3):33-42.

[22]SLIARZ K.The allergenic acarofauna of housedust from dwellings,hospitals,libraries andinstitutes in Upper Silesia(Poland)[J].Ann AgricEnviron Med,1998,5(01):73-85.

[23]許正敏,武小櫻,唐玉成,等.某院校學生生活和學習環境塵螨孳生情況[J].環境與健康雜志,2006(03):242-243.

[24]BOWATTE G,LODGE C,LOWE AJ,et al.The influenceof childhood traffic-related air pollutionexposure on asthma,allergy and sensitiz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 meta-analysis of birthcohort studies[J].Allergy,2015,70(03):245-256.

[25]CASTANEDAAR,BEIN KJ,SMILEY-JEWELL S,et al.Fineparticulate matter(PM2.5) enhances allergicsensitization in BALB/c mice[J].J Toxicol EnvironHealth A,2017,80(04):197-207.

(作者單位:1.青島大學檔案館 竇梅,理學博士,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博士后,研究館員,全省檔案館室專家;2.山東大學檔案館 樓蔚文,碩士,副研究館員,檔案館副館長;3.山東省檔案館保護處 孫允明,學士,全省檔案館室專家;4.山東省濱州市檔案館 周杰,黨校研究生,全國青年檔案業務骨干,全省檔案館室專家;5.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高立波,碩士,副研究館員;6.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檔案館 張紅麗,學士,館員 來稿日期:2023-06-20)

猜你喜歡
健康中國
邁向2030,邁向“健康中國”
家庭醫藥(2017年1期)2017-01-19 12:36:23
保險業助力“健康中國”四項業務有望受益
健康管理(2016年12期)2017-01-16 09:01:54
“健康中國”,保險任重道遠
健康管理(2016年12期)2017-01-16 09:01:16
“健康中國”這樣影響國人
健康管理(2016年12期)2017-01-16 08:26:46
“健康中國”中的白馬股和黑馬股
抓住“健康中國”建設機遇
民生周刊(2016年1期)2016-09-28 10:59:03
“健康中國”催生萬億產業
民生周刊(2016年1期)2016-09-28 10:56:45
“健康中國”是對人民福祉的莊嚴承諾
衛計委再推“健康中國”戰略型 健康產業或迎利好
投資者報(2016年9期)2016-03-17 05:12: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福利网址|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亚洲二三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播五月综合|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浪潮Av|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欧美69视频在线|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91成人免费观看| 2020国产精品视频|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18页|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午夜a视频| 亚洲人免费视频|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91伊人国产|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 www.狠狠| 操国产美女|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欧美日本在线|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片|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亚洲人妖在线| 老司机精品久久|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国产精品蜜臀|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亚洲视频无码|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在线国产你懂的|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亚洲床戏一区|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日韩黄色在线|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