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佳 黃榮 但倩譽 李明
摘 要:為推進公共機構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施,湖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制定了《湖北省公共機構能耗定額》系列標準。本文從標準出臺的意義、標準的主要內容、指標制定的依據和標準的應用這些方面對標準進行了解讀,旨在進一步宣貫此項標準。
關鍵詞:公共機構,能耗定額,標準解讀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4.024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ries of Standards for Energy Consumption Quota of Public Institutions in Hubei Province
CHENG Yuan-jia* HUANG Rong DAN Qian-yu LI Ming
(Hubei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nd Quality)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public institutions, the Hubei Provincial Government Offi ces Administration has formulated a series of standards for energy consumption quota of public institutions in Hubei province.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standard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cluding the signifi cance of the standar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tandard, the basis of the index formul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andard, which aims to further implement the standard.
Keywords: public institutions, energy consumption quota, standard interpretation
1 引 言
為有效推進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強化節能監督考核量化依據,完善公共機構節能客觀評價標準,提高公共機構精細化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公共機構在全社會的節能表率作用,國管局制定了《公共機構能耗定額標準編制和應用指南(試行)》[1],指導各地區公共機構能耗定額標準編制工作,并要求各地區深入調查分析本地區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費特點,結合實際統籌推動本地區公共機構能耗定額標準編制和應用。
《湖北省公共機構能耗定額》系列標準于2019年9月由湖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提出后,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立項。2019年3月,成立了由湖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等單位組成的標準起草組,標準起草組于2019年5月啟動本文件的調研工作,2021年3月11日,經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發布為湖北省地方標準,并于2021年5月1日正式實施。
2 標準出臺的意義
能源消費基準線是衡量公共機構用能水平的標尺,直接影響著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施。《湖北省公共機構能耗定額》系列標準是實施和加強能耗定額管理與考核的重要前提,公共機構節能管理部門可據此對公共機構的節能情況進行監督考核實現機構能耗科學管理;財政部門可據此確定公共機構的能耗支持,為實行經濟管理責任制提供依據。本標準的發布實施,能明確公共機構能源消耗的合理范圍,公共機構可據此進行內部節能控制管理,為制定用能計劃提供可靠依據,有效推動公共機構節能降耗,建設節約型公共機構,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進而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提高湖北省整體能源利用效率,為“十四五”時期轉變公共機構節能目標管理方式奠定基礎[2]。本標準規定了湖北省內各類型公共機構能耗指標定額值,給出了能耗指標定額的約束值、基準值、領先值,為節能主管部門提供技術支撐。約束值為強制性指標,為公共機構節能考核及節能管理提供依據;基準值為公共機構在運行過程中樹立節能審計、節能改造的目標;引導值可作為公共機構開展節能工作的標桿。
3 標準的主要內容
《湖北省公共機構能耗定額》系列標準主要內容包括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能耗定額、統計范圍、計算方法、能耗定額指標修正、能耗定額執行和節能管理與技術措施等,分別針對黨政機關、教育機構、醫療機構和場館這四類公共機構制定了能耗定額指標。
標準選取“單位建筑面積綜合能耗”“人均綜合能耗”“單位建筑面積電耗”三個評價指標作為能耗定額指標,每項指標按照五分位法確定了約束值、基準值和引導值。其中,約束值是公共機構正常運行所允許消耗的能耗指標上限值,基準值是公共機構正常運行并采取一定的節能管理措施后的能耗水平,引導值是公共機構正常運行的前提下能效提升的目標值。
同時,標準基于現階段能耗統計制度,綜合考量并選取用能時間和人均建筑面積作為能耗修正指標,更加客觀反映公共機構的實際用能條件,提高定額使用的靈活性和合理性,易于用能單位接受。
4 指標制定的依據
4.1 能耗指標的確定
建筑能耗定額指標直接決定了建筑能耗分配的方式,能耗定額是建筑能耗定額價值取向的重要體現[3]。為保證建筑能耗的分配能夠滿足建筑使用功能,本標準選擇了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作為評價依據。同時,公共場館是為了提高國民生活幸福指數、滿足群眾進行文化、健身等活動而設立的場所。鑒于公共場館的上述公益屬性,選取人均能耗指標反映場館的能源利用率。因此,本標準選擇了單位建筑面積綜合能耗及人均綜合能耗作為能耗定額指標以約束場館的能源消費行為。此外,鑒于電能在能源消費中占比較高,本標準也給出了單位建筑面積電耗作為參考指標,場館運行時在能耗定額執行過程中可參照電耗相關指標。
4.2 能耗指標定額值的確定
標準所采用的數據處理方法為統計分析法,該方法的特點是運用數學方式,建立數學模型,判斷研究對象是否服從正態分布,以明確不同類型場館的分類問題。進一步地,基于正態分布特點求出樣本數據的平均值及標準差,得到能耗定額值。
能耗定額標準的核心是能源消費數據。考慮到現階段公共機構能耗計量設施不全,直接取樣本的算術平均值會掩蓋一些錯誤信息,能耗統計數據異常值的存在會使樣本建筑能耗分布偏離公共機構建筑能耗整體分布,從而影響到能耗編制定額的準確性。因此,本標準對收集到的湖北省內公共機構近三年的能耗數據進行了預處理。通過程序引入數學模型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剔除程序分析中得出的異常值,確保樣本能耗分布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公共機構能耗水平。并通過正態分布對公共機構各級分類下的樣本數據進行檢驗以確保本標準下公共機構分類的科學性。
將滿足有效性和穩定性要求的數據建成數據樣本庫,按《公共機構能耗定額標準編制和應用指南(試行)》要求,取下1/5分位數、中位數、上1/5分位數暫定為約束值、基準值和引導值。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參考用能特點相近省份的公共機構能耗、電耗定額數據,對暫定的約束值、基準值和引導值進行合理性、可行性分析驗證。經過充分論證和計算,得到本標準的能耗定額指標。
4.3 統計范圍和計算方法
本標準的統計范圍和計算方法主要參考《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耗統計制度》《關于加強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審計導則》、GB/T 213《煤的發熱量測定方法》、GB/T 384《石油產品熱值測定法》、GB 17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T 2589《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 15316《節能監測技術通則》等文件和標準中的相關規定和條款。
4.4 能耗指標修正
公共機構能耗指標的高低受其用能狀態影響,影響因素主要是運行時間、人員密度等。本標準采用單位面積能耗指標、人均能耗指標評價場館能源消耗水平,針對兩大類指標,以年度使用時間、實際人均建筑面積作為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指標、人均能耗指標的修正參數進行修正。
5 標準的應用
5.1 節能管理
該標準的實施大大增強了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開展的目的性、規范性、可操作性,讓各公共機構開展節能工作時有依據可查,有標準可比對。各公共機構的數據對標情況可作為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工作的依據,對于優先達到定額引導值以內的公共機構及工作人員可進行表彰獎勵,對未到達約束值的公共機構要予以通報并加強指導,對于未達到額定基準值的,給予一定期限的整改期,繼續逐年以“主要能耗指標同比下降”方式進行目標管理。
5.2 能源費用預算管理
目前,公共機構能源費用的預算編制是根據各單位的能耗情況來制定,采用的是“實報實銷”的制度,對能源的消耗情況缺乏制約[4]。本標準出臺后,各級公共機構節能管理部門應加強與同級財政部門的溝通,推動改變現有公共機構能源費用制度,根據能耗定額標準,出臺能源支出預算編制的標準,從而合理確定各公共機構的相關費用。能源費用預算制度的改變又將進一步推動各公共機構開展節能工作。
5.3 能效對標
公共機構可根據標準進行核算,將自身能耗數據與同類型公共機構定額約束值、基準值、引導值對比分析,確定對標標桿,明確節能目標,加強日常節能管理,采取節能技改、合同能源管理,加強宣傳教育等,積極探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式,爭取達到領先值或更高的能效水平。
5.4 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對于新建建筑,本標準用于規范和約束其在設計、建造和運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新建建筑設計規劃時的能耗指標上限值應低于標準給出的能耗指標基準值。規劃設計的各個環節應對用能狀況進行逐一評估,保證實際用能不超過能耗指標基準值;公共機構建筑驗收標準應給出試運行階段能耗指標預測方法,確定預測單位實際運行能耗指標低于能耗指標基準值。公共機構竣工驗收正式投入使用后,本標準給出的基準值則可作為該建筑運行的用能限額值,以實施能耗強度管理。
參考文獻
[1]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公共機構能耗定額標準編制和應用指南(試行):國管辦發〔2019〕5號[EB/OL].(2019-01-21)[2022-11-16].https://ecpi.ggj.gov.cn/tzgg/201902/ t20190213_40711.htm.
[2]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十四五”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工作規劃[EB/OL].(2021-06-08)[2022-1 1-16 ] . h t t p : / / w w w. g g j . g o v. c n / t z g g / 2 0 2 10 6 / P020210604400696191513.pdf.
[3]周智勇.建筑能耗定額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0.
[4]朱呈義.完善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工作體系[J].中國機關后勤,2022(6): 8-11.
作者簡介
程遠佳,通信作者,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能源資源標準化。
黃榮,博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資源與環境標準化。
但倩譽,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資源與環境標準化。
李明,博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雙碳標準化。
(責任編輯:張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