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忠紅 王世亮 高富鑫 李瑜
物資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組織生產、獲得經濟效益的基礎,也是穩定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環節。隨著監督職能的不斷轉變與深化,傳統的物資監督手段受限于工作方式,難以滿足業務數智化轉型發展的要求。因此電力企業近年來也開始強化業務合規監督的智能化建設與智慧化運營,以物資專業監督為切入點不斷深化落實企業物資管理。本文以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以下簡稱“甘肅電力”)實際工作情況為例,從供應鏈業務風險管控角度出發,依托“兩庫一平臺”,創新供應鏈業務管理風險畫像,構建供應鏈數智化合規監督體系。通過深化應用模式,不斷完善業務運行機制,實現業務風險全程監控與閉環督辦,促進物資供應鏈管理質效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中指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多次提及優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環境。物資合規監督作為現代供應鏈管理中不可忽視的一環,隨著“放管服”改革部署的深化,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電力企業物資監督模式也逐漸發生轉變。國網公司在物資管理“三效一基一律”要求的基礎上,構建了“三全三化”的物資監督工作機制,即核心業務全覆蓋、關鍵流程全管控、管理崗位全監督,監督機構責任化,監督隊伍專業化,管控手段信息化。在物資專業監督職能不斷充實與強化的過程中,對監督流程規范及監督分析響應機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開展高質高效的供應鏈業務監督、落實供應鏈全業務監督管理,是電力企業供應鏈管理亟須解決的問題。因此,積極探索一套適用于電力企業物資監督管理的運行體系是保障公司物資供應鏈安全運營的必由之路,對落實物資管理監督職能、提升物資管理監督質效有著重大的意義。
隨著供應鏈業務數智化合規監督體系在各地企業陸續開展工作試點,電力企業內已形成了相應的實施路徑與聯動機制,但仍舊處于不斷探索創新和優化調整的階段。但由于電力企業供應鏈全流程涉及業務廣、牽扯環節與風險點多,且各業務人員之間協作較難,導致供應鏈業務數智化合規監督體系應用存在許多問題。
甘肅電力圍繞“全業務、全環節、全要素”發力,依托“兩庫一平臺”數字化合規監督建設,深挖物資各專業風險點及典型案例,并創新構建各地市公司以及各物資專業管理風險畫像,實現業務全風險覆蓋,強化公司供應鏈管理監督管理質效。
(一)創新供應鏈業務風險畫像,實現供應鏈全流程管理
一是構建各地市供應鏈風險畫像。從風險管理角度出發,聚焦省內各地市公司供應鏈全流程管理,從物資計劃管理、采購管理、合同管理、配送倉儲、廢舊處置、供應商關系管理等供應鏈全業務流程入手,深挖公司物資管理現狀及監督風險點。利用風險指標設置對供應鏈風險進行數字化監督與智能化診斷,分類拆解業務流程各項指標,實時監測各類指標實際發生值,通過賦值加減分設置,繪制公司物資管理風險畫像,及時判定風險狀況,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實現供應鏈合規全流程管理。二是構建供應鏈全業務風險畫像。依托ESC“兩庫一平臺”,貫通ERP、ECP等相關系統業務信息,從監督的主體、監督內容、監督措施等角度設置關鍵風險指標,定位風險判定關鍵要素,并根據各地市公司業務風險點發生的時間與頻次,繪制供應鏈全業務風險管理畫像。通過數據精梳、比對與挖掘,確定高頻風險點,推理風險點分布與發展趨勢,并基于關鍵風險點的特性與差異,制定匹配性適宜的監督策略,為風險發生頻率高、整改難度大的業務開展現場監督與有效整改提供決策依據。三是合規章制度庫與風險知識庫。一方面打通風險清單與規章制度,推動合規風險點、風險案例的細化與動態更新,形成合規風險知識體系,為問題發生頻率高、整改難度大的業務開展現場監督和有效整改提供決策依據;一方面,基于新問題的風險知識和風險案例,為規章制度的進一步優化提供方向與線索。

圖1 甘肅電力以及各地市公司供應鏈合規風險畫像示例
(二)多維聚焦供應鏈業務風險,實現物資管理靶向監督。一是聚焦供應鏈業務實施主體。利用“兩庫一平臺”監控預警功能,重點監督關鍵崗位人員、評標專家、物資督查人員、物資質量管控人員四類主體,實現由“人盯人”監管方式向“數據盯人”轉變,有效緩解基層監督人力不足,日常監管覆蓋面有限等瓶頸問題。二是聚焦供應鏈關鍵業務環節。由于物資管理存在資金使用量大、管理鏈條長等特征,重點聚焦業務合規性、供應商行為、督查工作時效三個業務環節。通過“兩庫一平臺”,在線查看供應鏈業務環節督查現狀,提升風險排查的科學性與嚴謹性,加強供應鏈業務風險督查質效。三是聚焦供應鏈重點指標。重點監督敏感時段、業務及時性、優化營商環境三個指標,依托“兩庫一平臺”,在體系架構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之間實現信息傳輸,增強關鍵時間線索的信息獲取和信息服務能力,并在敏感時段,通過采取微信提醒、網頁公告等方式開展廉潔風險提示,實現供應鏈業務風險提前預防。
(三)完善供應鏈業務運營機制,夯實物資監督管理質效。一是建立兩庫動態更新機制。梳理新增風險點與風險指標,形成增設風險指標清單,按照集中入庫和常態化入庫兩種方式,將新增風險清單及案例維護至風險知識庫,為風險整改措施提供支撐。二是構建風險防控整改機制。圍繞“預警督辦、問題整改”等關鍵環節,通過在省公司供應鏈運營平臺上建立問題下發、問題處理、問題辦結三級流轉,落實風險防控整改。
(一)以案為鑒,提升物資督查質效。一是根據“三全三化”物資監察體系建設要求,甘肅電力結合業務實際,在計劃管理、采購管理、合同管理、倉儲配送和廢舊處置五個方面,結合歷年各類巡查、審計、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典型問題,編制典型案例52篇,涉及風險點40項,為物資業務合法合規開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總結;二是組織開展物資管理歷史問題整改“回頭看”專項行動,通過對歷年以來各類內、外部監督檢查發現的物資管理問題和經濟責任審計發現的典型問題再梳理、再總結,共計發現問題15項,其中已建立長效機制的有6項。(二)凝聚共識,深化平臺應用落地。全面推廣國網公司供應鏈運營中心“兩庫一平臺”場景應用,組織物資部門學習風險清單和風險案例,并結合實際業務開展情況,將合規監督工作與“兩庫一平臺”應用相結合,通過系統展示供應鏈各業務環節的運營狀況,助推物資監督管理由“線下檢查”轉為“線上監控”,由“事后追溯”轉為“事前事中管控”。(三)經驗分享,加快建設成果轉化。甘肅電力圍繞構建“兩庫一平臺”供應鏈數智化合規監督體系,總結實用化應用及效能提升典型做法與成效,完成應用成果分析與評價,出具工作總結專項報告,為供應鏈合規監督管理和數智化合規監督體系建設提供強力支撐與有益借鑒。
隨著供應鏈管理正加快從傳統信息化建設向數字化轉型,對供應鏈監督運行體系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本文以供應鏈業務監督風險點為切入點,主要從供應鏈業務風險畫像、應用模式、監督運行機制等方面入手,構建供應鏈數智化合規監督管理體系,強化業務合規監督的智能化建設與智慧化運營,全面提升公司供應鏈業務管理監督執行能力,對提升電力企業發展質效具有較強意義。C
引用出處
[1]余珂.電力系統物資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21.
[2]宋澤雅.電力物資數字化管理模式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20.
[3]閆杰.供電公司物資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設計[D].華北電力大學,2018.
[4]董定邦.關于電力企業物資管理系統的構建探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4):14.
[5]劉杰.電網企業物資綠色供應鏈決策機制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
[6]遲承哲.供電企業物資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0.
[7]谷平.電力企業物資管理系統的構建[J].電力信息化,2004,(0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