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田,康潔平
(北京服裝學院,北京 100029)
服飾、化妝、發型等共同組成的外觀,對人的身份構建與表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樣,對于舞臺藝術表演者來說,他們的著裝也對角色身份的塑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戴安娜·克蘭在《時尚及其社會議題——服裝中的階級、性別與認同》中表示,作為社會地位和性別最明顯的標志之一,服飾顯示出不同時代的人們如何感知自己在社會結構中的定位以及如何協調不同的地位邊界[1]。拉斯·史文德森在《時尚的哲學》一書中強調,認同的形成與時尚之間存在著相關性,我們借助時尚——作為構建身份認同的工具,從而使得時尚在當代社會及人類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亦如喬安妮·恩特威斯特爾在《時髦的身體》中所言:“時尚與衣著和身份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我們所穿的衣服可以是對于身份的表達,告訴別人有關我們的性別、階級、地位之類的信息。”[3]馮琳在《時尚與身份的構建——以首飾設計為例》一文中提出了首飾是身體的延伸這一觀點[4],曹海洋在其發表的文章《時尚——作為身份的認同》中也分析了外觀與身份建構的密切聯系,如今人們更多地把身體塑造為一種符號表達,通過時尚與衣著與自己的身份建立一種積極地關系[5]。
對于舞臺表演者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服飾、化妝和發型不僅反映了個人品位,還傳遞了重要的角色信息,能夠構建和表達自己的身份認同。
現如今在眾多善于使用外觀來表達身份的舞臺表演群體中,日本的視覺系搖滾音樂團體無疑是將外觀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視覺系是日本音樂中的一種運動,其獨特之處在于其成員使用不同層次的化妝、精心設計的發型和華麗的服裝來凸顯其藝術特點,通常與雌雄同體的美學相結合。該運動于1980 年代的地下音樂圈興起,受到西方硬搖滾、華麗搖滾/金屬表演以及朋克哥特式搖滾的影響,從1980 年代后期和1990 年代初期開始逐漸發展蓬勃。
視覺系音樂團體以其獨特而引人注目的裝扮和形象,成為整個音樂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通過精心設計的服飾、夸張的化妝和個性十足的發型,這些團體以其視覺沖擊力和獨特的個人風格贏得了廣大粉絲的熱愛與追捧。視覺系搖滾樂團通常會采用各種各樣的發色和服飾,從優雅的文藝復興風格到前衛的后現代風格都有可能出現,在樂隊中,也會有一些成員選擇穿女性化的服裝,盡管大多數視覺系樂團都是由男性組成,但這一部分成員的服裝和化妝常被視為傳統意義上女性化的。一般而言,地下時期的視覺系搖滾樂隊更強調理念性的創作和表演,服裝和音樂的風格也更大膽;而進入主流后,樂隊的服裝和音樂風格則趨向于平常化。
Malice Mizer 是其中一支極具代表性的日本視覺系搖滾樂隊,他們的外觀風格非常獨特有個性,整個樂隊注重形象和氛圍營造,在音樂演出中強調了服裝、化妝和舞臺設計等方面的細節。下面將從兩方面來分析服飾對于Malice Mizer 作為搖滾音樂人的身份起到的作用。
社會學家瓊斯·馬布倫對20 世紀50 年代初到60 年代后期的搖滾樂手著裝展開了廣泛的研究,她認為服裝的含義必定是明確的:“(搖滾樂手的)粉絲們必須馬上知道哪些樂手是反叛的少男少女,哪些又是乖巧的。”可見,搖滾明星的外觀著裝是其確立個人身份特征以及傳達音樂風格信息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搖滾音樂(Rock Music)是發源自20 世紀50 年代初的一種音樂類型。自20 世紀60 年代末期以來,“搖滾”這個詞變得越來越普遍被使用,通常被用來與流行音樂進行對比。多年來,搖滾音樂的風格發生了許多變化,但總體而言,它始終注重表達個人情感,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對主流文化的反叛,反映周遭社會環境下人性的流露與變化。按照英國社會音樂學家和前搖滾樂評論家西蒙·弗里斯的說法,“搖滾音樂不只是音樂,搖滾音樂家將技巧和突出的技能與浪漫的藝術觀念結合起來,表達原創性和真誠性”。
本身作為搖滾樂手的一分子,Malice Mizer 需要在外觀著裝上表現出身份的歸屬,形成一種個性的“標簽”。樂隊成員Mana 是一位很典型的代表,如圖1 所示。在各類現場演出以及MV 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幾乎從始至終都是以一種傳統女性的裝扮出現在觀眾眼前的,長發搭配女性發飾,身著裙裝。

圖1 成員Mana 服飾裝扮
蘇珊·凱瑟在其著作《服裝社會心理學》中提到,人的外觀與文化類別是息息相關的,文化類別包括了例如性別,年齡,階級等等[6],而我們外在的穿著則體現了我們所歸屬的文化類別,而樂隊成員Mana 作為男性卻穿著傳統意義上女性化的服飾,這無疑是一種性別的扭轉。其實這種性別文化類別的扭轉并非日本視覺系的首創。20 世紀70 年代的搖滾歌手大衛·鮑伊以及佩蒂·史密斯都將外觀上的性別扭轉融入了自身的音樂表演中,發起了對傳統男性化與女性化概念的反叛,這種性別角色的混合也逐漸變成了搖滾音樂界的某種傳統——恰恰與這一群體所倡導的反叛主流以及打破刻板印象的精神相吻合。這種傳統也被日本視覺系樂隊繼承下來。在性別之外,Malice Mizer 的成員也會有意通過改變外觀上的衣著和妝造來進行年齡、種族等文化類別的改變。例如樂隊成員Yuki,在歌曲mv 中通過服裝和化妝技術,使自己看起來像是一位留著胡子的中年的歐洲籍男子,這種對文化類別的扭轉表現出樂隊的獨特性的手段成為他們的獨特標簽。
在此基礎上,Malice Mizer 的這種著裝風格反映了個體主義和自我表達的重要性。通過將自己的外貌和裝扮與眾不同,這些樂隊成員試圖凸顯自己的獨特性和個性,他們希望在視覺上引起他人的注意,并且試圖展現自己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的個性形象。正因為如此,這樣的外觀風格在年輕人中間非常流行,因為它可以讓他們展現自己的個性,反叛傳統以及刻板印象,形成獨特的文化并且獲得社會認可和贊同:日本視覺系樂隊的成員通常對時尚非常敏感,他們試圖通過服裝和造型來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特征。這恰恰反映了年輕人對于時尚、流行文化和亞文化的追求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音樂藝術的舞臺表現中,服裝不僅通過視覺呈現現實世界,同時也透過視覺意象來傳達一些音樂中本質和內在的含義。在音樂表演中,服裝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觀眾會將表演者的服飾作為藝術表現和視覺享受的一部分,因此,音樂家通常也會借助舞臺服裝來傳達音樂意象,增加藝術表現力。
就像傳統戲劇舞臺呈現方式一樣,音樂作品也可以通過舞臺服裝直觀地展現人物的身份。這里的“身份”指的是個人對自己的認知,而在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則是表演者對于身份認知的具體表現。因此,舞臺身份可以被視為音樂作品中伴隨著音樂所呈現出來的角色。另一方面,音樂作品可以通過歌詞或曲調等手段來喚起觀眾的想象,幫助他們構建某種場景——并不是指特定的生活情境,而是指一種依托于客觀環境存在的、基于特定場景描述的音樂意象。這種音樂的結構相對簡單、直接,同時也適合在相應的環境和空間中演奏。與之相對應的是“場景音樂”,它主要描繪客觀事物而存在,樂隊在表演的過程中,通過外觀著裝來塑造角色,進而構建和完善了音樂表達的場景,便于聽眾和觀眾代入其中,獲得更好的體驗感。日本視覺系樂隊的外觀特色也反映了一種情感表達的需求。這些樂隊的音樂往往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而他們的外表則是對這些情感的一種呈現。通過選擇特定的服裝和化妝品,在舞臺上創造一個戲劇化的視覺效果,這些樂隊成員可以更加直接地傳達他們的情感和意圖。Malice Mizer 的音樂風格很接近圣堂音樂,又加入了哥特和巴洛克的音樂元素,把古典音樂和現代電子樂結合的另類迷幻音樂發揮得很出色,他們的作品的故事背景通常設置在歐洲,因此為了貼合音樂風格和表達意象,樂隊成員的服飾風格都帶有強烈的歐洲服飾特色。其服裝風格受到了歐洲中世紀哥特風格、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和神秘主義等多種元素的影響,樂隊成員經常穿著華麗的服飾,如精致的古典服裝、復古的紳士服裝、華麗的女性禮服等。他們的服裝通常有濃郁的黑色調,并配以其他暗色調或明亮的金屬色。
另一方面,音樂與服飾在形式的美感上有著共通之處。音樂中存在著節奏和旋律,而節奏與旋律同樣可以運用到服裝、發型、妝容的搭配上,例如色彩搭配,點線面的合理運用等等。Malice Mizer 的服裝強調了對身體線條和輪廓的注重。例如,他們會穿著緊身衣、皮革衣、高領衫等貼身衣物,展現出身體線條的優美曲線。此外,當表演者的外貌、個性與所要展現的角色外形有較大差距,不能滿足表演需求時,則需要通過對演員的妝容造型的改變來進行填補[7]。Malice Mizer 的成員經常涂抹濃重的化妝,來營造神秘、幻想的氛圍,他們的化妝通常具有大膽的色彩、強烈的對比度和富有創意的圖案,這些元素為他們的服裝增添了許多獨特的風格。作為搖滾樂手以及舞臺藝術表演者,他們將外觀的呈現配合上音樂的形式,使自己的“角色”完美地融入了“場景”之中,增添了其藝術表現力。
總體來說,Malice Mizer 本身作為音樂制作者以及表演者,他們將外觀也作為表演的一部分,基于作品風格特點,他們的服裝風格凝聚了多種歐洲文化元素和視覺系的特點,這種外觀特色不僅僅是他們對自己搖滾樂手身份的表征,更是一種對于藝術表現力的加持,與樂隊的作品風格相契合,傳達音樂意象以及音樂理念。
舞臺服飾與裝扮在表演者的身份建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表現出角色的性別、年齡、種族、文化背景和社會地位等信息。服飾一方面可以幫助人們快速并且直觀地辨別出他人所處的社會群體,另一方面,人們也通過著裝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身份塑造,表明自己的定位。
作為日本視覺系搖滾樂隊中極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一支,Malice Mizer 的舞臺外觀呈現形成一種標榜自身搖滾音樂人身份與表達個性的標簽,找尋到自己的身份歸屬,充分展示出作為搖滾音樂人的獨特性與反叛精神;同時,這些樂隊成員試圖通過突出自己的獨特外貌和服裝來表現個性,展示與眾不同的形象。另一方面,樂隊著裝也是其藝術表現的一部分,在音樂表演中,觀眾會將音樂家的著裝視作藝術表現和視覺享受的一部分,因此,音樂家通常會利用舞臺服裝來傳達音樂意象并增加藝術表現力,充分的考慮到舞臺整體的美術藝術表現效果,將道具、化妝、表演、服裝真正的融為一體,塑造好角色身份[8]。Malice Mizer 的服裝以及成員扮演的角色選擇貼合他們的音樂作品主題,音樂與服飾的搭配相得益彰,這種外觀便成了他們音樂人身份的工具,用以增加音樂表現力,給受眾帶來更好的視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