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彬
(洮南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 吉林白城 137100)
飼料留樣制度是飼料行業規范發展和依法依規生產不可或缺的管理制度[1]。據《2021 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1 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達2 490 億元,全國寵物飼料產量首次突破百萬噸,達到113 萬t[2]。為了加強對寵物飼料的管理,提高寵物飼料的質量,保障動物產品質量安全,達到產品可追溯管理,寵物飼料經營者應當建立產品購銷臺賬。筆者結合工作實踐,重點介紹了案件的發生、查處經過、法律適用及處理情況等執法內容,討論了建立產品購銷臺賬的意義、法律正確適用等問題,并結合問題提出相應思考。
2022 年10 月10 日,洮南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對洮南市C 寵物生活館進行執法檢查,發現其庫房存有寵物飼料成品,但卻沒有該批次產品留樣及留樣觀察記錄。隨即要求當事人呂XX 提供店內寵物飼料產品購銷臺賬,當事人呂XX 無法提供并承認沒有建立購銷臺賬,其行為涉嫌違反《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規定,執法人員遂請示立案查處。
執法人員經請示后,予以立案調查,執法人員表明身份、出示執法證件后對現場進行檢查,對當事人呂XX 進行依法詢問,當場制作《現場檢查(勘驗)筆錄》和《詢問筆錄》,并通過拍照、攝像對現場情況進行了證據登記保存。
對于“未落實留樣觀察制度”的飼料產品,C 寵物生活館不能提供產品留樣觀察記錄。為依法懲處違法行為,保障正常經營秩序,隨即對該批寵物飼料進行了抽樣送檢,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對其先行登記保存。執法人員當日下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先行登記保存證據通知書》[1]。
上述事實和證據足以證明C 寵物生活館違法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其行為違反了《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第十八條:“飼料、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應當按照產品質量標準以及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飼料、飼料添加劑質量安全管理規范和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范組織生產,對生產過程實施有效控制并實行生產記錄和產品留樣觀察制度”的規定[3]。
2022 年10 月11 日,經集體討論后,制作了《案件處理意見書》,并于當日向呂XX 送達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并罰款人民幣2 000 元。呂XX 接收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并未在規定時間內提出陳述申辯、聽證等相關訴求。2022 年10 月19 日,執法人員對當事人呂XX 送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并對沒收的“20 包寵物飼料”進行了無害化處理。當事人呂XX 于10 月19 日向指定銀行繳納了罰款,本案予以結案。
洮南市C 寵物生活館呂XX 是該批寵物飼料的經營者,屬于違法行為個人,其行為涉嫌違反了《寵物飼料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寵物飼料經營者應當建立產品購銷臺賬,如實記錄購銷寵物飼料產品的名稱、許可證明文件編號、規格、數量、保質期、生產企業名稱或者供貨者名稱及其聯系方式、購銷時間等。購銷臺賬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 年。”
依據《寵物飼料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寵物飼料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據《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第二項進行處罰:未實行產品購銷臺賬制度的”。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飼料、飼料添加劑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飼料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經營的產品,并處2 000 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該條第(二)項:“不依照本條例規定實行產品購銷臺賬制度的[3]”。此外,結合《吉林省畜牧業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標準》之(二):不依照本條例規定實行產品購銷臺賬制度的;經責令改正而能夠及時改正的,處2 000 元以上5 000 元罰款之規定,對當事人處以沒收違法所得100 元并處2 000 元的行政處罰,足以起到懲戒作用。
《寵物飼料管理辦法》于2018 年6 月1 日起實施,一直未得到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部門的重視,希望通過此案分析:①能強化寵物飼料經營者的自律經營意識,建立健全購銷臺賬,以達到產品可追溯管理的目的;②作為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必須加大對農業投入品經銷單位的監管和執法,督促經銷商建立進貨臺賬,銷貨臺賬,進貨發票,銷貨發票,經銷產品質量責任書,信譽卡等制度,杜絕農業投入品因無法可追溯而釀成糾紛;③作為基層執法部門應進一步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健全工作機制,通過執法辦案解決存在問題為突破口,以著眼長遠監管、構建長效監管機制為出發點,繼續加大監管工作力度,積極探索,全面推進寵物飼料執法監管工作再上新臺階。
《寵物飼料管理辦法》的出臺,是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的有力武器,同時應進一步制定寵物飼料質量安全標準和寵物食品行業標準,有效規范和引導寵物食品行業健康發展,使得農業綜合監管執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循。此外,建議綜合運用報刊、電視、橫幅傳統媒體和微信、微博、網站新媒體等多種宣傳方式,開展普法宣傳月主題教育,努力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積極引導管理相對人學法守法用法,增強生產者依法生產、依法經營的法律意識。
對轄區內寵物飼料經營者進行全方位摸底、核實,以寵物飼料經營環節為切入點,加大宣傳力度,對經營環節暴露出的違法違規和不規范問題,下達通知限期整改,對違法違規的經營者加大處罰力度,警示經營者依法經營,以維護寵物飼料市場安全。市場監管部門和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應加強監管和查處力度,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指導相關行業在執行過程中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定要求開展相關工作。
針對網絡銷售寵物飼料的日益普及監管難度大的特點,規范網絡銷售平臺,對網絡銷售的產品進行產品抽檢,對于不合格產品的產地進行調查,對銷售不合格產品的商家進行源頭追查,并做相應處罰。建立舉報電話,鼓勵消費者進行監督并舉報,促進寵物飼料行業健康發展。規范網絡銷售平臺、開展網絡普法教育。開展網絡普法教育,對產品生產銷售上的違法違規行為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拓寬消費者維權渠道,增大違法成本。
近年來,因寵物飼料問題引起的糾紛時有發生。為嚴厲打擊寵物飼料經營違法違規行為,切實規范寵物飼料經營秩序,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要加強與工商、稅務、公安等部門的溝通,積極爭取支持,推動聯合執法辦案機制形成,堅持問題導向,嚴打網上網下非法經營寵物飼料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與周邊其他市縣的協作,建立信息交流共享互動機制;及時發現并解決寵物飼料執法監管工作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改進管理機制和提高我國寵物飼料的相關管理水平[4],合力推進寵物飼料行業監管工作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依托“網聯網+”的新時代優勢[5],建議進一步完善寵物飼料管理領域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設或優化電子化管理系統,優化功能模塊,及時發現線下痛點并解決問題,運營信息化工具杜絕違法違規行為發生,強化監督網的管理。此外,加強巡查、預警監測,進一步強化遠程監控監管效能,有效規范飼料廠生產經營行為,充分開展全時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