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淼
疾控中心是負責開展各類疾病預防及監測活動、評估疾病流行現狀等工作的重要機構,中心內理化實驗室是踐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重點要求,落實疾病預防控制策略及措施的關鍵部門。理化實驗室工作質量對疾控中心疾病預防、衛生監測以及學術研究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影響,構建科學的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能夠促進各項實驗的有序開展,保證檢驗結果精準合理,為疾控中心疾病預防和監測工作提供支持[1]。常規的疾控中心理化實驗室質量管理工作大多按照固定的規章制度進行,考慮到當前對疾控中心疾病預防、監測要求的不斷提升,理化實驗室中理化項目檢測、技術開發等工作均需要隨之更新,傳統的質量管理方案可能存在一定滯后性,應探索更為靈活、創新,能夠順應高要求的質量管理方式。研究發現[2],應用全面質量控制,能夠規范理化實驗室中儀器設備維護、試劑藥品保存應用等方面的標準,并通過加強環境、安全管理來減弱環境因素對實驗結果準確性的影響,將其落實在疾控中心理化實驗室工作中,有助于科室各項檢測、學術研究工作的有序開展。基于此,現就全面質量控制對疾控中心理化實驗室工作質量的影響展開分析,以提高該科室工作質量,為公共衛生監測工作提供支持。
1.1 一般資料研究時限自2018 年1 月~2020 年1月,研究對象的選取限定于天津市河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理化科,該科室于2019 年1 月開始落實全面質量控制。
1.2 方法2018 年1~12 月實施常規理化實驗室質量管理,工作人員根據實驗室內規章制度在實際工作中落實各項要求,按照規范使用科室內各儀器設備,一旦出現不良事件則主動報告管理人員。
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落實全面質量控制,具體如下:①質量控制隊伍建設 選取工齡≥3 年且能力過硬的工作人員作為組長,負責分配組內人員工作任務并制定質量控制考核內容、標準。每季度組織科室所有人員匯報全面質量控制期間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質量管理優化對策,將所提出的對策應用至下一個季度的管理工作中,形成動態管理機制。②定期培訓 根據每個階段反饋的問題及解決措施來更新實驗室工作人員工作培訓內容,通過現場模擬演練鍛煉工作人員解決各種儀器無法正常使用、檢驗質量不達標等問題的能力,開展網絡培訓以便工作人員了解先進的理化實驗室質量管理方法,包括對新型儀器的保養方法、對進口藥品的核查方法等。定期總結理化檢驗中類似試劑使用不當、提純方法不恰當等常見問題,由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提出能夠提高檢驗準確度的建議和技巧供其他人員學習。③物品準入管理 落實個人責任制,工作人員輪流負責科室樣品、試劑、儀器的管理工作,明確每一類物品轉入科室、使用信息,所有數據一式兩份歸檔上傳至本地計算機和網絡信息管理系統,使用試劑需記錄取用量、歸還量、檢驗項目、使用人等。使用標準物需要記錄濃度、規格、樣品編號、溫濕度、稀釋日期、取用量、配置濃度、配置量、配置有效期、剩余標準物處理方法、檢驗項目、標準物來源、使用人。使用儀器需記錄使用日期、溫濕度、設備運行情況、檢驗項目及編號、使用人。④獎懲掛鉤 將科室質量管理培訓考核結果及日常工作質量與人員獎懲制度掛鉤,對失誤次數少、在崗時間長、管理質量高的人員給予獎勵及向評優晉升方面的制度傾斜,對出現失誤的人員依據失誤嚴重程度酌情給予通報批評、待崗、調離等處理。⑤分類管理 根據科室內儀器設備的用途、精密度、耐熱性、抗壓性等進行分類管理。對一些價格昂貴、精密度較高的設備加強檢修和清潔,獨立擺放部分易燃易爆物品,并做好實驗室的防火防漏電工作。對實驗消耗品進行針對性處理,避免將上述物品隨意丟棄至公用垃圾桶。⑥檢驗用品管理 對不同類型理化檢驗設備作分類維護保養,保證儀器設備運行狀態良好。實驗期間需控制設備所在環境溫濕度符合標準,做好各種樣品檢驗儀器的清潔工作,以保證檢驗樣品純度。在每次檢測前,均需要對照國家標準中對于檢驗流程、結果判定、誤差控制等方面的標準,每項實驗均借助空白測試、精密度實驗、準確度實驗等印證實驗可行性,經批準后開展檢驗。工作人員需要通過培訓,明確不同實驗類型數據的計算標準、對應單位,以減少數據錯誤。⑦安全管理 a.多級管理機制。利用日常巡查機制、應急預案等措施構建多級安全管理機制。日常巡查采取輪班制,根據工作人員上班時間進行安排,對積極參與巡查者提供休假、補貼等獎勵。一旦發現電線外露、藥品泄露等安全隱患則及時處理,并記錄處理方法,以便其他人員遇到類似事件時能夠對有效做法進行借鑒。應急預案基于日常巡查及定期檢查中反饋的情況來制定,并根據日常匯報中提到的安全隱患動態優化更新預案,搜集相關文獻或參考其他地區實驗室管理經驗,通過購入足量滅火設備、做好物品絕緣管理等開展應急處理工作。b.設備管理。加強科室安全管理培訓,并做好每類物品的安全管理。在危險品、易燃易爆易碎物品旁粘貼警示標志;對操作流程復雜的儀器設備粘貼操作規程;對使用頻率較高的設備加強老化檢修,以防儀器故障而引發安全事故;使用通電設備前后需檢查電源是否關閉,使用高壓設備需依據規范擺放至特定位置,定期檢查壓力容器使用年限,對接近使用期限的設備粘貼即將到期標識。c.試劑藥品管理。定期核對試劑藥品儲備量,按照使用期限有序排列試劑藥品,按需購入。將危險品獨立放置,庫房內設置獨立的通風、溫度控制設備,在易燃易爆、易揮發、劇毒藥品處安裝監控,并粘貼說明和使用規范。對實驗產生的廢棄物和液體應集中收集于專用容器,依據實驗廢棄物處理標準進行統一處理。⑧環境管理 每次清理實驗廢棄物后立即采取空氣換氣等措施,防止空氣中或設備儀器表面殘留污染物,可使用專用洗劑對儀器表面及地面進行擦洗。每日根據當日氣溫、空氣濕度等,通過開窗、空調換氣、抽濕等方式,調節室內溫度、濕度于穩定狀態。
1.3 觀察指標①對比全面質量控制落實前后科室不良事件(儀器設備損毀、污染、違規操作、藥物浪費、數據運算出錯、安全事故)控制效果。以內部質量控制、外部質量控制、新員工質量控制、日常質量控制、食品風險監測質量控制5 個方面選取20 項實驗室工作進行統計。②采取科室自制量表,從資源管理和維護、工作效率、人員配合與積極性、流程管理和實際操作5 個方面入手評估整體管理質量,百分制計分,分數越高表示管理質量越佳。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研究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若理論頻數≥5 則采用χ2檢驗,若理論頻數<5 則采用連續性校正,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落實前后不良事件控制效果落實后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為5.00%,低于落實前的4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61,P<0.05),見表1。

表1 落實前后不良事件控制效果[例(%)]
2.2 落實前后整體管理質量評分比較落實后整體管理質量評分為(84.20±7.84)分,高于落實前的(72.53±5.6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397,P=0.000)。
目前公共衛生事件愈發凸顯出復雜趨勢,各類新型傳染病肆虐,疾控中心理化實驗室在預測、應對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該科室作為疾病防控的主要防線,需要著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做好各類理化分析工作,把控理化檢驗項目現狀。常規的質量管理方法雖能夠監控科室工作人員的實驗過程,運用規章制度及規范標準促使工作人員科學地進行各項實驗,但常規的質量管理存在模式固定、制度欠完善等不足,管理模式較被動,對增強科室人員專業能力的作用欠佳。基于此,應探討能夠扭轉被動化管理模式、靈活的質量管理方法,促進工作人員為疾控中心科研工作作出貢獻。
為探討能夠提升疾控中心理化實驗室管理質量的方式,本研究就全面質量控制在該科室中的應用成效進行觀察發現,落實此質量管理模式后,科室整體管理質量評分為(84.20±7.84)分,高于落實前的(72.53±5.66)分,與蔣素[3]的研究數據相近,該研究顯示,應用全面質量控制期間科室管理質量評分達到(89.60±3.40)分,高于未實施前的(82.50±4.50)分,提示落實全面質量控制對提高疾控中心理化實驗室管理工作質量有積極作用。全面質量控制能夠扭轉傳統質量管理模式中根據問題尋求解決辦法的被動化思路,增強工作人員對于科室工作質量不利因素的主動防范意識,并根據質量控制期間人員的反饋情況以及存在問題對管理方案作動態更新,將更新后的內容加入到科室培訓中,指導工作人員根據現階段的要求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術水平,將專業能力體現在科室的理化檢驗、儀器設備應用等工作當中[4]。疾控中心理化實驗室屬于檢驗項目的關鍵科室,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是該科室的工作重點之一,即便部分地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概率較低,但科室仍需儲備一定量的耗材,并保證檢驗用品質量達標,了解、掌握各類實驗的操作規范,確保科室工作流程井然有序[5]。將全面質量控制工作成效及個人參與管理工作的頻率與科室工作人員的獎懲掛鉤,能夠調動其主動規范工作流程、規避工作質量不利影響因素的積極性,在實際工作中下意識地去核實操作是否規范,在使用高壓、易燃易爆、具有毒性的物品時主動核驗使用流程是否符合質量管理標準。獎勵機制能夠促進工作人員在面對一些安全隱患、突發事件時主動發揮專業能力進行解決。在此基礎上,定期組織人員匯報質量控制情況、提出存在的問題,可明確現階段疾控中心理化實驗室管理質量提升的制約因素,將責任落實至個人,運用獎懲機制引導個人提高工作質量。將匯報總結成果落實在科室安全管理中,能夠促進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動態更新的制度規范開展實驗操作,對實驗的各個流程實施質控,提高科室整體的管理質量。
提高科室管理質量,可減少工作期間不良事件的發生。由本研究結果可知,落實全面質量控制可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提示此質量管理模式能夠促進疾控中心理化實驗室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通過實施全面質量控制,質控小組成員能夠自科室物品的準入、應用直至養護階段均采取針對性的質量管理方法,在每項物品進入科室前記錄規格、用途等信息,并采取分類管理及養護措施,根據物品的物理性質、用途等分開放置,分別粘貼對應的說明和注意事項,促進工作人員在應用各類檢驗試劑、藥品、儀器時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其用途和規范的使用方法。開展專業培訓及定期工作總結,可為工作人員規范管理試劑藥品、合理養護儀器設備提供技術指導,提高檢驗及數據運算準確率。管理期間加強對儀器及室內的清潔,可減少儀器設備損毀、污染事件的發生,工作人員按照各類物品使用規范進行操作,減少違規操作,通過多級安全管理構建穩定的科室安全管理體系,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聯合獎懲機制及動態管理機制,可督促工作人員主動防范各類不良事件的發生,增強不良事件控制效果。
綜上所述,在疾控中心理化實驗室工作中實施全面質量控制,可促進工作人員主動規范實驗操作,規避各類可能影響科室工作質量的不利因素,提高實驗室質量管理水平,促進科室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