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亮

人們知道通過食療可有效控制血壓,也明白降壓藥物可改善病情,但對于如何規范用高血壓藥仍是一知半解。那么,高血壓用藥有哪些錯誤是不可以觸犯的呢?
用藥的這些錯誤經常犯
(一)能不吃藥就不吃藥
多數高血壓患者認為被診斷確診后,也不能馬上吃藥,以免產生副作用,僅依靠食療改善高血壓癥狀。特別是年輕患者感覺自己體質很好,通過鍛煉慢慢能恢復正常血壓。也有一部分患者覺得是藥三分毒,又怕產生耐藥性。事實上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盡管通過調節生活方式可有效控制血壓,但達不到治愈的目的。因此,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遵循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相應的降壓藥物,進而把握住最佳的治療時機。
(二)一開始不能用質量好的藥
高血壓疾病必須配合適當的降壓藥物,才能有效控制病情。但有些患者認為發病初期不可使用療效顯著的藥物,以免后期影響藥物療效,最終導致病情惡化。事實上高血壓患者應根據不同病情,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即可,而沒有好壞之分。
(三)不能長時間服用一種藥
很多高血壓患者認為不可以長時間服用同一種降壓藥物,否則影響藥物療效。事實上降壓藥物與抗生素不同,不會受到個體差異影響,而導致藥物敏感性降低。在發病初期找到適合自己的藥物,后期治療只需根據實際病情增減藥量即可。頻繁更換藥物,會增加用藥風險,甚至出現副作用。
(四)斷斷續續服藥
高血壓患者服藥不規律是臨床治療中的禁忌事項,斷斷續續的服藥,會導致治療效果降低,還會打破機體平衡,讓血壓始終處于波動狀態,進而誘發心梗、腦梗等惡性疾病,最終得不償失。
服用降壓藥要遵醫囑
降壓藥的正確服用,必須遵照醫囑,采取科學的服藥方法,切不可私自用藥,也不可盲目更改藥量,或突然停藥,以免對機體產生不可逆的影響。降壓藥物一般分為5大類,其中包含利尿類藥物、ACEI、ARB、CCB及β受體阻滯劑,如:氫氯噻嗪、美托洛爾、卡托普利及氯沙坦等降壓藥物應用廣泛。但每種降壓藥物的規格、用法均有所不同,在用藥治療過程中,不同的高血壓患者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降壓藥物,以便提高治療有效率。如:老年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癥狀嚴重,可選擇CCB類藥物;青年患者應首選β受體阻斷劑及ACEI類藥物;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應選用ACEI及ARB類藥物。同時,降壓藥物應從初級藥量開始,逐漸遞增藥量,除非特別嚴重患者可直接進行聯合治療,并選擇長效降壓藥物,以提高治療效果。
總之,高血壓患者必須堅持合理用藥,避免諱疾忌醫、私自停藥、更改藥量、頻繁換藥的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