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群,高穎,王鋒,張潤良
(蘇州市職業大學,江蘇蘇州 215104)
蘇州是全國乃至全球著名的電梯制造業基地,電梯專業人才需求量大。2016年,學校與蘇州市電梯業商會合作共建電梯工程技術專業,多方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合作建設產學研平臺,開發課程,共育電梯專業人才,支撐區域電梯產業發展。但是人才的培養不單單是技術技能的培養,在教育部2020年6月1日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都需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高質量技能人才的培育,要注重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統一。其中人才的培育,課程是抓手,這就勢必要求電梯工程技術專業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著力培養職業素養高、專業知識精、專業技能強的電梯技術技能人才。
本文以電梯工程技術專業中的“電梯PLC與變頻器應用”專業核心課程為例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將課程思政融入電梯專業課教學建設全過程,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
“電梯PLC與變頻器應用”為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課程講授PLC與變頻器技術,著重使學生掌握從事電梯等典型產品的調試、維修、電氣設計等職業崗位所必備的知識技能。近年來,依托該課程已經開展了課程思政建設,在“思政+專業課”融入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一是“兩張皮”現象,重形式輕內容,改革浮于表面,思政內容生搬硬套,隱形教育顯性化;二是缺乏科學理念指導,未很好地進行頂層設計,課程思政實施路徑不清晰,專業相關對思政資源不到位。
依據《綱要》要求,課程思政建設要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不斷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體驗、學習效果。該要求與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是非常契合的。OBE是一種基于學生產出為導向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學生的學習效果[1]?;贠BE理念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制訂課程思政建設路徑,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以行業、崗位需求中的知識、能力、素養要求進行逆向設計來實現課程優化,并通過評估形成閉環,推動各環節改進,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效果,以達到“專業過硬”和“思想過硬”雙重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質量。
遵循OBE理念的“逆向設計+正向實施+閉環反饋”對“電梯PLC與變頻器”課程思政進行教學改革,其改革建設總體思路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OBE 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建設總體思路
首先基于OBE的逆向設計進行頂層設計,根據學生個人發展等內部需求和國家、行業等外部需求確定電梯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再確定畢業要求,最后規劃出課程體系,提煉出教學的具體要求。由課程體系可確定“電梯PLC與變頻器應用”為專業核心課,再通過教學要求來確定課程教學目標,分解出課程思政素養目標;再挖掘出課程思政元素、案例融入教學內容;接著探索課程思政融入方式,創新教學方法;最后在原有的知識、技能考核方式中增加思政相關的考核點。對于改革實施效果,通過目標達成度進行評價,形成閉環反饋并進行持續改進,保證教育目標與培養目標一致。
根據OBE逆向設計理念,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置必須對該專業畢業要求起到支撐作用[2],因此修訂課程教學目標要從畢業要求入手。從電梯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可確定畢業要求,而“電梯PLC與變頻器應用”為專業核心課程,對標畢業要求,課程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為掌握電梯設計與調試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此外該課程為理實一體化課程,針對實操類較多的工學專業課程,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故對標畢業要求,課程素養目標(課程思政目標)以“認真嚴謹、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樹立為主,同時強化學生國家意識、職業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等。
以課程思政目標為導向,以知識、技能為載體,融入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加工思政案例,優化教學內容。如表1所示,首先將課程思政目標分為民族精神教育、公民人格塑造、科學倫理教育和工程倫理教育四個模塊,然后按照四個模塊重新梳理課程中思政元素;再針對各個模塊中的思政元素,通過互聯網思政平臺、合作電梯企業、慕課等搜羅設計加工為鮮活的課程思政案例;最后將課程思政案例與課程中的知識、技能點相匹配,便于教師可以更快更好地找到適合的思政素材并融入課堂內容。同時按照四大模塊分類整合成課程思政資源庫,便于課程團隊在教學過程靈活運用,同時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素材,補充資源庫[3],這樣能夠持續優化教學內容。
根據OBE理念的“以學生產出為導向”,本課程采用“五環節-三融合”創新教學模式,基于電梯設計調試工作過程設計五個教學環節,以行動為導向,任務驅動組織學生學習,靈活運用實操練習、技能大師示范、安全風險評估等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將表1中的課程思政元素通過顯性與隱性相結合的方式融入專業教學中,基于“互聯網+”背景下,課程組還充分利用超星、微課、QQ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課程思政教育,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改革[4]。例如,課下,在學習平臺上發布任務:思政案例的討論、調研活動等,讓學生自主去發現課程思政的意;課上,教師對優秀作品、答案等進行點評升華,提高課程思政的學習效果。此外,通過線上討論、網絡直播、在線問答等互動方式能夠擴大思政資源的育人覆蓋面,擴展思政教學空間。
在OBE的理念下,課程考核評價應緊緊圍繞預期學習成果制定[1],與教學三維目標相吻合,其中知識、技能的評價都是可以量化考核的,但素質目標不能完全量化考核,需要科學地建立素質目標,科學的考核評價方式。
本課程采用“三結合”雙元多維度的考核評價模式,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學生自評與學生互評結合、校內教師與企業教師結合方式,從知識技能、職業素養、創新能力等多個維度展開師生雙元評價。其中,對于課程思政目標中的職業素養、國家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不易進行量化考核的點,結合思政教學活動、案例等進行設計考核內容和考核方式。例如,課前通過在線課程平臺設置思政任務點,如觀看電梯控制發展史等思政視頻,話題討論調研等在線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課上通過分組任務的配合程度和小組成果展示等綜合考查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通過實操環節,與電梯企業導師制定實操項目評分表,將職業素養、工匠精神等素養目標考核融入其中;課后通過“思政”拓展實踐作業來記錄學生的表現,例如電梯安全公眾號設計推廣。由于育人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故對課程思政考核評價應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增量評價,關注學生“思政”教育實施效果。
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是OBE理念的重要環節,是工程認證教育依據,通過分析課程目標的達成度,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達成度進行評價判斷,從而可客觀地評價人才培養效果。
以20級學生的教學改革實踐為例,綜合統計分析作業、階段性測試、期末考試等可知學生的知識目標達成度基本達成,但對變頻器、PLC內部的工作原理等比較抽象的知識掌握不夠好;通過項目方案制訂、程序設計、真梯調試等多個教學活動進行評價、統計分析可知學生的能力目標達成度在80%左右,還存在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PLC編程能力較弱問題,有待進一步加強;通過分組任務、實操練習等教學活動評價、線上思政任務點完成情況以及課后思政拓展實踐作業完成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可知,思政育人效果良好,絕大部分學生有正確的三觀,堅定的理想信念,能夠操作規范,具有科學、敬業、工匠精神,但創新精神還有所欠缺,需要進一步加強。
將以上學生課程目標達成度的分析作為課程持續改進的依據,下面針對知識、能力、素養三方面提出改進方向:對于抽象知識掌握不好情況,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化抽象為形象;對于編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一般的情況,通過設計多樣教學活動,由簡及難設計PLC程序、預設故障進行闖關練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編程設計、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對于創新精神欠缺情況,課中、課后多增加學生創新實踐的機會,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創新精神。此外根據目標達成度評價結果,還可推進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畢業要求的修訂,例如,學生創新意識較弱,在課程體系中能否多增加創新實踐類課程的課時。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改進,課程形成了以學生產出為導向,閉環持續改進的模式,提升學生課程學習體驗,使專業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機融合,提升育人效果。
本文基于OBE逆向設計+正向實施+閉環反饋”的理念,對“電梯PLC與變頻器應用”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目標達成度評價進行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通過課程教學實踐表明,以學生產出為導向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思政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專業課思政教學效果,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教育目標與培養目標一致。希望能夠給類似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提供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