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


痛風是一種常見且復雜的疾病,中醫通過辨證論治、遣方用藥,可幫助患者遠離痛風困擾。
一種既急又慢的疾病
“痛風”是一種癥如其名的疾病,是一種既“急”又“慢”的疾病。它最典型的表現為急性關節炎時期的“紅、腫、熱、痛”、痛風石、慢性關節炎、關節畸形、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尿路結石等。
為什么說它癥如其名呢?首先“痛”就是疼痛;“風”有兩層含義:一是來得快,去得快,一般持續時間7-10天不等,所謂來去如風。二是疼痛的程度很重,被風吹過都好像會疼痛難忍。那么痛風到底有多痛呢?有的足部痛風的患者會形容自己的腳好似被車碾過一樣,輕微的顫動都會引起鉆心的疼痛,甚至疼痛發作時,恨不得用一把刀子把它剁掉。
那么,為什么說它既是急性病又是慢性病呢?因為痛風發病急驟,有時毫無預兆,但是經過正規治療,癥狀消失的又快,所以說“急”;同時它又是一種遷延不愈的病,有些患者甚至攜帶終生,所以說“慢”。
這些原因會導致痛風發作
首先,我們要知道,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是密不可分的,都是因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代謝性疾病。尿酸是嘌呤的代謝物,所以當血液里的尿酸水平過高,過多的尿酸排不出去,最后結晶析出沉積在關節等組織,就會引起痛風疾病。尿酸鹽沉淀于關節軟骨和骨質內,逐漸增多,突破關節面,刺激滑膜,即發生急性炎癥,滑液增加,關節紅腫就會發生痛風。同時還會因尿酸鹽沉積在耳輪、趾跖、指間和掌指關節出現痛風石。
痛風初次發作,大部分是在腳趾、大腳趾的根部,當然整個腳疼是比較常見的。指關節、手腕、手背、手肘、膝蓋、腳踝、腳跟等都是容易發生痛風的部位。越是遠離軀體的關節越是容易發生痛風。越是靠近軀體的關節(像肩關節髖關節)越少發生痛風。
如何診斷痛風
臨床上通常使用以下方法診斷痛風:1、通過查驗血里的尿酸水平來確診患者是否患有高尿酸血癥。正常血尿酸濃度:男性為150-380μmol/L ,女性為100-300μmol/L,更年期后接近男性。如果男性和絕經期女性血尿酸>420 μ mol/L 、女性>357μmol/L診斷為高尿酸血癥;2、從關節腔里抽出關節液或痛風石活檢,看是否有尿酸結晶的存在;3、X線檢查、CT或MRI掃描;4、中老年男性如出現特征性關節炎表現、尿路結石或腎絞痛發作,伴有高尿酸血癥可考慮痛風。
痛風“重男輕女”
臨床上僅有部分高尿酸血癥患者會發展為痛風,確切原因不清。性別、吸煙、飲酒、偏好食用海鮮、飲食葷素不均衡、高鹽飲食、精神緊張抑郁均有可能成為痛風發作的高風險因素。因此,沿海城市一直是痛風高發地區之一。痛風有個特點是“重男輕女”,男性痛風患病率高是因為女性的雌性激素能夠促進尿酸的排泄,所以女性絕經后發病率會增加。
另外,血尿酸增高,除了會導致痛風發作以外,對于人體的其他器官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有研究表明,血尿酸每增加1mg/dL高血壓發生風險增13%,冠心病死亡風險增加12%,心衰發生風險增加19%。同時尿酸水平升高,也會使腎臟病發生風險提高49%,血尿酸越高,急性心梗短期和中長期結局越差。
中醫辨證施治療效顯著
痛風病名最早見于《劉涓子鬼遺方》,文獻中的“痹證”、“中風歷節病”、“白虎風”等病的描述與痛風的臨床表現有相似之處。
中醫認為痛風的病機分為以下幾種:1、因血氣虛勞從而導致關節失養、經絡空虛、腠理不密,致使風濕內侵而發病。2、有瘀血在內滯留不去,復又感風寒,氣血瘀滯,邪氣注入經絡而成痛風。3、涉水冒雨被風寒濕邪侵襲,又逢正氣虛衰,邪入腎經,氣血瘀滯而致痛風。4、肥胖型患者,飲食無節制,多食肥甘厚味,致臟腑氣化功能受障礙,脾胃功能失于通調,形成痰濕,流注關節而發病。
上述不同證型的痛風,所表現出的癥狀、體征都有所不同,中醫藥的“同病異治”這一特色,可以得到很好的發揮。中醫對痛風的治療以發作期治標,緩解期治本為原則,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辨證施治:
1.濕熱蘊結
?證候特點:局部關節紅腫熱痛,發病急驟,多兼有發熱、惡風、煩悶不安或頭痛汗出、小便短黃,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通絡止痛。
【推薦方劑】三妙散合當歸拈痛湯加減。
2.風寒濕痹
?證候特點:關節腫痛,屈伸不利,可見皮下結節。風邪偏勝則關節游走疼痛;寒邪偏勝則關節冷痛劇烈,痛有定處;濕邪偏勝者,則肢體關節重著疼痛,痛有定處,肌膚麻木不仁。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緊或濡。
治法: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推薦方劑】薏苡仁湯加減。
3.痰瘀痹阻
?證候特點:關節疼痛反復發作,時輕時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甚至屈伸不利,強直畸形,皮下結節,或皮色紫黯,甚潰破成瘺管,脈弦或沉澀,舌淡胖或紫黯,苔薄白或白膩。
治法:活血化瘀,滌痰通絡。
【推薦方劑】身痛逐瘀湯加減。
4.肝腎不足
?證候特點:關節肌肉疼痛,僵硬變形腫大,屈伸不利,腰膝酸軟,關節發涼,畏寒,舌紅,苔白薄,脈沉弱。
治法:補益肝腎,蠲痹通絡。
【推薦方劑】獨活寄生湯加減。
除了規范的治療以外,預防痛風的發生發展,對于提高痛風患者的生活質量更重要。痛風患者需謹記避免誘發因素,如過度疲勞、受涼、行走過多、外傷等,保持心情舒暢。注意飲食調養。急性期時應注意臥床休息,可局部冷敷,抬高患肢,關節制動。多喝水,每日飲水應在2000ml以上,少食鹽,禁酒,禁食高嘌呤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