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嵐,郭明寬,尕藏卓瑪
(瑪曲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甘肅甘南 747300)
我國的畜牧業發展在近幾年都在逐漸擴大,與此同時,基層動物的疫病防控工作也開始得到重視,在具體實施防疫時,還需結合地區實際情況,采用針對性的防疫控制手段,提高防疫成效。
在2022 年,瑪曲縣地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給予了重視,其通過組織安排部署開展了疫情監測工作、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疫病普查工作以及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等,盡全力來保障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和畜牧產品的安全流轉。從縣區內的動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情況來看,在2022 年全年的免疫工作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口蹄疫牛和羊的免疫率均為100%,其中牛共免疫113.090 6 萬頭、羊免疫58.772 7 萬只;炭疽疫苗共使用了4 萬mL,免疫了約3.5 萬頭牛;牛巴氏桿菌病疫苗86 萬mL,免疫了約16.5萬頭牛;羊棘球蚴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32.5 萬頭份,其針對二到四個月齡羔羊免疫約為16.25 萬只。縣區內各鄉鎮也進一步完善了畜牧獸醫工作站,由專業防疫人員組成了疫病防控、疫病監測和普查工作隊伍,每月最少進行兩次進村入戶的動物疫病防控、疫病監測及普查[1]。
如口蹄疫、禽流感以及非洲豬瘟等多種動物疫病當前還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頻繁發生,而一旦發生這些動物疫病,其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現實危害都是無法估量的,因此一定要重視基層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認清當下的緊迫形勢。在我國,許多動物疫病的病原具有廣泛性特點,同時也存在著亞種,病原在變異后傳播的速度也是頗快,尤其是像口蹄疫、禽流感這類疫病,其有著很高的發生率,為了將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實到位,瑪曲縣地區的縣級政府和動物防疫部門都要不斷增強責任意識,真正將動物疫病防控作為重要工作,確保精準把握防控現狀,不可出現僥幸或大意心理,同時要進一步加強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領導,促進行政和業務的雙軌運行[2]。
1)確保經費充足
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具有綜合性措施,包括監測、免疫以及撲殺等,而這些措施的執行都需要大量資金,對此,為保證有關部門防控工作的順利完成,政府還需綜合考慮各項內容并針對經費制定財政預算,再進一步申請撥款,具體的財政內容包括疫苗相關配套費用、撲殺處理經費、過敏性死亡的賠償費用以及儲備資金等,要保證其都能按期撥付。
2)提高防疫人員的業務能力水平
瑪曲縣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做好防疫人員的組織工作,確保基層動物疫病防控的工作崗位上全年人員充足,且每月還需基于實際情況實施補防,尤其是針對當地一些散養畜禽的牧民要加強補防。為了促進該縣基層動物疾病防控工作到位,還需進一步強化人員專業知識與業務能力水平提升的相關培訓,可以每年在春秋兩季集中免疫時集中開展培訓工作,除畜牧獸醫工作站的專業技術人員之外,也要鼓勵村級防疫人員與廣大牧民參與培訓,了解更多基層動物疾病防控的知識和經驗,也要練習防疫技能的操作。具體培訓的內容包括畜禽保定技能、免疫注射技能、防護服穿戴技能、過敏急救常識和技能、疫苗使用和保管技能、免疫檔案填寫技能等,使得防疫人員掌握各項技術要領,促進業務水平的提高,同時要注意動物疫病防控知識的更新,也應及時讓各級動物防疫專業技術人員加強學習。
3)保障物資到位
針對瑪曲縣地區現存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物資準備不充分的情況,要進一步保障物資到位,加大相關防控處理設施設備的投入力度。首先應重視獸醫實驗室器材和物資儲備補充,具體包括采樣設備、實驗藥品、實驗用具、防護用具以及消毒設施等。還要儲備各類防疫疫苗,并做好冷鏈運送和保管設施的建設工作。
4)實施技術指導與督查工作
基層動物疫病防控要確保防疫質量和效率的達標線,因此需要保證技術指導工作落實,該項工作是指要求鄉鎮的畜牧獸醫站應定期安排專業技術人員挨家挨戶實施動物疫病監測和普查,并指導散戶學習疫病防控基本技能,將具體普查獲得的動物疫情結果上報給縣級動物疫病防控部門,使其及時調整工作計劃來應對。還應在春秋季節進行經常性防疫工作督查,第一時間發現防疫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促進防疫任務保質保量完成[3]。另外,要針對動物屠宰環節強化質量的督查監管,對屠宰行為進一步規范,落實風險監測機制,加大對私屠濫宰行為的打擊力度。
瑪曲縣是純牧業縣,為了使基層動物疫病防控的全面性、有效性更佳,讓牧民群體可以更好地了解動物疫病防范的意義,需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宣傳。在宣傳時,要講清不同動物疫病的危害性,在全縣范圍內重點針對非洲豬瘟、包蟲病、禽流感以及口蹄疫等疫病進行宣傳,除了傳統線下發放宣傳資料、各村懸掛宣傳橫幅等操作之外,在新時期也應積極采用線上宣傳方式,可建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咨詢網站或平臺,再將最新的疫病防控知識上傳到網站中,便于牧民群眾隨時查看、搜索或咨詢,這種方式也有利于擴大宣傳范圍并提高宣傳效率。動物疫病宣傳時還可采用“五步工作法”:①實施預調研,及時了解當地獸醫部門針對動物疫病宣傳采用的基本方法和現存問題,還要對當地群眾的民俗習慣有所了解,尤其是要了解其語言環境,還應明確定位宣傳群眾,包括養殖戶、屠宰人員以及消費者等;②開展基線調查,這也可作為宣傳執行的“前測”環節,主要針對目標群眾對宣傳媒介使用的習慣進行掌握,可通過調查問卷方式來獲得信息,問卷核心內容即為是否了解疫病病原、常見癥狀、感染途徑等;③科學制作宣傳材料,基于上述調查的信息結果,找到當前群眾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上的認知薄弱點,針對性選擇宣傳材料并將其通過傳統發手冊或多媒體技術方式宣傳出去,也可與當地文化相融合,比如將當地典型的實例加入宣傳材料中,促進宣傳影響力的提高;④實施知識傳播,確保將宣傳信息通過知識鏈傳播出去,真正送達到目標群眾;⑤進行效果評估,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宣傳后,可以再次以調查問卷方式了解群眾對動物疫病的掌握情況,分析前后認知的變化,同時找到不足的宣傳點來改進。
基于動物疫病防控中心工作的實際要求,縣級有關部門需進一步加強動物疫病的監測和檢測工作。針對非洲豬瘟、口蹄疫、禽流感、牛羊包蟲病、小反芻獸疫病等重大動物疫病,要杜絕其防控和免疫工作出現“無的放矢”現象,消除防疫中的隱患。在實驗室當中配備齊全病原學的相關檢測設備,還應準備抗體檢測的藥品,配合上級部門實施檢測。為了確保對瑪曲縣地區動物疫情最新動態情況及時掌握,便于更為合理地調整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執行,還要建立起網絡化的動物疫情信息傳輸機制,還要對疫情防控中各項責任進一步明確,要求測報人員具備監測動物疫病的基本技能并學會在網絡系統中規范填寫、報送。例如,建立起口蹄疫、包蟲病、布魯氏菌病、非洲豬瘟等的常態化疫病監測防控機制,對監測到的陽性場點及時進行處置,對于大規模的養殖場,可要求其進行閉環監管,覆蓋養殖、運輸、屠宰以及無公害處理等多個環節,強制落實非洲豬瘟的自檢報告制度,還要對疫病變異規律加以分析,以便于針對性采用防控手段,也能穩步推進相關疫苗的使用工作。
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實施過程中,比較重要的工作就是消毒滅源工作,該項工作的成效對于疫病防控水平有著重要影響。在具體做法中,需要充分結合區域內動物疫病實際狀況來制定消毒滅源的工作方案,成立專業且綜合素質較高的消毒滅源工作隊伍,力求將動物各類常見疫病扼殺在萌芽階段,降低疫病發生率。例如,瑪曲縣為了保證全縣區域內的動物防疫執行到位,提高公共衛生安全防范水平,開展了趨于集中的疫病消毒滅源工作,安排各鄉鎮的防疫部門指導村級防疫員入戶巡查,記錄各畜牧獸醫工作站消毒的執行情況、消毒藥品使用情況等。此外,還應大力推進發生疫病的動物進行區域化管理,使病毒的傳播得到有效阻斷,部分養殖場可建立起無疫區,使動物疫病得到集中凈化處理。
綜上所述,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關系到畜牧業的健康發展,要保證該項工作的落實到位,還需采用一些科學措施。由本文分析可知,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推進的有效措施包括:①認清動物疫病防控的形式并增強緊迫感;②確保經費、物資、人力以及技術充分到位;③做好重大動物疫病的宣傳工作;④加強動物疫病的監測、檢測以及信息報送工作;⑤強化集中疫病的消毒滅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