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倫 亦茹

古書中關于栗子有這樣一段描寫:“熟者可食,干者可脯;豐儉可以濟時,疾苦可以備藥;輔助糧食,以養民生。”
本期,我們就來聊聊栗子的本領。
治腹瀉
栗子有助于調理脾氣虛、或生病之后吃了過多寒涼的東西、或是飲食失節傷脾所致的泄瀉。
腹瀉可以分為感染性腹瀉或是消化不良、腸道能力異常等引起的腹瀉。
學者們曾用栗子提取物進行體外抑菌實驗,結果顯示,栗子提取物對多種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慢性和耐藥性痢疾,都有較好的調理之功。
當我們用栗子來調理腹瀉相關問題的時候,需要吃“熟”栗子:如果在腹瀉的同時伴有反胃的情況,可以取栗子肉適量,煮熟食用;如果是脾胃受寒引起的腹瀉,可以取7~10個栗子,用文火煨熟后食用;如果是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可以用栗子30克、茯苓12克、粳米60克、大棗10枚,共煮為粥后食用。
調理腎虛、腰膝無力
說起腰膝無力,相信很多中老年人都不陌生。腰部總感覺涼涼的、又酸又痛,四肢總是沒有力氣,手腳還會隨之發涼,甚至還可能出現牙齒松動的情況。
這些都有可能是腎氣不足的表現,可以吃一些栗子進行食療。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外邪的不斷侵襲,我們身體內部的細胞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損傷。而當這些細胞由于受損而無法正常“工作”的時候,表現在宏觀上就很有可能是腰膝酸軟無力。
研究顯示,栗子提取物可以對受損細胞進行保護,將某些因素誘發的DNA損傷的細胞保護起來,給它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休養生息”。其相關機制可能是涉及到了栗子的抗氧化能力。
栗子在抗疲勞方面也是有一些本事的。學者們發現,栗子多糖能幫助提高運動耐力,降低運動后血乳酸和血尿素氮的含量,提高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含量。
如果想通過栗子來調理腰腿酸軟、疼痛等問題,可以吃“生”栗子。比如,每天吃5~7顆風干的生栗子,在吃的時候要細細咀嚼,咀嚼出白色的漿汁之后,將口中的液體緩緩地咽下去。
不過,脾胃虛寒的人不建議生吃栗子,可以將栗子和紅薯、紅棗、生姜、排骨放在一起,煮湯來喝。
活血、防血栓
栗子能活血、防范血栓的生成。
研究顯示,栗子多糖具有一定的抗凝血、升高白細胞的生物活性。有實驗表明,栗子多糖可延長出血時間、凝血時間以及血栓形成時間,調整血流波動性。這說明栗子多糖的抗血栓機制可能與其抗血小板和抗凝血能力有著一定的關系。
除此之外,栗子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膽固醇之功。還有學者發現,栗子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人體有特殊的保護能力,能保持人體心血管壁的彈性,阻止動脈粥樣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