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玉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廣播電視中心,山東 煙臺 264006)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融媒時代的傳媒行業的格局發生了深刻改變。在這個充滿活力的時代背景下,我國電視媒介也站在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節點上,面臨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深刻的變革挑戰。本文旨在深入探討融媒時代我國電視媒介的發展與變革,從多個維度剖析融合媒體的趨勢、多平臺傳播的重要性、內容創新的剛需、技術升級的巨大潛力,以及在挑戰與機遇的雙重驅動下,如何在政策與監管的框架下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展望電視媒介在融媒時代持續創新的可能性,以及與其他領域跨界合作的前景。通過深入研究和探討,以期更好地理解我國電視媒介在融媒時代中的角色與使命,為其進一步的發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啟示。
融媒時代的特點之一是媒體的融合,數字化和網絡化成為媒體發展的主要趨勢,而電視媒介也在這個趨勢下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傳統的電視節目不再受限于廣播頻道和有線電視,而是通過數字平臺和互聯網進行廣泛傳播,實現了與其他媒體形式的無縫連接。電視臺積極開設官方網站、移動應用,將節目內容發布到互聯網上,讓觀眾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各種設備收看。
這種媒體融合具有多重優勢。首先,電視媒介的傳播渠道變得更加多元化,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觀看方式。其次,通過網絡傳播,電視節目的覆蓋范圍得到了極大的擴展,不再受地域限制,國內外觀眾都能方便地觀看。此外,媒體融合也為內容創意提供了很大的發揮空間,電視節目可以更靈活地與其他媒體元素結合,創造更具創新性的內容。
隨著融媒時代的到來,用戶的行為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傳統的電視觀眾不再局限于坐在電視機前收看節目,他們可以通過各種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觀看電視內容。這種多平臺觀看的方式使觀眾更加自由地選擇何時何地收看節目,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同時,多屏互動也成為一種重要趨勢。觀眾在觀看電視節目的同時,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實時分享自己的看法、評論,與其他觀眾進行互動交流。這種互動不僅加強了觀眾之間的連接,而且還使電視節目變得更具社交性和參與感。電視制作方也能夠通過社交媒體的互動反饋,更好地了解觀眾的反應和需求,從而進行內容的優化和改進。
在當今的融媒時代,我國的電視媒介積極適應并迎合新媒體平臺的興起,實現了電視臺與新媒體的有機融合。這種融合不僅對觀眾的媒體消費習慣產生了深遠影響,而且還為傳媒行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首先,傳統電視臺意識到了新媒體平臺的巨大潛力,紛紛開始在互聯網上建立自己的官方網站和移動應用。通過這些新媒體平臺,電視臺能夠將精彩的節目內容傳播至全球范圍內,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使觀眾可以通過各種移動設備隨時隨地觀看感興趣的節目。這種變革不僅提升了觀眾的觀看體驗,而且還增強了媒體機構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1]。
其次,這種融合媒體的發展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電視節目的傳播范圍。觀眾可以在不同的平臺上觀看同一個節目,無論是通過傳統電視機、電腦、智能手機還是其他移動設備,都能夠獲得相似的觀看體驗。這樣節目的受眾不再受限于傳統的電視媒介,傳播范圍得到了有效擴大。同時,觀眾之間也能夠更加便捷地進行交流和分享,從而促進了節目內容的傳播,提高了節目的曝光度和影響力。
這種多平臺傳播的趨勢對電視媒介產生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首先,這種融合使電視節目更易吸引更多的觀眾,尤其是那些更習慣在移動設備上觀看內容的年輕人。其次,電視臺能夠更好地理解觀眾的需求和喜好,通過新媒體平臺上的數據分析,精準地調整節目內容,提升節目的質量和受眾滿意度[2]。此外,多平臺傳播也為廣告商提供了更廣闊的宣傳途徑,進一步推動了廣告市場的發展。
在應對觀眾多元化需求的背景下,我國電視媒介正積極探索內容創新,采用跨平臺整合和互動體驗設計等策略,以滿足觀眾日益多樣化的媒體消費期待,推動傳媒領域發生一系列新的變革。
首先,跨平臺整合已成為內容創新的重要趨勢。電視節目不再僅限于傳統的電視播出,而是在多個媒體平臺上進行跨界傳播。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抖音等,電視節目能夠與觀眾更緊密地互動,觀眾可以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對節目內容的看法、評論和心得,從而擴大了節目的社會影響力和討論范圍。此外,借助在線直播平臺,電視節目可以實時與觀眾互動,觀眾可以在直播中通過彈幕、禮物贈送等方式與主持人、嘉賓實時互動,這為觀眾帶來了更加生動和實時的觀看體驗[3]。
其次,互動體驗設計在內容創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為觀眾提供投票、評論、互動游戲等互動方式,電視節目將觀眾從被動的內容接收者變為積極參與者。觀眾可以通過投票決定節目的走向,通過評論表達自己的觀點,還可以參與互動游戲與節目互動。這種互動性不僅提高了觀眾的娛樂參與感,也增加了他們對節目的情感投入,從而提升了觀眾對節目的忠誠度和黏度。
1.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輔導員處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線,對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點、專業能力、綜合素質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這種內容創新和互動體驗設計為電視節目帶來了多重好處。首先,它豐富了觀眾的媒體體驗,使他們能夠更深入地參與到節目中來,加強了他們的情感連接。其次,這種創新能夠有效地提升節目的收視率和社會影響力,使電視節目能夠更好地適應當下快節奏、碎片化的媒體環境。同時,這些互動數據也為媒體機構提供了寶貴的用戶反饋和市場洞察條件,有助于進一步優化節目內容和策略。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電視媒介正在不斷進行技術升級,為觀眾提供更加優質和多樣化的觀看體驗。其中,高清、4K、8K 等高畫質技術的廣泛應用為電視節目帶來了視覺上的革命。這些技術的應用使得電視畫面的細節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鮮艷,觀眾可以更加真實地感受到影像的震撼。高分辨率的畫質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沉浸在節目內容中,好像身臨其境一般[4]。
這些高畫質技術的應用不僅改變了觀眾的觀看方式,也對節目制作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這些技術的要求,制作團隊需要在攝制、后期制作等環節進行更嚴格的把控,以確保節目畫質的卓越表現。同時,高畫質技術也推動了電視制作的創新,鼓勵創作者嘗試更多前衛的攝影技術、視覺效果,以打造更具藝術性和創意性的節目內容。
另外,虛擬現實技術的引入也在電視媒介中引發了一次新的變革。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為觀眾創造身臨其境的觀看體驗,將他們帶入節目的虛擬環境中。通過佩戴虛擬現實頭顯,觀眾可以在虛擬世界中與節目中的場景和角色進行互動,仿佛置身其中。這種沉浸式的觀看體驗為節目制作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創造出獨特而引人入勝的觀看體驗。
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也擴展了節目的創作領域。例如,在紀錄片制作中,觀眾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走進紀錄片中的歷史場景,與歷史事件進行互動,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親身體驗。這種技術的引入也促進了電視媒介與游戲產業、虛擬現實產業的融合,創造出更加多樣化、富有創意的內容形式。
盡管融媒時代為電視媒介帶來了新的機遇,但也伴隨著一系列挑戰。其中傳統電視受眾數量逐漸下降就是一個重要的挑戰。隨著年輕一代更傾向于在新媒體平臺上獲取信息和進行娛樂,傳統的電視觀眾群體逐漸減少。這可能是因為年輕人更加習慣在移動設備上觀看視頻內容,以及他們對于互聯網上的內容更感興趣。這對傳統電視媒介來說,意味著需要更好地理解和滿足年輕觀眾的需求,以保持他們的關注度和忠誠度。
此外,內容同質化也是一個突出的挑戰。不同電視臺之間的節目內容相似度較高,缺乏獨特性和差異化。這可能導致觀眾感到無趣,難以在眾多節目中找到真正引人入勝的內容。這也意味著電視媒介需要更加注重內容創新,挖掘新的主題、形式和創意,以吸引觀眾的關注[5]。
融媒時代也帶來了難得的機遇,為電視媒介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個性化定制成為可能。隨著技術的進步,電視媒介可以根據觀眾的興趣、偏好和觀看歷史,為他們量身定制內容。這種個性化的定制能夠增強觀眾的觀看體驗,使他們更容易找到感興趣的節目,提升他們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其次,是粉絲經濟的崛起。在融媒時代,電視媒介可以通過與粉絲互動建立更緊密的聯系。觀眾成為了節目的忠實粉絲,愿意為獲取更多獨特、深入的內容付費。電視媒介可以通過推出衍生品、線下活動、會員制度等方式,與粉絲建立更加緊密的互動關系,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
政府在融媒時代對電視媒介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新媒體的興起,政府通過相關政策鼓勵電視臺與新媒體平臺之間的合作,促進跨媒體融合。這種合作有利于開創雙贏的局面,電視臺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擴大傳播范圍,而新媒體平臺則可以借助電視臺的影響力提升自身的知名度。
政府還通過激勵政策,鼓勵電視媒介在新媒體平臺上積極創新。例如,提供稅收優惠、資金支持等,鼓勵電視臺將優質節目內容拓展到網絡平臺,以適應觀眾多元化的需求。政府的支持和引導為電視媒介的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同時,政府也加強了對內容的監管,以保障內容的合法合規傳播。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政府確保電視節目的內容不違反社會公序良俗,不侵犯他人的權益。這種監管有助于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內容的健康傳播。
內容監管在融媒時代變得尤為關鍵。隨著內容的多樣化和創新,如何在保持創新的同時傳達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一個重要的挑戰。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找到平衡點,既保障創意和自由表達,又避免不良內容的傳播。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可以制定明確的內容審核標準和流程。這些標準可以涵蓋道德、法律等多個方面,確保節目內容符合社會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此外,政府還可以加強對節目制作和播出環節的監管,確保內容的質量和價值觀的傳達。
同時,政府還可以引導電視媒介傳達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通過鼓勵電視媒介制作和推廣一些有益的節目內容,營造積極的社會氛圍,引導觀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未來,人工智能技術有望在電視行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隨著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技術的進步,電視媒介可以更精準地了解觀眾的興趣和喜好。通過分析觀眾的觀看歷史、搜索記錄以及社交媒體活動,人工智能可以實現精準的觀眾定位,從而推薦更符合個人口味的節目內容。
這種個性化推薦將使觀眾更容易找到感興趣的內容,從而提升他們的觀看體驗。而且通過人工智能的分析,電視媒介可以更好地了解觀眾的反饋,從而調整和改進節目內容,實現更好的互動和溝通。
融媒時代的發展遠未達到尾聲,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性等待探索。在融合媒體的進程中,電視媒介可能會更加深入地融合新媒體技術,創造更加豐富多彩的觀看體驗。
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等技術有望成為電視媒介的新方向。通過AR 技術,電視節目可以與現實世界相互融合,為觀眾創造更豐富的互動體驗。而VR 技術可以將觀眾帶入虛擬的世界中,讓他們沉浸在節目內容中。這種技術的應用將極大地擴展電視媒介的邊界,為觀眾帶來更具沉浸感和創新性的觀看體驗。
未來,電視媒介將有機會與其他行業展開更深層次的跨界合作,從而創造更多前所未有的創新可能性。這種合作可以使電視節目更具互動性、參與性和多樣性,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的體驗。
例如,與游戲產業的合作。電視節目可以與游戲開發商合作,創造出交互式的娛樂體驗。觀眾可以通過智能設備參與節目,影響劇情的發展,將觀看變為參與。這種交互式的體驗將更加吸引年輕觀眾,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到節目中來。
此外,電視媒介還可以與教育、健康等領域進行合作。例如,與教育機構合作,創作寓教于樂的節目,將知識融入娛樂中,促進觀眾學習。與健康機構合作,則可以制作關于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節目,傳遞有益的信息,幫助觀眾更好地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在融媒時代下,我國電視媒介正在經歷著深刻的發展與變革。通過多平臺傳播、內容創新、技術升級等手段,電視媒介不斷適應觀眾的需求,拓展傳播方式。盡管面臨著一些挑戰,但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新的機遇也在不斷涌現。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和新媒體技術的融合,我國電視媒介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