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楠楠 官曼萍 林小生
(普寧市融媒體中心,廣東 普寧 515300)
融媒體人才管理,是通過有效的組織、協調、領導和激勵,來調動節目制作和播出過程中不同專業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實現營銷增值的過程,其中涵蓋了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激勵、考核和發展等方面的要素。主要目標是建立一支高效的節目制作團隊,以提升節目質量、滿足受眾需求,推動融媒體事業的發展。
在實際工作中,融媒體行業的人才結構存在明顯的缺陷。首先是專業結構不夠齊全,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策劃人才和具備開發能力的人才。此外,名記者、名主持人和名編輯的數量也相對較少。另外,融媒體行業存在人才觀念不健全的問題,例如過分重視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偏重局部利益而忽視全局利益,以及過于強調個人興趣而忽視紀律要求等思想觀念,需要加以重視和改進。
除此之外,融媒體行業的人才隊伍還需要在政治素質、思想品德和文化素養等方面做進一步提升。綜合素質與高級復合型人才的標準之間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為了滿足廣播電視事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必須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工作,并著重培養人才在不同領域的多元化技能,包括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團隊協作等方面,從而不斷增強廣播電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1]。
當前,融媒體行業特別是縣一級融媒體中心的人才素質存在著多方面的缺陷。首先,政治素質、文化素質仍需進一步提高。其次,綜合素質與高級復合型人才所要求的能力、水平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結構性缺陷以及人才素質的不足,已成為制約縣級融媒體行業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些問題導致廣電行業在面對競爭和變革時,難以快速適應和應對挑戰,影響了行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融媒體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高人才的政治素質、思想品德、文化素養,以滿足宣傳工作快速發展的需求,從而推動融媒體事業實現更快發展。
融媒體中心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黨委、政府的宣傳陣地,是聯系人民的橋梁?!耙哉_的輿論引導人”是融媒體中心的首要任務,而要堅持正確導向,關鍵是做好人才和從業隊伍建設。辦好廣播電視事業,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做支撐,廣播電視人才的素質決定著宣傳的效果和導向,只有通過對人才的管理,使宣傳陣地牢牢掌握在政治強、素質高的人才手中,才能使新聞宣傳不偏離方向,才能確保正確的宣傳導向[2]。
融媒體要提高節目質量,多出精品,關鍵在人。人才是創作優質作品的基石。優秀的管理者,能將整個團隊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提高節目質量上;卓越的策劃人才,能帶來節目的新亮點;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能不斷提升節目水平。人才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他們是融媒體事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因此,高素質的人才是我們在融媒體事業中取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他們是創作出優秀作品的關鍵驅動力,同時也是贏得受眾青睞和競爭優勢的重要支柱。
融媒體事業的發展必須依靠人才。人才管理好了,就能發揮其最大潛能,事業也才能興旺發達;只有加強人才管理,使人才心情舒暢、熱情飽滿、團結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推動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3]。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持續進步,融媒體行業也在不斷變革升級,對從業者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不斷提升專業素養,才能適應新時期的融媒體發展需求。據了解,目前我國融媒體行業從業人員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即專業院校培養輸送、社會公開招聘、其他媒體轉崗。在新形勢下,融媒體行業需要以下幾種人才。
在融媒體行業,支持節目制作的是新聞采、編、播人才。融媒體事業的發展要求人才具有較強的政治思想素質、完善的知識結構和較高的能力水平。近年來,我國融媒體機構積極推行精品戰略,使節目實現品牌化,這對高素質的主創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節目的興衰與記者、主持人的思想、才干、知識和情操密切相關,他們個人的價值與節目品牌、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收聽收視率息息相關。因此,融媒體事業的發展迫切需要高素質的新聞采編播人才。這些人才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新聞業務基礎,而且還需要具有廣泛的知識背景,涵蓋政治、經濟、哲學、歷史、法律、文學等多個領域的內容。他們應該具備全面的學識和深入的思考能力,從而在融媒體領域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成為復合型的經營管理人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媒體間的競爭也更趨激烈,誰想成為媒介中的“常青樹”,誰就必須擁有高層次、高素質的全新人才。融媒體行業需要擁有宣傳、管理、技術和經營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同時,隨著開發式經營融媒體事業的普及,對專業營銷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以滿足融媒體節目市場化的需求。因此,如何組織管理好這方面的人才,充分發揮其作用是當前廣電行業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也是實現廣電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當前,廣電行業正逐漸朝著優質高效的方向發展,而非簡單的規模擴張。隨著遠程辦公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融媒體必須加快智能化進程,因此需要擁有一批掌握電子信息技術、具備創新能力的專業科技人才。這些人才應該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術開發能力,并在廣電技術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從而滿足行業和產業發展的需求。
策劃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創意工作,其核心在于創造性地整合各種資源,以實現既定的目標和愿景。在融媒體品牌化建設中,策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一個頻道、一個節目的成敗直接取決于策劃的質量。而一個成功的策劃方案,高度依賴策劃人才的能力和才智。他們需要具備深刻的行業洞察力和創新思維,善于發掘和把握受眾需求,能夠制定出精準有效的策略,以保證融媒體項目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成功。只有培養和造就一批高質量的策劃人才,才能保障融媒體節目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媒體行業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出臺了一系列吸引、培養和引進人才的政策和措施。然而,盡管媒體行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吸引和培養人才,但由于人力管理水平有所欠缺,以及人才價格決策機制的不完善,這些舉措往往無法真正發揮預期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價格決策機制,以確保這些措施能夠真正有效地吸引媒體行業所需的優秀人才。
因此,在執行人才經營戰略時,我們需要吸納現代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框架和理念,制定科學化和規范化的融媒體行業人才培養、引進和激勵制度,高效、可持續地加強融媒體人力資源管理,實現廣播電視人力資源管理的高效和可持續發展[4]。
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和全國記協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新聞工作者的平均年齡較高,而美國的新聞工作者平均年齡并不大。此外,在受過專業訓練方面,我國的新聞工作者中只有28.5%接受過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培訓,而美國的比例超過50%。因此,為了適應融媒體發展的需要,必須優化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結構、學歷結構和年齡結構,同時更新管理觀念,創新人才管理機制。
公正地選拔融媒體人才,有利于發現和啟用優秀的人才,有利于任人唯賢,避免浪費人才,能極大地激發融媒體的活力。完善人才選拔機制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廣開大門招人才
融媒體行業要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除了從大專院校招聘畢業生,還應根據實際工作需求,向社會開放招聘渠道,真正實現知識和經驗的充分匯聚。
2.在融媒體行業的人才管理中創造均等的機會,根據優勢選拔人才
完善聘用制度是融媒體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選擇,它打破了身份界限,創造了公平的機會,擴大了選才范圍。在創造均等的機會時,我們必須摒棄“黑箱操作”“走后門”等不良陋習,明確招聘條件,評估德行、能力和工作業績,真正做到公平、公開、公正。
3.鼓勵雙向選擇,實行競爭上崗
競爭上崗能夠通過“優勝劣汰”的方式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同時,也有利于管理者發現優秀人才,使有能力的人才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創新融媒體人才培訓機制,首先要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學習,堅持黨性原則,增強宣傳意識和新聞敏感性。同時,堅決杜絕有償新聞,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其次,我們應該倡導終身學習的理念,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只有這樣,廣電人才才能代表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引領時代潮流,促進社會健康發展。倡導終身學習意味著要創造一個具有學習氛圍的環境,通過增加學習投資,積極推動人才的全面發展;通過組織培訓教育,建立人才生產基地,使人才像產品一樣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
此外,我們還應努力實現“四個結合”,即培訓發展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相結合,全員培訓和重點發展相結合,在職培訓和脫產學習相結合。
為了推動融媒體事業的發展,我們必須打下“五個根基”,包括建立完善的理論體系、加強政策法規紀律建設、樹立群眾觀點、提高知識素養和強化新聞業務技能。這是打造高效廣播電視機構、提升服務水平和全面深入改革的重要保障,能夠有效規范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并適應不斷變化的宣傳需求[5]。
創新人才使用機制,要講究科學的方法,堅持五個原則。一是要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融媒體人才應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二是要堅持適才適用原則。要因事求才,因才施用,事得其人,人盡其用,取得最大的工作效益。三是要堅持養用結合的原則。融媒體中心的管理者需要善于選人、用人、育人,結合教育培訓和社會實踐打造全方位的人才發展平臺。四是要堅持智能互補的原則。融媒體分工極為細密,任何人都不可能精通各種技能,這就需要管理者通過智能互補來組合人才,發揮其最大的優勢。五是要獎懲并重的原則。融媒體中心的管理者不僅要關心、愛護員工,而且要獎懲并舉,只有做到賞罰分明,才能更好地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融媒體人才管理要通過制定制度、規則和規范來實現。除了采用聘用制度外,我們還應改革和完善行政領導任用制度,并制定適合管理人員特點的職員制度、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和事業單位工人等級制度。在配套制度方面,我們需要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和人才評價制度,完善符合事業單位特點的工資制度、培訓制度和人事爭議仲裁制度,加快事業單位保險制度改革等。同時,還要構建競爭、激勵和約束三大機制,確保激勵優勝者、懲罰劣者,以避免錯誤的發生,增強員工工作責任感,激發其工作積極性。
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忘記融媒體是黨、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宣傳平臺,在宣傳工作中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服務于黨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把握正確的宣傳基調,真正做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人才管理的核心目標是發掘人才潛力,提升融媒體傳播的效益,推動融媒體事業的持續發展。因此,融媒體人才管理應該以效益為導向,以促進發展為出發點。
1.要讓員工感受到管理制度的優越性
雖然融媒體節目制作注重個人創作,但其基本運作仍需要規章制度的支持。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員管理辦法,能夠讓每名員工感受到機會的平等,只要積極努力,就會獲得成績和回報。沒有規章制度,許多工作就可能變得無序。
2.體驗管理環境的寬松
一個寬松的工作環境是事業成功的關鍵之一。在這樣的環境中,每個人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受他人的干預,自由地表達觀點,并且能夠充分地思考問題,從而創作出更優秀的節目。同時,寬松的工作環境還能夠促進同事之間的團結,更好地發揮集體的效能。
3.尊重和關注員工,激發其潛能
當一個人受到外界的關注時,其心理狀態容易被激發,工作效率也會提高。在對待人才時,我們應盡可能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和關注,通過這種方式滿足他們的需求,從而激發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創造出更出色的成績。
4.合理安排人才,使其接受富有挑戰性的工作
融媒體節目制作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工作,需要不同類型的人才協同配合。因此,融媒體中心管理者應根據不同的工作需求,合理地安排人才,使他們能夠發揮潛力,在面對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時迎難而上。這樣做有助于節目持續創新,并且激勵人才不斷超越自我。
總之,強化融媒體人才管理不僅滿足了融媒體改革的需求,而且也是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必然選擇。其關鍵在于建立以人才為核心的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尊重、理解和關心人才,為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平臺,并激勵其積極進取和創新創造,從而推動融媒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只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人才的潛力,進一步促進融媒體事業的快速發展。加強融媒體人才管理,培養和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才能推動融媒體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同時取得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