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艷蓉 張虹
摘 要:《“十四五”衛生健康標準化工作規劃》的發布,再次強調了衛生健康標準化的重要作用,對中醫藥的傳承創新也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中醫學術流派作為中醫藥繁榮復興的重要環節,也應響應時代號召,積極參與標準化的時代進程。本文以第一批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為例,簡要闡述了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近些年在標準化建設方面的實踐經驗以及標準化建設的成效,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進行標準化建設的思考與建議,以期為提升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平樂郭氏正骨,標準化,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流派傳承工作室管理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4.048
基金項目:本文受河南省醫學科技公關計劃軟科學項目(項目編號:RKX202002015)、河南省中醫藥文化與管理研究項目(項目編號:TCM2021030)、河南省中醫藥科學研究專項課題項目(項目編號:2022ZY2056)資助。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CM Academic Schools Studio
YE Yan-rong1 ZHANG Hong2*
〔1. Research Offi ce of Pingle Guos Orthopedic and Traumatology, Luoyang Orthopedic-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Henan Provincial Orthopedic Hospital); 2. Offi ce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Luoyang Orthopedic-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Henan Provincial Orthopedic Hospital)〕
Abstract: The release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r Health Standardization restat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health standardization, which also has a strong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prosperity and revival of TCM, TCM academic schools should also respond to the call of the time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standardization. Taking the fi rst batch of the national TCM academic schools -- Pingle Guos Orthopedic and Traumatology Schoo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its application practice and construction effect in standardization in recent years,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TCM academic schools studio,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modern management level of TCM academic schools.
Keywords: Pingle Guos 0rthopedic and Traumatology School, standardization, TCM academic schools studio, management of the TCM academic schools
眾所周知,中醫學術流派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當前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持續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時代背景下,中醫學術流派成為助推中醫繁榮復興的重要環節。中醫的發展離不開學術流派,研究中醫就要研究其學術流派,傳承中醫也必然要傳承中醫學術流派[1]。201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64家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單位,開啟了從國家層面促進中醫學術流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共同發展的新局面。目前,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經過十年的發展,雖然在內涵建設、人才培養、推廣應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的建設卻仍缺乏統一、規范的建設標準。本文擬以全國第一批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為例,對其近些年來進行標準化建設的管理實踐進行分析總結,以期為進一步推廣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的標準化建設提供參考。
1 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基本情況
平樂郭氏正骨起源于洛陽市孟津縣平樂村郭氏家族,形成于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歷經229年,盛傳八代。以理論體系完善,學術內涵和診療經驗豐富而享譽華夏[2],是我國重要的中醫骨傷科學術流派。
新中國成立后,平樂郭氏正骨得到了黨和各級人民政府的關懷和重視。1956年,平樂郭氏第五代傳承人高云峰創建了我國第一所公立中醫骨傷專科醫院——洛陽專區正骨醫院(后更名為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1958年,創辦了我國第一所公立中醫骨傷本科大學——河南省平樂正骨學院,1959年,創立了我國第一所骨傷研究所——河南省洛陽正骨研究所(后更名為河南省正骨研究院),后又相繼創辦了平樂正骨制藥廠及器械廠,使平樂正骨于20世紀50年代就實現了醫、教、研、產一體化的發展雛形[3]。
20世紀80年代以后,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得到了快速、長足的發展。在平樂郭氏正骨第六代傳人郭維淮先生的帶領下,傳統的平樂正骨技術與現代醫療技術相結合,在繼承中不斷改革創新,醫療經驗不斷豐富,醫療手段不斷完善,科研成果不斷涌現,人才培養屢上新高。2008年,“平樂郭氏正骨法”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2012年,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成為全國第一批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單位[5]。
2 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標準化建設的實踐
2013年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關于加強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中肯定了標準化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技術支撐和引領作用,提出中醫藥標準化是推動中醫藥繼承創新的主要方式、提高中醫藥學術水平的重要途徑,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有效載體以及規范中醫藥行業管理的必要手段[6]。平樂郭氏正骨流派是我國中醫骨傷科重要的學術流派之一,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作為其主要的傳承地,始終專注于在開拓、創新中傳承平樂郭氏正骨。基于標準化對于中醫藥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及標準化具備的管理優勢,自2013年起,醫院率先將標準化管理理念、方法引入至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的建設中去,以期為工作室的科學管理、資源配置及目標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契合標準化的管理理念、方法,醫院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2.1 明確目標,細化標準化建設工作標準
標準化的前提是明確目標。醫院圍繞國家中醫管理局發布的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召開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標準化建設工作會議,確定標準化建設的基本目標為實現平樂郭氏正骨流派的可持續發展,將突出中醫特色優勢、提升中醫臨床療效、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作為傳承工作室標準化建設的四個基本點與落腳點。同時,根據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的實施方案及本流派傳承工作室的三年期建設任務,初步建立了包含從頂層管理到基層執行、從責任部門到崗位分工、從任務定量到任務定性,從規范流程到制度設定等多方位的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標準化管理體系。
2.2 職責分解,將標準化工作落到實處
標準化的關鍵是落實[7]。為確保傳承工作室標準化建設的順利推進,醫院將流派建設的整體建設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將流派學術整理、建立相關制度、做好人才培養,加大流派文化傳播與技術推廣應用等任務逐一落實到各科室及直接責任人。責任人在明確各項任務的標準要求,具體措施及完成時限的前提下,以標準化管理為指導思想,制定工作計劃并確保完成任務。流派傳承工作室作為整體把控流派建設工作推進的管理部門,需要起到上傳下達、整理協調、監督反饋的積極作用,將各部門緊密結合,形成合力,高效、有序完成建設任務。
2.3 立足流派特點,延伸標準化建設觸角
與醫院標準化建設有所不同的是,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的建設不僅指內部自身建設,還包含外部交流合作、二級工作站建設、外部中醫人才培養等內容。因此,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在開展工作的同時,將流派二級工作站建設的選拔、建立、管理、考核,以及各層次人才培養、管理、考核等多方面均納入流派標準化建設的體系中去,確保流派的各項建設任務均有據可依。
2.4 創新思路,推進標準化建設科學發展
相對于醫院科層制自上而下統一的管理方式而言,流派的管理模式又具有相對松散的管理性質[8]。因此,必須將可行性、可操作性及人性化融入流派標準化建設的全過程中。基于目前醫院創建臨床研究型醫院的發展布局,且考慮流派傳承人均為臨床醫師,多面臨臨床、科研、教學等多項工作任務,因此在推進傳承工作室標準化管理過程中,醫院積極創新管理思路,除了支持傳承人開展流派任務以外,主動將流派建設任務與醫院醫、教、研工作相結合,實現流派與醫院發展互相促進,協同發展。
2.5 強化激勵機制,完善標準化建設考核機制
考核激勵機制的建立是確保工作人員主動、高效完成標準化建設工作的制度保障。對于傳承工作室建設而言,流派傳承人是完成建設任務的核心力量,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對流派任務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鑒于傳承人多為高知分子,具有較高的自我成就感,因此醫院將職業發展、行業認可、成就滿足等方面均納入激勵機制內,多層面、多途徑鼓勵流派傳承人員在獲得感、滿足感、成就感不斷提升的過程中,積極參與進流派建設。
3 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標準化建設的成效
3.1 形成了規范的管理體系,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
通過標準化建設,醫院自上而下形成了以主管業務副院長為工作室建設第一責任人,平樂正骨學術思想研究室為主要責任科室,相關行政科室、臨床科室配合完成建設任務的管理體系。此外,醫院成立了平樂正骨流派學術委員會及專家委員會,由平樂郭氏正骨第七代代表性傳承人郭艷幸教授及第八代代表性傳承人郭珈宜教授分別擔任主任委員,通過季度例會處理流派建設相關問題。為確保流派建設任務的順利開展,醫院除根據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方案完善原有的工作制度、考核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經費使用制度等規定管理制度以外,以標準化理念為指導,制定了《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學術委員會管理辦法》《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專家委員會管理辦法》《平樂郭氏正骨流派二級工作站申報流程及其考核管理制度》《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進修人員接收及管理辦法》《平樂郭氏正骨師承人員遴選及考核管理辦法》[9]等20余項規章制度,建立了較為完善了流派傳承工作室標準化管理制度。
3.2 標準化意識落實到位,團隊協作能力持續增強
自流派傳承工作室項目啟動,醫院不僅多次向項目建設相關人員闡明傳承工作室建設的重要意義,表明醫院著力支持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的信心與決心,并組織人員學習標準化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使其初步了解如何利用標準化管理方式進行流派建設項目的管理。其次,根據《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的指導要求,組織相關人員制定流派傳承工作室標準化管理制度,以制度規范行為,并在具體的中作(工作)開展中,根據新情況不斷調整、新增、完善標準化管理制度,使流派建設人員在充分參與傳承工作室標準化管理制度的修訂的過程中,逐漸樹立標準化的管理意識與管理方式,而成員在充分理解與接受標準化管理的過程中,實現了彼此間的互相理解、配合與協作,團隊工作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
3.3 人才培養貫穿始終,傳承人積極性與滿意度顯著提高
人才是中醫學術流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與關鍵。為切實做實做好人才培養工作,醫院將標準化管理方式貫穿于流派人才培養始終,構建了精神引導、分類培養、制度保障、激勵考核四位一體的人才標準化培養管理體系,即通過流派發展史、流派精神、流派文化及學術思想的灌輸,持續強化傳承人員的使命感及責任感;根據傳承人員的具體情況進行分類培養,“因材施教”提升傳承的培養質量;建立相匹配的人才培養管理制度,確保人才培養過程的規范化、標準化;考核結果與人才激勵直接掛鉤。實踐證明,標準化的管理方式避免了流派人才培養工作進行中的隨意性和低效性[10],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大大提高了傳承人工作的積極性與滿意度。
3.4 傳承工作室服務能力、流派知名度與美譽度不斷提升
2015年,為全面傳承平樂郭氏正骨流派骨傷科疾病非手術診療特色,醫院成立了骨關節病非手術研究治療中心,中心醫療團隊由平樂郭氏正骨第八代傳人郭珈宜教授領銜。該中心依托“平樂郭氏正骨流派”,以平樂正骨傳統技術防治骨關節病為重點,開展膝痹病、髖痹病、肩凝癥、踝關節骨關節病等退變性骨關節疾病的臨床預防和治療。形成了以平樂正骨平衡理論為指導,基于中藥內服、外用、手法、揉藥、刃針松解、功能療法以及養骨等方法的平樂正骨骨關節病標準化防治方案,這些方案已在河南、新疆、甘肅、廣東、廣西、安徽、四川、寧夏、浙江等20家平樂郭氏正骨流派二級工作站進行推廣應用,患者治療效果好且充分發揮了中醫藥“簡、效、便、廉”的特色與優勢,平樂郭氏正骨學術流派的中醫藥服務能力及知名度、美譽度得到極大提升。
3.5 傳承工作室成果顯著,流派建設實現良性發展
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標準化建設成果豐厚,2016年11月高分通過國家中醫管理局組織的第一批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結項驗收,2019年5月再次被確立為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第二輪建設項目。同年6月,“平樂郭氏正骨法”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實踐優秀案例[11],成為50個入選案例中唯一的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4 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標準化建設的思考
中醫藥標準化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工作[12],是在新形勢下推動中醫藥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肩負著“提升中醫整體學術與臨床水平,開創中醫傳承發展新局面[13]”的歷史使命,也需要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充分運用標準化這一現代技術制度和方法,不斷豐富和發展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理論和實踐[14]。
4.1 統一思想,提升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標準化管理認同感
“十四五”衛生健康標準化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全面推廣標準化理念[15]。在國家立足大衛生大健康,積極構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大標準”體系[16]的時代背景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的建設者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參與流派傳承工作室的標準化建設也是時代所趨,使命所在。通過普及標準化理念,樹立標準化意識,提升流派建設者標準化管理的認同感,為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的建設創造出遵守標準、運用標準、貫徹標準的良好氛圍。
4.2 資源匹配,奠定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標準化管理物質基礎
鑒于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的建設目標,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需要緊密圍繞流派學術成果挖掘、特色技術應用、示范門診建設,傳承人才培育等方面進行標準化建設,而其標準化的前提必然是相應人、財、物等資源的匹配與支持,才能為流派的標準化建設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
4.3 規范流程,完善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標準化管理制度體系
實施標準化管理的過程,就是將組織各項工作的各個要素和環節組織起來,使各項工作達到規范化、科學化、程序化[17],進而建立起組織運行的最佳秩序。因此,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的標準化建設必然需要合理的工作流程、完善的規章制度與其相匹配,確保每項工作的開展均有據可依,每項工作的獎懲均有據可查,通過充分發揮標準化管理制度體系目標可定、過程可控、結果可量的管理優勢,持續性提升流派建設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4.4 以人為本,夯實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標準化管理工作基礎
人才是中醫學術流派傳承與發展之本,是流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18]。因此,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開展標準化建設的不能僅考慮以科學管理的方式規范流派建設任務的開展,還要將“以人為本”的精神內核灌注于流派標準化的管理過程中,對流派傳承人員在學術思想傳承、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術成果產出、流派臨床療提高[19]等方面予以指導規范外,還要做好傳承人才的服務與管理工作,最終在持續激發傳承人員的積極性,不斷強化其職業技能的過程中,實現流派傳承工作室整體更加良好、科學、穩定的運行與發展[20]。
5 結 語
標準化建設是新形勢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規范管理、提升建設成效的有益探索。積極推進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標準化建設,不僅契合我國“十四五”衛生健康標準化工作的發展需要,以標準化帶動中醫藥人才培養、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也符合“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的時代所趨。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者們要以發展的眼光、開闊的視野積極學習新知識,接受新理念,充分使用科學、先進的管理手段與管理方法,助推中醫學術流派履行好中醫藥傳承創新的歷史使命及彰顯民族文化自信的時代價值。
參考文獻
[1]梁韻茹.當代嶺南中醫婦科名家李麗蕓教授學術傳承脈絡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
[2]郭珈宜,崔宏勛,郭馬瓏,等.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學術思想的傳承與創新[J].中醫正骨,2015(1):71-74.
[3]葉艷蓉,郭艷幸,郭珈宜.平樂郭氏正骨學術流派傳承與發展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29):134-137.
[4]張大偉,李建生,杜天信,等.創新培養模式培育平樂正骨傳承人才的探索與實踐[J].中醫學報,2013,28(8):1157-1158.
[5]孔博,薛彬,賈友冀,等.傳承中不斷發展的中醫正骨流派現狀簡析[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6,24(11):70-73.
[6]蔣舜媛,趙軍寧,王紅蘭,等.川產道地藥材標準體系構建與標準化實踐[J].中國中藥雜志,2020,45(4):715-719.
[7]劉亭.平衡計分卡在T醫院績效考核中的應用[D].長春:吉林大學,2018.
[8]李辰,劉煒宏.針灸流派研究的現狀與問題[J].中國針灸,2015, 35(5):501-505.
[9]葉艷蓉,張虹.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的精細化管理[J].中國醫藥科學,2021,11(02):212-215+226.
[10]葉艷蓉,張虹.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人才精細化管理的實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1,29(8):1-3.
[11]李峰,葉艷蓉,張虹.以平樂郭氏正骨學術流派傳承促進醫院學科建設發展的實踐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21,37(6):1056-1059.
[12]春柳,謝洋,趙虎雷,等.基于文獻的中醫證候診斷規范研制現狀分析[J].中醫雜志,2021,62(2):169-172.
[13]楊潔.傳統中醫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的現狀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5.
[1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強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N].中國中醫藥報,2013-02-08(003).
[15]《中國職業醫學》編輯部.《“十四五”衛生健康標準化工作規劃》解讀[J].中國職業醫學,2022,49(1):21.
[16]《中國衛生法制》編輯部“.十四五”衛生健康標準化工作的主要任務[J].中國衛生法制,2022,30(2):1.
[17]程君英.企業精細化管理探討[J].現代商業,2015(3):134-135.
[18]張婉妮,黃會保.對中醫學術流派形成、傳承與發展的思考[J].湖南中醫雜志,2016,32(10):21-24.
[19]程勇.中醫流派傳承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思考[J].江蘇中醫藥,2017,49(2):69-70.
[20]蘇陽.優化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的有效策略[J].人力資源,2020(24):100-101.
作者簡介
葉艷蓉,碩士研究生,中級經濟師,副主任,主要從事醫院管理工作。
張虹,通信作者,主任藥師,碩士生導師,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主要從事醫院學科建設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袁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