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志剛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 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山海關區現有生豬養殖場戶124 家,存欄18410 頭;養牛場戶129 家,存欄3 409 頭;羊養殖戶109 家,存欄10 460 頭;蛋雞場16 家,存欄28.29 萬羽。其中,規模豬場20 家,存欄8 300 頭;規模羊場1 家,存欄3 000 只;規模牛場3 家,存欄560 頭。規模化養殖占比分別為豬場45.08%、羊場28.68%、牛場16.42%。從成本看,散養生豬成本為2 497 元/ 頭,規模生豬養殖成本為2 325 元/頭,規?;i養殖成本比散養生豬少172 元/ 頭,中規模蛋雞成本在1.65 萬元/百只,規模奶牛成本在2.26 萬元/頭,均比小規模養殖投入少;從收益看,散養生豬凈利潤為1 158 元/頭,規模生豬凈利潤1 379 元/頭,高于散養生豬221 元/頭,規模奶牛凈利潤9 280 元/頭。因此,規?;B殖更加符合養殖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2.1 以家庭養殖為主,缺乏“帶頭”規模化養殖企業。山海關區養殖場的規?;势停B殖形式大多以零星零散的自由式家庭養殖為主,該養殖方式對流行性動物疫病難以控制,存在著很大的生物安全隱患,且不利于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
2.2 資金投入不足,難以擴大規模。受資金需求量大的影響,一家一戶投資能力有限,只能采取簡單簡陋的方式進行養殖,圈舍、養殖環境等基礎設施往往達不到動物防疫要求,養殖體系不健全,因此造成養殖成本的增加,加劇了環境污染的發展,更加制約了養殖規模的擴大。
2.3 養殖難度大,經濟效益低。養殖戶文化素質不高,飼養管理不科學。養殖戶受文化水平所限,對新事物及現代養殖理念接受能力差,依舊使用原有品種和混畜飼養等傳統粗放的養殖方式。對飼料和疫苗的使用等重視程度低,因此導致成本投入過大,養殖產量低、質量差,最終造成養殖的經濟效益降低,極大打擊了養殖戶的積極性,從而阻礙了養殖業的持續發展。
3.1 確定適度發展區。針對當前山海關區畜牧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綜合考慮農業資源承載力、環境容量、生態類型和發展基礎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進、分類施策的原則,將全區確定為適度發展區。在產業發展中,積極扶持壯大秦皇島正大有限公司、秦皇島三融食品有限公司等畜牧龍頭企業,并讓禁養區內的養殖企業逐步退出。即控制總量、嚴格審批,逐步淘汰法律規定的禁養區內的養殖。在生產上堅持生產優先、兼顧生態、種養結合,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保護好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推動適度規?;笄蒺B殖,實現生產穩定發展、資源永續利用、生態環境友好,爭取到2025 年實現農牧結合、生態循環的種養模式。
3.2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健全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投入保障體系,推動投資方向由生產領域向生產與生態并重轉變,完善財政等相關激勵政策,落實稅收政策。推行第三方運行管理、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各方力量投向農村資源環境保護領域。切實提高資金管理和使用效益,逐步健全監督檢查、績效評價和問責機制。
3.3 完善相關扶持政策。繼續實施并完善動物疫病防控、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補助政策,實施精準補貼等措施,建立健全畜牧業資源生態修復保護政策。推進畜牧適度規模經營,健全市場化資源配置機制。建立健全畜牧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機制,培育從事牧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農業環境污染治理的專業化企業和組織,實現市場化有償服務。
3.4 加大招商力度。制定畜牧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出臺優惠政策,引進一批規?;B殖和加工企業,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全區規模化、科學化、現代化養殖水平,加強和提升廢棄物再利用水平,形成生態循環可持續的畜牧養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