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磊
(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師范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湖南 長沙 410000)
冠心病是心內科疾病中十分常見的一個類型,臨床發病率較高。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發展的終末階段,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目前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在我國老年群體中十分常見,且相關發病率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而逐年攀升[2]。在對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實施有效臨床治療的同時,為了保障其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質量,會配合進行臨床護理干預[3]。但在實施常規護理的過程中,主要是圍繞患者病情實施相關護理,護理效果不夠理想。多維度協同護理是一種新穎的護理手段,能夠滿足患者不同維度的護理需求,提升護理質量[4]。本文選取2021 年10 月至2023 年5 月我院收治的70 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多維度協同護理干預對其遵醫行為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1 年10 月至2023 年5 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護理干預組和多維度協同護理組,各35 例。常規護理干預組:男20 例,女15 例;年齡60 歲~77歲,平均年齡(69.65±2.48)歲;NYHA 心功能分級:Ⅱ級19 例,Ⅲ級14 例,Ⅳ級2 例。多維度協同護理組:男19 例,女16 例;年齡61 歲~79 歲,平均年齡(69.74±2.42)歲;NYHA 心功能分級:Ⅱ級20 例,Ⅲ級11 例,Ⅳ級4 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1)確診患有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且年齡≥60 歲;(2)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存在精神障礙或智力障礙;(2)其他臟器有嚴重疾病;(3)中途退出研究。
常規護理干預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方法是:常規指導患者如何遵醫囑用藥;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常規開展飲食及并發癥護理工作。
多維度協同護理組給予多維度協同護理干預,方法是:(1)心理維度:綜合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并結合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心理干預對策。如果患者存在配合度較差且有消極情緒的情況,可適當對其施以鼓勵,并適當列舉臨床中的典型成功案例,使之治療信心逐步恢復,并以樂觀心態面對疾病。如果患者對疾病認知度較低,則需要結合其受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出針對性健康教育方案,使之對自身疾病更加了解,消除其悲觀、恐懼心理。(2)生理維度:指導患者多加休養,以減輕心臟負擔;適當配合下床活動,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合理調整患者的飲食方案,告訴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低鹽、低脂、高膳食纖維、高維生素、優質蛋白飲食,嚴格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并嚴格控制水和鈉鹽的攝入。如果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休養,則需要定時為其更換體位,并適當予以腹部熱敷護理,對其腹部進行適當按摩(方向為順時針),保證患者可以順暢排便。在必要情況下,可以按照醫囑為患者使用緩瀉劑,以起到輔助排泄的作用。告訴患者在排便過程中千萬不要過度用力,避免增加心臟負擔,減少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的發生。如果患者存在呼吸困難的情況,則需要將體位調整成坐位或半臥位,使回心血量得以降低,從而緩解呼吸困難癥狀。在必要情況下,可以遵醫囑予以吸氧干預。(3)環境維度:確保患者的病房環境能夠保持安靜舒適,及時調整病房內的溫濕度及光線,適當限制病房內人流量,并規定科學的熄燈時間,使患者能夠獲得充足的睡眠。(4)治療維度:在對患者進行靜脈給藥時,需要對靜脈通道的選擇加以重視,并嚴格把控藥物滴速。如果患者需要接受口服給藥治療,則需要對其進行用藥指導(包括用藥方式、用藥時間等),并向其強調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意義。告訴患者在用藥之后可能會有哪些不良反應、哪些飲食會對藥物吸收產生負面影響等。如果患者服用利尿類藥物,則應當注意觀察其排尿量及水腫消退情況,并根據量入為出的原則指導其合理安全用藥。如果患者服用洋地黃類藥物,則需要告知其此類藥物常見的中毒表現,并密切關注其血壓及心率的變化情況。在患者出現異常表現時,及時予以干預。如果患者有低鉀血癥,則可指導其適當增加高鉀食物(如柑橘、香蕉等)的攝入。(5)社會維度: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告訴其應當積極參與到患者的臨床護理和治療工作中,并指導其正確掌握有關疾病護理及急救的知識。
對比兩組患者遵醫行為、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1)遵醫行為采用自制遵醫行為評分量表評價,評分項目包括遵醫用藥、合理飲食、科學運動、心態調節,滿分均為100 分,評分越高,表示遵醫行為越好。(2)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SF-36)評價,評分項目包括活力、總體健康、精神健康、社會功能,滿分均為100 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3)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評估,總分10 分,分為滿意(≥9 分)、一般(6 ~8 分)、不滿意(≤5 分)三個等級。護理滿意率=(滿意例數+一般例數)/ 總例數×100%。
選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多維度協同護理組患者的遵醫用藥評分、合理飲食評分、科學運動評分、心態調節評分均高于常規護理干預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護理后兩組患者的遵醫行為(分,±s)

表1 比較護理后兩組患者的遵醫行為(分,±s)
組別例數遵醫用藥評分合理飲食評分科學運動評分心態調節評分多維度協同護理組3594.09±1.5894.33±2.0294.19±2.0694.18±2.33常規護理干預組3590.21±3.7490.18±3.4590.05±3.7390.19±3.73 t 值5.6536.1415.7485.367 P 值0.0000.0000.0000.000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活力評分、總體健康評分、精神健康評分、社會功能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多維度協同護理組患者的活力評分、總體健康評分、精神健康評分、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常規護理干預組(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分,±s)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分,±s)
注:* 與同組護理前相比,P <0.05。
組別例數活力評分總體健康評分精神健康評分社會功能評分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多維度協同護理組3572.68±4.45 95.12±2.28* 73.25±4.77 95.31±2.74* 73.72±3.44 95.53±2.85* 73.47±3.45 95.70±2.58*常規護理干預組3572.77±3.49 91.06±3.44* 73.12±4.57 91.49±3.25* 73.68±3.37 91.31±3.48* 73.35±3.48 91.56±3.45*t 值0.0945.8200.1165.3160.0495.5500.1445.685 P 值0.9250.0000.9070.0000.9610.0000.8850.000
護理滿意度情況:多維度協同護理組滿意24 例,一般10 例,不滿意1 例,護理滿意率為97.14% ;常規護理干預組滿意19 例,一般8 例,不滿意8例,護理滿意率為77.14%。多維度協同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高于常規護理干預組(χ2=4.590,P=0.032 <0.05)。
老年人是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高發群體。近年來,此病的發病率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而逐年攀升[5]。多數此病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呼吸困難等癥狀,其生活質量會受到嚴重影響[6]。這會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悲觀、抑郁等負面情緒,致使其遵醫行為受到影響。在進行常規護理干預時,護理人員會按照科室常規護理流程向患者提供相關護理服務,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干預作用,但是在改善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方面仍然存在不足[7]。與常規護理方式相比,多維度協同護理具有更加人性化、科學化的特點。在實施該護理的過程中,可以先對患者的實際患病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并基于不同維度制定出針對性護理方案[8]。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多維度協同護理組患者的遵醫用藥評分、合理飲食評分、科學運動評分、心態調節評分均高于常規護理干預組(P<0.05),說明該護理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遵醫行為。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患者的活力評分、總體健康評分、精神健康評分、社會功能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多維度協同護理組患者的活力評分、總體健康評分、精神健康評分、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常規護理干預組(P<0.05)。這與張金麗[9]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其原因為:在心理維度,護理人員會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然后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用加強疾病知識普及的方式提高認知水平,改善悲觀抑郁情緒;用轉移注意力等方式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因此其精神狀態會得到良好改善[10-11]。在生理維度,會根據患者的作息特點、飲食特點等制定出相關康復及飲食計劃,在保障營養均衡的同時,提高康復效果。在環境維度,會盡可能地為患者營造出舒適、安靜的療養環境,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12-13]。在治療維度,對存在不同病情特點的患者予以針對性護理指導,關注其用藥后不良反應問題,可在提升臨床治療效果的同時,保障用藥安全性[14]。在社會維度,會鼓勵患者家屬共同參與治護工作,使患者能夠盡快回歸家庭和社會。本研究結果顯示,多維度協同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97.14%,高于常規護理干預組的77.14%(P<0.05),提示多維度協同護理干預更加容易得到患者的信賴和認可,對拉近護患關系、提升護理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對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多維度協同護理干預能夠改善其遵醫行為,提高其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