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文《家山》讀記"/>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的歷史書寫刻度
——王躍文《家山》讀記

2023-12-12 04:17:59劉啟民
湖南文學 2023年10期

劉啟民

一直以來,鄉土題材都是作家王躍文創作的重鎮,小說家王躍文最近重磅推出了他的新作《家山》,以煌煌五十萬言的長篇小說,講述了湖南大湘西沙灣村的現代變遷歷程。顯然,這部厚重的大作凝聚了作家最多的心血與情感,用王躍文自己的話,說是叫“十年打磨,日日掩泣”?!都疑健冯m是一部虛構作品,但作家是以自己家族的命運故事為藍本,有諸多可以查考的人物原型和歷史事情,因而顯得尤為動人,因而賦予了這部作品真實的力量,就像司達湯的《紅與黑》、陳忠實的《白鹿原》等許多劃時代的杰作一樣。而當王躍文用精妙的語言雕刻那些已經離去的家族叔伯們的命運時,事實上就像是在文字的世界中為先輩們立下碑冢。通過文字的運作,作者最終完成了文化和精神上的繼承與皈依。盡管先輩們已經離去,盡管我們已經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時代,但我們精神血脈與共。換言之,王躍文在通過寫作——或者說通過回溯、追慕與構想家族先輩的歷史,完成了一種民族的文化認同。

追尋民族的文化歸屬和認同的目的,讓《家山》與過去的鄉土題材書寫區別開來。一百年前,魯迅、彭家煌、臺靜農這些作家們面對現代社會時的驚懼與憂慮,由此帶來的對鄉土社會的回望,與王躍文創作《家山》時的心境已完全不同了。如果說魯迅對鄉土所做的是奔赴現代世界時的“回望”,那么王躍文所做的,便是在中國已經領略現代世界之后,重又對于民族先輩的“皈依”。從憂懼的“回望”,到虔誠的“皈依”,歷史已經走了一百年。“皈依”式的鄉土寫作,亟待著同代的批評家賦予新的命名。

“文明”,或許是《家山》式鄉土書寫最為貼切的概念,更能承載作者寫作的情境、姿態與心念。而王躍文正是以鄉土題材為出發點,寫就了一部闊大的民族文明史。面對中國日益的崛起,許多的文化學家、社會學家就已經開始提“文化”“文明”這樣的詞。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曾以一種時不我待的心情,提出“文化自覺”的命題,“文化自覺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義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響及發展的方向。”當王躍文以一種近乎苛刻的方式,試圖去還原先輩走向現代的命運、呈現他們生活的起居用度與語言遺存,當作者不斷在不同場合強調“鄉土里有最完整的中國”,來彰明在城市化社會中書寫鄉土的意義,他難道不是在呼應著費老關于“文化自覺”的倡導嗎?我相信,作者正是在以一種書寫文明史,思考我們從何處來的心態在寫作。

一部鄉土世界的百科全書

所謂“文明史”,首先意味著對于所展現的社會形態作出全面而細致的復刻式深描,意味著在描繪世界的深度與精度上著力。在人類的文學史上,能夠稱得上文明史的作品并不多,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曹雪芹的《紅樓夢》,都對各自所展現社會的人情風俗、社會變遷的深描上,呈現出極深的造詣。同樣,用文學描摹再造鄉土生活世界上面,《家山》有著它的野心,可以說,《家山》就是一部鄉土世界的百科全書。《家山》聚焦于大湘西地區一個三面環山的小村落沙灣村,呈現出其從一九二七年到一九四九年間幾代人的生活變遷。作者以一種人類學家的勤懇與細膩,還原了生活于此的人們原生態的日常,展現了人們的勞作生息、風俗節慶、政教秩序,呈現出農耕文明里的自然節氣、地理風物,和人們的倫理信仰、民風人情。作者幾乎是在以匠人的姿態,將山地鄉土文明世界一點一滴地重新雕刻在書里,稠密的鄉土氣息透過文字,幾乎撲面而來,使得小說帶有一種博物志的色彩。

對于鄉土世界的豐滿、精細呈現,還體現在《家山》對沙灣村不同農戶鮮明的、差異性的刻畫上。這個有著兩姓始祖的村落,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發育衍化出不同的農民家戶來。雇人種田的田家——在過往歷史里被稱為“地主”的佑德公、遠逸公,以錢財和心力維系著沙灣的安寧與禮教秩序,而他們的下一代陳劭夫、陳揚卿,或是投身戎馬遠赴戰場,或是扎根村中興修水利、興辦教育,依然成為承托鄉村政教秩序的中堅力量;達公與揚高一家人丁興盛,既有自家田地又趁著人多租種他人田地,在農會這樣的新新機構中好勇逞強,試圖立住腳跟;修根這樣帶有自耕農色彩的農戶,守著自家的土地勤勉耕耘,懷著擴大土地的美夢、絕少參與政事;真正的山上人,齊天界打虎匠的女兒桃香一家,則帶著更多蠻性氣質,田土很少,時常要出遠門找田畝耕種,對于人間的倫常、秩序,往往愚鈍,在爭勇武斗中也常常失卻分寸。一個自然村落里不同家戶的祖上根脈、農業經營、日常起居、家養禮教、稟賦德性乃至命運前途都是極為不同的,這些都在作家筆下得到精細妥帖的展現。

而事實上,不同家戶之間盡管多有不同,時有沖突、磕絆,但更多的時候卻是相互支撐、合作,人們在經濟生活、社會角色上有著井然有序的分工,連同著已經被沙灣村村民們講述為神話的先祖創業史,讓讀者意識到,沙灣村儼然就是一個依托于血緣與地緣,浸潤于鄉土性義理文化,在經濟、風俗、政教、信仰多個層面自養自足的小共同體。小說以一樁械斗事件的發生與解決來開篇是特別有意味的,沙灣最能打架斗狠的四跛子在械斗中砍殺了鄰村的親外甥,積累了幾百年的兩村矛盾即將爆發的時候,佑德公依靠兩村之間的親緣關系將之巧妙化解,它暗示著,一個在傳統農耕文明上生長起來的自然村落,幾百年間的生息、安定,其內在始終依托著血緣紐帶和附著其上的倫理來穩固秩序,而如佑德公這樣的士人正占據著倫理道德秩序的軸心。由此我們看到,盡管沙灣村不同的農民在生活、教化、命運方面參差差異很大,但他們之間是瓜瓞綿延的結果因而聯接甚深,并且始終有一個軸心式的士人,在承托著、穩固著共同體的生活秩序。

正是這種數百年不變的血緣繁衍和附著其上的鄉土生活秩序,將《家山》與過去的鄉土寫作區分開來,血親鄉土超越了一切時間帶來的變動性要素,成為一種托底性的、永恒的文化存在。《家山》里,我們看到在進入現代的過程中,農民的政治傾向多有差異,接受現代思想觀念亦程度參差,但這些見解、觀念乃至實在的經驗經歷的不同,最終都消解于親緣的脈脈溫存之中,收束于吾土吾民的歸屬與認同里。一次春節,遠逸公家的幾個孩子——一直在上海作醫生的大兒子陳揚甫,在南京從政的陳揚屹,時隔多年回到家鄉。作者對于第三代——分別成長于南京、上海和沙灣的孩子們的描寫顯得意味深長,幾乎未見過的堂兄弟妹們盡管穿著不同、經歷不同,相互之間卻透著溫煦、和諧。從小在鄉下成長的修岳領著堂弟妹們玩耍之后,得到遠逸公的贊語,“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離散的現代人、現代經驗,像莖葉一樣自然收束于親族血緣的根脈,而遠逸公用《論語》的話來表揚修岳的大方得體也很有意味,它意味著一種深厚的儒家教養的蘊藉。這樣的例子,在小說里幾乎俯拾即是。

費孝通曾經用“差序格局”的概念,來描述中國傳統鄉土社會中依托于親緣關系的社會格局,“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把中國的鄉土社會比喻成石頭落水,費孝通要強調的是:一方面無論波紋的近與遠,社會中始終有投入石中的中心;另一方面,波紋能夠推出去多遠,地緣親緣、倫理秩序、人間情義能夠走到哪個位置,實際上有著很大的伸縮自由。

作為一部鄉土社會的百科全書,《家山》把依托血親緣的差序格局寫到了骨子里,它是整個沙灣村得以運轉的根本法和本底性的邏輯。那顆投入水中的石頭——倫理教養的中心,在《家山》的文本里,便是佑德公、陳揚卿這樣的村莊士紳,在沙灣幾百年的歷史變遷,同時也是家族綿延的過程里,他們始終是關鍵性的軸心。而這些士紳在變動性的人-家-族-國的網絡中,也得以不斷適應新出現的情況,解決沙灣村中復雜的矛盾問題。因而盡管沙灣村在不斷走入現代,青年人們不斷接受著現代世界的召喚,并把新新的觀念、事物引進到沙灣,但正是鄉土社會中富于伸縮性的道義脈絡,成為托底性的秩序和文化存在,讓沙灣村得以順暢地、自然地過渡到現代社會。在小說的最開端,當兩個村子即將發生械斗時,佑德公利用與舒家坪的遠方血緣關系,巧妙地化解了兩村之間的矛盾,這是“以私化公”;揚卿留學歸來,從閉關讀書到逐漸走出書齋興辦實業,信仰的是“只做自己能做之事”,這是“由己及群”;沙灣的鄉賢們在村中興辦學堂、救助紅屬、興修水庫,亦始終要在公私之間的關系上來運作;而村中新一代的年輕人走出沙灣,參加現代政黨和戰爭,則依托的是“由家而國”的邏輯。

因而,《家山》不僅因為它展現了鄉土社會廣袤的風物景致、婚喪節慶、經濟活動、人物譜系等等,成為一部博物學意義上的鄉土百科,更因為它在文化質地上皈依于鄉土、呈現出鄉土社會幾百年不變的內在運轉的“差序格局”式的秩序,輔之以文字風格上的紆徐、深沉從而得以對鄉土做出文化史意義上的深描。

由“山”出發的變遷史

“文明史”不僅僅是靜態的百科全書,它的第二層意涵,還在于蓄積巨大的敘述能量、氣度,能對于所展現的社會大變動做出深刻、貼蘊的透視以呈現這一變動里不同社會力量之間駁雜的關系變動,展現出歷史變遷熵增過程的復雜性。《家山》里的鄉土畢竟不是靜止的存在,小說所展現的時間是從一九二七年到一九四九年,正是現代中國發生最為劇烈變動的歷史時期,處于大湘西地區的沙灣村,自然也被卷入到其中,在這片土地上綿延了幾百年的鄉土秩序,亦會發生變化。《家山》與過去的歷史敘述不同的是,它選擇站在沙灣村人的視角,從鄉土秩序的內部和留駐在這里的人的視野,來描繪鄉土進入現代的變化情境。對于放公老來說,重要的是武狀元考不成了,祖宗傳下來的刀槍打功將沒有用武之地了;對于佑德公,現代則意味著世道的變亂,兒子劭夫不再讀書反而去外面做了軍人;而對于桃香來說,現代意味著不再裹小腳。原有的鄉土秩序、人倫道德、生存觀念不得不隨著時代的變動而更變,而新一代的年輕人劭夫、貞一、齊峰,則從沙灣走出,走向更大的天地,并用更現代的觀念改變著沙灣。也就是說《家山》所寫的鄉土,始終由“山”出發,有一種“由內而外”的觀視視野。

其實,作者觀照鄉土的姿態和視野,往往會從小說的景致描寫中直接鮮明地反映出來?;蛟S可以對比一下《家山》與周立波《山鄉巨變》兩部小說的開頭?!都疑健肥且源迕裉蚁愕囊暰€來開篇的:

正月初六,天上好大的日頭。桃香把糍粑皮、炒米放在幾個大簸箕里曬,人坐在地場坪曬著日頭納鞋底,手邊放著響竹竿趕麻雀。西邊屋角下,一群麻雀嘰嘰喳喳登在柚子樹上,隔會兒就飛到簸箕邊跳來跳去……

從柚子樹下望過去,望得見西邊青青的豹子嶺。豹子嶺同村子隔著寬闊的田野,田里長著麥子和油菜。山上有很多野物,有狼、熊、豺狗……東邊齊天界不遠不近,隔著萬溪江,山重著山,起起落落,沒入云天。南邊的山越遠越高,萬溪江是從南邊山里流下來的。北邊的山在更遠的地方,人在沙灣只望得見遠村的樹。

《家山》的開頭,村民桃香深墜在山里的日常之中,沿著本地人桃香的視線,敘述者從山中居所往不同方位眺望,滿眼的山間風物、水土。而具有象征意味的“北邊的山”,則在更遙遠的、沙灣村人看不見的地方。相比《家山》開頭的“由內而外”,《山鄉巨變》的視線則明顯是“由外而內”。

一九五五年初冬,一個風和日暖的下午,資江下游一座縣城里,成千的男女,背著被包和雨傘,從中共縣委會的大門口擠擠夾夾涌出來,散到麻石鋪成的長街上。他們三三五五地走著,抽煙、談講和笑鬧。到了十字街口上,大家用握手、點頭、好心的祝?;蚝Φ闹淞R來互相告別。分手以后,他們有的往北,有的奔南,要過資江,到南面的各個區鄉去。

同樣展現的是湖南一個山鄉,《山鄉巨變》開頭的敘述者帶有一種“上帝”的俯瞰視野,清溪鄉作為資江水南面的一個鄉,是由現代國家的機制“縣委會”而引入的。我們先看到的是一個新興的現代國家建制,進而沿著建制里的人——深入小說內部之后即是下鄉干部鄧秀梅,看見了清溪鄉的風物山水。周立波的《山鄉巨變》創作于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正是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作家周立波一定帶有著新興國家建立的興奮,因為對于鄉土的表現,必須錨定于“國家”的意義,敘述姿態、觀照立場,也須始終具有國家視野。而創作于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家山》,鄉土自身就是最根本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國家的內涵重新由鄉土賦予,正如王躍文反復強調的,“鄉土里有最大、最完整的中國”,歷史、意義和世界,就從“山”出發。

正是這種從“山”出發的敘述姿態,讓作者在講述鄉土的現代變遷歷程時拾得了一種深厚的氣度,往往能貼著鄉里人自身的情感和觀念,貼著那些深深受教、生長于儒禮文化之中的人的立場上,寫出新舊之變里人們復雜的情緒、艱難的抉擇。這種復雜包含著佑德公的無奈、凄涼,一生勉力去維護沙灣的傳統政教秩序,終被兒子、被縣長的言行所打動,逐漸接受傳統即將被時代替代的命運;這種復雜也包含著揚卿的無力、心酸,學西回鄉后揚卿創辦新式學堂,曾教過自己的私塾老師無法融入新式教育體系,勾背離開,揚卿何嘗不感到苦楚;當然,這種復雜更包含著一門心思熱血推行新政卻深陷現實泥潭的縣長李明達,離開沙灣的雪夜里刻骨的孤獨,包含了貞一為了解放婦女而奔走,反造成女性新的壓迫時深深的自責。新道路與舊秩序總是好壞善惡交織、問題與希望交互,《家山》寫出了在歷史之中的人,如何在各種力量、傳統的撕扯之中艱辛地趕路。歷史的倫理不再如過去一般,是一種明確歷史走向的、樂觀的言之鑿鑿,而是一種色厲內荏般的體貼,是憂喜與共的理解。

當然,新世界與舊秩序之間不僅只有齟齬、矛盾,《家山》所展現的復雜的變遷史內涵,還在于新舊之間相互的自然轉化,以及協調、交織。一個有意思的例子是,小說對于紅花溪水庫修建過程的展現。以耕種為基本經濟活動的鄉土社會,灌溉工程往往是重要的公共事務,如何修、依靠哪些力量,往往體現著一個鄉土社會的運轉邏輯。過去的農村題材小說里就有過對灌溉工程的描寫,趙樹理寫于一九五五年的《三里灣》,就有過“開渠”一節。在當時社會主義合作化運動的氛圍里,小說給予的邏輯是,先把社會主義農業合作社擴大,即“擴社”,而后通過合作社的組織力量再來“開渠”,有學者認為,“社會主義改造”這種現代性事件、現代的新生事物,“某種意義上變成了‘公’的傳統在現代世界的延伸”,舊的傳統轉化了新的事物。

《家山》里則不然,它對于舊倫理、新事物,有一種更包容,或者說更兼容的氣魄。在紅花溪水庫修建過程中,是揚卿利用現代的科學測繪,精準找到了最適宜修建水庫的位置;而有喜對于本地水文、地況的熟稔——一種非常本土的認知世界的方式,同樣在水庫選址時起到關鍵作用。在真正修水庫時,縣政府建設局、揚卿與村民們之間經過充分協商,最后由縣政府主持全局,灌區農民們籌資金,管理人員由灌區百姓公推??梢?,水庫的建設過程中,科學探測與鄉土地理知識,現代的管理機構、方式,以及自治的“公”傳統是如此融洽地協調在一起,共同促成了鄉村治理的關鍵工程的成形。在鄉土走向現代的過程中,過去的文化邏輯與現代的觀念、機構交織互照,或許亦是某種真實。

因此,由“山”出發的現代變遷史,便不僅僅意味著站在鄉土內部的視角,來觀照這段歷史的新舊更替,貼著歷史行進中人的心境,來描摹他們的艱難心路,更意味著一種闊大的歷史襟懷,包容歷史進程內部所有的復雜肌理。既寫出新與舊之間的排斥甚至是齟齬、沖突,也寫出它們之間的自然轉化、調度互照;既看到氏族農耕傳統的低效、幼稚甚至荒誕,也看到它的溫存、護佑;既寫出現代規劃的摧枯拉朽,也真實地指出現代允諾的空洞與危機。所謂的“文明史”,也就包含了這樣一種寬闊、深厚、涵容的歷史書寫倫理。

“文明”:新的歷史書寫刻度

廣博、深邃的氣度與品格,是《家山》迥然區別于文學史上其他鄉土寫作、現代史寫作的所在。我們看到,無論是小說由“山”出發的現代史觀察視角,還是對鄉土世界極盡精細、深刻的復刻式描繪,無論是貼著人物內在精神的寫作姿態、靜水流深的文學風格,還是涵溶深厚的歷史倫理、溫煦寬廣的體量格局,《家山》都呈現出一種浩茫豐厚的史詩品格來。對于史詩品格的追求,作者是有著深深的自覺的,在談及《家山》的創作初衷時,王躍文動情地說:“正像佑德公家娘井的水會流到長江和東海,沙灣村父老鄉親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酸甜苦辣都連著波譎云詭的時代和災難深重中浴火重生的中國。我力圖把這部小說寫得扎實、豐富、遼闊,追求我理想中的史詩品格?!弊髡邔⑦@種對“豐厚”的追求,導向為文學風格,但《家山》對于文學書寫的意義,對于當代國人精神和心靈燭照的意義,又絕不僅止于此?!都疑健房梢钥醋魇且徊苦l土風俗史、家族變遷史甚至可以是國族現代史但“鄉土”“家族”“國家”這些名目都不足以囊括小說如此豐饒的體量與內涵。我想,《家山》的寫作正呼喚著一個新的“文明”概念,小說正是一部用文學鑄就的闊大文明史。

怎么理解“文明”?如何理解《家山》的“文明史”性質?著名的法國年鑒學派歷史學家布羅代爾曾經指出,歷史時間可以區分為三個層次,即地理時間、社會時間和個人時間。“地理時間”指向了“人同他周圍環境的關系史”,“社會時間”是“社會史,亦即群體和集團史”,而“個人時間”則是“個人規模的“事件史”。布羅代爾認為,一種真正的總體史的書寫,一定是將這三種時間進行一種融匯、綜合。

《家山》里的“家族”敘事,大概能夠覆蓋個人時間所指向的“事件史”,沙灣村里大大小小的事件,都能匯聚在每個農村家戶的命運之中;而小說的“民族”敘事、“政治”敘事,則處在社會事件的層次規模中,諸如日本侵略、國共合作、新中國成立等重大的國族轉折,在小說里亦牽動著沙灣村鄉亭叔侄的心魂精神,牽絆著年輕人的命運導向,并通過沙灣村的變遷史折射出來;小說最為豐厚深廣的,其實是對積淀在村子日常生活里的山川風物、節慶禮俗、文化秩序的表現,那些于此綿延、傳遞了數百甚至上千年的存在,往往能包容看似正當下的家族命運、國族事件,顯現出它的悠遠、深長。它們是處于“地理時間”的范疇下而得以顯現的所在。在此,我們必須震撼于文學所開的“天眼”,《家山》通過一個村莊的變遷故事,著手于沙灣最細碎也是最普通的日常,卻自自然然地將布羅代爾所說的三重時間貫通了起來,抵達了一種更豐沛、更深厚的歷史觀照。

或許許倬云的說法更為簡練。長期專注于中國文化史的學者許倬云曾在訪談中相當簡練地提及過他的歷史觀念:“我的歷史觀,個人的地位最小,最短的是人,比人稍微長一點的是政治,比政治稍微長一點的是經濟,比經濟稍微長一點的是社會,時段最長的是文化,更長的是自然。”某種程度上,《家山》里的沙灣,就是一部既勾勒出“個人”“政治”“經濟”“社會”,又深耕于“文化”“自然”的描繪,并在情節演繹之中深深勾連起不同層級文化范疇之間關系的一部文學長卷,只有“文明史”,可以為這樣一種豐厚的寫作賦予名目。

當代國人對鄉土的敘述,第一次走到了“文明史”的位置,“文明”,是新世紀國人書寫現代史的新刻度。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作家們從未停止過對于鄉土的敘述。上世紀五十年代正是新興民族國家建立的時候,表現社會主義農業合作化的小說《山鄉巨變》充滿了歡欣、愉悅的情緒,如批評家所言,小說幾乎就是一曲獻給新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深情贊歌。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時代訴求涌入到創作領域,莫言的《紅高粱家族》充滿了野性的氣息,它要推重的是鄉土民間自由噴薄的生命力,“國族”和“政治”,只是民間能夠承托的所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歷史敘述開始向民族精神回歸,陳忠實的《白鹿原》講述的鄉土歷史,由此浸透著對民族精神的皈依,顯現出了一種深邃蒼涼的氣質。新的世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勇猛挺進,對于文化傳統的悲悼情緒彌漫在文化人群中,《秦腔》可算作是獻給秦漢文化的一曲挽歌。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喜悅歡欣、八十年代的野性噴涌、九十年代的沉郁蒼涼、新世紀的戚戚悲悼,如果時代本身有著自己的心性——文學正彰顯出時代之心,那么到了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在中國崛起不再是一場夢而某種程度上成為現實的時刻,以文學為表征的國人心靈終于走向了豐厚遼闊,面對鄉土,國人的敘述腔調第一次那樣地從容篤定、娓娓道來,卻又如此飽含著款款深情。而對于“歷史”的理解,也終于脹破了以往“民間”“政治”“國家”或者是“鄉土”這些單一的范疇,祛除了非此即彼的對立判決,經由對“自然”“文化”這些土地上更深遠存在物的注目觀照,讓這些不同的范疇在歷史敘述中走向了綜合。《家山》所顯現的遼闊、深厚氣度昭示著,中國的作家終于褪去了許多情緒化的判斷,面對中國現代變遷史,王躍文將新舊鼎革的故事收束于土地之上,冷靜地深入到文明的內在肌理,去真正體貼這場文明蕩氣回腸的變奏。

值得一提的是,批評家陳曉明一直在提“晚郁風格”——薩義德和阿多諾的說法,用以形容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后余華、王安憶、格非這些更加先鋒的小說家們突然進入的沉郁之境。而同樣誕生于九十年代之延長線上的《家山》,雖然深沉,但卻少有憂郁之感,倒是有開闊、深厚、蘊藉之美。常年深居湖南的王躍文身上,也帶有更多傳統士大夫的氣質,那種借法古典語言的努力,那種重造傳統精神的決心,多少讓人想起“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對古文運動的倡導。如果單線度的現代歷史最終不可避免地走向“致郁”,或許寬廣的內陸地區為文學的發育提供了深厚的自留地,用以調試、緩解現代歷史最前線帶來的震蕩,一如《家山》里的沙灣村那樣。

無論如何,我想,王躍文深刻地領受了此鄉此土賦予他的時代命運,他凝聚了十年心血的《家山》,當之無愧是一部廣博、深厚的文明史長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AV色 综合网站|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午夜天堂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2021|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专区第一页| 高清免费毛片| 婷婷六月综合网| 国产黄色免费看|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不卡|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一级黄色网站在线免费看|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 欧美高清国产|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毛片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亚洲永久色|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国产91av在线|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国产不卡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啪啪啪亚洲无码| 污视频日本|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欧美精品xx|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性欧美精品xxxx|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欧美一区国产|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在线专区|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 亚洲天堂777|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不国产大片|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四虎永久在线|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国产成人综合网| 97狠狠操|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亚洲大尺度在线|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三区视频| 欧美伦理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