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平
學生時代,我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刻苦學習只為看到母親的微笑。這并不是《中學生作文大全》里的套話,而是事實。母親自從嫁給我的父親后笑容似乎很少,她總是平靜、安詳地忙著手里的活。那時父親在外工作,她一個人負責照顧三個孩子,外加打理果園、菜園,還有幾畝田地。每每吃飯時,她也不愛說話,匆匆吃完就吩咐姐姐或我洗洗碗、在家做作業,接著自己又去忙其他家務活。炎熱夏天的早晨,母親常常一個人在麥地或者花生地里鋤草、打農藥等;傍晚還要去菜園里摘很多的菜以及割一籃子紅薯藤回來。切碎的紅薯藤是家中小豬們的美食,它們在母親的飼養下也長得很壯。只是,那些紅薯藤全靠母親晚上一個人來切碎、蒸熟,日復一日,母親的手沾滿了紅薯漿。白里透紅的手掌也就變得無比粗糙,紅薯漿像融化的口香糖一樣黏在手上,變得黑乎乎的,洗也洗不掉。家中或輕或重的農活似乎永無止盡,母親忙里忙外,很是辛苦。年少的我怎么也無法讓母親停下來,然后逗她也像我和姐姐那樣咯咯地開懷大笑。那時很喜歡下雨天,因為一下雨,媽媽就可以在家待著,不用冒著嚴寒或酷暑在田間地頭忙碌。
據說,母親當年是想生個男孩才有的我,可我偏偏還是個女娃娃。九十年代的計劃生育政策很嚴,加上重男輕女思想盛行,我所在的村莊幾乎家家戶戶都要生個男孩才肯罷休。與我母親年齡相仿的伯母或嬸嬸大多有好多個小孩,有的甚至丟棄好幾個女嬰后才得以如愿。父母親在已有兩個閨女的前提下,也沒有把我拋棄或者區別對待,更沒有繼續頑固地追逐著“兒子”的夢想。相反,他們把所有的精力和愛都傾注到我和兩位姐姐身上,想方設法讓我們都能上學,成為新時代的知識女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所以我比較在意母親的喜怒哀樂,就像她每晚關注第二天的天氣一樣。有段時間以為是自己做錯了什么才導致母親不茍言笑,所以常常小心翼翼地和她說話。我和姐姐因此特別希望家里來親戚或者朋友,因為只要家里來客人,媽媽說話就多,笑容也隨之多了起來。除此之外,有一次我和姐姐期末考試考得好,領了獎狀回家,我也看到了母親久違的笑容。從那以后,我便更加努力、認真學習,不想讓媽媽失去對我的信心還有臉上欣慰或幸福的笑容。
當然,喚回母親的微笑還少不了父親的風趣幽默。
兒時的一天清晨,我和二姐在院中刷牙,突然走進來一位收廢品的陌生大伯。他在院中四處張望,大概是想找一些可回收的舊玻璃瓶或者紙盒子類的東西。看到父親也在家,便主動搭話聊起來,我聽到那位大伯突然問父親:“你家幾個兒子?”父親自豪地、打趣般回答說:“我有三個少爺!”母親當時聽了,不禁啞然失笑。
還有一次,父親回鄉下給果園中的橘樹施肥、打農藥,并在果園周圍安裝了防護網。母親得空后提出想從縣城回鄉下看一下,我和先生便開車送她到果園。剛下車,父親迎面走過來笑著說:“歡迎‘書記下鄉視察并指導我的工作?!蔽覀兟牶蠖脊笮ζ饋怼?/p>
在我們共同努力下,母親果然越來越健談且愛笑了。她不僅常常主動分享近幾天的“新聞”(比如,最近小區哪家開超市啦,哪位鄰居生了雙胞胎啦,誰送了她一條小花狗等……)而且不忘回憶我們小時候的趣事以及三十多年前和父親初次見面時的場景。
原來,母親曾經并不是因討厭父親而難得一笑,大概是因太忙碌或者壓力太大而無暇顧及放松自己或毫無心情去參與任何娛樂活動罷了。
母親的微笑就像冬日里的一束陽光,照在每位家庭成員心中,暖洋洋的。我很喜歡我母親笑容滿面的模樣。如今,她已是花甲之年,兩鬢斑白,頭發也稀疏了不少。希望往后歲月里,她能操心少一點,笑容多一些,不要再像年輕時那樣忙忙碌碌。
在任何一個家庭中,如果母親這個角色整天咆哮著說話或者愁眉苦臉,那一定是出了什么問題。青春難永駐,但愿所有的家庭都能善待母親,讓她們都可以保持青春時燦爛的笑容。
選自《作家導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