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不同銷售渠道情形下電商供應鏈網絡平臺物流服務策略研究

2023-12-12 09:38:38苑希港張曉青
供應鏈管理 2023年11期
關鍵詞:網絡平臺

苑希港 張曉青

關鍵詞:電商供應鏈;物流服務;網絡平臺;轉銷渠道;代銷渠道

中圖分類號:F406;F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934(2023)11-0074-13

一、引言

隨著網絡購物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網絡零售使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便利。2022年我國的網絡零售規模已經達到12.85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了14.6%,其中,實物商品網絡零售規模已經達到10.46萬億元。網絡平臺(如淘寶、京東等)運用兩種銷售渠道(自營店和旗艦店)向消費者出售新產品。例如,京東商城指出:轉銷產品的直接收入已經達到4250億元。同時,蘇寧易購也指出:商品零售規模已經達到4163.13億元。其中,網絡零售規模占比達到70%。許多網絡平臺已經認識到物流服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運營模式[1]。一些網絡平臺已經建立了自營物流服務系統,不僅為自己提供物流服務[2],也會為制造商提供物流服務。此外,制造商也可以購買第三方物流服務商(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3PL)提供的物流服務。一方面,自營物流系統可以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務水平,但對于網絡平臺來說需要大量資金;另一方面,對于制造商來說,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往往會導致交貨延遲和訂單損壞等問題,使得消費者滿意度降低。

關于電商供應鏈銷售渠道模式選擇的研究,國內外已經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目前,大多數研究成果探討了影響銷售渠道選擇策略的因素[1-2]。也有些研究成果分析了轉銷渠道中的銷售策略或物流服務策略問題。例如,Liu et al.(2021)指出:當市場需求變得更加有效時,網絡平臺更傾向于使用轉銷渠道[3]。Wei et al.(2020)探討了制造商選擇銷售渠道的方法[4]。Lou et al.(2020)探討了網絡平臺提供自營物流或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時,轉銷渠道的物流服務策略選擇問題[5]。Dan et al.(2012)主要分析了轉銷渠道中的最優定價決策問題[6]。同時,代銷渠道也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在需求不確定情形下,Jiang et al.(2011)分析了網絡平臺的銷售渠道選擇策略[7]。Chai et al.(2021)討論了物流服務對制造商的影響[8]。Li et al.(2021)探討了競爭強度對代銷渠道中企業決策的影響[9]。Zheng et al.(2022)討論了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可以有效緩解不同企業之間的雙重邊際效應[10]。上述研究主要分析了轉銷或代銷渠道的定價策略、影響因素、渠道選擇等問題,但是少有研究考慮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策略選擇問題。

隨著電商產業的深入發展,淘寶商城、京東商城等較為強勢的網絡平臺陸續出現,他們除了銷售產品以外,還會向制造商提供物流服務。此外,制造商也會選擇將物流服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許多成果對以上兩種物流服務模式進行了深入探討。例如,Choi et al.(2016)指出:物流服務外包策略是供應鏈管理中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關鍵問題[11]。Tsai et al.(2012)分析了導致物流服務外包策略失敗的主要原因[12]。單一物流服務外包策略和多元物流服務外包策略是制造商常用的兩種外包策略。單一物流服務外包策略是指只有一家物流公司為制造商提供物流服務。Akan et al.(2011)分析了兩種物流服務外包模式,探討了非對稱信息對企業的影響[13]。Liu et al.(2018)探討了物流服務提供商的不同公平關切行為[14]。Xin et al.(2018)比較了物流服務外包策略的優勢[15]。多元物流服務外包策略是指多家物流服務提供商同時向制造商提供物流外包服務。Ching et al.(2011)討論了多個物流服務提供商情形下的物流服務外包模式[16]。Yue et al.(2012)比較了單一物流服務外包策略和多元服務外包策略的差異[17]。Li et al.(2019)討論了多元服務外包策略下的物流服務選擇問題[18]。此外,許多成果分析了多種銷售渠道情形下的物流服務策略問題。當企業銷售可替代產品時,Li et al.(2016)討論了物流服務敏感性對企業利潤的影響[19]。Hou et al.(2021)and Shen et al.(2022)討論了網絡平臺和制造商的最優決策,并通過構建四種物流服務模式討論了物流服務模式的均衡選擇問題[20-21]。Shi et al.(2022)探討了綠色產品的物流服務和生產決策問題[22]。假設網絡平臺采用轉銷模式或直銷模式時,覃雪蓮和劉志學(2022)分析了供應商競爭情形下的最優物流服務模式選擇策略[23]。牛保莊等(2024)考慮了產品和物流服務雙維競爭情形下,探討了品牌商的包郵策略選擇問題[24]。郭英等(2022)基于物流服務質量成本分別構建縱向分散和縱向整合模式下的質量博弈模型,探討了縱向整合策略對物流服務供應鏈運作效率的影響[25]。針對網上零售的產品和物流服務存在分割報價和捆綁報價形式,考慮消費者的策略性行為,田俊峰和田勁松(2016)研究了兩種報價的適用條件和影響機制問題[26]。然而,上述關于物流服務外包或共享的成果大都是基于直銷渠道或轉銷渠道。

在此基礎上,本文在由單個制造商和單個網絡平臺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組成的電商供應鏈中,研究了不同銷售渠道情形下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策略問題。

二、模型說明

(一)模型描述

本文針對由單個制造商和單個網絡平臺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組成的電商供應鏈系統[27],制造商通過兩種銷售渠道銷售新產品:轉銷渠道(官方自營店)和代銷渠道(官方旗艦店)。具體來說,一方面,在轉銷渠道中,制造商以單位批發價w向網絡平臺銷售新產品,然后,網絡平臺以單位零售價pr向消費者銷售新產品。另一方面,在代銷渠道中,制造商以單位零售價pa通過網絡平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新產品,網絡平臺根據新產品的銷售情況向制造商收取一定的銷售傭金,單位傭金率為ρ。假設制造商和網絡平臺擁有足夠的庫存能夠滿足市場上消費者對于新產品的需求。

在運作管理過程中,物流服務對于制造商來說非常重要。一方面,制造商會將物流服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3LP);另一方面,制造商會選擇網絡平臺提供的共享物流服務。本文考慮制造商具有兩種網絡銷售模式。具體地:在轉銷渠道中,網絡平臺會運用其自營的物流系統將產品交付給客戶。然而,在代銷渠道中,制造商有兩種選擇,一是選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提供的專業物流服務;二是選擇網絡平臺提供的共享物流服務。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構建以下兩種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電商供應鏈系統結構

(1)無物流服務共享模型(模型N):在轉銷渠道中,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系統只為自己提供物流服務;在代銷渠道中,制造商會購買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物流服務,并支付物流服務費pm。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水平為Ls,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物流服務水平為Lt。

(2)物流服務共享模型(模型S):在轉銷渠道中,制造商會購買網絡平臺提供的共享物流服務,并支付物流服務費pe。同時,網絡平臺也會為自己提供物流服務。

(二)市場需求

轉銷渠道和代銷渠道中的市場需求主要取決于其定價和物流服務水平。具體地說:①轉銷渠道的市場需求會隨著自身零售價下降,隨著代銷渠道的零售價上升。轉銷渠道的市場需求隨著自身物流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而隨著代銷渠道所采用的物流服務水平下降;②代銷渠道的市場需求隨著自身零售價下降而下降,隨著轉銷渠道的零售價上升。代銷渠道的市場需求隨著自身物流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而隨著轉銷渠道所采用的物流服務水平下降。因此,轉銷渠道的市場需求函數表示為:

代銷渠道的市場需求函數表示為:

假設k(Lt2或者k(L)s2表示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成本,并且k表示為物流服務成本系數。進一步說,為了簡化理論模型,假設k=1[27-33]。

(三)符號說明

T:制造商的生產成本;α:兩種銷售渠道之間的競爭程度,0<α<1;β:市場需求對網絡平臺物流服務水平的敏感性,β<γ;γ:市場需求對3LP物流服務水平的敏感性,γ>0;ρ:網絡平臺收取的傭金率;c:網絡平臺產生的物流服務單位運營成本;Ls: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水平,LNs表示模型N中的物流服務水平,LSs表示模型S中的物流服務水平;Lt: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物流服務水平;pm: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物流服務價格;pe: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價格;w:在轉銷渠道中,制造商的批發價;u:在轉銷渠道中,網絡平臺銷售新產品的單位溢價;pr:在轉銷渠道中,網絡平臺的零售價;pa:在代銷渠道中,制造商的零售價;Dr:在轉銷渠道中,新產品的市場需求量;Da:在代銷渠道中,新產品的市場需求量;ΠM:制造商的利潤函數;ΠE:網絡平臺的利潤函數;ΠT: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利潤水平。

三、兩種物流服務模式

本節中,假設網絡平臺和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物流服務水平都是決策變量,運用逆向歸納法對以上兩種理論模型進行求解并得出均衡結果。

(一)無物流服務共享模式(模型N)

本模型作為基準模型。在轉銷渠道中,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系統只為自己提供物流服務,在代銷渠道中,制造商會購買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提供的物流服務。對于制造商和網絡平臺來說,決策過程如下:首先,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決策物流服務水平Lt和物流服務價格pm,同時,網絡平臺決策物流服務水平Ls;其次,制造商決策新產品的批發價w和代銷渠道的新產品零售價pa;最后,網絡平臺決策轉銷渠道新產品的零售價pr。制造商和網絡平臺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利潤函數分別表示為:

對于給定的物流服務水平Lt和Ls,物流服務價格pm和轉銷渠道的新產品單位批發價w以及代銷渠道新產品的單位零售價pa,首先,可以得到轉銷渠道的最優零售價prw,Lt,Ls,pm,pa使得網絡平臺的利潤最大。然后,通過決策轉銷渠道新產品的單位批發價wLt,Ls,pm和代銷渠道新產品的單位零售價paLt,Ls,pm使得制造商的利潤最大。最后,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決策最優的物流服務水平Lt和最優物流服務價格pm使得自身利潤最大。均衡結果如表1所示。

(二)物流服務共享模式(模型S)

以下模型作為對比模型。在本模型中,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系統不僅為自身提供物流服務,同時,也為制造商提供物流服務。對于制造商和網絡平臺來說,其決策過程如下:第一,網絡平臺決策物流服務水平Ls和物流服務價格pe。第二,制造商決策轉銷渠道新產品的單位批發價w和代銷渠道新產品的單位零售價pa,網絡平臺決策轉銷渠道新產品的單位零售價pr。制造商和網絡平臺的利潤函數分別表示如下:

對于給定的物流服務水平Ls和物流服務價格pe,可以得到最優wLs,pe,paLs,pe和prLs,pe使得網絡平臺的利潤和制造商的利潤最大。之后,通過決策最優物流服務水平Ls和物流服務價格pe使得網絡平臺的利潤最大。均衡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兩種理論模型的均衡解

四、比較分析

本節中,將要討論物流服務共享對制造商和網絡平臺最優選擇的影響。首先,比較兩種模型中的最優物流服務水平;其次,比較兩種模型的最優零售價;最后,分析兩種模型中制造商和網絡平臺的最優利潤。

結論1:在模型N中,通過比較網絡平臺和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物流服務水平可以得到LN*s>LN*t。

結論1表明:在模型N中,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水平高于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物流服務水平。以上表明:網絡平臺在構建自己的物流服務體系時,可以提供比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更高質量的物流服務。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網絡平臺可以直接影響和決定自己的物流服務水平,從而能夠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相反,當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提供物流服務時,物流服務水平會變得相對較差。這一結果也和現實相符。例如,當顧客在京東商城自營店購買產品時,會選擇京東自身的物流服務。正常情況下,如果在上午11點前下單,當天就能到貨,如果下午下單,第二天可以到貨。顧客選擇京東物流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可以享受到及時、便捷的物流服務。

本節可以得到,當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水平作為一個決策變量時,模型N和模型S之間最優解差異較大,可以得到結論2。

結論2:通過比較模型N和模型S中網絡平臺的最優物流服務水平可以得到LS*s

結論2表明:制造商選擇網絡平臺提供的物流服務時會降低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水平。通常來說:既然網絡平臺把自己的物流服務系統共享給制造商,可以增加自身利潤水平,同時,可以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務水平。而結論2表明:物流服務共享可以降低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水平。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在無物流服務共享模型下,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和網絡平臺在物流服務方面存在競爭關系。網絡平臺更有動力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務水平,從而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相反地,網絡平臺在沒有競爭對手情形下,就會缺乏提升物流服務水平的動力。

接下來,結論3可以說明模型N和模型S中最優定價之間的關系。

結論3:通過比較兩種模型之間的最優定價可以得到:

結論3(a)表明:模型N中轉銷渠道的新產品批發價始終高于模型S中的新產品批發價,產生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上兩種模型中物流服務的價格差異很大。在模型N的轉銷渠道中,制造商會以更高的價格購買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提供的物流服務,為了維持自身的利潤水平,制造商會向網絡平臺收取相對較高的批發價。

結論3(b)表明:在模型N中轉銷渠道的新產品零售價始終高于模型S中的新產品零售價,主要因為制造商在模型N中設置了更高的批發價,會增加網絡平臺的成本,為了維持自身的利潤水平,網絡平臺應該在模型N中設置一個相對較高的轉銷渠道零售價。

結論3(c)表明:在模型S中代銷渠道的新產品零售價并不總是高于模型N中新產品的零售價。物流服務水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來說,當市場需求對網絡平臺物流服務水平的敏感性較高時,在雙重邊際效應過程中,物流服務水平對零售價的影響處于關鍵地位。因此,模型S中代銷渠道新產品的零售價要高于模型N。相反地,當市場需求對網絡平臺物流服務水平的敏感性較低時,雙重邊際效應成為影響零售價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模型S中代銷渠道新產品的零售價要低于模型N中代銷渠道新產品的零售價。

此外,還應該進一步比較制造商和網絡平臺的利潤水平。通過比較以上兩種模型中制造商和網絡平臺的利潤以便討論制造商和網絡平臺在物流服務共享活動中的受益情況。

結論4表明:當兩個銷售渠道之間的競爭程度較高,并且市場需求對網絡平臺物流服務水平的敏感性較高時,模型S中制造商的利潤水平高于模型N中制造商的利潤水平,否則,制造商在購買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提供的物流服務時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水平。這主要是因為制造商的利潤水平包括轉銷渠道的利潤和代銷渠道的利潤。一方面來說,在代銷渠道中,當制造商從第三方物流服務商購買物流服務時,制造商會支付給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更高的物流服務價格。而且,當制造商購買網絡平臺提供的物流服務時,制造商不僅能享受到更好的物流服務,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雙重邊際效應帶來的影響。同時,在轉銷渠道中,模型N中轉銷渠道的批發價始終高于模型S中的批發價。因此,綜合兩種模型中制造商的利潤可以得出上述結論。

結論5表明:當α和β處于高水平時,網絡平臺將從物流服務共享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利潤。相反地,當α和β處于低水平時,網絡平臺會因為和制造商共享物流服務而損失一些利潤。因此,物流服務共享并不總是有利于網絡平臺,特別當網絡平臺共享自身的物流服務時,網絡平臺的競爭力會下降。

以上部分已經分析了物流服務共享對制造商和網絡平臺利潤的影響。結論6說明了物流服務共享會對電商供應鏈的整體利潤產生怎樣的影響。

結論6:通過對比兩種模式下的電商供應鏈總利潤可以得到(如圖2所示):①當兩種銷售渠道之間的競爭程度α和需求對網絡平臺物流服務水平的敏感性β較低時,網絡平臺的共享物流服務降低了供應鏈的整體利潤;

②當兩種銷售渠道之間的競爭程度α和需求對網絡平臺物流服務水平的敏感性β較高時,網絡平臺的共享物流服務可以有效地提高電商供應鏈的整體利潤。

圖2 α和β對供應鏈整體利潤的影響

五、策略性分析

本節將要深入分析和探討制造商和網絡平臺之間存在策略性反應時的均衡模式。兩個企業之間的決策過程如下:第一步,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決策物流服務水平Lt和物流服務價格pm,之后,網絡平臺決策物流服務水平Ls和物流服務價格pe;第二步,制造商選擇物流服務提供商(第三方物流商或網絡平臺)并決策批發價w和零售價pa;第三步,網絡平臺決策零售價pr。此外,本節還將分析其他因素對均衡模式的影響。

(一)均衡模式分析

在本節中,主要分析當制造商和網絡平臺之間存在策略性反應時,物流服務共享模式是否為均衡模式。首先,分析網絡平臺選擇與制造商共享物流服務系統時制造商的策略選擇。可以得到定理1。當網絡平臺以物流服務價格pe向制造商提供物流服務時,當滿足條件pe

否則,制造商將會選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提供的物流服務。

定理1表明:制造商對于物流服務商的策略選擇主要取決于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價格pe。當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價格較低時,制造商會選擇網絡平臺提供的物流服務;當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價格較高時,制造商會選擇第三方物流商提供的物流服務。

以上討論了制造商的策略性選擇。然后,從另一個角度分析網絡平臺的最優決策問題。可以得到如下定理2。

定理2:①當α∈0,α→和β∈0,β→時,無物流服務共享模式是均衡模式;

②當α∈α→,1和β∈β→,1時,物流服務共享模式是均衡模式。

定理2表明:兩種銷售渠道間的競爭程度和需求對物流服務水平的敏感性對均衡模式具有顯著影響。一方面來說,當以上兩個因素取值都較低時,均衡模式為無物流服務共享模式;另一方面來說,當以上兩個因素取值都較高時,均衡模式為物流服務共享模式。

(二)敏感性分析

以上已經分析了兩種銷售渠道間的競爭程度和需求對物流服務水平的敏感性對均衡模式的影響。在本節中,將運用數值仿真方法深入分析其他參數對均衡模式的影響。數值仿真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不同參數對均衡模式的影響

圖3(a)顯示了α對均衡模型的影響。數值分析表明:隨著兩種銷售渠道競爭程度的不斷增加,閥值線不斷向下移動,這表明隨著渠道競爭程度的不斷增加,物流服務共享模式更有可能成為均衡模型。這是因為渠道競爭越激烈,電商平臺共享其物流服務水平的動機就越強。圖3(b)顯示了β對均衡模型的影響。數值分析表明:隨著市場需求敏感性的增加,閥值線會不斷向下移動,這意味著物流服務共享更有可能成為均衡模式。圖3(c)顯示了γ對均衡模型的影響。數值分析表明:隨著市場需求對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物流服務水平的敏感性增加,閥值線會向上移動,這意味著物流服務共享不太可能會成為均衡模式。圖3(d)顯示了ρ對均衡模型的影響。數值分析表明:隨著網絡平臺收取傭金率的不斷提高,閥值線會向下移動,這表明物流服務共享模式更優可能成為均衡模型。主要是因為網絡平臺可以賺取更多的傭金,當傭金率不斷提高時,網絡平臺更有動力和制造商分析其物流服務系統。

(三)網絡平臺物流服務單位運營成本的影響

在本節中,主要分析假設條件發生變化時,均衡結果是否會發生變化以及網絡平臺產生物流服務單位運營成本時的均衡模式是否會發生變化。

假設網絡平臺會產生物流服務單位運營成本并表示為c,在模式N中,制造商和網絡平臺的利潤函數表示為:

最后,通過數值分析網絡平臺物流服務單位運營成本對均衡模式的影響(如圖4所示)。

圖4 c對均衡模式的影響

隨著網絡平臺物流服務單位運營成本的不斷提高,物流服務均衡模式閥值線會不斷降低,如圖4所示。

六、結語

本文針對由單個制造商和單個網絡平臺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組成的電商供應鏈,研究不同銷售渠道情形下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策略選擇問題,得出如下結論:

(1)當兩種銷售渠道間的競爭程度和需求對網絡平臺物流服務水平的敏感性較低時,物流服務共享模式對制造商有利,但對網絡平臺不利。相反,當上述兩個因素處于較高水平時,物流服務共享模式對網絡平臺有利,但對制造商不利。

(2)當兩種銷售渠道間的競爭程度和需求對網絡平臺物流服務水平敏感性較低時,網絡平臺的共享物流服務降低供應鏈的整體利潤;當兩種銷售渠道之間競爭程度和需求對網絡平臺物流服務水平的敏感性較高時,網絡平臺的共享物流服務可以有效提高供應鏈的整體利潤。

(3)隨著網絡平臺物流服務單位運營成本的不斷提高,制造商和網絡平臺之間實現物流服務共享的概率會降低。

從以上研究結論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管理啟示。從網絡平臺角度來看:首先,網絡平臺有必要建立自營物流服務體系,可以提高其物流服務水平,提高客戶滿意度。此外,網絡平臺可以為入駐該平臺的企業提供物流服務。其次,為了更好地吸引入駐企業接受網絡平臺提供的物流服務,網絡平臺可以適當降低物流服務價格,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最后,網絡平臺可以通過建立物流服務質量體系,加大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進一步提高物流服務水平。

從制造商角度來看:首先,制造商在選擇物流服務商時,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做出最優決策。特別是要考慮顧客戰略選擇行為和渠道競爭的影響。當兩個銷售渠道之間的競爭程度和顧客需求對物流服務水平的敏感性較高時,制造商應該購買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服務。否則,可以選擇網絡平臺的物流服務。此外,制造商還應將網絡平臺的共享物流服務價格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物流服務價格進行比較,以便選擇更合適的物流服務提供商。

本文只探討了單個制造商和單個網絡平臺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組成的電商供應鏈系統中的物流服務策略選擇問題。對于實際運作中的“一對多”和“多對多”的情況,有待進一步研究。而且本文沒有討論網絡平臺的公平關切行為,將公平關切行為和物流服務策略進行結合,將是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1]XU S X,HUANG G Q.?Efficient multi-attribute multi-unit auctions for B2B e-commerce logistics[J].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7, 26(2): 292-304.

[2]WU Y.?A dual-response strategy for global logistics under uncertainty: a case study of a third-party logistics company[J].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2,19(2): 397-419.

[3]LIU W,YAN X,LI X, et al.?The impacts of market size and data-driven marketing on the sales mode selection in an internet platform based supply chai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21, 136(1): 3-28.

[4]WEI J, LU J,ZHAO J.?Interactions of competing manufacturers leader-follower relationship and sales format on online platform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20, 280(2): 508-522.

[5]LOU Y Q, FENG L P, HE S G, et al.?Logistics service outsourcing choices in a retailer-led supply chai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20,141(1): 1-18.

[6]DAN B, XU G Y, LIU C.?Pricing policies in a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with retail servi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2,139(2):312-320.

[7]JIANG B, JERATH K, SRINIVASAN K.?Firm strategies in the “mid tail” of platform-based retailing[J]. Marketing science, 2011, 30(5): 757-775.

[8]CHAI L, DUAN Y, HUO J.?Pricing strategies for O2O business model considering service spillover and power structures[J].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2021, 28(4): 1978-2001.

[9]LI D,LIU Y M,FAN C,et al.?Logistics service strategies under different selling modes[J].Computer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21,162(2): 1-17.

[10]ZHENG S,YU Y,MA B.?The bright side of third-party marketplaces in retailing[J].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2022, 29(3): 442-470.

[11]CHOI T, WALLACE S W, WANG Y.?Risk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in service supply chains: information, logistics and outsourcing[J].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2016, 67(2): 159-164.

[12]TSAI M, LAI K, LLOYD A E, et al.?The dark side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unraveling the potential risks leading to failed relationship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2, 48(1):178-189.

[13]AKAN M, ATA B, LARIVIERE M A.?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economics of scale in service contracting[J].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1, 13(1):58-72.

[14]LIU W, WANG D, SHEN X, et al.?The impacts of distributional and peer-induced fairness concerns on the decision-making of order allocation in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8, 116(7): 102-122.

[15]XIN Y, HUANG R, SONG M,et al.?Pre-positioning inventory and service outsourcing of relief material supply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8, 56(12): 6859-6871.

[16]CHING W K, CHOI S M, HUANG X.?Inducing high service capacities in outsourcing via penalty and competi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1, 49(17): 5169-5182.

[17]YUE J, RYAN J K.?Price and service competition in an outsourced supply chain[J].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2, 21(2): 331-344.

[18]LI L, ZHANG R Q.Cooperation through capacity sharing between competing forwarder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9, 75(3):115 -131.

[19]LI X, LI Y, CAI X, et al.?Service channel choice for supply chain: who is better off by undertaking the service?[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6,25(3): 516-534.

[20]HOU R, LI L, LIN X G, et al.?Pricing strategy for logistics service platforms with competition and user distance preference[J].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2021, 31(1): 1-33.

[21]SHEN J N, QIAN J, SHAO X F.?Service channel choice for supply chain under online marketplace[J].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2022, 29(2):2401-2422.

[22]SHI B, XU Q, SUN Z.?Optimal pricing and production decisions of fashion apparel brands in a two-stage sales setting[J].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2021, 28(2): 738-763.

[23] 覃雪蓮, 劉志學.?考慮供應商競爭的電子商務供應鏈物流服務模式優化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 2022,30(10):123-136.

[24] 牛保莊, 陳凌云, 李啟洋.?產品與物流服務雙維競爭下品牌商的跨境包郵策略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22, 42(4):1013-1025.

[25] 郭英, 劉學志, 覃雪蓮.?考慮質量成本的物流服務供應鏈縱向整合策略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 2022, 30(9):140-151.

[26] 田俊峰, 田勁松.?消費者策略行為下網上零售產品與物流服務的定價機制[J].系統管理學報, 2016, 25(2):326-332.

[27] TIAN L, VAKHARIA A J, TAN Y, et al.?Marketplace, reseller, or hybrid: strategic analysis of an emerging e-commerce model[J].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8, 27(8): 1595-1610.

[28] QIN X L, LIU Z X, TIAN L.?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logistics service sharing in an e-commerce platform[J].Omeg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20,92, 2-15.

[29] 李琳, 董琳.?新舊產品共存情形下的新產品銷售策略研究[J/OL].[2023-10-18].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5S0n9fL2suRadTyEVl2pW9UrhTDCdPD64s1TxLBty8EzxFPp_cNa2exz_wGgF7ml9uzbuFLfzQEX5KOC4DGtLU&uniplatform=NZKPT.

[30]林凱, 王璐, 陳麗華.雙渠道綠色供應鏈定價和信息共享策略研究[J/OL].[2019-12-11].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1.1738.T.20230418.1725.010.html.

[31]張金泉, 溫素彬, 呂欣, 等.低碳經濟下閉環供應鏈的三方博弈分析[J/OL].[2023-03-24].工業工程與管理.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1.1738.T.20230324.1009.002.html.

[32] 楊懷珍, 任二甜.?考慮企業社會責任的三級物流服務供應鏈協調[J].工業工程,2022,25(6):34-45.

[33] 尹麗娟, 袁麗娜, 劉紫玉.?消費者個體特征及物流服務感知對網購平臺選擇的影響研究[J].工業工程,2018,21(3):56-68.

Research on Logistics Service Strategy of Online Platform

Under Different Selling Channels in E-commerce Supply Chain

YUAN Xigang1,2,3,ZHANG Xiaoqing1

(1.School of Business,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Jiangsu 221116;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31;

3.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Moder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Research Center,Xuzhou,Jiangsu 221116)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ogistics service strategies of online platforms within the context of E-commerce supply chain systems, considering a single manufacturer, a single online platform, and a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3PL). The study investigates how different selling channels, specifically reselling and agency channels, impact the willingness of the online platform to share its superior logistics services with the manufacturer.?Two modes are examined: the no-logistic-service-sharing mode (mode N) and the logistic-service-sharing mode (mode 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selling channels and the sensitivity of demand to the logistics-service level of the online platform are at a low level, which is good for the manufacturer but hurts the online platform.?Interestingly, there are scenarios where both firms benefit from logistics-service sharing.?Additionally, the paper identifie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nline platforms unit operating cost of logistics services and the likelihood of realizing logistics service sharing.?As the online platforms costs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sharing logistics services with the manufacturer decreases.?These insights shed light on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logistics-service sharing in E-commerce supply chains, offering valuable considerations for decision-makers navigating these multifaceted relationships.

Keyword:E-commerce supply chain;logistics service;online platform;reselling channel;agency channel

基金項目:2022年教育部春暉計劃國際合作科研項目“考慮數智化水平的智能互聯產品以舊換新動態定價策略研究”(HZKY20220132);2022年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雙碳目標下考慮環境責任行為的綠色產品回收渠道選擇策略研究”(22KJB630005);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蘇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的機制設計和實現路徑研究”(22GLC011)

猜你喜歡
網絡平臺
網絡平臺支持下初中語文翻轉課堂教學研究
甘肅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6
一種基于5G網絡平臺下的車險理賠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基于Web Service的生產數據采集網絡平臺設計
網絡平臺打開代表履職新視窗
人大建設(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6
網絡平臺對腸造口術后患者遠程隨訪的應用研究
基于網絡平臺的高職物理教學研究
學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6:58
依托網絡平臺,構建學習評價新模式
網絡平臺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杭州灣跨海大橋基礎網絡平臺的鋪建
主站蜘蛛池模板: 88av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伊人色婷婷|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欧美啪啪一区| 欧美啪啪网| 婷婷五月在线|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日本久久免费|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影院a级片|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一级爆乳无码av|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av性天堂网| 日本精品影院|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在线无码九区| 啪啪啪亚洲无码|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欧美a在线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91亚洲国产视频| 日本久久网站| 成人小视频网|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欧美97色|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亚洲成年人片| 国产视频欧美|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激情第一页|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中文字幕66页| 永久在线播放|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99爱在线| 99re经典视频在线|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无码| 久久免费视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