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青宜 劉研華
當前我國乳業行業快速發展,市場參與者眾多,競爭激烈。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乳業不斷壓低生產價格,這給乳業采購部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誰能高效管控采購成本,誰就占據了擴展市場份額的優勢。文章通過對ML乳業的采購成本控制進行研究,分析采購成本控制方面的不足,結合M L乳業實際情況,并參考實踐經驗提出M L乳業采購成本控制對策,為其他企業的采購成本控制發展提供參考。
如今乳業行業競爭日漸殘酷,各企業在確保質量無誤的基礎上紛紛從價格上著手提高自身優勢。當價格水平相當時,企業的盈利能力取決于成本,如果企業能保持較低的成本,就會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獲得更多的收入,當有更多的經濟資金后,企業便有更多的能力和資本來提升產品質量,改善產品設計,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M L乳業簡介。M L乳業集團成立于2001年11月,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從事乳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擁有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建立了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公司有現代化的干法工藝生產線,生產機械化水平高、包裝種類多樣、全程可追溯。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視產品創新,堅持研發投入。公司從事乳粉制造20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全國食品工業優秀龍頭食品企業。2016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M L”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
(二)ML乳業的采購成本控制概況。M L乳業的采購成本由采購價格與內部運營成本組成,采購價格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管理成本、銷售管理費用、毛利等因素,他們占采購成本的81.35%,占很大的比重;庫存成本、運費和辦公費等因素構成了內部運營成本,其中庫存成本占9.4%,庫存成本是內部運營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M L乳業總成本結構可知,原材料采購成本占據了總成本的一半以上,采購成本占比偏大。ML乳業總成本結構如表1所示。
表1 M L乳業2021總成本構成
表2 ML乳業2019-2021年相關財務數據 單位:億
(一)采購流程中忽視時間成本控制。M L乳業的采購活動從填寫采購申請單到發出訂單總共耗時100分鐘,但傳遞與等待時間卻耗時19天。根據公式,流通效率=100/(19*8*60+100)=1.08%,等待時間占總時間的比值高達98.92%,流通效率低。說明M L乳業忽視了流通效率對采購效率的影響,等待期間不能產生任何經濟附加值,采購的時間成本上升,采購效率低。因為ML乳業的采購訂單還是紙質形式,管理層不能第一時間了解到采購信息,信息流通不暢,耽誤審批進度。同時,審批權限有限,審批機制不夠完善,訂單需要經過層層審批,采購流程復雜,效率低。此外,采購員為了減少工作量,囤積采購申請單,一并報送,造成傳遞等待時間長,其中時間成本、市場變化都可能導致采購成本的上升。
(二)原材料庫存周轉速度慢。ML乳業近三年的庫存周轉率分別是2.58%、2.86%、3.01%,而近三年的行業平均庫存周轉率分別是7.31%、7.84%、8.43%,M L乳業的庫存周轉率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庫存周轉速度慢,庫存積壓問題嚴重,流動資金被大量占用。而且原材料牛奶對庫存的要求極高,庫存風險增加,增加了存儲成本。由于M L乳業采購規劃不明確,采購部為了壓低原材料價格,就延長采購間隔,不考慮企業實際需求,提前大量少批次購進原材料,一旦市場需求發生變動,就會使產品滯銷,倉庫堆積大量原材料。此外,由于牛奶易變質的屬性,對庫存有很高的要求,在面對這些積壓的庫存,ML乳業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與技術設備,使庫存成本不堪重負。
(三)沒有積極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其中2020年原材料價格較2019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營業收入也產生較大幅度的增長,但毛利水平卻有所下降,說明公司毛利率水平受原材料價格上升的影響,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影響公司的盈利水平。由于公司沒有投入充足的時間對原材料采購成本進行分析,沒有及時關注市場供需變化,一旦市場行情突變,公司在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時沒有提前制定應對方案,就只能被動接受供應商的抬價。此外,公司也沒有與供應商達成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缺乏與供應商議價的能力,在談判中處于不利地位。
(四)采購活動缺乏監管。M L乳業在選擇供應商時沒有嚴格的評估標準,沒有選擇公開、透明的招標方式,采購員就利用負責挑選供應商這一權利,將回扣的多少作為選擇標準,謀取私利。此外,采購人員經常外出采購,工作時間、地點變動性大,加上公司沒有嚴格的考勤機制,工作懶散,經常出現私自外出的情況,不利于采購成本的管控。由于公司采購權利的所有者與行使者分離,采購信息不透明,采購評審標準不全面,采購活動缺乏監督,相互制約機制不完善。同時,采購員缺乏系統培訓,工作效率低下,沒有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就會因為私利而損害公司利益。
(一)采購流程優化。ML乳業如果把文件傳遞以及審批流程應用到ERP系統中,提高信息化程度,就能減少采購時間成本。完善生產資料檔案管理。每月底生產部門統計原材料使用情況并及時錄入系統進行數據更新。強化供應商檔案管理,季末進行評估。加強采購計劃管理,采購部根據系統中銷售部門錄入的原材料使用情況可以及時、有針對性地對計劃作出調整。加強訂單管理。產品入庫要在系統里同步操作,并由質保部將驗收結果錄入系統。月底采購部將原材料使用情況移交財政部審核,之后移交供應商,雙方確認無誤后系統自動提示付款。這樣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只要登錄系統就能查看活動進度,提高了采購效率。
(二)庫存成本控制優化。根據上年實際銷量,客觀地對本年市場需求進行預測,合理采購,制定庫存計劃。確定經濟訂貨批量,平衡采購進貨成本和保管倉儲成本,公司盡可能地縮短原材料的在庫期間,少量多次的購進原材料,減少階段期間在庫原材料的數量及金額,避免過多的資金積壓。與此同時,對在庫原材料采用分類管理的方法,對金額龐大、對生產經營有重要影響的原材料,公司加大力度投入人力與技術設備進行著重保管,維持企業的正常經營;對于金額小、對生產經營非重要的原材料,在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的前提下,適當地減少庫存投入力度。客觀、合理的庫存管理利于企業降本增效。
(三)積極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建立原材料價格波動預警機制,未雨綢繆。M L乳業應積極做好市場經營環境預測,要求采購人員進行市場調查,實時關注市場供需變化,依據管理人員的專業經驗,找出市場原材料價格的發展規律,審時度勢,根據調查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采購計劃,及時作出提前或延時購買的決策。此外,與供應商建立長期采購協議降低采購交易成本。在遵守該協議要求的同時降低短期供應商的吸納數量,將長期合作拉長,從而確保合作的便捷和穩固,提高合作伙伴采購量,從而提高與供應商議價的能力,享有供應商給予的優惠權利。
(四)采購審計優化。首先,實現采管分離,確保采購各環節相分離,確保各部門相互獨立,相互監督,防止權利被濫用。其次,完善公平交易規則,提高透明度和公正性,禁止暗收回扣,要以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供應商,通過綜合能力測評進行供應商的選擇,審計部要進行事前、事中全程監管、事后抽查等程序。再次,采購信息公開透明,使每位員工都能參與到對采購活動的監督中,同時建立獎懲制度,公司員工都有權利對采購過程中的違紀行為進行舉報,減少違規操作空間。最后,要加強對采購專員的技能培訓以及職業道德培訓,提高工作效率。
采購成本控制已成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本文對ML乳業的采購成本控制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解決對策:優化采購流程、控制庫存成本、制定原材料價格波動應對機制、加強采購活動監管等方式,進一步健全完善采購成本管控體系,使采購計劃順利實施成本控制,提高經濟活動效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C
引用出處
[1]賀妍.供應鏈視角下制造企業成本控制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20(11):66-67.
[2]楊嘉龍.供應鏈視角下企業采購成本控制分析[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1(05):72-73.
[3]張汗青,汪博.基于供應鏈模式下采購成本控制的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8(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