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杰
(海南師范大學,海南 海口 571127)
近年來望城區大力推動網球運動的發展,在《望城區“十四五”文體和旅游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努力做響望城體育網球賽事品牌,努力打造全國網球訓練基地,并深入開展全民健身與特定人群體育賽事活動。同時望城區積極關注校園網球的發展,響應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試點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推進青少年校園網球項目的發展,讓學生的網球運動基本技能和體質健康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目前望城區校園網球的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望城區校園網球的發展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存在著一些問題急需解決,通過對長月思源學校、長郡月亮島學校、星城中學、星城小學這些開展了校園網球的學校進行調查研究,了解校園網球開展的困境,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對望城區校園網球的發展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望城區目前正在打造“網球之城”“網球進校園”的發展計劃,采用試點先行、逐步鋪開的工作思路,望城區長月思源學校作為試點學校之一,已經發展成為湖南省青少年網球培訓基地,也是望城區目前唯一的網球特色學校,同時長郡月亮島學校、星城實驗學校、星城中學也都在積極推進網球進校園,促進青少年校園網球的發展,通過查閱相關政策文件,對社會上的網球組織和這些開展了校園網球學校的調查研究,初步了解望城區目前校園網球的發展現狀。
1.1.1 學生對網球運動的需求上升
隨著我國競技網球水平的提升,一些國際網球賽事的舉辦,推動了我國網球運動的蓬勃開展。望城區早在2019 年舉辦了ITF 世界女子網球巡回賽、湖南省青少年網球排名賽等網球比賽,這些比賽吸引了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現場觀看比賽,精彩刺激的比賽一定程度上激發了青少年對網球的興趣,同時也讓家長能夠積極地引導和鼓勵孩子學習網球,通過調查了解到長月思源學校在開展了校園網球后學習網球的學生數量大幅上升,同時還組建了網球校隊。長郡月亮島學校開設的網球課程數量也在增加,其他學校也為了滿足增加的學習網球的學生數量,加大了和網球俱樂部的合作來開展教學。
1.1.2 學校對網球運動的重視
學校對網球項目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校園網球的開展,學校對網球場地等硬件設施的建設、網球課程的開設、網球教師的培養和對網球運動的宣傳是發展校園網球的基礎,網球教學的課程開設數量、課程質量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網球學習的效果。教育部辦公廳頒布《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試點工作的通知》對校園網球發展的頂層設計作了詳細的規劃和部署[1]。因此,望城區的學校近幾年在積極推進校園網球的發展,響應政府部門的號召,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努力探索校園網球的發展路徑。網球特色學校積極修建場地,招聘網球教師,校園網球工作有序進行,在全區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其他學校也相繼制定了校園網球工作規劃,積極宣傳校園網球,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同時加大相關經費的投入,保障校園網球工作的有序開展。
1.1.3 政府對校園網球的引導
望城區政府為推動校園網球工作的發展,成立網球進校園工作小組,了解校園網球發展的實際情況,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網球俱樂部的教練對學生開展網球課后服務。同時積極推進群眾網球發展,營造良好的網球氛圍來推動校園網球的發展。在2019 年舉辦了湖南省青少年網球排名賽,近兩年也是長沙網球公開賽的主辦地,在ITF世界女子網球巡回賽望城站中,政府發放了大量免費門票,鼓勵家長帶孩子來觀看比賽,在七天的賽程中吸引了1.2 萬人次的觀眾,其中青少年占了其中很大部分,政府同時鼓勵網球俱樂部與學校進行一定的合作,極大的促進了青少年校園網球的發展,讓更多家長鼓勵自己的孩子參加網球,激發更多青少年對網球運動的興趣,增加網球人口。
1.2.1 網球場地設施缺乏
網球場地占地面積大,建設要求高,建設與維護費用高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阻礙網球運動發展的最大原因[2]。校園網球要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來對學生開展網球運動,這需要學校投入更多的精力對網球場地和訓練設施進行維護,在調查的學校中只有長月思源學校擁有兩片網球場地能滿足網球訓練的開展,其他學校的網球場地建設還處在規劃當中,因此其他學校主要采用短式網球的教學場地,在一些相對空曠的地方進行小場地教學,而小場地教學有時是在其他運動項目的場地上開展,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來關注學生的訓練安全問題。同時因為沒有專門的網球場地和訓練設施的問題,會影響學生對于網球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學習的熱情從而影響校園網球的正常開展,積極應對和解決學校網球場地設施缺乏的問題,是目前望城區推進校園網球發展的關鍵。
1.2.2 網球師資力量不足
校園網球開展的過程當中,網球教師的數量和質量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直接影響學生網球運動基本技能和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因此網球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是校園網球課程質量的關鍵。水平高素質好的教師隊伍,可以實現校園網球的長久發展[3]。目前望城區長月思源學校作為網球特色學校招收了一名網球教師負責學校網球隊的訓練競賽,隨著學生對網球運動的參與需求上升,需要的網球教師的數量也在上升,而其他的大部分學校都是通過與社會上的網球俱樂部進行合作,由俱樂部的網球教練進入校園對學生進行網球訓練,訓練時間段主要集中在學校下午放學后的時間。雖然俱樂部的網球教練是校園網球的一種補充與發展,但是學校依然需要加強校內網球老師的引進和培養,讓網球訓練不再局限在放學后的時間,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網球運動中來。
1.2.3 學校網球宣傳不足
學校是學生進行學習和鍛煉的主要場所,加強校園網球的宣傳,營造網球運動氛圍是學校推動校園網球發展的重要方面,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到網球運動,參與到網球的學習與訓練中來,能夠有效的提升網球在學校中的影響力。望城區目前大力擴大網球運動普及的范圍,積極推動網球進校園,但是由于不同學校的發展情況不同,對于網球宣傳的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別,尤其構建校園網球文化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需要學校進行不斷地探索與實踐,通過調查發現網球特色學校的校園網球宣傳工作更為積極,但整體上很多學校對于校園網球的宣傳還需要加強。
1.2.4 網球訓練和競賽體系不完善
校園網球的開展要全面把握“教會、勤練、常賽”的內涵與要求,使其成為常態化、規范化、系統化的教學組織模式[4],這是促進青少年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形成的重要因素,建立科學合理的網球訓練和賽事體系,能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網球運動中。目前望城區校際之間組織的網球賽事較少,校園網球賽事體系需要加強,很多學校也因為場地等因素的影響,組織的校級比賽不多,一般舉辦的比賽主要是網球教師在課余時間舉辦的小規模比賽。而在訓練方面學校主要以網球興趣班為主進行課后訓練,這些參加網球訓練的學生有不同的年齡段,技術水平也不同,但也存在一些學校讓這些學生統一進行訓練,這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和網球技能的提升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也不利于學校校隊的選拔和競賽。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下文簡稱為《意見》)中指出,要改善場地器材建設配備,建好滿足課程教學和實踐活動需求的場地設施、專用教室;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中小學建設體育場館,與體育基礎薄弱學校共用共享。因此,加強網球場地設施的建設、合理規劃學校場地的使用是迫在眉睫的問題,需要政府、社會和學校引起重視。目前還沒有修建網球場地的學校可以先規劃出一些合適的空地進行短式網球教學,短式網球教學對于場地要求相對較低,占地面積只有標準網球場的三分之一,且要求的器材設施也更加簡易,具有更加靈活的特點來滿足目前的網球訓練。
加強校園網球場地建設和維護,首先要盡量避免網球訓練時與其他項目場地共用,這樣不利于平常的網球教學,也不利于學生的安全。在學校未來發展規劃中,應合理規劃網球場地的建設,盡可能滿足教學與健身活動的需要,比如修建網球墻等一些訓練場地設施,同時要維護好現有網球場地器材,提高使用率,對器材及時補充和更新,最大程度優化現有條件,奠定網球發展的基礎[5],同時也能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網球運動中來。
《意見》指出,加大力度配齊中小學體育教師,未配齊的地區應每年劃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體育教師,同時制訂聘用優秀退役運動員為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制度。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通過購買服務方式,與相關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合作向中小學提供體育教育教學服務,緩解體育師資不足問題。通過調查研究,望城區目前許多學校著手招聘網球專項教師,但是依然存在學校網球教師不足的現象。學校可以根據校園網球開展的程度來引進和培養網球教師,同時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可以與校外網球俱樂部進行合作,促進課堂教學和課外訓練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網球的興趣,培育良好的學習氛圍[6],能形成一種政府監督、學校主導、校外俱樂部參與的發展模式來促進校園網球的長遠發展,同時學校也要重視學生的安全問題,加強學校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完善校外網球教練的教學制度,加強校內網球教師與校外網球教練的溝通交流,學校也可以提供培訓環境,通過邀請專家開展講座等方式,對體育教師進行網球教學培訓,從而拓展其更多的網球教學思路,增加校園網球教師的綜合能力[7]。
校園網球的發展僅靠學校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的推動來實現,政府部門對網球運動的重視和宣傳能夠營造良好的網球發展氛圍,打造城市名片,群眾網球的發展能夠推動全民參與網球運動的熱情,讓更多的人了解網球,家長也愿意鼓勵自己的孩子學習網球,這對于推動學校網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時,網球運動的發展需要以網球文化作為引導,正確看待“硬實力”和“軟實力”問題,加強對網球文化“軟實力”的重視程度,能積極推動網球運動與網球文化建設平衡發展[8]。因此校園網球的發展不僅僅體現在“硬實力”的發展上,也需要加強和完善校園網球文化的宣傳。作為學校在校內積極宣傳網球運動,構建校園網球文化,通過舉辦網球文化節、校園廣播等方式來宣傳網球運動所傳達的文化與精神,如遵守規則、尊敬教師、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等,這就會在無形中營造一種積極向上、溫馨和諧的校園網球環境[9],這種環境的營造,能夠激發更多的學生參與網球運動,了解更全面的網球文化,這正是網球運動“軟實力”的一種重要體現。
構建科學完備的網球訓練和競賽體系是校園網球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相比其它體育項目,網球運動訓練的成才期較長,網球技術動作的提升經歷泛化期和分化期,業余選手能有像樣表現也需要5-10 年[10],因此網球訓練需要較長時間的付出才能達到預期的技術水平,而校內的學生肩負著學習與訓練的雙重任務,同時還受學制和學校教學計劃的限制[11],學生進行網球訓練的效率不高,因此學校可以建立科學合理的訓練體系,首先采取普及課的方式讓學生練習網球,激發學生學習網球的興趣,想進一步學習網球的學生可以由普及課轉向課后興趣班練習,最后對于網球學習優秀的學生可以進一步選拔到校隊進行更加專業的訓練。這能讓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有科學的訓練方式,也能合理的安排在校訓練時間。
校園網球賽事體系的搭建是繁榮校園網球文化、促進校際網球交流的紐帶,對校園網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在擁有一定數量學習網球的學生后可以逐步舉辦校園網球競賽,可以是課堂上的分組競賽、也可以是興趣班之間比賽,這種校內小規模的競賽,能夠逐步擴大校園網球的影響力,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校園網球中來,形成良性循環。同時各學校之間也能舉辦一些校際比賽,這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的網球技術,培養優秀的精神品質,另一方面也能為網球運動員的選材提供一定的基礎,促進校園網球的長遠發展。
文章對望城區校園網球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了解到學生個人對網球的需求上升,學校對校園網球的逐漸重視,政府和社會對校園網球的推動,營造了良好的校園網球發展氛圍,但由于望城區校園網球的發展整體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面臨著場地缺乏、師資不足、宣傳不到位、賽訓系統不完善等方面的困境,提出加強場地設施建設、完善網球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校園網球宣傳、完善校園網球訓練和競賽體系的解決對策,希望對望城區校園網球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同時希望能探索出一條具有本地特色、適合當地發展的道路,形成學校、社會、政府合力來推動校園網球事業的長遠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