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艷剛
(鹽山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鹽山 061300)
金針蟲是影響小麥產量的重要害蟲之一,其中溝金針蟲和細胸金針蟲這兩類危害尤甚。小麥金針蟲入侵的時間主要發生在越冬前和小麥返青時期。遭到金針蟲侵害的小麥會在根部和地下莖處有斷壟現象,在河北部分地區金針蟲對小麥生產構成威脅。
入侵小麥的特點有一是在不同土質發生為害程度不同,一般砂質壤土發生較為嚴重;二是為害程度和種植密度有關,種植密度大的小麥受到侵害程度小;三是秸稈再利用的田地和土雜肥施用過多的土地害重,連坐麥田受害重,輪作麥田受害輕。以下總結是在小麥提前防治的方面下手,在拌種、土壤的處理、噴霧防治、種植密度都提出了解決方法。
2.1 輪作倒茬,深度耕種土地,加強田間管理。應在侵害嚴重的田地里進行連年翻種,破壞越冬的蟲卵,或是與大豆、花生、棉花等進行輪作,從而壓低蟲口生存率,減低害蟲的數量。
2.2 在合理范圍內增加種植密度或對小麥種子進行早播,盡量保證小麥群體在越冬前保持密度在75 萬~85 萬株/677 m2,從而降低苗斷壟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2.3 對于秸稈還田的土地,在注重藥劑拌種的前提下,應該在土壤重點噴灑濃度為3%的辛硫磷GR4~6 kg/677 m2,從而減少苗壟斷的影響。
2.4 在春季麥田返青時期后,對田中小麥噴施濃度為40%的毒死蜱EC 或者濃度為50%的辛硫磷50ml/677m2,兌水30 kg 噴霧。在澆返青起身肥水時,隨水沖施50%辛硫磷2 ~3 kg/677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