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琴
(石家莊市第四十九中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教師是“雙新”的實施者、執行者,但在面對高三學生學業壓力大的情況下,在設計作業時一定應有意識地去平衡“量”和“質”,應立足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注意作業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資源和支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讓學生查漏補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高三學段作為高中生備戰高考的關鍵時期,數學作業在促進學生深入學習、提高綜合素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盡管在“雙新”教育背景下,高三數學作業設計這一教學環節引起了教師的高度重視,但還是存在一些令人堪憂的問題:第一,作業量過大。高三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學業壓力,數學作業量過大勢必要花費學生一大部分時間,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課外活動,有時還會導致學生出現過度焦慮和疲勞的現象,在影響他們身心健康的同時,使他們不能用百倍的信心來迎戰高考。第二,作業內容缺乏靈活性和個性化。有些作業本身就缺乏靈活性和個性化,這樣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也就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第三,缺少創新性和實踐性。高三學生雖面臨高考,但高三階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關鍵時期,若作業過于老化和傳統,很難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就會成為一句空話。第四,影響學生深度思考。面對如山的作業,一些學生就會去追求完成作業的數量,而忽略了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應用,這就會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很難做到舉一反三,從而影響他們在高考中的發揮。
2.1 作業緊密貼合高考大綱和考試要求。高三數學作業設計時,一定要確保作業內容與高考大綱緊密契合,不僅要涵蓋考試的各個知識點與題型,作業題目還應模擬高考題,鍛煉學生的解題技巧和應試能力。
2.2 作業要因材施教,作業量要合理。教師布置作業時要做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使有的學生吃得飽,有的學生吃得好;另外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實際情況,合理控制每次作業的題量和難度,避免一些學生出現應付作業的現象,進而影響深度學習。
2.3 作業適時引入實際問題。有時“學以致用”會很好地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思考欲,促使學生去思考、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可以在作業中引入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或應用場景,讓學生主動地去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2.4 作業題型盡量多樣化。高三數學作業題型多樣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在具體設計時,教師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以及課程目標,并且在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關注學生的反饋和表現,以進一步去優化題型,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可設計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水平;可設計難度分層的作業,證明題、圖表分析題、協作題、創意性題目等等,以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解題方法,培養他們的靈活思維。其中,難度分層的作業可以滿足不同程度水平的學生需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題目里獲得自信和滿足;協作題則完全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而創意性題目則會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通過一些數學游戲或制作數學模型來鍛煉學生的創意思考能力。
2.5 巧妙結合技術手段。當前處于信息時代,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有效結合信息技術,設計一些在線練習或互動作業,讓學生在數字化環境中學習和交流,不僅能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還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最重要的是,學生不會感到數學枯燥,做作業的主動性會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