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庫建設是我國水利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保障,而水庫安全運行是水庫各項職能得以實現的重要基礎。因此,加強水庫安全運行綜合管理系統的標準化建設成為信息化時代水庫建設的重要渠道。本文對此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期為水庫安全運行綜合管理系統的標準化建設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水庫,安全運行,綜合管理系統,標準化建設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4.015
Research on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Safe Operation of Reservoirs
WEN Zhi
(Guazhou County Yulin River Area Water Conservancy Service)
Abstract: Reservoir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and the safe 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various functions of reservoirs.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reservoi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reservoir construc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is,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idea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reservoirs.
Keywords: reservoir, safe operati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水庫是我國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防洪、發電、灌溉、供水等多項功能。水庫的安全運行管理,不僅要考慮水庫職能的運用,還需要從長遠角度考慮水庫的建設和綜合效益。在當前科學技術條件下,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深化水庫管理體系改革,積極構建水庫安全運行綜合管理系統,加強數據監測的實時性和數據的共享性,以滿足水利工程監管的標準化需求。
1 水庫安全運行綜合管理系統標準化建設的優勢
水庫安全運行綜合管理系統是采取統一管理的方式對各個分散的水庫進行集中監測。對于新建水庫的運行管理,只需要通過網絡技術就可以實現連接,避免了大量硬件設備的頻繁投入建設,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庫運行管理的運維費用[1]。水庫綜合管理系統的業務板塊大多采用模塊化設計,可以根據水庫自身的運行情況進行靈活的設定。同時,這種信息化系統通常是支持二次嵌入式開發的,也可以自定義增設或者配置業務板塊。因此,水庫綜合管理系統能夠滿足大多數用戶的使用需求,同時還可以借助云平臺等互聯網技術實現系統數據的共享,以供多個用戶參考使用。綜合管理系統的構建可以打破多個不同層面之間的數據通道,實現多項數據的共享聯用。此外,水庫安全運行綜合管理系統的標準化建設還有利于系統的安全保障,其系統等級保護和數據保護模式統一,這種整合型的系統建設安全性更加可靠。
2 水庫安全運行綜合管理系統標準化建設
水庫安全運行綜合管理系統標準化建設要堅持科學、實用、安全、穩定等多項原則,其具體設計要與水庫的現場實際情況和水庫的綜合管理現狀等相結合,從水庫管理的實際需求出發,以建設具有綜合性、經濟性和可推廣性的標準化系統。
2.1 水庫要素一張圖
借助地理信息系統和BIM技術等,將整個水庫流域范圍內的相關工程對象要素數據及數據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的統計,并且通過圖形、表格、熱點等方式將相關數據信息呈現出來,進行可視化的集中展示[2]。綜合管理系統中要涵蓋水庫相關的工程數據。首先,要進行工程概況的展示,這樣當用戶登錄系統后可以直接查看水庫當前的運行狀況;其次,綜合管理系統中需要包括水庫的基本管理信息、臺賬信息等。水庫的基礎管理信息涉及工程信息、安全鑒定、組織管理等。臺賬信息包括工程監測運行狀況、應急管理、維修養護管理信息等。這些都是保障和支撐水庫安全運行的重要信息化數據。
2.2 工程運維管理系統
水庫安全運行綜合管理系統中需要設定工程運維管理系統,這部分功能管理模塊主要是對水庫的日常巡查、安全隱患排查與處理以及水庫的維修養護信息進行信息化的管理,并將所有工程運維管理信息進行集中記錄與統計,以促進工程日常監測檢查的標準化管理。這種管理方式是一種強有力的監管手段,為水庫的運維管理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和維護經驗借鑒,以促進水庫安全維修養護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2.3 安全監測與預警系統
水庫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需要重點做好安全監測工作,對壩體、溢洪閘和輸水洞滲壓、位移等數據進行實時的監測,并將所獲取的數據進行集中的分析與核驗,綜合分析和評估水庫的安全狀態,以預判出水庫未來的安全變化趨勢[3]。一旦發現水庫運行數據接近相應的極限值或者邊界值,就需要發出報警信號,其報警方式可以是短信,也可以是郵件等。例如:對于洪水的預報警系統,需要結合水庫的實際運行狀況構建水庫預報警模型,對洪水跟蹤、暴雨管理、洪水預報等功能進行特定化的設計,以方便模擬出水庫洪水預報狀況,為洪水預警分析提供重要的水情信息,進而方便水庫進行后續的防汛部署和調度決策[4]。洪水的預報警系統要具備自動預報和人工預報的功能。系統在自動監測到水情相關信息后,自動執行報警命令,也可以通過人為輸入降雨量和預報時間等進行洪水報警模擬。
2.4 水庫邊界管理
水庫邊界管理也是水庫安全運行的重要工作內容。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庫區范圍內也會發生強占用地、權屬不明或者權屬爭議等情況,這也對水庫的安全運行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目前,我國可以借助北斗系統進行高精準的定位,對水庫邊界的地面標識進行精準的定位,以防止周邊群眾在水庫保護區內進行種植、違法開采等行為,進而威脅到水庫的正常運轉。因此,將水庫邊界管理納入水庫綜合管理系統標準化建設中是尤為重要的。
2.5 水庫安全評估評價系統
水庫安全評估評價系統是利用水庫安全大數據及鑒定方法等對水庫運行數據進行科學的整合,以形成合理的安全評估報告,及時發現水庫運行安全隱患,并對水庫的安全管理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出具相應的安全評估報告。其中,水庫安全評估報告中要對水庫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全面詳細的圖表展示。還需要從雨量、水位、沉降位移、繞壩滲流數據等方面進行綜合的統計與分析,針對水庫安全運行狀況給予充分的說明,并給出詳細具體的安全評估結論與應對策略。同時,針對水庫結構的應力監測和消力池結構計算等數據,對大壩結構的穩定性狀況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以定期獲取掌握水庫的運行狀況,為后續水庫運行承載力的評估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方便制定后續水庫的運行容量、供水計劃等。
2.6 無人機巡檢與移動應用擴展
運用無人機巡檢設備搭載測量設備或者成像設備等,對水庫全域進行大面積的巡查,以檢查水庫全域范圍內是否存在違建、非法排污、安全隱患等,并與地理信息系統相結合,以精準定位安全隱患的發生區域,對目標對象進行精確的排查。而移動終端則方便水庫管理人員在各個區域范圍內實現信息的采集與發布,并借助移動終端對水庫應急事故進行指揮處理,以提高應急事故解決處理效率。
3 水庫安全運行綜合管理系統建設的發展趨勢
水庫安全運行需要借助多種監測設備,這就增加了水庫運行管理的數據量。因此,水庫綜合管理系統需要借助大數據技術等對水庫運行數據進行匯集與分析處理,在保障系統穩定運行的同時,實現數據庫的同步訪問。同時,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對水庫信息化綜合管理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如水文預報預測、遙感監測等。這些技術在綜合管理系統中的集中整合應用有助于各項新技術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實現資源的高效共享,為水庫運行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此外,在大數據技術的基礎之上,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構建人工智能的數據資料庫,凸顯更加智能化的人工服務,為用戶提供更加專業化和智能化的決策輔助,根據水庫運行的歷史經驗幫助工作人員進行智能化的分析,并給予針對性的解決策略,指導水庫總體的調度運行。
4 結 語
水庫安全運行綜合管理系統的標準化建設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采取新型管理統籌模式加強水庫運行監管的重要方式。該管理系統可以積極推進水庫運營管理朝著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提高水庫運行管理水平,構建更加健全完善的標準化管理模式,逐步引導水庫管理的規范化,促進水庫運行安全穩定的運行,更好地發揮出水庫的各項職能作用,提高水庫運行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朱靚.中小型水庫安全運行的管理要點[J].農家參謀,2021(23): 191-192.
[2]陳華,田冰茹,閆鑫,等.小型水庫安全運行管理模式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22(2):174-178+183.
[3]周雙紅.中型水庫安全運行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1(17):88-90.
[4]陳鐘,陳星辰,王豹,等.小型水庫安全運行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J].水利技術監督,2021(7):101-105.
作者簡介
文智,大專,水利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庫安全、水利工程。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