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慧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100018)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已今非昔比,如何保護和傳承包括茶文化在內的各類中華傳統文化成為當前一項重大課題,備受政府及社會的關注。當前,我國茶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有的國家以及企業妄圖將中國的茶文化占為己有,導致我國茶文化保護與傳承面臨諸多挑戰。所以,在新時代發展環境下,有必要從法律視角出發探討茶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問題,希望在有效保護中國茶文化的基礎上,為中國茶文化實現廣泛傳播營造良好的環境。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等。經過數千年的探索與發展,不僅出產了品類豐富的茶葉,并且推出了精妙絕倫的茶藝,刻畫描述了數不勝數的茶文化畫卷,撰寫了不勝枚舉的茶文化書籍,并且在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多元文化的影響下,逐步形成了融合“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等價值理念的茶文化,其中,在“天人合一”理念方面,不論是茶葉、茶具,還是烹茶人、飲茶人,都要做到有機統一,只有人與物、人與茶文化中所蘊含的思想完美融合,才能真正感悟和掌握茶文化的精髓。在“中庸之道”方面,強調茶藝師行為舉止規范和端莊,沒有一絲張揚,沉著穩重的行為反映的是平和的內心。以上核心價值是茶文化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所在,也是茶文化歷經風雨依然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關鍵所在[1]。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應在綜合考慮茶文化內容、特點、形式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礎上做好立法工作,以完善的法律為茶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本文認為在為保護茶文化而進行立法或調整、完善法律制度時,要特別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一是有利于茶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原則。茶文化及其遺產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在以法律為手段促進茶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發展的過程中,首先要避免法律法規與茶文化的保護與發展之間產生矛盾;其次要增強立法的可行性和長期發展性,既要考慮對茶文化的有效保護,還要通過法律促進茶文化傳承與發展,由此使得中華茶文化及遺產得到廣泛弘揚[2]。
二是遵循民意的原則。在茶文化的保護與傳播中,廣大民眾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在進行立法時,要遵循廣大茶文化保護者的共同意愿,根據他們的保護工作開展情況及其提出的保護建議,不斷完善和優化法律制度。另外,我國在進行立法時,要著重考慮茶文化及茶文化遺產的特點和特殊性,切勿直接照搬國際經驗和國際方法,否則就導致我國法律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不利于茶文化保護與發展[3]。
科學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一方面有助于優化茶文化資源體系,另一方面能夠為茶文化宣傳與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促進茶文化的價值得到深度挖掘和充分發揮。在當前發展環境下,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層面入手完善和優化法律體系,促進茶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并實現創新發展。
首先,加強立法,有效保護茶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構成,茶文化一方面表現出與傳統文化的諸多共性,同時也表現出自身的一些特殊性。我國立法部門可在借鑒現有傳統文化保護法律條文的基礎上,結合茶文化的特點、性質等,出臺專門的法律政策,分別從著作、專利以及商標等方面入手出臺針對茶文化產業的《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等,以此形成一套完善嚴謹且具有良好可行性的法律體系。另外,我國立法部門應在此基礎上,根據我國茶企的運營特點、茶文化產業的發展形式制定《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相關法律,以期在推進文化產業穩健、規范、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促進茶文化精髓得到弘揚,由此實現茶文化價值最大化[4]。
其次,加大宣傳,增強茶企及民眾的茶文化保護意識。針對茶文化及其產業發展制定并完善一系列法律政策之后,無論是茶文化行業協會,還是我國立法部門以及政府部門等相關單位,都要增強宣傳意識,通過報紙、發放宣傳冊、微博等多種渠道向茶企及廣大民眾宣傳保護茶文化、推動茶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嚴格要求所有人自覺遵守現行法律政策,自覺增強茶文化保護意識,形成全民保護茶文化、保護中華傳統文化的良好風氣,以此使得中華茶文化在得到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實現廣泛傳播,以此增強國民文化自信。
此外,嚴格執法,對不法分子進行強有力地震懾。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為不法分子竊取中華茶文化、盜用中華茶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而在我國法律體系日臻成熟完善的今天,一方面,我國立法部門要根據茶文化及茶產業的發展情況及時調整和完善相關法律,另一方面,執法部門要秉承著“為民服務”的基本原則積極履行職能,深刻認識到執法工作開展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我國中華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所以,執法人員要嚴格按照現行法律制度進行執法,一旦查出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手段盜用或破壞茶文化及茶產業發展,要在嚴格執法基礎上按照現行法律條例對不法分子進行懲處,同時也可以根據案情的惡性程度適當地加大懲處力度,以此實現對各類不法分子的強烈震懾,使其認識到,一旦觸犯法律就會付出重大代價,從而有效制止犯罪分子竊取和破壞茶文化,促進茶文化源遠流長,實現茶文化產業穩健持續發展[5]。
華夏兒女憑借著卓越的智慧及勤勞的雙手鑄造了璀璨絢爛的五千年中華文明,同時也鑄造了燦爛的茶文化。歷經千年形成與發展的茶文化,不僅帶有強烈的歲月痕跡,并且很多已隨著時間的累積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在中華文化遺產瑰寶庫中綻放出奪目光彩。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很多茶文化遺產未得到有效保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有一些國家別有用心地剽竊甚至占據中國茶文化遺產,導致中國茶文化遺產面臨危險境地。那么在現行發展環境下應如何有效保護茶文化遺產?本文認為,應通過強硬的法律手段對中國茶文化遺產的保護應用及發展進行充分明確,避免茶文化遺產被不良開發,以免遭受嚴重破壞。
首先,以立法的形式明確茶文化及茶文化遺產傳承主體。若想實現茶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及世代傳承,那么就需要對茶文化遺產的傳承主體進行充分明確。截止到目前,我國還未對茶文化的傳承人及傳承機構進行法律明確,直接影響了茶文遺產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關于茶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如何認定這一問題,可以以法律的形式對傳承人應滿足的條件進行明確。第一,茶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必須要精通相應的茶藝或產業發展技能,能夠深入了解茶文化遺產并嫻熟掌握各種特殊技能;第二,茶文化遺產傳承人需要精通各類茶知識,深諳茶文化遺產的精髓與特點,并且其自身的專業性要深受認同;第三,作為茶文化遺產的傳承人,要從內心深處高度認同茶文化及各類茶文化遺產,能夠身體力行地參與到茶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弘揚工作之中,為茶文化遺產實現保護和傳承而積極探索,能夠通過各種渠道向世人介紹宣傳茶文化遺產,增進人們對茶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了解[6]。
其次,以立法的形式認定茶文化及茶文化遺產傳承的權利與義務。以法律的形式對茶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進行明確之后,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對其應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進行明確,從而使其在法律法規的約束和保障下穩步有序的開展茶文化遺產保護及宣傳工作。按照當前的法律制度體系,在傳承人致力于保護和弘揚茶文化的過程中,若有些傳承人由于身體原因或者其他原因無法繼續開展文化傳承工作,無法繼續履行傳承義務,那么就需要結合法律條件選取合適的文化傳承人。同時需要注意到,如果文化傳承人不主動、不積極地參與文化遺產傳承及弘揚工作,就應該根據其具體表現決定是否撤銷其傳承人的資格。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和發展模式,文化傳承人享有的權利主要表現為能夠獲得政府社會組織等相關資源的支持,使其心無旁騖地投入到文化傳承及保護的工作之中。同時,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和發展模式,可以實施金字塔式傳承制度,首先處于塔尖的傳承人是地方政府部門嚴格按照相關標準或要求選定的,塔尖之下的傳承人多以助理或者學徒的身份跟隨在法定傳承人身邊,學習文化傳承內容、傳承方式以及傳承理念等,由此保障茶文化遺產保護及傳承工作能夠正常開展,同時保證茶文化遺產保護及傳承工作的持續性和長效性。在實施金字塔式傳承制度的基礎上,當地政府部門要加強與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交流,資助其每年至少開展兩次公共演出,確保傳承人積極履行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的職能。同時政府單位要給予傳承人一定的資金補貼或獎勵,確保其基本生活不會受到影響,根據傳承人的表現給予適當的獎勵,以此激發其保護和傳承茶文化遺產的熱情。
若想實現對茶文化的有效保護,首先要從知識產權方面入手,完善知識產權體系,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對茶文化的產權及各相關周邊元素的應用形式、應用條件等進行充分明確,以此實現保護茶文化知識產權的目的。相對來講,美國、韓國等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做得比較完善,所以,我國在針對茶文化制定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過程中,可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參考其應用模式及應用理念,盡可能地減少錯誤,避免走一些彎路,付出慘重代價。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文化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以美國的漫威動畫為例進行說明,美國文化產業、娛樂產業高度發達,為了有效保護自身動畫作品及影視作品,避免作品被他人盜用,漫威公司不僅對影視作品進行了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并且將動畫中與動畫相關的各種元素,比如人物形象、動畫形象等,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實現知識產權保護,由此保證基于漫威公司及其影視作品延伸出來的周邊元素都能夠獲得知識產權的保護,而這既有利于保證漫威動畫作品的應用規范性,也有利于漫威企業獲得更可觀的經濟利益。若其他企業或人員想要將漫威企業出品的動畫作品中的元素應用于某一個領域或某一個事件上,就需征得漫威企業的同意,并且需要向其一定的費用,這就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力量[7]。
在現行發展環境下,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做的還不是很到位,許多茶公司,特別是規模較小的茶公司不注重保護知識產權,尚未創建專門的法律部門,導致如果自身的產品被盜用,將很難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維權。所以,在未來發展中,我國立法部門要在借鑒國際先進模式、成熟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本國茶文化的特點、內容、形式以及發展歷程等對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進行完善與優化,盡可能地保護遵紀守法并公平競爭的茶企。對于未經允許擅自運用他人企業茶文化元素的不法分子,要通過法律手段進行嚴懲,以此形成茶文化的知識產權得到有效保護的良好局面,為茶文化在新時代發展環境下實現廣泛傳播創造有利條件。
在致力于開發和保護茶文化等相關工作時,茶企、茶葉組織協會等相關單位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在法律的規制與保障下推進茶文化產業發展,深度挖掘并充分發揮茶文化價值,使得茶文化在得到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實現廣泛傳播以及深度弘揚。
第一,在保護和開發茶文化方面,我國立法部門要出臺專項法律,對茶文化保護及開發者需要承擔的責任以及享有的權利進行充分明確,賦予茶企、茶葉組織協會等相關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取措施保護并發展茶文化的權利,同時需要他們承擔遵守法律政策、履行茶文化開發責任的義務,要求茶文化的保護者及開發者要廣泛深入地了解茶文化的內涵與價值,如果在茶文化保護及開發中出現任何違法違規問題,則需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依法追責,以此保證茶文化產業發展的規范性及合理性。與此同時,茶文化開發企業要增強法律意識,學會以法律為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如果發現自家產品被其他企業仿冒,或者自身的茶文化品牌或形象被侵權,那么需要據理力爭,通過法律司法途徑正當維護自身權益,以此使得任何侵權違法行為得到有效查處,有效打擊犯罪分子的猖獗氣焰[8]。
第二,在保護和開發茶文化方面,我國立法部門要以健全的法律、完善的制度有效維護開發者的正當權益。究其原因,茶企在保護和弘揚茶文化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有有效保護其合法權益,才能夠使其投入更多時間、精力以及資金打造茶文化品牌,維護茶葉品牌,促進茶葉品牌的內涵更加豐富、品牌價值進一步提升,而這就能夠使茶文化企業獲得更豐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夠擴大茶企影響力與知名度,為茶文化開發及保護工作夯實重要基礎。但是整體來講,我國很多茶文化開發企業不僅存在著品牌意識薄弱的情況,也未深刻認識到保護和弘揚茶文化的重要性,目前市場上很多茶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切實破壞了知名茶葉品牌的形象,擾亂了茶葉市場經濟,同時減弱了消費者對品牌茶企的信任,這從長遠來看不利于中國茶文化發展,同時會影響中國茶葉市場發展。所以,我國立法部門要以此為切入點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相關法律,加強對各類違法行為、侵權行為的查處和治理,進一步提高侵權及違法行為的違法成本,促進茶葉市場穩健運行,實現茶文化的有效保護及全面弘揚。
茶文化保護與發展是每一個中國公民應盡的責任,立法部門要增強責任意識,深刻認識到法律在保護和發展茶文化中的作用,要結合茶文化及茶文化遺產的特點、內容以及形式不斷完善法律,以此為茶文化在新時代實現廣泛傳播提供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