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欣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吉林 長春 130000)
在宏觀素質教育生態下,校園文化作為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呈現出了不容忽視的育人功能。在其育人功能的發揮中,校園文化可以通過塑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發揮引導、激勵等作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公寓文化節作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活動的創新范式,以學生的生活環境為陣地,展現出極強的泛在性、影響力。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能夠促使高職院校公寓文化呈現出更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增添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內涵與魅力,促使茶文化以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為載體迎來“新生”,也正因為如此,相關方面的課題研究備受關注和熱議。
中國作為茶的故鄉,從神農時代開始至今在制茶、品茶的悠久歷史中形成了獨特而又磅礴的茶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綜合來講,在悠悠歷史發展中,茶文化與我國其他傳統文化實現了緊密融合,逐漸形成與積累了廣泛、深厚的內涵,其形式多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征,既包括各種專著、詩歌、繪畫,又包括茶活動中孕育的精神、品格等,其獨特的氣質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折射出中華民族別具一格的魅力[1]。尤其是在當代多元文化生態格局下,茶文化傳承與發展中借鑒吸收了多重藝術形式,逐漸延伸到藝術、文學等領域,愈加豐厚的內涵底蘊增添了特色民族色彩,因此備受人們喜愛。例如,茶杯不僅僅作為一種飲用工具,更是藝術的創造,包括木刻杯、陶瓷杯、玻璃杯等,造型多樣、花色別致,帶給人別樣的享受。同時,茶道即禪道,在“清新淡雅”與“清新寡欲”的交織中體現出無欲則剛的價值追求,塑造著人們高尚的精神世界。另外,茶還是重要的交互工具,人們品茶過程中平心靜氣地交談,彰顯出獨特地文化品味,并傳遞出多方面的價值觀、認知觀和體驗觀。
教育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學生宿舍和公寓是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的重要場所,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尤其在習近平總書記“三全育人”思想指引下,公寓文化在高職院校掀起了新的育人建設風潮,其作為一種群體文化,在學生公寓以及周圍環境中發生,以物質、意識、制度等形態為載體,通過環境建設、文化發展以及課外活動等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升,是校園文化的有機構成、課堂教學的擴展延伸,呈現出了內容廣泛性、主體群體性、文化持續性等諸多特點。其中,內容廣泛性指公寓文化是教學文化與生活文化的交集,兼具生活、學習、娛樂、交流等多重功能,具有很強的包容性;主體群體性指所有大學生,并且區別于家庭成員的集合方式,雖會涉及到一定的隱私問題,但在朝夕相處之下多數成員都能融入其中;文化持續性指公寓文化是一種群體心理趨同的過程,會在潛移默化中較為持久地影響學生地個體認知、意識行為、價值取向以及做人準則等[2]。
我國茶文化具有多元化的功用與價值,在育人工作中,挖掘茶文化的育人價值、提升對茶文化功用價值的認知與認同,對于發揮出茶文化在育人工作中的價值意義重大。具體而言,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而茶文化就有4700余年的歷史積淀,形成了茶德、茶學、茶道、茶藝等多元化結構,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包括和、德、禮、美、靜等,映射出我國璀璨的精神文明,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對涵養文化自信有重要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因此,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尤為必要,是現代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高職院校踐行“文化自信”戰略的有力支撐。但是現實中,全球一體化趨勢潮流下,加之互聯網科技發展,加速了我國多元文化生態格局的形成,沖擊著當代大學生的認知與視野,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包括茶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生存發展空間。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連,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化的育人結構,有著極強的環境渲染力,將茶文化應用在其中,則以創新的范式開拓了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空間[3]。
公寓文化節作為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其核心價值在于育人,而這也正是茶文化的優勢所在。簡單來講,茶文化作為一種怡情文化,在經久的發展中涉獵范圍越來越廣,與藝術的聯系愈加緊密,其中,茶文化引入了很多書畫、雕刻、音樂、文學等方面的元素,向世人展示了一個清新、典雅的文化世界,無形中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和品味,潛移默化地發揮了美育功能。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不僅可以令學生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而且可以強化公寓文化節的美育功能。同時,茶從物質到精神的升華,融合了儒、道、佛等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其天然特征作為一種崇高的境界象征,蘊藏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正是因為茶文化獨特的品質和精深的內涵,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在系列活動中養成平和、寬容的個性,高尚的情操,正確的價值觀。另外,茶葉最初作為藥劑,具備良好的養生功能,可讓學生了解自然世界的淳樸,達到返璞歸真的境界。從這個維度上講,茶文化在美育、思想教育等領域的優勢,使之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發揮了提升教育成效的作用。
在古代民間,茶就被當作相互溝通、交流的紐帶,少數民族地區更是將敬茶視為最高規格的歡迎儀式。早在古代王朝時期,茶葉貿易還承擔著長治久安的使命,茶馬古道就足以印證這一點。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嵌入,豐富了課外活動形式,可通過茶學術交流會、茶文化論壇等多樣化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社交意識和能力,幫助他們建立志趣相投的交際圈,促進和諧的校園環境,真正實現了公寓文化節的舉辦意義。同時,高職院校在整個教育序列結構中擔當一定的特殊任務,需重點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以“立德樹人”、“工匠精深”為指引全方位影響學生健康成長。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以新穎、有趣的活動方式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其參與能動意識顯著提高,并在充滿歡愉的氛圍中更愿意學習、勞動,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鍛煉。因此,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還有利于豐富活動形式,振動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
公寓文化節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在推進學生公寓文明建設的進程中,高質量的公寓文化節能夠弘揚積極向上文化,營造溫馨、舒適的公寓環境,豐富廣大學生的課余生活。茶文化本身的特質與優勢,使之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發揮了多重積極作用,應當引起高職院校的重視與支持[4]。在推進茶文化融入公寓文化節的過程中,高校需要重視加強頂層設計,深化對茶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從而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鋪開提供保障。事實上,在幾千年的歷史浸潤下,茶文化負載上了十分豐厚的內涵,如先進的思想理念、高尚的人格追求等,為高職院校公寓文化建設提供了充足的養分。但值得著重指出的是,不同高職院校的發展情況、歷史環境存在差異,茶文化在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要立足于實際,具有針對性、適應性,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育人作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對此,高職院校要號召全體師資力量加強茶文化研究,從不同維度視角深挖其精深內涵,有機地與“立德樹人”、“工匠精深”等結合起來,繼而科學地嵌入到公寓文化節中去。
在引導教育工作者對茶文化與公寓文化節之間的融合發展做出研究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高職院校需要引導教育工作者認識到茶文化在強化公寓文化節育人價值中的作用,深化對茶文化功能的認知與認同,為教育工作者更為重視茶文化以及開展茶文化育人功能挖掘、研究工作夯實意識基礎。在此方面,高職院校有必要依托日常宣傳、教育培訓等,對茶文化的育人功能、茶文化與公寓文化節的契合行等進行宣傳,促使教育工作者更為深入的了解茶文化、關注茶文化,有意識到在自身育人工作中應用茶文化,探索茶文化育人價值發揮路徑等;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有必要明確方向、強化激勵,進一步提升教育工作者開展教研的積極性性,提高茶文化與公寓文化節融合發展研究深度。為了確保教育工作者在茶文化研究過程中具有正確的方向和更高的積極性,高職院校有必要為教育工作者教研工作提供良好環境,并從物質激勵、精神激勵兩個方面入手,豐富激勵手段、強化激勵力度,確保教育工作者在探索茶文化與公寓文化節融合路徑的過程中保持更高的熱情,為研究成效的提升構建保障。
本質上講,高職院校舉辦公寓文化節是一種教育行為,致力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三全育人”思想指引下,要實現茶文化在公寓文化節中的立體化嵌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應用價值,需要緊跟時代潮流,充分發揮網絡優勢,迎合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如此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因此,新時期、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應加速信息化裝備升級,積極引入互聯網絡、人工智能、三維立體等技術,建立學校官方平臺,擴大對公寓文化節的宣傳,吸引大學生積極、主動涌入其中。在此基礎上,通過影像、視頻、動畫等多重方式展示茶文化的豐富形態,以此來增強對學生的感官刺激,促使公寓文化節中的茶文化呈現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和需求,從而被茶文化深深吸引。如此一來,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魅力得到進一步釋放,是促進學生廣泛、積極、主動參與的有效途徑[5]。從另一個側度上講,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加持,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有利于實現更為廣泛的傳承。
首先,高職院校可以使用專題講座形式,將茶文化融入公寓文化節當中。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是傳承中華民族文化歷史的有效途徑,為公寓文化節的順利舉辦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支持。在此過程中,要使學生充分參與其中,認知、了解茶文化至關重要。對此,高職院校可在公寓文化節組織前期,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開展專題講座活動,根據公寓文化節的活動需求及要求,廣泛邀請茶文化專家、學者以及非遺傳承人參與其中,與師資團隊形成互補之勢,從不同維度視角呈現茶文化豐富的知識架構、精致的美學藝術、高尚的道德情感等,潛移默化中浸潤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能動意識。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可組織公寓文化節“你我他”行動,即組織全體學生提前自主搜集茶文化相關資料,繼而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為公寓文化節出謀劃策,促進學生在整個公寓文化節過程中的參與,勢必能夠取得良好收效。
其次,高職院校可以組織茶吧試點活動,拉近茶文化與學生群體之間的距離。中國作為茶的故鄉,茶文化早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身為炎黃子孫,尤其是承擔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建設重任的大學生,有責任將茶文化悠久地傳承下去。鑒于此,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以茶文化為主題,組織茶吧試點活動,讓學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自主了解茶文化相關知識。在此過程中,創新布設高職院校公寓環境,開辟茶文化基地,選擇合適的位置設置以茶水為特色的服務性、非營利性茶吧,并提供國學方面的書籍,促進大學生交流,打造和諧、友愛的氛圍空間。在此基礎上,高職院校還可在公寓文化節開展茶點研發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將中餐、西餐、雕刻等工藝融入其中,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潛移默化中提升他們的審美情趣、勞動素質,并由此獲得豐富多彩的人生體驗,對之發展有重要意義。
最后,高職院校有必要依托文化實踐活動,強化茶文化在公寓文化節中的育人功能。在以往的校園文化建設模態下,公寓文化節建設多停留在理論層面,通過系列宣傳活動讓師生熟知文化節內容,但是最終育人成效收效往往不盡如意。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需要深入開展學生需求分析,全面了解他們的身心特點,以其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開展多彩的實踐交互活動,使之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浸潤和成長[6]。例如,高職院校可開展“裝扮公寓行”活動,讓學生以茶文化為主題,根據自己的喜愛偏好自由裝扮寢室,共同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從而喚起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走入大自然,拍攝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茶葉的生長狀態,并與之蘊藏的精深理念、文化思想結合起來,通過真實的畫面折射寧靜致遠的內心,感受茶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用以裝扮寢室,輔助保持內心的平靜。大學生在認識、了解、應用茶文化的過程中,自覺參與公寓文化建設,協同打造和諧的公寓氛圍,能夠令校園生活更加美好。
綜上所述,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公寓文化節中的應用,發揮了多重價值作用,包括傳承歷史、增強教育、豐富活動等,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意義非凡,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議題。未來,高職院校應深刻認知并理解茶文化的多重意義,結合實際情況,加強該方面的課題研究,依托高素質水平的師資隊伍支持,充分耦合網絡,并創新公寓文化節的組織形式,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茶文化價值。作者希望學術界大家持續關注此類課題研究,從不同視角切入,針對性地提出更多有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