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廣 馮曉霞
(河北省故城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故城 253800)
黑龍港地區屬河北中南部,氣候干旱,土壤大多瘠薄鹽堿,適宜種植棉花。近兩年,由于秋季降雨較多,影響了棉花的產量和發展。為重揚該區域棉花發展的優勢,打造好北方優質棉花發展基地,本文就如何選擇棉花品種,充分發揮優良品種的高產特性,以及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等,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1.1 選擇高衣分品種。目前農民選擇棉花品種,愈來愈朝高衣分方向發展。一般衣分低于40%的品種不選,而42%以上衣分品種倍受青睞,如常規棉冀172、邯棉5019、邯903、冀豐914、魯棉研37、魯338;雜交棉邯雜13 號、邯雜306、冀雜287、神牛棉10號等。這些品種衣分率都在42%或42%以上。高衣分且絨長在29 mm 以上品種,廠家喜歡收,棉農喜歡種,市場前景廣闊。
1.2 選擇簡化整枝品種。由于農村勞動力缺乏,棉花又是費工作物,因此,適宜簡化整枝的品種大受棉農歡迎。以往棉農在選擇品種時大多選擇大桃、高抗品種,由于大桃品種多數成熟晚,霜前花率低,產量不高而逐漸被冷落。而簡化整枝品種省工省時,適宜當前集約連片種植。如冀172、邯棉5019、冀農大36、魯棉研37、魯338 等品種,果節短、分杈少、結鈴集中,適宜大面積種植。
1.3 選擇中早熟高產品種。中早熟品種一般結鈴較集中、成熟期早、霜前花率高,物候期短,一般物候期120 ~128 d。選擇相對僵瓣少、爛鈴少、鈴重均勻,棉花色澤白、品質好的品種,如冀172、邯218、邯903、國欣棉16、國欣棉17、國欣棉18、魯338、魯棉研37 等,這些品種霜前花率都在93%以上,有的達到98%~100%,秋桃少,產量高。
1.4 選擇多抗品種。黑龍港地區既是干旱缺水地區,又是棉花蟲害、病害多發地區。因此,選擇抗棉鈴、抗枯黃萎病、抗旱耐鹽堿棉花品種是實現棉花高產穩產的有效措施。目前,河北省推廣的冀棉、冀豐棉、國欣棉系列品種多具有高抗、多抗特點,適宜因地制宜選擇。
1.5 選擇適宜機采品種。隨著農村土地向大戶集中,集約化種植面積的逐步擴大,實行棉花機采是今后發展趨勢。實行機采,要選擇配套品種,棉花品種宜選擇植株緊湊或半緊湊,結鈴集中,成熟較早,高腳、落葉快的品種。目前適宜河北省機采的品種有中科9131、國欣棉31,冀棉9116、石抗126、魯338、魯棉研37 等。
2.1 適期晚播。黑龍港地區屬亞熱帶氣候,季節分明,降雨集中在7、8 月份,過早播種,伏前桃超過3個以上,一是容易早衰,二是爛鈴多,所以適期晚播,雨熱同期,既可提高棉花產量,又可提高棉花質量。該區域適播期為4 月18 日~30 日,最早不早于4 月15 日,最晚不晚于5 月3 日。伏前桃、伏桃、秋桃三桃比例以1∶6∶3 為宜。
2.2 重施底肥,均衡施肥。施足底肥氮磷鉀、微平衡施肥是提高棉花產量的重要措施。棉花是協調生長作物,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均衡才是高產的關鍵。因此,在生產上要掌握穩氮、增磷、增鉀、補微的原則。一般畝施磷酸二銨30 ~35 kg、硫酸鉀15 ~20 kg、硼砂1 kg、硫酸鋅肥1 kg,這樣減少氮肥施用量可確保棉花穩健生長而不旺長。
2.3 大、小行種植,合理密度。棉花喜溫好光,采用大、小行種植,合理種植密度,既有利于通風透光,又能提高光能利用率,是奪取棉花高產的重要措施。半松散棉花掌握大行80 ~90 cm,小行50 cm,株距20 ~22 cm,畝密度3 500 ~4 000 株。株型緊湊品種,大行70 ~80 cm,小行50 cm,株距22 ~24 cm,畝密度以4 000 ~4 500 株為宜。
2.4 化學除草。播前耕翻時噴施棉田除草劑,用33%二甲戊靈乳油噴灑土壤表面,然后耙耢整平,與土混合,每畝用量150 ~200 ml。
2.5 及時化控,促穩保鈴。控制棉花旺長,確保生長、發育協調是提高畝鈴數的關鍵。化控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第1 次化控在棉花現蕾初期,一般縮節胺用量在每畝1 g 以下;第2 次在初花期,每畝用縮節胺1 ~2 g;第3 次在結鈴期至盛鈴期,每畝縮節胺用量在3 ~5 g;第4 次在7 月底~8 月上旬,縮節胺用量在8 g/畝左右。天氣干旱可減少用量,降雨后可適當增加用量和噴藥次數。
2.6 水肥管理。初花至花鈴期,已進入棉花需水需肥高峰期,如沒有有效降雨,葉片午后萎蔫,應及時灌水、抗旱,結合澆水或雨后,每畝追施尿素15 kg。8月中下旬,進行2 ~3 次根外追肥,可噴施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溶液12 ~15 kg,確保棉花后期不脫肥,增加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