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露露
(江蘇南通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南通 226010)
職業教育技能大賽是考驗職業教學人才學習成果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大型賽事,通常在這樣的比賽中獲得好的名次,是學校影響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一個保障。目前很多職業院校都以職業技能比賽相關內容作為引導改變自己的傳統教學模式,以求能夠對應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以賽時要求提高日常教學質量。對高職護理專業來說,實操教學占很大比重,但是受硬件設備的限制,實訓室經常是“人滿為患”,沒辦法很好地調整實訓室的使用,由于課時的限制,學生沒辦法很好地利用實訓室進行操作和訓練。除此之外,傳統的授課形式與實踐教學之間的銜接不足,導致教學效率不高[1]。因此針對當前高職護理專業教學過程中比較突出的兩點問題,本研究借鑒護理技能大賽項目內容對高職護理專業實行實訓室開放管理及翻轉課堂授課的實際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做如下匯報。
選取某校高職護理專業2019屆的兩個班級,其中1班有50名學生,2班有48名學生,將1班設為觀察組,2班設為對照組。觀察組有男生5名,女生45名,年齡為19~21歲,平均年齡為(21.6±0.2)歲。對照組有男生4名,女生44名,年齡為19~21歲,平均年齡為(21.3±0.5)歲。兩組學生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學生前期均已完成醫學基礎課程和護理人文、基礎護理、健康評估、內外科護理、老年康復、安寧療護、中醫護理技術等專業課程的學習[2]。
對照組學生按照要求執行原來的教學方案,觀察組由相同的教師團隊為學生進行授課。不改變實訓課程的時間和具體方案,課堂上教師講解和演示完畢之后待到實訓課時讓學生進行分組練習,練習時間集中在課上。
觀察組學生執行實訓室開放管理及翻轉課堂授課,并以職業技能大賽的相關內容作為授課引導。由于課程內容緊湊,需要和實訓課程進行緊密銜接,因此,取現實教學可能,從已經完成的多種專業課程中挑選適合進行研究和實訓的課程內容。最后教師和有關專家開會商討,決定從老年護理入手,因為對比之下,研究時間較短,而老年護理所要面對的疾病類型和患者基本情況比較復雜,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實操水平[3]。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老年護理主要考查對老年專科疾病護理及老年康復護理內容的認識。根據過往病例和現實數據提取,對本次實訓進行案例安排,從易到難分別設置了兩個神經系統疾病、兩個呼吸系統疾病、一個心血管系統疾病以及專門針對家庭護理的實訓內容。
首先,制定新的實訓室管理和使用制度,要求放開對實訓室的使用管理限制,學生自由使用。本班級內自由組成實訓小組,挑選小組長并在實訓冊上進行記錄,每一小組在使用實訓室時都需要完成室內設備的維護和登記,實訓室接受預約,每次預約限時,若實訓內容與限制時間出現沖突可以申請要求延長。其次,實訓與教學程序的銜接:翻轉課堂授課,教師先調取班級內成績較好,有管理能力的學生擔任管理組長,教師先為學生進行護理項目的演示,強調護理要點,之后各個小組自行完成復習和實操。為了盡量貼合職業技能大賽的相關要求,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科普,利用PPT或視頻的形式為學生演示項目的技能實操過程。課堂上教師主要起到帶領和點睛作用,具體內容的點撥和操作由學生完成。
實訓室開放管理和翻轉課堂教學實踐過程根據實訓案例的安排,分別考查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具體護理實施舉措、人際交往能力和其他多個方面的實踐護理內容。一是組織管理能力:能夠根據疾病類型為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舉措,如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按照護理順序先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后執行血氧飽和度的監測,日常完成吸氧及其他護理行為。二是具體護理實施舉措:要求能夠定時定點按照順序執行護理任務,進行有效時間管理。除此之外,針對患者個體化情況,根據護理操作標準,全方位考慮患者在護理方面的特殊需求,能夠靈活運用護理措施,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三是人際交往:遵守醫患關系準則,在護理過程中始終保護和尊重患者個人隱私,能夠熟練應用護理溝通技巧和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交流,保留自己的親切感,讓患者能夠信任護理人員,從而很好地完成對患者負面情緒的紓解和引導[4-5]。
首先,對兩組學生實訓模擬考核成績進行對比觀察,分別統計實操課成績和理論課成績。
其次,利用學校自制的問卷調查表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對比,包括組織管理能力、護理舉措靈活實施能力、人際交往能力。
將收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均用(x±s)表示,以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學生的實訓模擬考核成績要高于對照組學生,數據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學生實訓模擬考核成績比較
經過學院自制的學習能力評價量表統計,發現試驗后觀察組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均要高于對照組學生,數據對比明顯(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學生學習能力對比
現階段,成績仍然是考驗學生學習情況的第一標準,但是在過去傳統授課模式和實訓模式的培育下,學生的單元課程成績體現出的有用內容并不多。例如,在老年護理過程中,按照傳統教學方法,學生按部就班完成護理內容,教師根據不同步驟內容的完成程度進行打分,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完全按照課本知識進行,缺乏實訓的精髓,不能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6]。當前實行實訓室開放管理,一方面是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訓學習時間,不用再被硬件設備或者授課時長所控制,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另一方面實訓室開放管理過程中學生小組進行實訓全程都沒有教師干預,學生進一步脫離了制式教學,更能煥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翻轉課堂主要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盡量讓位給學生,所以課堂授課過程中學生更能輸出自己的觀點。實操過程對學生的組織和管理能力要求很高,但通常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需要從日常教學抓起,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給學生太多的體驗和機會,教師為了把握教學質量和授課效率,不會輕易讓學生個體進行課程內容的把握,所以本質上實操要求和理論課教學是相割裂的,最終實操效率并不高,在成績上的體現也不夠積極。
實際上職業教育一直存在一個很大的弊病,就是職業教育非常看重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但是選擇性地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未來會進入各大醫院進行護理服務,面對患者,面對醫生,面對形形色色的就醫人員。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高低會影響醫患關系,甚至影響患者的就醫體驗。所以在受教育階段主動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育,并將其專業技能納入綜合素養培育之中,是提高學生專業素質水平和個體能力的關鍵[7]。
實訓室開放管理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以小組模式進入實訓場地,小組內成員協同合作完成實訓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個人綜合素養的集中呈現。其次在實訓過程中學生通過技能大賽的引導,以比賽標準時刻要求自己,不間斷地增強自己的訓練強度,在訓練和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了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而面對比較復雜的實訓內容,學生也能夠主動尋找突破口,這樣就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桎梏,學生以較為自然的方式跳出了傳統教學的框架,體現護理的靈活性,有意識地將自我思維加入實訓內容中,有利于學生吸收教學知識,提高專業素養。
翻轉課堂實際上與實訓課程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翻轉課堂因為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留給學生很大的發展空間,學生能夠在一定范圍內靈活對課程內容和任務內容進行實踐,不再懼怕試錯。傳統的教學形式因為缺乏實訓機會,所以學生通常只能按照教師的意志完成任務,沒有太多試錯機會。本次研究結果也表明,進行實訓室開放管理和翻轉課堂授課的觀察組學生,其學習能力都普遍提高。這表明學生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才能調動學習積極性。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學生普遍比較能夠接受這種開放式教學,通過對學生個體進行走訪調查,發現主要有以下三種學生:第一種學生本身成績較好,因此對自身有更高要求,但是傳統授課模式的限制讓學生無法有更進一步的發展,而實訓室開放及翻轉課堂授課模式的執行讓這批學生有更大的施展空間,且這部分學生也主要任職各小組組長,承擔更多的組織和管理任務。職業技能大賽執行標準的介入也讓他們提前接觸更多的專業知識內容,有助于進行拔高。第二種學生習慣按照教師的指導完成教學,對護理專業的自我感知力度并不強,但是自新教學措施開始實行,這部分學生也有意識地調動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習成績上的表現要優于往常[8]。第三類學生是自我意識比較強,經常想要主動尋求學習空間的學生。這類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發展,更有助于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傳統的教學沒有為其創造良性的發展環境,只有當下這種比較開放的教學模式才適合這部分學生自由意志的發展。
綜上所述,順應護理技能大賽相關內容,為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進行實訓室開放管理,并進行翻轉課堂授課,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訓考核成績,在護理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過程中有較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