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潤清
(山西省大同市云岡區人民醫院,山西 大同 037001)
盆腔炎是一類在臨床上常見的婦科疾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1]。慢性盆腔炎一般表現為女性生殖器及其周圍組織發生慢性炎癥,發病原因一般為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低下或因某些感染性疾病治療不徹底,從而導致慢性盆腔炎的病情纏綿難愈[2]。慢性盆腔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小腹墜脹、帶下量多、腰腹疼痛等,若得不到及時有效控制,可能會引起輸卵管堵塞等并發癥,嚴重者甚至會導致不孕,從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理與心理健康[3]。目前,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方法主要為應用抗菌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但慢性盆腔炎的發病機制比較復雜,存在病情纏綿的特點,而抗菌藥物的作用靶點及作用機制較為單一,長期應用可能會誘導病原菌產生耐藥性,故治療效果不佳[4]。中醫藥在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與西藥聯合應用可發揮協同效應,有效治療慢性盆腔炎,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痛苦[5-6]。野菊花栓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之功,是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常用藥。本研究探究野菊花栓聯合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治療氣滯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療效及對炎癥細胞因子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大同市云岡區人民醫院收治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8例。對照組年齡22~45歲,平均(32.13±3.13)歲;病程3~22個月,平均(10.12±2.23)個月。觀察組年齡21~45歲,平均(32.53±3.05)歲;病程3~21 個月,平均(11.32±2.85)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倫理審批號:20201603),且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要求[7]。
1.2 納入標準
(1)西醫診斷標準 參考《婦產科學》中慢性盆腔炎的診斷標準:子宮壓痛或附件壓痛或子宮頸舉痛;口腔溫度>38.3℃;子宮頸分泌物異常或宮頸脆性;陰道分泌物鏡檢白細胞增多;紅細胞沉降率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實驗室檢查示子宮頸淋病奈瑟球菌或沙眼衣原體感染;臨床表現為下腹墜脹感、月經不調、白帶異常等;病程數月之久,偶有精神不振、失眠、周身不適等神經衰弱癥狀;影像學檢查提示存在盆腔炎及盆腔積液[8]。
(2)中醫診斷標準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有關氣滯血瘀型盆腔炎的診斷標準[9]。主癥:下腹刺痛,痛有定處,腰骶部脹痛尤甚,經行腹痛;次癥:月經量多或經期延長,經色暗紅,夾血塊,胸脅或乳房脹痛,白帶量多,色白或黃。舌脈象:舌質暗紅,舌苔黃,舌下絡脈曲張,脈弦或弦澀。
1.3 排除標準 合并精神疾病等無法正常配合治療者;有傳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者;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子宮及附件腫瘤、結核病患者;對本研究治療藥物過敏者。
2.1 對照組 采取頭孢曲松鈉治療。取2.0 g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成都倍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527,1.0 g(按C18H18N8O7S3 計)/支]溶于250 m L 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治療7 d。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野菊花栓治療。野菊花栓(湖北東信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2021474,2.4 g/粒)治療,每晚睡前溫水坐浴10 min后將1粒野菊花栓劑納入肛門內7~10 cm 處,每日1次。連續治療14 d。
3.1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下腹脹痛、左右附件隱痛、腰骶脹痛的緩解時間及白帶性狀有一定改變的時間。②炎癥細胞因子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 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③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發生頭暈、惡心嘔吐、食欲下降、腹瀉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3.2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的療效評定標準[9]。顯效:下腹墜痛感消失,月經及白帶狀況正常,子宮及子宮附件檢查時無壓痛,盆腔積液及包塊消失;有效:下腹墜痛有所緩解,月經及白帶基本恢復正常,子宮及附件壓痛減輕,盆腔積液及包塊減少;無效:下腹墜痛無好轉,白帶及月經無改變,盆腔積液及包塊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67%,高于對照組的70.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氣滯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觀察組下腹脹痛、左右附件隱痛、腰骶脹痛緩解時間及白帶性狀有一定改變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氣滯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d,±s)
表2 兩組氣滯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d,±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下腹脹痛緩解時間左右附件隱痛緩解時間腰骶脹痛緩解時間白帶性狀有一定改變時間觀察組 48 6.31±1.13▲ 7.50±0.98▲ 5.11±1.35▲6.98±1.16▲對照組 48 13.40±1.44 11.42±1.28 12.41±1.96 11.02±1.31
(3)炎癥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TNF-α、CRP、IL-6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TNF-α、CRP、IL-6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氣滯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療前后炎癥細胞因子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氣滯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療前后炎癥細胞因子水平比較(±s)
注:1.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CRP,C反應蛋白;IL-6,白細胞介素-6。2.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TNF-α水平(pg/m L)CRP水平(mg/L)IL-6水平(pg/m L)觀察組 48 治療前 79.51±2.59 12.72±1.09 137.72±5.82治療后 36.18±1.25△▲ 3.77±0.21△▲ 75.22±3.03△▲對照組 48 治療前 80.33±2.52 12.46±1.21 138.12±5.41治療后 47.44±1.32△ 5.93±0.41△ 105.69±4.55△
(4)安全性比較 觀察組有1例出現胃脹,對照組有兩例出現惡心癥狀。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盆腔炎是育齡期婦女常見的生殖系統疾病,主要原因為機體感染病原菌或外邪后,未能及時有效控制,導致宮頸組織產生炎癥,或因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徹底治療而進展所致。目前,臨床治療慢性盆腔炎主要采用抗菌藥物控制炎癥,常用的抗菌藥物為頭孢曲松。頭孢曲松是第3代頭孢菌素,對于大腸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但長期使用會引起機體耐藥[10]。由于慢性盆腔炎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且盆腔內環境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因此使用單一抗菌藥物難以取得滿意效果。中醫藥治療盆腔炎可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抑制氧化應激反應及炎性反應[11]。
現代醫家認為,慢性盆腔炎的發生多因經期、產后及婦科手術后血室正開,攝生不慎,感染寒濕熱毒之邪,或經期房事不節,飲食、勞逸失調,致濕熱余邪留戀于沖任、胞宮,阻滯氣血而成瘀,或肝經積郁,氣滯血瘀,不通則痛,久則內結成癥;或體質虛弱,病久損傷正氣,致正虛邪戀[12]。中醫藥治療慢性盆腔炎可通過化瘀止痛、清熱除熱等方法。野菊花栓是臨床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常用中成藥,主要成分為野菊花,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之功。野菊花主要活性成分如皂苷、多酚、氨基酸、黃酮、生物堿等,具有解毒利尿、抗菌消炎、調節機體免疫力等作用,同抗菌藥物等聯合應用治療慢性盆腔炎具有協同增效的作用[13]。
目前,關于慢性盆腔炎的發病機制雖然尚未明確,研究認為多種炎癥因子在盆腔炎的發生與進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TNF-α、CRP、IL-6是較為常見的促炎因子,是評價機體炎癥狀態的重要指標。研究發現,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TNF-α、CRP、IL-6炎癥因子水平顯著高于健康人群[14]。TNF-α主要由巨噬細胞分泌,參與炎癥的發生,影響炎癥進程。研究表明,TNF-α分泌增加,加重慢性盆腔炎[15]。IL-6是重要的促炎因子,參與淋病奈瑟菌、支原體感染,引起炎癥,加重炎癥損傷[16]。
野菊花栓的主要給藥方式是直腸給藥,直腸黏膜附近具有豐富的血管,藥物經過直腸黏膜吸收后可避免肝臟的首過效應而直接進入血液循環中。直腸緊鄰于陰道子宮的后方,通過直腸給藥的方式,野菊花栓有效成分直達病變區域,發揮抗炎、鎮痛、抗菌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使有效藥物濃度維持較長時間,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利于緩解炎癥病灶[17]。野菊花主要活性物質揮發油對金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結核分枝桿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8]。野菊花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均具有較強的抑制效果[1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下腹脹痛、左右附件隱痛、腰骶脹痛緩解時間及白帶性狀有一定改變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提示野菊花栓聯合頭孢曲松治療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療效,且安全性較高,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炎性反應。另外,本研究采用單中心研究,且納入樣本偏少,結果可能有所偏倚,因此后續需進行多中心及大樣本量的研究進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