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漢末學術新變與梁鵠的碑刻遺珍*

2023-12-11 03:19:30丁宏武丁文魁
圖書與情報 2023年4期

丁宏武 丁文魁

(1.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甘肅蘭州 730070)

梁鵠是東漢末年享有盛名的書法家,因為擅長八分書,所以深受漢靈帝劉宏與魏武帝曹操等人的器重。史載其既是鴻都門學的重要成員,也是漢魏之際的書壇巨擘,當時宮殿題署多是梁鵠所書。但是,由于漢末戰亂頻繁,梁鵠所書又多為宮殿題署,所以其書法作品幾乎湮沒不存。迄今為止,關于其生平事跡、籍貫故里、書法作品與歷史影響等問題,雖然學界有過研究和探討,但仍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澄清和辨析。本文擬以鴻都門學、荊州學派與鄴下文人集團的形成為背景,對漢末學術新變中梁鵠的人生經歷、書法作品及歷史影響重新進行鉤稽探討,祈請方家指正。

1 漢末學術新變與梁鵠的多彩人生

關于梁鵠的生平事跡,西晉衛恒《四體書勢》、郭頒《魏晉世語》(以下簡稱《世語》)以及唐代張懷瓘《書斷》等有比較詳細地載述。據此可知,梁鵠的一生經歷了東漢桓帝、靈帝、獻帝等歷史時期,其生平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早期入選鴻都門學,以書顯貴;中期追隨劉表,避亂荊州;后期歸附曹魏,勤書自效。漢末動亂雖然使梁鵠的人生跌宕起伏,但也使他先后融入了鴻都門學、荊州學派以及鄴下文人集團等新的學術團體,書法技藝因此更加精湛成熟,成為漢末學術轉型過程中才藝之士的杰出代表。

1.1 入選鴻都,以書顯貴

梁鵠早年的經歷,《書斷》有比較清晰的記載:“梁鵠字孟皇,安定烏氏人。少好書,受法于師宜官,以善八分知名。舉孝廉為郎。靈帝重之,亦在鴻都門下。遷幽州刺史。”[1]423-424由此可知,梁鵠為安定烏氏(今寧夏固原東南、甘肅平涼西北)人,自幼喜歡書法,師從師宜官,以擅長八分書而知名。兩漢主要以明經取士,但到桓、靈之世,取士制度早已腐朽,“時權富子弟多以人事得舉,而貧約守志者以窮退見遺”[2]2040。“黨錮之禍”的興起又進一步導致了清流士人(經術之士)與朝廷的對立和疏離。于是漢靈帝不得不另辟蹊徑,大膽起用才藝之士為己所用。《后漢書·蔡邕傳》載:“初,帝好學,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諸生能為文賦者。本頗以經學相招,后諸為尺牘及工書鳥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數十人。侍中祭酒樂松、賈護,多引無行趣勢之徒,并待制鴻都門下……光和元年,遂置鴻都門學,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諸生皆敕州郡三公舉用辟召,或出為刺史、太守,入為尚書、侍中,乃有封侯賜爵者,士君子皆恥與為列焉。”[2]1991-1998鴻都門學的設立,標志著漢末學術由重經學向重文學才藝的轉變,正是在這種特殊背景下,以善書知名的梁鵠迎來了人生的特殊機遇。從史籍記載看,他既無顯赫的家族背景,也無優異的經學基礎,所以其得舉孝廉為郎,應該是借助于“茂才異行”的綠色通道。史載梁鵠被舉孝廉之后,深受靈帝器重,先入為侍中,隨后又任選部尚書,之后又出為刺史,堪稱鴻都門學諸生中的翹楚。

衛恒《四體書勢》載:“鵠卒以書至選部尚書。”[3]1064《晉書·職官志》也說:“靈帝以侍中梁鵠為選部尚書,于此始見曹名。及魏改選部為吏部,主選部事。”[3]731據《后漢書·百官志》,侍中(比二千石)與尚書(六百石)的品秩相差懸殊,所以一般認為梁鵠“是以侍中為本官兼領選部尚書之職”[4]。關于梁鵠任選部尚書的時間,蔡質《漢儀》以為在“靈帝末”[2]3597,但衛恒《四體書勢》說:“鵠之為選部也,魏武欲為洛陽令,而以為北部尉。”[3]1064據《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曹操生于漢桓帝永壽元年(公元155 年),“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5]2,靈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時年二十,此時梁鵠已經任選部尚書。

光和元年(公元178 年)二月,漢靈帝正式設立鴻都門學,“時其中諸生,皆敕州、郡、三公舉召能為尺牘辭賦及工書鳥篆者相課試,至千人焉”[2]340-341。由于得到漢靈帝的大力支持,鴻都門學與太學、東觀鼎足而立,成為一種新興的文藝群體和政治勢力出現于漢末的歷史舞臺。因為靈帝的偏愛與扶植,其中不少人得到重用甚至超遷,引起不少朝臣的反對,楊賜在上書中就說:“旬月之間,并各拔擢。樂松處常伯,任芝居納言,郄儉、梁鵠俱以便辟之性、佞辯之心,各受豐爵不次之寵。”[2]1780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鴻都門學存在時間較短,其中諸文士又被正統清流之士所鄙視,所以史籍關于這一群體的記載相當簡略,今天可考姓名者僅有樂松、賈護、任芝、江覽、郄儉、師宜官、梁鵠等人。相較而言,關于梁鵠的記載最為豐富,這與他的仕歷和書法成就都有關系。

史籍關于梁鵠出任刺史的記載,共有兩說。《書斷》所載“幽州刺史”說,正史均無記載,難以詳考。《后漢紀》《后漢書》所載“涼州刺史”說,事實清楚,可以信從。《后漢紀》卷二六《孝獻皇帝紀》載錄了梁鵠任涼州刺史時的兩件史事:一是武威太守“倚權貴恣行貪橫”,涼州從事蘇正和案致其罪,梁鵠“欲殺正和以自解”,于是咨詢漢陽長史蓋勛的意見,蓋勛勸諫梁鵠不可“謀事殺良”;二是“黃巾之起,故武威太守黃俊被征,失期,(梁)鵠欲奏誅(黃)俊,(蓋)勛為言得免”[6]。以上兩事,《后漢書》卷五八《蓋勛傳》與司馬彪《續漢書》都有記載,從中可見梁鵠與蓋勛交往密切,在重要事項的決策方面經常征詢蓋勛的意見。史載蓋勛剛勇有謀,為漢末名臣,權臣董卓也敬憚其為人。

梁鵠出任涼州刺史的時間,當在光和四年(公元181 年)至中平元年(公元184 年)之間。稽諸史籍,漢靈帝光和二年(公元179 年),涼州刺史為周洪(《三國志》卷十八《魏書·龐淯傳》注引皇甫謐《列女傳·龐娥親傳》);光和四年,涼州刺史魏□(字元丕)卒(《隸釋》卷十《涼州刺史魏元丕碑》)。又據《后漢書·蓋勛傳》及李賢注引《續漢書》等記載,中平元年之前數年,涼州刺史為梁鵠,中平元年天下大亂,所以涼州刺史數易其人,先是梁鵠,然后依次是左昌、宋梟(《續漢書》作‘泉’)、楊雍[2]1880-1881。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又為耿鄙(《后漢書·傅燮傳》)。由上述材料推斷,梁鵠任涼州刺史的上限為光和四年,下限為中平元年。中平元年梁鵠卸任涼州刺史之后的去向,史籍失載,難以詳考。由于此時漢靈帝依然在位,所以梁鵠在朝任職(如侍中)的可能性較大。

總之,梁鵠因善書而受靈帝恩寵,歷侍中、選部尚書而出任涼州刺史,可謂平步青云。鴻都門學諸生,大都曇花一現,史籍失載,但梁鵠因與漢末名臣蓋勛關系密切,后來又受到曹操的器重,所以備受后世關注,留存至今的文獻記載也相對較為豐富。

1.2 追隨劉表,避亂荊州

中平元年(公元184 年)爆發的黃巾之亂,嚴重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基礎。中平六年(公元189 年)三月,靈帝駕崩。隨后何進輔政被殺,董卓擁兵入京,擅自廢立,專斷朝政。于是群雄并起,戰亂頻仍。東漢末年的社會動蕩不僅導致了“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的時代悲劇,同樣也改寫了“鴻都驕子”梁鵠的人生軌跡。

梁鵠在初平、興平以至建安前期(公元190 年-208 年)的經歷,《四體書勢》與《世語》有簡略記載。《四體書勢》載:“梁鵠奔劉表,魏武帝破荊州,募求鵠。”[3]1064《世語》也說:“鵠避地荊州,太祖定荊州。太祖求鵠,鵠乞以書贖死,乃令書信幡、宮門題。”(《太平御覽》卷二一四引)[7]1023據此可知,在靈帝去世之后,梁鵠為躲避戰亂,投奔荊州劉表,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 年)曹操平定荊州,才返回北方。

梁鵠在荊州期間的行跡,史籍記載不詳。衛恒《四體書勢》說:“魏武帝破荊州,募求鵠。鵠之為選部也,魏武欲為洛陽令,而以為北部尉,故懼而自縛詣門,署軍假司馬,在秘書以勤書自效。”[3]1064曹操“募求”梁鵠之事,東晉習鑿齒撰《襄陽耆舊記》也有記載:“蔡瑁字德珪,襄陽人。性豪自喜,少為魏武所親。劉琮之敗,武帝造其家,入瑁私室,見其妻子,謂曰:‘德珪,故憶往昔共見梁孟星,孟星不見人時否?聞今在此,那得面目見卿耶?’是時,瑁家在蔡洲上,屋宇甚好,四墻皆以青石結角,婢妾數百人,別業四、五十處。”[8]16襄陽蔡氏為漢末荊州豪族,曹操平定荊州,蔡瑁隨從劉琮歸降,深得曹操信任。此處記載曹操造訪蔡瑁,并且談及早年在洛陽仕宦時共同拜訪“梁孟星”之事。稽諸史籍,曹操所說即梁鵠任“選部尚書”時的往事。昔日拒見曹操與蔡瑁、此時避難荊州的“梁孟星”,正是漢靈帝時曾任選部尚書權傾一時的梁鵠。史載梁鵠字孟皇(《書斷》),“皇”與“星”形近,因而致誤[9]。不難看出,雖然時過境遷,但曹操對當年出任“北部尉”一事還是難以釋懷,所以梁鵠“自縛詣門”請罪。從曹操與蔡瑁談及梁鵠時的語氣推斷,梁鵠寄寓荊州,其生活境遇早已不似當年貴處“選部”之時,也與雄據蔡洲的豪強蔡瑁相差懸殊,所以曹操才有撫今憶昔的慨嘆。

梁鵠之所以避亂荊州,主要由于劉表的聲望以及荊州相對穩定的政局。史載劉表既是漢室宗親,又是黨人領袖、經師儒生,其署治荊州,以“愛民養士,從容自保”為宗旨,所以“(關中)人民流入荊州者十萬馀家”[5]610,“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2]2421。初平元年(公元190 年)劉表任荊州刺史之后,王粲、繁欽、宋衷(一作“忠”)、綦毋闿、司馬徽、潁容、來敏、尹默、李仁、梁鵠、邯鄲淳、杜夔、孟曜等一大批學者匯集荊州,其中有文學、經學、書法、音樂等各個領域的著名學者,漢末學術中心因此南移,荊州學派也隨之形成[10]。荊州相對穩定的政局和人才云集的環境,使梁鵠擁有更多與才藝之士如邯鄲淳等人交流切磋的機遇,但隨著建安十三年(公元208 年)八月劉表病逝,劉琮降附曹操,尤其是赤壁之戰以后,“荊州荒殘,人物殫盡”(《三國志》卷三七注引《九州春秋》)[5]955,其學術盛況遂戛然而止,梁鵠也迎來了人生的第三個階段。

1.3 歸附曹魏,勤書自效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 年),曹操南征荊州,王粲等著名文士北歸,在河北鄴城形成新的學術團體——鄴下文人集團。由于曹操本人喜好書法,其屬下鐘繇、衛覬、邯鄲淳等人也擅長書法,歸附曹魏的梁鵠因此有了更高的施展才藝、交流切磋的平臺,建安后期的信幡以及洛陽北宮牓題,主要由梁鵠篆書。

衛恒《四體書勢》載:“魏武帝破荊州,募求鵠……署軍假司馬。在秘書以勤書自效,是以今者多有鵠手跡。魏武帝懸著帳中,及以釘壁玩之,以為勝宜官。今宮殿題署多是鵠篆。鵠宜為大字,邯鄲淳宜為小字。鵠謂淳得次仲法,然鵠之用筆盡其勢矣。鵠弟子毛弘教于秘書,今八分皆弘法也。”[3]1064這段話比較詳細地記載了梁鵠歸附曹操后的歷史境遇。由此可見,曹操雖然對早年出任北部尉一事耿耿于懷,但面對“自縛詣門”的梁鵠,還是盡釋前嫌,“署軍假司馬”。據《后漢書·百官志》,“軍假司馬”是漢代大將軍所領部曲軍職,是協助校尉領兵的武職,這是梁鵠歸附曹操之后的最初任職。此后“在秘書以勤書自效”,當由武職改任文職。“秘書”為官署名。《通典·職官八》載:“后漢圖書在東觀,桓帝延熹二年,始置秘書監一人,掌典圖書古今文字,考合同異,屬太常(以其掌圖書秘記,故曰秘書),后省。魏武帝又置秘書令,典尚書奏事(即中書令之任)。文帝黃初初,乃置中書令,典尚書奏事,而秘書改令為監,掌藝文圖籍之事。”[11]從梁鵠的書藝特長以及與曹操的關系推斷,梁鵠在“秘書”任職,應該“掌典圖書古今文字,考合同異”,而不是“典尚書奏事”。衛恒說“鵠弟子毛弘教于秘書”,也說明梁鵠及其弟子毛弘都在“秘書”從事圖書文字工作。

由于梁鵠晚年在“秘書”任職,所以西晉衛恒說“今者多有鵠手跡”“今宮殿題署多是鵠篆”。《太平御覽》卷二一四、卷七四九引《世語》也說:“安定梁鵠,善八分書……太祖求鵠,鵠乞以書贖死,乃令書信幡、宮門題(又作‘宮門牓題’)。”[7]1023據此可知,梁鵠歸附曹操后,主要發揮書藝特長,當時的信幡、宮門牓題等大都由他書寫。晉崔豹《古今注》卷上“輿服第一”載:“信幡,古之徽號也,所以題表官號,以為符信,故謂為信幡也……信幡用鳥書,取其飛騰輕疾也。一曰以鴻雁燕乙(鳦)者,去來之信也。”[12]又據許慎《說文解字·敘》,新莽時“改定古文,時有六書”,“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13]。衛恒《四體書勢》也說“鳥書,所以書幡信也”,“幡信、題署用篆”[3]1063-1064。據此,“信幡”又稱“幡信”,常用“鳥書”或“鳥蟲書”題寫文字。啟功認為:“所謂鳥蟲書,實際也就是篆類手寫體的別名。所以稱為鳥蟲,不過是說它的彈性筆劃又像鳥又像蟲而已。”[14]25“宮門牓題”指宮殿匾額上的題字。《水經注》卷十六《穀水注》載:“昔在漢世,洛陽宮殿門題,多是大篆,言是蔡邕諸子。自董卓焚宮殿,魏太祖平荊州,漢吏部尚書安定梁孟皇,善師宜官八分體,求以贖死。太祖善其法,常仰系帳中,愛玩之,以為勝宜官。北宮牓題,咸是鵠筆。南宮既建,明帝令侍中京兆韋誕以古篆書之。”[15]由此可知,漢末建安時期洛陽的“北宮牓題”,基本上都是梁鵠所書。又據《太平寰宇記》卷三引《魏略》:“董卓燒南、北二宮,魏武帝更于夏門內立北宮。”[16]既然“北宮”是曹操重新所建,所以“北宮牓題”由梁鵠題署完全可信。總之,建安十三年(公元208 年)梁鵠歸附曹操后,主要“在秘書以勤書自效”,建安后期的信幡以及洛陽北宮牓題,主要由梁鵠書寫。曹操知人善任,梁鵠也得以充分施展書藝特長,所以史籍載述較多,堪稱一段佳話。

綜上所述,梁鵠在漢末以“善八分書”知名,所以深得漢靈帝劉宏、魏武帝曹操的器重。前期以書顯貴,屢處要職;中期避亂荊州,沖默無聞;后期以書自效,位望通顯。朝廷信幡和宮殿題署,既是國家權威的象征,也是書藝水準的標志,梁鵠的書壇地位和影響,不言而喻。

2 梁鵠的碑刻作品稽考

梁鵠的墨跡,《四體書勢》《世語》等晉代著述僅僅提及信幡和宮殿題署,這些墨跡早已灰飛煙滅。宋代以來,在一些金石學論著中,不斷有關于梁鵠碑刻作品的記載或考述,但真偽難辨,鮮有定論。

今存宋代金石學著作,主要有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洪適《隸釋》《隸續》、婁機《漢隸字源》以及鄭樵《通志·金石略》等,其中所載與梁鵠有關的碑刻作品,有曹魏初年的《大饗碑》(又稱《魏大饗碑》等)、《上尊號奏》(又稱《魏公卿上尊號表》等)、《受禪表》(又稱《魏受禪壇碑》等)以及《孔羨碑》(又稱《魏孔子廟碑》等)。總體來看,宋代金石著述對《孔羨碑》書者的認定比較一致,認為是梁鵠所書,對其它三碑書者的認定分歧較大,但都局限于梁鵠與鐘繇二人之內,并未涉及邯鄲淳、衛覬等同時代的其他書法名家。諸家的認定一般使用“唐賢多傳”“相傳”“世傳”等含糊不清的表述,其中也引用了唐代顏真卿、劉禹錫等人的說法和《圖經》(又稱《亳州圖經》)的記載,但都是唐代以后的說法,并不是魏晉以來已有的說法。所以歐陽修《集古錄》常用“莫(未)知孰是”來表明自己的態度,趙明誠《金石錄》則不錄書者,婁機《漢隸字源》也主要依從《集古錄》《圖經》等的說法。唯有洪適《隸釋》有比較深入的考辨,如論《上尊號奏》曰:“右《公卿將軍上尊號奏》,篆額,在穎昌。相傳為鐘繇書,其中有大理東武亭侯臣繇者,乃其人也。”[17]188又如論《孔羨碑》曰:“右魯孔子廟之碑,篆額,嘉祐中郡守張稚圭按《圖經》題曰:‘魏陳思王曹植詞、梁鵠書。’……魏隸可珍者四碑,此為之冠,甚有《石經·論語》筆法,《大饗碑》蓋不相遠。若繁昌兩碑,則自是一家,亦有以為鵠書者,非也。”[17]191洪適的說法雖然也難成定論,但卻觸及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如《上尊號奏》中羅列了華歆、賈詡、王朗、鐘繇等四十六人的名字,但其中并沒有梁鵠,如果此碑確屬梁鵠所書,遺漏自己的名字實在不合常理。洪適還從四碑“筆法”的差異來推斷書者,認為《孔羨碑》《大饗碑》的筆法接近《石經·論語》,是梁鵠所書,而《上尊號奏》《受禪表》筆法“自是一家”,非梁鵠所書。

事實上,關于魏初四碑書寫者的考察,還有更早的文獻資料可以參考。《古文苑》卷一七載錄聞人牟準《魏敬侯碑陰文》一篇,“魏敬侯”即漢末魏初名臣衛覬(《三國志》卷二一有傳),碑文云:“故吏述德于隧前,門生紀言于碑后。”附注云:“隧道之前謂碑銘也,碑后即碑陰,牟準自謂也。”據此,則牟準為衛覬門生,“聞人”當為“聞喜人”的省略說法,據《晉書·地理志》等,聞喜與安邑(衛覬故鄉)毗鄰,魏晉時期都是司州河東郡的屬縣。《魏敬侯碑陰文》詳述衛覬所撰書的碑刻,其中也有魏初三碑:“《魏大饗碑》《群臣上尊號奏》及《受禪石表》文,并在許繁昌。《尊號奏》,鐘元常書;《受禪表》,覬并金針八分書也。”①《古文苑》卷一七,收入《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上海涵芬樓影印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據此,則以上三碑的撰文者都是衛覬,書寫者則為衛覬或鐘繇,這既與《三國志·衛覬傳》所說“勸贊禪代之義,為文誥之詔”互相印證[5]611,也與史籍所載曹丕代漢時衛覬與鐘繇的政治立場和地位身份完全相符[5]394-395。嚴可均輯校《全三國文》卷二八于“衛覬文”之后附錄《魏敬侯衛覬碑陰文》,并云:“牟準不見于傳記,據《碑陰》言故吏門生,則去衛覬未遠也。”[18]由于“牟準去魏未遠,語尤可信”,所以嚴可均將上述三碑碑文全都輯錄于衛覬名下。

關于《受禪表》,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后》、張懷瓘《書斷》、《太平寰宇記》卷七“河南道許州臨潁縣繁昌城”條都認為是鐘繇所書,與前引牟準說不符。但如果聯系曹丕代漢時的歷史情形考察,《大饗碑》《上尊號奏》《受禪表》三碑都是曹丕代漢時的特殊產物,碑文的撰寫書刻,具有強烈的政治意圖,參與其事者無疑都是曹丕的心腹重臣,史載當時衛覬與鐘繇都是曹丕集團的核心骨干,所以撰文書碑,很可能由二人聯手操作,出現書者認定方面的分歧,在所難免。但非梁鵠所書,可成定論,理由如下:其一,梁鵠年長于曹操,《上尊號奏》所列四十六人中也沒有梁鵠,所以曹丕代漢時梁鵠是否健在,尚無確切證據證實;其二,曹操離世,曹丕代漢,一個新的時代正式開始,所以刻碑展現曹魏聲威,表達政治訴求,梁鵠的書藝雖為曹操所重,但曹丕是否信任器重則不得而知;其三,建安十三年魏諷案發,受此案牽連被誅者主要是來自荊州的文士王粲、宋衷等人的后代②參見《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魏書·劉廙傳》、《三國志》卷四二《蜀書·尹默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等。,梁鵠也有避亂荊州的經歷,所以很可能因此而受到牽連或猜忌;其四,邯鄲淳也以書藝名世,但因與曹植親近,且也來自荊州,所以也被棄置不用(《三國志·王粲傳》注引《魏略》)[5]603。總之,綜合考量相關文獻記載以及漢魏易代之際的政治背景等各方面的因素,梁鵠書寫以上三碑的可能性極小,牟準《魏敬侯碑陰文》的說法可以信從。

《孔羨碑》的書寫者是否是梁鵠?從現有文獻記載看,也難有定論。因為從年齡的角度考慮,梁鵠年長于曹操,在黃初初年是否健在?史籍沒有確切記載。宋代金石學著作根據《圖經》所題“魏陳思王曹植詞、梁鵠書”,認為是梁鵠所書,前引《魏敬侯碑陰文》也未提及此碑,所以學界普遍認為此碑是梁鵠所書,而且看法比較一致。丁晏《曹集銓評》于《制命宗圣侯孔羨奉家祀碑》下說:“碑在今曲阜縣。《隸釋》十九載此碑,曹植詞,梁鵠書。”[19]87又說:“碑本后有‘陳思王曹植正書’七字。晏案:此碑洪氏題梁鵠書。《汝帖》集此碑之字,亦題鵠書,嘉祐張稚圭《圖記》并同。宋以來相傳如此,謂為梁孟皇書,當可信也。”[19]89葉昌熾《語石》說:“《孔羨碑》,黃初元年立,張稚圭據《圖經》以為梁鵠書。《受禪》《奏進》二碑,亦相傳為鵠書,或云鐘元常筆。按勸進諸臣中有臣繇名,則以為 太 傅 書 者近之。”[20]7柯昌泗《語石異 同 評》也 說:“(梁)鵠所書碑,今存惟《魏孔羨封宗圣侯碑》,宋張稚圭據《圖經》以為鵠書者。洪文惠云,其似《石經·論語》。今洛下所出魏晉殘碑,用筆無不取法《石經》,此蓋毛弘所傳教于秘書之法,特與蔡體不甚相遠耳。晉時外郡之書,若《太公望》《郛休》《胡奮》《和國仁》諸碑,皆與洛下所出者迥異,以其非毛弘法也。惟《孫夫人碑》極似《石經》,復似《孔羨》。羊、蔡婚姻,文字皆襲蔡體,又以見孟皇之與伯喈,書體本自相近也。”[20]427-428總之,關于《孔羨碑》,宋代以來普遍認為是梁鵠所書。

不難看出,由于文獻有闕,梁鵠在曹丕代漢之時是否在世很難論定,所以魏初四碑中是否有梁鵠所書者也難以詳考。就歷代金石學的研究成果來看,如果梁鵠在黃初初年尚在人世,則《孔羨碑》當為梁鵠所書,這也是今存梁鵠的唯一書跡,彌足珍貴。此碑刻立于三國魏黃初元年(公元220 年),原藏曲阜孔廟,現存于山東省曲阜市漢魏碑刻陳列館,碑通高233 厘米,寬93 厘米,厚25 厘米;碑額呈圭形,有穿,篆書“魯孔子廟之碑”6 字;碑文隸書,共22 行,每行40 字;碑末有北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 年)張稚圭的題刻22 字(圖二、圖五、圖六、圖八)。其碑文,宋代以來的金石學著作如洪適《隸釋》、翁方綱《兩漢金石記》、王昶《金石萃編》等均有收錄和考釋。其拓本較多,故宮博物院藏明代拓本為傳世最早的拓本(圖三、圖四、圖九、圖十、圖十三)。

3 梁鵠的八分書成就與影響

如前所述,作為漢魏之際的書法名家,梁鵠以“善八分書”名重朝野。但從衛恒《四體書勢》、郭頒《魏晉世語》等的記載看,梁鵠在篆書、鳥書、隸書等領域都有較高的造詣,堪稱漢魏之際的書壇巨擘。

從現存文獻記載看,最早對梁鵠的書法成就與影響進行全面評價的當屬西晉衛恒。《四體書勢》載:“隸書者,篆之捷也。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至靈帝好書,時多能者,而師宜官為最。”梁鵠師從師宜官,但曹操“以為勝宜官”,所以“懸著帳中”,“釘壁玩之”[3]1064。衛恒以隸書的演變為線索,重點梳理了自王次仲“始作楷法”即創制隸書的規范寫法以來漢代隸書在靈帝時期的興盛與漢末的重要書家,其中提到的僅有師宜官、梁鵠、邯鄲淳、毛弘、左子邑等人。史載“靈帝好書”,曹操也工于書法(見張華《博物志》等),兩人都欣賞推崇梁鵠的書藝,由此可見梁鵠的造詣與影響確實不同尋常。衛恒還將梁鵠與邯鄲淳等人比較,認為“鵠宜為大字,邯鄲淳宜為小字。鵠謂淳得次仲法,然鵠之用筆盡其勢矣”[3]1064。揆其文意,衛恒認為邯鄲淳用筆不如梁鵠“盡勢”,張懷瓘《書斷》也說邯鄲淳“不如鵠之用筆盡勢”,說明此二人雖然都享有盛譽,但梁鵠的技藝似乎更勝一籌。值得注意的是,“勢”是漢魏六朝人品評書法的核心范疇之一,如崔瑗《草書勢》、蔡邕《篆勢》、衛恒《四體書勢》等,都以“勢”命題立意。康有為說:“古人論書,以勢為先。中郎曰‘九勢’,衛恒曰‘書勢’,羲之曰‘筆勢’。蓋書,形學也。有形則有勢,兵家重形勢,拳法亦重撲勢,義固相同,得勢便,則已操勝算。”[21]845梁鵠“用筆盡勢”,說明其用筆靈活多變,不拘一格,正是衛恒《四體書勢·隸勢》所謂“其大徑尋,細不容發,隨事從宜,靡有常制”[3]1065。正因為這樣,曹操才“懸著帳中”,反復研味。總之,衛恒認為梁鵠“宜為大字”“筆盡其勢”,所以深得曹操賞識,是漢末隸書的杰出代表。

《四體書勢》又載:“鵠弟子毛弘教于秘書,今八分皆弘法也。”據此,則梁鵠擅長八分書。郭頒《魏晉世語》也說梁鵠“善八分書”。此后張懷瓘《書斷》評價師宜官、梁鵠等人,說“八分稱宜官為最”,梁鵠“受法于師宜官,以善八分知名”[1]423;又說毛弘“服膺梁鵠,研精八分,亦成一家法”[1]453。不難看出,“善八分書”已經成為后世對這一書派的總體評價。關于“八分”的命名,歷來說法頗多。或以為“字方八分”;或以為漢隸的波磔,向左右分開,“漸若八字分散”,故名八分;或以為二分似隸、八分似篆,故稱八分①參見張懷瓘《書斷·八分》、萬經《分隸偶存》、劉熙載《藝概·書概》等。。啟功先生《古代字體論稿》據牟準《魏敬侯碑陰文》有“八分書”一詞,認為“八分這個名詞是漢末才有的”,漢魏之際之所以出現“八分”這個諢號,與當時出現的新俗體、新隸書密切相關,“既有了新隸字,于是舊隸字必須給予異名或升格,才能有所區別,所以稱之為八分。八分者,即是八成的古體或雅體,也可以說‘準古體’或‘準雅體’”。他還認為:“漢碑字體的特點,在于規矩整齊,所以稱為楷法。楷是‘標準’‘整齊’,可為‘楷模’的意思,這也即是它得升為雅體的一種資格。后來楷這一形容詞當作書體的專名,則是晉代以后的事。所以在漢魏之際八分與舊隸體的分別,只是稱呼不同而已。”[14]33-35據此,則梁鵠等人所擅長的八分體是相對于漢末新隸體而言的舊隸體,其特點是比較古雅、整齊。

張政烺先生認為,“隸書分秦隸、漢隸和八分”,“東漢中期出現莊重典雅的新體,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以新隸體立石經于太學,成為國家的標準書體,魏以后稱之為八分”,“八分如《熹平石經》,形體方正,筆劃勻稱,波勢工整”[22]。劉濤認為八分是“東漢后期出現的隸書樣式”,其典型之作是《熹平石經》(圖十二),曹魏時期的碑刻隸書如《上尊號奏》(封面圖)、《受禪表》(圖七)、《孔羨碑》、《三字石經》等,都是標準的八分體;并且認為宋元人稱述的“妙在不匾(扁),挑拔平硬如折刀頭”,“方勁古拙,斬釘截鐵”等漢隸特征[23],與《熹平石經》上的八分隸書最為相合[24]。當然,由于八分書過于追求工穩整飭,所以難免失去漢隸的古樸氣質而千篇一律,最終因為程式化、楷范化而漸趨僵化,在魏晉時期主要作為“銘石之書”,而不再是實用性書體[25]。正因為這樣,清人對《孔羨碑》評價不高,孫承澤以為其“矯厲方板”[26],傅山則認為:“漢隸之不可思議處,只是硬拙,初無布置等當之意,凡偏傍左右,寬窄疏密,信手行去,一派天機。今所行圣林梁鵠碑(即《孔羨碑》),如墼模中物,絕無風味。”[27]

雖然梁鵠的墨跡后世流傳甚少,但其在漢魏之際產生重大影響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衛恒《四體書勢》所說“鵠弟子毛弘教于秘書,今八分皆弘法”,即可為證。劉熙載《藝概》卷五《書概》說:“衛恒《書勢》言‘隸書者篆之捷’,即繼之曰:‘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楷法實即八分,而初未明言。直至敘梁鵠弟子毛弘,始云:‘今八分皆弘法。’可知前此雖有分書,終嫌字少,非出于假借,則易窮于用,至弘乃益之,使成大備耳。”[28]劉熙載對衛恒《四體書勢》的解讀,進一步厘清了八分體的起源與發展過程。不難看出,“八分”之名確實始自漢末,梁鵠及其弟子毛弘就是八分體的代表書家和教授傳播者。從衛恒《四體書勢》、郭頒《魏晉世語》的相關載述來看,“八分”之名的提出與毛弘有很大的關系,應該是毛弘或時人總結王次仲、師宜官、梁鵠、毛弘等人數代傳承的漢隸書寫方法而提出的新命名,張懷瓘《書斷》則明言毛弘“研精八分,亦成一家法”,“善八分書”因此成為后世對這一書派的定性評價。

魏晉以后,雖然八分書已經不再是實用性書體,但梁鵠的書法仍然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庾肩吾《書品》列梁鵠、索靖等九人為“上之下”,并云:“孟皇功盡筆力,字入帳中。”[1]87李嗣真《書品后》列梁鵠、索靖等七人為 “上中品”,并云:“梁氏石書,雅勁于韋(誕)、蔡(邕)。”[1]150張懷瓘《書斷》所列擅長八分書的諸名家中,梁鵠、索靖等九人為“妙品”[1]396-397。又據文獻記載,后世不少著名書法家如王羲之、蔡希綜、趙孟頫、文征明等,都或多或少受到梁鵠書風的影響。總之,作為漢魏之際的書法名家,梁鵠的作品不僅在當時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且也是后世書法家研習取法的經典范本。

綜上所述,漢末特殊的時代,成就了梁鵠多彩的人生。作為河隴士人的優秀代表,梁鵠的經歷與成就,與漢末政局的動蕩、學術的轉型息息相關。漢末學術由重經學向重文藝的轉變,使擅長書藝的梁鵠迎來了人生的特殊機遇。漢末動亂雖然使梁鵠的一生跌宕起伏,但入選鴻都門學、避亂荊州、歸附曹魏等經歷,使他先后融入了漢魏易代之際三個新的學術中心,能夠與師宜官、蔡邕、邯鄲淳、鐘繇、衛覬等書法名家交流切磋,書法技藝因此更加精湛成熟。其八分書“筆盡其勢”,“雅勁于韋(誕)、蔡(邕)”,代表了漢末魏初八分書的最高水平。“八分”體的單獨命名,也與師宜官、梁鵠一派的成就和影響密切相關。今存魏初《孔羨碑》,宋代以來學界普遍認為是梁鵠的碑刻遺珍。其人其作,不僅可與敦煌張芝、張昶等人比肩抗衡,而且也和《西狹頌》(圖十)、《河峪頌》(圖一)等隴右摩崖石刻相互輝映,共同彰顯了東漢后期河隴地區書法藝術的燦爛輝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毛片|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91原创视频在线|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天天操天天噜|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婷婷亚洲视频| 亚洲视频四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欧美国产在线看|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亚洲va欧美ⅴa国产va影院|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秋霞国产在线|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日韩天堂网| 91精品人妻互换| 欧美日本中文|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欧美一区福利|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1麻豆国产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色135综合网|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国产一级α片|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欧美久久网|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国产一级片网址|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国内毛片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91一级片|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在线无码九区|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另类欧美日韩|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