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東嶠下新小學 曾清芳
近年來,繪本作為一種生動、新穎、有趣的閱讀資源,在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推廣,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與認可,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展現了獨特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英語課程的內容。但要想將繪本有效地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繪本的選擇到閱讀過程的引導,再到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需要教師精心地思考與設計。小學英語教師要明確兒童繪本讀物的特征,根據課程內容和班級學情,合理、有效地將繪本融入閱讀教學中。
文字作為一種語言,具有敘述的功能,兒童繪本具有“圖文共敘”的特點,繪本中的圖畫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具有很強的敘述性。從某種程度來看,圖畫就是故事本身,是一種表達信息的語言,但圖畫屬于視覺語言,理解難度較低,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語篇閱讀具有一定的難度,而“圖文共敘”的繪本容易讀懂,繪本中鮮明的形象、亮麗的色彩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使其在圖文共讀中理解故事內容,也能夠借助圖畫理解和猜測英文單詞的含義。
有些兒童讀物雖然編排了精彩的插畫,但插圖數量較少,仍以文字敘述為主。兒童繪本的圖畫則具有很強的連貫性,豐富、連貫的畫面確保了書本故事的整體性,能夠傳達許多文字難以表述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故事的感染力。繪本中的圖畫不僅能夠體現大量的故事細節,還為學生留出了想象與創造的空間。許多優秀的繪本作者僅靠圖畫就能創設出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將知識、思想、情感通過畫面傳達給學生,故事脈絡清晰明確。可見,圖畫是兒童繪本的靈魂,是相對獨立的一部分。
文字是兒童繪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繪本中的文字凝練、簡潔,沒有長篇大段的敘述,有些頁面中只有一兩句話。繪本作者往往會從兒童的角度出發,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和能力,選擇一些淺顯易懂的詞匯,主要是幫助學生理解圖畫。繪本中的文字需要建立在圖畫情境之上,如果只讀其中的文字內容,會很難理解故事的內容。由此可見,雖然兒童繪本具有“圖文共敘”的特點,但故事的主要載體是圖畫,文字只起到輔助理解的作用。正是因為這一點,英文繪本讀起來簡單易懂。
兒童繪本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能夠有效地激活小學生的閱讀動力。一方面,兒童繪本的故事具有趣味性,情節生動,結尾往往出人意料,讓原本抽象、平淡的詞匯變得生動可愛,有助于激活學生的閱讀動力;另一方面,繪本的圖畫具有趣味性,圖畫的結構、色彩搭配等,都是針對兒童而設計的,多采用鮮艷亮麗的顏色,能吸引兒童的目光,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積極的感官體驗。繪本中的動物、人物等形象也富有創造性,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
在兒童繪本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繪本的選擇是第一步,也是尤為重要的一步,對后續的教學具有重要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市場上的英語繪本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多,但并非所有繪本都適合小學生閱讀。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喜好等,選擇內容積極、難度適中的繪本,確保繪本能夠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發揮繪本在提升學生英語素養方面的作用。同時,教師選擇的繪本應與教材有所聯系,能夠對教學內容起到補充、拓展的作用,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此外,兒童繪本應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所聯系。新課標強調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英語閱讀教學要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為基礎,引導學生建構新的語言知識,生成新的學習經驗。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繪本,能夠讓學生產生親近感、熟悉感,更容易引發他們對故事內容或人物形象的共鳴,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活動的興趣,使他們保持長時間的專注,進而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效果。
例如,在“My family”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與單元主題同名的繪本《My family》,繪本從主人公的視角出發,借助講故事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了自己的家庭成員,每位家庭成員都有自己專屬的圖畫,人物形象生動鮮明,并配以一些簡單的英語,如“My dad”“My mom”“My grandma”等,讓學生一目了然,在閱讀過程中明白相關英語單詞的意思,并將這些單詞與圖畫中的卡通人物結合起來,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當學生讀完繪本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繪本中的人物圖片,并讓學生說出對應的英文單詞,以此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記憶。同時,該繪本的內容與本課主題十分貼切,也富有生活氣息,教師可以借助繪本引導學生聯想自己的生活,動筆畫出自己的家庭成員,并用英文介紹給其他同學,開展對話訓練活動。比如,“Who’s that boy ?He’s my brother.”“Is she your mother ? Yes, she is.”
可見,教師選擇恰當的兒童繪本,不僅能夠豐富英語閱讀教學資源,還可以起到導入、激趣等作用,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本課的語言知識。
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知識儲備比較有限,在閱讀學習中可能會出現抓不住重點、遺漏關鍵信息等問題,難以全面深入地理解閱讀材料。對此,教師需要設計一些問題,以此引起學生對繪本內容的好奇心,從而加深學生對繪本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繪本的標題、扉頁、封底等信息,也可以讓學生根據封面推測故事內容,為學生留下一些懸念,使他們產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以主動、好奇的心態投入英語閱讀學習中。
例如,在“Numbers and animals”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跟上兔子》系列繪本中的故事《Mother!Dear Mother!》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繪本的封面,放大畫面以便學生觀察,并提出問題:“What is this picture book about?”鼓勵學生認真觀察、大膽發言。有的學生說這是一本關于朋友的書,有的學生說這本書講的動物,有的學生則認為這是一本關于媽媽和孩子的書。在學生發言的時候,教師可以用Maybe,Approach,Not quite 等詞語進行提示,但不明確說出答案。
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繪本內容,運用快速瀏覽的閱讀方式理解繪本的主題。通過閱讀,學生發現原來這是一本關于動物媽媽的書。此時,教師提出問題:“What animals are in the book?”讓學生從繪本中找出答案,并學習關于動物的單詞,如penguin, giraffe, kangaroo,lion,swan 等。
最后,教師帶領學生細讀繪本中的文字,加深學生對相關詞匯的理解,并在閱讀過程中融入對話訓練、師生問答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準確地掌握相關詞匯的拼寫、含義與讀音。具體而言,教師可以讓學生把繪本和課本放在一起對比閱讀,并將課本中的英語知識遷移到繪本閱讀中,提出問題:“How many elephants?How many penguins?”學生則需認真觀察繪本中的圖畫,并運用關于數量的單詞做答。
課堂提問的方式,能夠增強英語閱讀教學的互動性,有助于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充分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的作用。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了解他們對英語知識的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從而做出有針對性的提示和指導。
兒童繪本是圖畫與文字融合而成的產物,圖畫包含了豐富的信息。針對一些故事情節曲折、出人意料的繪本,如果讓學生一鼓作氣讀完,他們對閱讀內容的印象反而不會太深,失去許多想象的空間。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繪本的時候,可以適時地讓學生暫停,根據現有的圖畫信息猜測后續的故事發展方向,構建“猜讀結合”的英語閱讀課堂。兒童繪本有許多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內容,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讀繪本上的圖畫與文字,更要讓學生在理解繪本內容的基礎上,大膽地進行猜測,如猜測后續的情節發展、人物的行為舉動等。
例如,在“Food”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繪本《Why Should I Eat Well》,引導學生觀察繪本中出現的食物,并朗讀、抄寫對應的單詞,如apple,crunchy,chicken,fatty burgens,sweet cookies 等,讓學生結合繪本中的圖片了解相關詞匯的含義。其次,提出問題:“What happens to the people in the story?”有的學生認為,故事中的主人公一直在吃東西,所以他以后也會吃更多的東西:“She will eat more food.”有的學生認為主人公吃得太多了,所以吃不下了:“She couldn't eat any more.”最后,教師帶領學生繼續閱讀,揭曉后面的故事。通過閱讀繪本,學生發現主人公在朋友的勸說下,了解到不良飲食習慣帶來的嚴重后果,并做出實際的改變。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前面的語句,如“We make every meal a feast.”“I always ate the same kinds of food.”“You'll catch every cough and cold.”將故事串聯起來。
故事的發展既出乎學生的意料,也有提醒、警示的作用,能夠讓學生明白暴飲暴食、食物種類單一對身體健康的危害,能促使學生改善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實現健康成長,這也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
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學生可能會出現閱讀效率低、理解淺層化或片面化等問題,所以,教師要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加強對學生閱讀過程的指導,使他們掌握正確、高效的閱讀方法,以此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兒童英語繪本閱讀的方式有很多種,如先看視頻再讀故事、先讀圖再讀文、邊讀邊討論、聽音模仿等。教師需要根據繪本內容特點,選擇恰當的閱讀教學方式,以此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使他們從多種角度出發感悟繪本內容,帶領學生走進繪本情境,體會故事中的真善美,獲得深度的閱讀學習體驗。
例如,在“The Spring Festival”教學時,教師可以從“春節”單元主題出發,引導學生閱讀英文繪本《Bringing In the New Year》,先讓學生快速瀏覽一遍繪本,找出其中關于春節的元素,如燈籠、春聯、紅包等,讓學生對繪本內容產生整體認知,再讓學生運用尋讀的方式,從繪本中找出與這些元素相對應的英文詞匯,如red envelope,spring couplets,spring lantern 等。接著,讓學生兩人一組,再次閱讀繪本,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介紹春節,分享自己過春節的生活經歷。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粘貼燈籠、紅包等春節元素的圖片,讓學生上臺寫出對應的英文單詞,以此檢驗學生對相關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
兒童英文繪本的種類多種多樣,教師需要根據繪本內容特點,選用更為恰當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高效地閱讀,快速地理解繪本內容,掌握其中的關鍵信息。
近年來,情景表演法在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能夠為學生提供真實生動的語境,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參與感。繪本能夠為情景表演活動提供故事背景,而情境表演活動能夠加深學生對繪本故事的理解,幫助他們內化和吸收繪本中的英語知識。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英文繪本,引導學生開展情景表演活動,讓學生在表演繪本故事中感受英語的語言魅力,提升自身的語用能力。
例如,在“Birthday”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本課的基礎知識,讓學生掌握關于生日的詞匯和句式,再引導學生閱讀繪本《Happy Birthday,Danny and the Dinosaur!》讓學生扮演Danny,dinosaur,Danny 的父母以及其他小朋友,在課堂上開展情景表演活動,并根據繪本內容進行對話,如“Will you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I would be delighted.”等。如果學生說錯詞語或者發音不當,教師需及時地給予提示,并鼓勵學生再說一遍,幫助他們規范、標準地進行口語表達。
情景表演的內容不一定要與繪本完全相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表演時融入課本語言知識,如“How old are you? I’m seven years old.”“How many candles? Seven.”推動兒童繪本與課本的融合,使學生積累豐富的英語知識,提高他們的詞匯儲備量。在表演活動中,教師還需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他們根據繪本圖畫,用彩紙制作各式各樣的生日帽子,增強表演活動的真實性和感染力。
情景表演活動能夠讓學生站在角色的立場上,更好地體會故事中的氛圍和情感,產生深刻的感觸,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使他們將所學的英語知識應用到交際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兒童繪本具有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優勢,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思維特點,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具有積極的應用意義。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閱讀課外的優質英文讀物,小學英語教師不能將目光局限在課本中,需以教材為中心,適當向外延伸,開發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符合小學生認知水平的兒童英文繪本,并將其融入閱讀課中,對教科書形成補充、拓展的作用,豐富英語閱讀教學資源,拓寬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猜讀結合、速讀、尋讀、情景表演等多種方式,理解繪本內容,提升英語閱讀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英語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