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峰

【摘 要】 安全教育是聾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地理學科蘊藏著豐富的防災減災知識及安全教育內容。聾校地理教師可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幫助聾生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掌握必備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從而保障聾生安全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 聾校;地理學科;安全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62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聾生生活的前提和基礎。聾生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與同齡健聽學生相比,其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較弱。因此,聾校在教育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安全教育,遵循聾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握聾生認知特點,使聾生形成安全意識,正確掌握應對突發事件的技能。
2007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明確了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公共衛生、意外傷害、網絡信息安全、自然災害以及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6個模塊,并要求學校在學科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滲透公共安全教育內容。自然災害指自然環境中發生的一些會造成資源破壞、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危害的異常變化,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氣象災害、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等。《聾校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6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增強聾生防范自然災害、保護環境與資源和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意識。聾校義務教育階段地理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防災減災知識及安全教育內容。聾校地理教師可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將課堂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幫助聾生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掌握必備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從而保障聾生安全健康地成長。
一、深度挖掘并拓展聾校地理教材中的安全教育內容
聾校地理教材中雖然蘊藏著豐富的可用于安全教育的自然災害相關內容,但其呈現方式往往是從地理學科教學的角度出發,更加注重體現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在開展與自然災害相關的安全教育時,教師需要深度挖掘并拓展教材中的安全教育內容,以促進聾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和技能,達到安全教育目的。
以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一節“日本”的教學為例,本節內容分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標題為“多火山、地震的島國”,可見火山、地震災害頻發為日本突出的區域特征,為開展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提供了素材。教材以此為線索,引導聾生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板塊位置)來尋找火山、地震頻發的原因,幫助聾生建立對地理各要素間相互聯系的認識。但教材中火山、地震相關的安全教育內容卻相對較少,僅在活動材料中通過兩張圖片來介紹日本的防震措施,并引導聾生思考:“你參加過防震演習嗎?地震時怎樣做更安全?”為了更好地進行地震相關的安全教育,教師可以補充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視頻或圖文信息,幫助聾生了解地震相關常識(如震級、地震波等);播放防震演練宣傳片,幫助聾生了解不同情境下的防震減災方法等。
二、采用多種教學形式落實安全教育目標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特點,聾生的年齡特征、學習方式,學校條件以及教師自身特質選擇合適的地理教學方式,注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幫助聾生學會學習。教師應將課內教學和課外教學相結合:課堂內可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進行安全教育,充分運用多媒體講授課、實踐課、探究課、活動課、作業設計課等來豐富聾生的主觀體驗;課堂外可開展相關的安全教育實踐活動,探索安全教育的有效方式。例如,舉辦安全教育主題的電子小報比賽、板報壁報評比,邀請專家進行安全教育專題講座,設計并開展安全教育小游戲,舉行模擬情境下的逃生演習活動等。在教授聾生安全知識和技能時,重點要落在安全行為訓練上,要強化安全教育的實效性。
例如,在七年級下冊“日本”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在教授完地震相關知識與逃生技能后,可以設置5分鐘的活動環節模擬地震發生場景,指導聾生在教室內就近實踐逃生方法,并對聾生的避震行為進行實時點評,幫助聾生掌握正確的防震減災方法。課后,教師可以組織聾生實地參觀所在市區的地震主題科學館,舉辦以防震減災為主題的競賽活動,將理論知識與技能實踐相結合,真正落實安全教育的教學目標。
三、利用安全教育平臺資源進行主題式安全教育
為了加強中小學校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2013年開始中國教育學會進一步推進安全教育相關工作,通過建設“學校安全教育平臺”,為全國各個地區的學校開展安全教育提供支持服務。平臺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安全教育相結合,實現安全教育內容共享、數據共有,全方位提升學校安全教育水平。平臺上初中階段的許多教育主題都直接和地理學科有關(見表1),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安全教育平臺資源開展主題式安全教育。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一節“多變的天氣”教學中,教師在介紹完龍卷風的相關知識,如龍卷風的形成原因、常發季節等之后,可以打開安全教育平臺,播放視頻《可怕的龍卷風》,引導聾生注意觀看龍卷風帶來的危害以及面對龍卷風時正確的逃生方法。視頻播放結束后,可以讓聾生圍繞龍卷風這一主題分組討論哪些逃生方法是正確的,從而強化聾生對逃生技能的掌握。
綜上所述,聾校地理教師可以將地理教學與安全教育相結合,采取多種教學形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相聯系,落實安全教育教學目標,把聾生培養成具備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掌握正確防災減災技能的高素質人才。
本文為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移動互聯網環境下聾校安全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聾人學校,2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