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中科光智總經理 秦占陽
硬科技史是由物質、能源、信息、空間、生命這些組成的。世界歷史也經歷了從石器時代到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再到智能時代的發展過程。做產業、選行業也要符合大周期,抓住歷史周期帶來的機遇。這樣一來,科學的革命也會帶來產業的革命,也會大大增加人類的幸福感。
目前我們面臨的就是轉型的關鍵時刻,原先我們有人口紅利,現在要從世界工廠走出去,推廣中國智造。因此政府也在發放各種各樣的基金在各地建設科技科創中心。這是因為關鍵的技術受制于新格局的根本沒有改變,我們中國現在進口芯片的總量遠遠超過了原油的進口總量。時代也在呼喚硬科技,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講,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的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在這一節點,我們提出了硬科技這個理念。要做到技術硬、精神硬、志氣硬、實力硬。因為行業攻堅絕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技術壁壘不是通過簡單的“抄作業”就能跨越的。所以在硬科技方面,我們提倡勇擔使命,敢為人先,啃硬骨頭,十年磨劍的精神。
所以大家只要堅持認準了去做關于國家戰略需求,人民群眾福祉的事情,我覺得是沒有任何風險的。硬科技難的原因,包括時間壁壘、專業壁壘,長期積累的人才壁壘,逐步升級的階梯壁壘、生態壁壘和資金壁壘,還有一些試錯壁壘,這些都是我們要靠體系、制度去改變的東西。
有時候做科技成果轉化,我們老是覺得我們要填補國內空白,要世界第一的指標,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研發什么。我們做什么,這個核心的驅動能力應該是來自市場端的。同時,組織方式強調一體化的一盤棋,就是我們說的一張藍圖畫到底,不會因為某一個階段,某一個時代,或者說某一個人的改變讓這個事情不能持久。現在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包括一些國有企業的重組,這些是資源更高效的配比,因為如果沒有早期大量的資金投入,搞硬科技是難以為繼的。還有一方面是長周期,需要全社會都參與進來,幫助我們國內的做國產化替代的這些企業,給他們更多的空間,更多的寬容。
現在硬科技就是骨頭,實體經濟就是肌肉,虛擬經濟是脂肪,金融是血液,讓中國的經濟能夠強大起來。我們碰到這個時機,也是這一代人的機遇,就是光電時代,國家的大基金一期、二期、三期,每一期就是將近4000億元的投入,全部投到了我們的核心技術里面去。
我做過一家公司叫中科光智,我們就是圍繞這個需求去做底層的東西,瞄準了未來光電集成的工業半導體。我創業的想法是我能否有機會為國家出一份力,我覺得這是我們作為科技工作者的愛國情懷。短短8個月的時間內,我們推出的4款產品是國外競品售價的60%,同時我們還有60%的凈利潤。
這些降價的成本是從哪來的?是來自于原始創新,而不是靠壓榨供應商、供應鏈。當你有了核心技術,你就可以用不同的方案去做,最終實現最優化的量產出貨。宏觀來看,我覺得行業內應該一起把這個行業發展壯大,特別是隨時要提供備機國內一日達。因為我們的物流行業發達,我們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所以我很感謝各位物流行業的大咖們,幫助了我們這些國產化的創業者,謝謝大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