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文靜 林麗琪 吳永娟
摘 要:目的:探究標準化耳穴壓豆聯合情志療法對糖尿病前后血糖水平、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將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間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組,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參照組基礎上進行標準化耳穴壓豆聯合情志療法。記錄兩組護理前后血糖水平與睡眠質量。結果:護理前兩組FBG、2hPBG、HbA1c、PSQI評分基本一致(P>0.05);護理后兩組血糖水平與睡眠質量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組更優(P<0.05)。結論:在糖尿病干預中進行標準化耳穴壓豆聯合情志療法可改善其血糖水平并改善睡眠質量。
關鍵詞:血糖,標準化耳穴壓豆,情志療法,糖尿病,睡眠質量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4.065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 of Standardized Ear Acupoint Pressing Beans Combined with Emotional Therapy on the Sleep Quality of Diabetic Patients
LAI Wen-jing LIN Li-qi WU Yong-juan
(Zhuhai Doumen Qiaoli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 acupoint pressing beans combined with emotional therapy on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y have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90 diabetic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etween April 2021 and April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reference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auricular acupoint pressing and emotional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sleep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FBG, 2hPBG, HbA1c and PSQI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were basically the same(P>0.05); after nursing,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sleep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better (P<0.05). Conclusion: Auricular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motional therapy in diabetes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improve sleep quality.
Keywords: blood glucose, standardized ear acupoint pressing bean, emotional therapy, diabetes, sleep quality
為改善糖尿病患者睡眠質量,西醫通常是選取常規的方法,如調節飲食、堅持運動等,但對于部分患者而言難以取得理想效果,可能與患者病程長或身心狀態等因素相關[1]。中醫認為,睡眠障礙屬“不寐”范疇,與心脾肝腎、陰血不足有關,標準化耳穴壓豆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等功能,可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情志療法可運用某種方法喚起患者新的情志來抑制原有的過盛情志,從而消除其心理障礙。鑒此情況,我院在90例糖尿病患者中主要進行耳穴壓豆聯合情志療法,并探究患者護理前后睡眠質量的變化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間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組,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參照組基礎上進行標準化耳穴壓豆聯合情志療法,各為45例。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2];(2)患者各項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者;(2)惡性腫瘤或傳染性疾病者;(3)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4)糖尿病合并癥者;(5)耳穴壓豆禁忌癥者。比較組間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此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參照組行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開展健康宣教,講解睡眠的重要性;結合患者飲食愛好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尤其是叮囑患者禁飲濃茶、咖啡;了解患者的運動習慣,結合其體質制定運動計劃,如每日打太極拳、戶外步行與慢跑等;必要時,通過助睡眠藥物幫助患者入睡。
在參照組基礎上為研究組進行標準化耳穴壓豆聯合情志療法:選取皮質下、神門、內分泌為主穴,辨證選取配穴,即痰熱內擾者,以肺、脾為配穴;熱擾神明者,以肝、胃為配穴;陰虛火旺者,以胰膽、肝、腎為配穴;瘀血內阻者,以胰膽、肝為配穴;干預化火者,以內分泌、三焦與肝為配穴;心腎不交者,以腎、心為配穴;肝郁血虛者,以脾、心為配穴。
通過培訓,讓護理人員掌握標準化方法,取華佗牌磁療貼,直接貼于患者耳穴,以合理力度進行按壓。最后,各穴位每分鐘按壓10~20次,若穴位出現酸痛漲熱感,表明穴位正確。治療頻次以穴位按壓每日進行3~5次為標準,雙耳交替進行,連續進行 7d。通過情志療法用一種情志去抵消或制約另一種情志反應過激的“量”,以重新恢復“五行相生”“陰平陽秘”的和諧狀態,從而使病情得到緩解。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護理前后血糖水平與睡眠質量變化情況。血糖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與糖化血紅蛋白(HbA1c)。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該量表內包含主觀睡眠質量、睡眠潛伏期等7個項目,總分為21分,評分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3]。
1.4 統計學處理
2 結 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兩組護理前,FBG、2hPBG與HbA1c水平基本一致(P>0.05);兩組護理后,以上三項指標水平均低于護理前,兩組對比發現研究組更低(P<0.05),如表1所示。
2.2 兩組護理前后睡眠質量比較
兩組護理前,PSQI評分基本一致(P>0.05);兩組護理后,PSQI評分均低于護理前,兩組對比發現研究組PSQI評分更低(P<0.05),如表2所示。
3 討 論
失眠在中醫中屬于“不寐”范疇,而引發不寐的病因病機較為復雜,其中以心脾肝腎、陰血不足最為常見,故中醫認為調節肺腑的陰陽平衡是改善患者睡眠質量的關鍵[4]。糖尿病患者病程長,且需要堅持服藥治療,久而久之,患者易受到疾病、治療與藥物的影響而導致睡眠障礙。
標準化耳穴壓豆是我國中醫傳統外治療法之一,其原理是在耳部相關穴位粘貼磁療貼或者王不留行籽,同時患者以合適力度對穴位進行按壓,通過按摩產生的刺激對組織器官生理功能進行調節,從而實現治療疾病、強身健體的目標。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理前,FBG、2hPBG與HbA1c水平基本一致(P>0.05);兩組護理后,以上三項指標水平均低于護理前,兩組對比發現研究組更低(P<0.05),說明糖尿病患者進行標準化耳穴壓豆有助于促進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改善。中醫認為,患者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激素會在睡眠障礙的干擾下異常分泌,促使血糖水平應激性提升,對患者體內多器官功能造成影響,故合理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有助于改善其身心狀態,而提高睡眠質量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糖水平。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理前,PSQI評分基本一致(P>0.05);兩組護理后,PSQI評分均低于護理前,兩組對比發現,研究組PSQI評分更低(P<0.05),說明耳穴壓豆能夠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質量。研究認為,耳穴壓豆的主穴是選取患者皮質下、神門等,以上穴位能夠發揮寧心理氣、鎮靜安神的功效,同時刺激配穴,可對機體植物神經功能、內分泌系統進行調節,促進機體陰陽平衡而改善睡眠障礙的現象,使睡眠質量顯著提升[4]。此外,多尿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癥狀之一,尤其是患者夜尿次數多,可直接干擾到夜間休息,患者行耳穴壓豆后血糖水平與病情得到顯著改善,聯合心理暗示能夠減輕高血糖對身心造成的影響,進而提高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中進行標準化耳穴壓豆聯合情志療法,能夠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促進其睡眠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芳芳,鄭建娣,徐亞青,等.腦電仿生電刺激聯合耳穴壓豆治療2型糖尿病失眠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8,25(5):734-735.
[2]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8,38(4):292-344.
[3]劉麗芬,潘洪權,馬蕾.半夏厚樸湯加味聯合耳穴壓豆治療氣滯痰阻型糖尿病性胃輕癱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20,12(23):51-53.
[4]李偉,方路.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礙中醫護理效果比較[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9,40(3):93-94.
作者簡介
賴文靜,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中醫護理,內分泌護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