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瀟
[摘? 要] 《洛麗塔》以強奸犯亨伯特的視角講述自己與少女洛麗塔的“愛情”故事?!斗克肩鞯某鯌贅穲@》則從受害者房思琪的視角控訴李國華的強暴行徑。洛麗塔和房思琪的命運有許多相似之處,具有一定的比較意義,本文以文本細讀的方式比較洛麗塔和房思琪的悲劇命運,從男權文化、社會環境和個人原因三方面來分析二人悲劇命運的成因。
[關鍵詞] 女性悲劇? 《洛麗塔》?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中圖分類號] I06?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3)20-0064-04
敘述視角是指作者在文學創作過程中對故事進行講述時所采用的角度,不同的敘述視角可以呈現出不同的效果。作為中西方講述畸形之戀的作品,《洛麗塔》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都曾引發社會的關注,但兩部小說因不同的敘述視角而產生了不同的社會反響?!皬娂榉傅淖园住迸c“少女愛上強奸犯”的故事雖然敘事視角不同,卻有著同樣的悲劇內核。
一、洛麗塔與房思琪的悲劇命運
《洛麗塔》中,洛麗塔從小失去父親,因此十分渴望父愛,中年男子的形象對洛麗塔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洛麗塔十二歲那年,亨伯特匆匆前來,由于洛麗塔與亨伯特的童年戀人安娜貝爾的形象相似,所以亨伯特一見到洛麗塔便深深地迷戀上了她。亨伯特借房客的身份與洛麗塔接觸,為了長期陪伴洛麗塔甚至不惜與黑茲太太結婚。機緣巧合之下,黑茲太太車禍身亡,亨伯特順理成章地成為洛麗塔的監護人,“著魔的獵人”迫不及待地吞掉垂涎已久的獵物,自此洛麗塔開始了她的悲劇人生。兩人穿梭于美國各大城市,在大大小小的賓館里留下情欲的氣息,后來洛麗塔逐漸厭倦了亂倫的生活,抱怨道:“這種干著齷齪勾當,行為舉止不能像正常人的生活還要過上多久。”[1]經歷一番波折后,奎爾蒂順利救出洛麗塔,洛麗塔沒想到奎爾蒂有戀童癖,于是她又掉進了另一個陷阱,心灰意冷的洛麗塔離開了奎爾蒂,并與狄克結婚,但好景不長,她在生產時不幸去世,一朵還未綻放的鮮花就這樣黯然凋零。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房思琪是一個從小酷愛文學的、如搪瓷娃娃般美麗的女孩,她家境優渥,還有和自己靈魂契合的朋友劉怡婷和文學教母許伊紋。十二歲時,補習班老師李國華搬到樓下,李國華有足夠向學生賣弄的文學功底,對于年輕的女孩來說,能整篇背誦《長恨歌》的李老師承載了她們對浪漫文學的全部想象。既漂亮文學修養又高的房思琪引起了李國華的興趣,他以輔導作文為由單獨約見房思琪并強暴了她,之后他長期在精神和身體上虐待房思琪??墒巧鐣κ芎φ卟⒉粚捜?,“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2],面對父母的謾罵和劉怡婷的嫌棄,房思琪有苦難言,她逼迫自己愛上老師,哪怕他一次次褻瀆自己信仰的文學。在長期折磨下,房思琪最終徹底崩潰,精神失常?,F實中,作者林奕含雖然找到了關心愛護她的另一半,卻終究沒有戰勝抑郁癥,婚后不久便于臺北家中自殺。
二、洛麗塔與房思琪的悲劇命運比較
1.畸形之愛:以愛為名的占有
洛麗塔和房思琪的悲劇相似性首先在于她們都陷入了畸形之愛中。弗洛姆曾提出一個觀點,即愛是一種需要練習才能獲得的能力。愛的四要素有關心、責任、尊重和了解,然而洛麗塔和房思琪在所謂的“愛情”中都處于絕對的弱勢地位,她們沒有得到尊重和關心,亨伯特和李國華只是以愛為名占有了洛麗塔和房思琪。
根據亨伯特的自述,他對洛麗塔的愛因安娜貝爾而開始,而安娜貝爾的死使他心里永遠地留下一塊陰影。童年的慘痛經歷使他成年后仍偏愛九到十四歲的少女,對每一個經過身邊的性感少女都懷有地獄烈火般的淫欲,并飽受欲望的折磨。因此當他看到美麗的少女洛麗塔時,心中的愛火瞬間被點燃,他關注著洛麗塔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渴望占有這位美人兒,終于在黑茲太太死后,他陰謀得逞。小說中,亨伯特處處表明自己對洛麗塔的愛和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告訴你們一件奇怪的事,是她勾引了我”[1],在這場罪行中亨伯特將自己撇得一干二凈。然而,在明知洛麗塔心智尚未成熟的情況下,亨伯特仍對其進行誘奸,這一行為已經顯示出亨伯特愛情觀的畸形。
李國華是一位聲名在外的補習班老師,表面上他是人人羨慕的成功人士,背地里卻做著見不得人的勾當。這些補習班的老師們時不時地聚在一起炫耀對女人的“戰績”,他們教書育人的目的是情欲享樂。房思琪是李國華多年難得一遇的完美獵物,好到他無法同時分心誘騙其他女生。一方面,房思琪對文學的癡迷正中其下懷,文學成為李國華誘騙她的工具;另一方面,房思琪的自尊心極強,這使李國華強暴房思琪沒有了后顧之憂。李國華只想破壞、占有房思琪。
2.“他者”角色: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控制
波伏瓦認為,“男人是主體,是絕對,而女人是他者”[3]。女性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走向邊緣,成為男性的附屬品,成為與男性相對的“他者”角色。洛麗塔和房思琪同樣屬于被男性支配的“他者”,主要表現為男性對其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控制。
《洛麗塔》中,洛麗塔處在亨伯特的監視之下,沒有人身自由。亨伯特還是房客的時候就經常通過窗戶偷窺洛麗塔,后來在旅行中,他避免讓洛麗塔離開自己的視線,“我最害怕的不是她毀了我,而是攢到足夠的錢跑掉”[1]。他得知洛麗塔偷跑出去時大發雷霆;洛麗塔曠課并聯合朋友哄騙他時,他對洛麗塔暴力相向,這些行為都可以看出亨伯特對洛麗塔的全面監控。亨伯特還認為,為他解決性需求是洛麗塔應履行的義務,他掌握著洛麗塔的身體使用權,而洛麗塔沒有權利說不。亨伯特還利用洛麗塔不成熟的心理對其進行引導,在精神層面控制洛麗塔。亨伯特借歷史人物的例子,表明男人喜歡少女是正常和普遍的。亨伯特試圖使洛麗塔接受二人的不正當關系,以“愛”之名美化其罪惡行徑。即使書中洛麗塔沒有開口,讀者亦能從亨伯特的自述中感受到她被身體和精神控制后的壓抑與崩潰。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李國華同樣對房思琪進行了身體控制。與洛麗塔和亨伯特以父女相稱的關系不同,房思琪與李國華是完全的性關系。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提到,人們稱女人為“le sexe”,即女性、性器官、性欲之意。在傳統觀念中,女性只是作為取悅和服侍男性的角色而出現,李國華的觀念亦是如此,他對房思琪進行了長期的性侵,盡情地放縱自己的情欲?!胺克肩鱾儭睂顕A來說不過是隨時可以更換的玩物,但她們卻甘愿將身體獻給他,李國華最有力的精神控制工具便是文學。他可以隨時脫口而出華麗的句子,用最優美的文字表達最荒唐的愛,然而總有如房思琪一般的少女對文學有“最下等的迷戀”,即便意識到李國華文學品位的低級和爛俗,仍不可避免地掉入他精心為她們編織的情網中。在被李國華無情拋棄后,郭曉奇痛苦萬分,試圖挽回老師的愛,甚至義正詞嚴地告訴父母她跟老師是真心相愛,可見李國華對“房思琪們”精神控制之效果。
3.難言之隱:無形壓力下的失語
傾訴通常是人排解心中苦悶的途徑,但洛麗塔和房思琪所遭受的不公待遇卻是一種難言之隱,她們無法開口傾訴,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消化痛苦。
洛麗塔身上無形的壓力源自亨伯特的威脅。失去母親后,她跟亨伯特相依為命、背井離鄉,奔波于美國各城市之間,亨伯特需要她的完全配合,以保證兩人之間的關系不會泄露,為此亨伯特一直以監護人的身份威脅她:若事情敗露,亨伯特頂多被監禁十年,但失去監護人的洛麗塔卻會被關進教養院接受管教和治療。洛麗塔只是一個單純的孩子,成年人的威脅對她來說有絕對的震懾力,最終洛麗塔沒有揭發亨伯特,而是選擇了逃跑,這也使她落入另一場“愛情欺騙”的悲劇中。
房思琪身上的無形壓力表面上源于她的自尊,自尊心讓她無法揭露與李國華之間不光彩的行為,但實際上這種壓力來自社會?!八l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罪惡感又會把她趕回他的身邊。”[2]強暴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社會并沒有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而是詭異地將矛頭指向受害者。受害者沒有話語權,整個社會以看客的姿態冷漠旁觀或無情批判,并不關心受害者內心真實的聲音。當媽媽說她“小小年紀就這么騷”[2]時,房思琪決定從此一輩子都不說話了。
4.走向死亡:難以逃脫的宿命
在這種畸形愛戀中,洛麗塔和房思琪所受的傷害是旁人無法想象的,二人最終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死亡,如同一顆絢麗的流星轉瞬即逝。
《洛麗塔》中,作者以亨伯特的口吻進行敘述,似乎掩蓋了洛麗塔的真實狀態,這也使得《洛麗塔》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看起來有很大不同,然而從文本中仍能發現蛛絲馬跡?!霸谡荒甑穆眯兄?,每天早晨我都必須設想一件事讓她指望。否則,失去這個具體的目標,她的生命框架就會坍塌崩潰?!盵1]亨伯特不止一次地提到洛麗塔對他的謾罵,教師也提醒亨伯特關注洛麗塔精神方面的問題,如思想不集中、沒有控制情感的能力、不會用語言表達情感等。即使洛麗塔在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下性觀念格外開放,她也知道亂倫是不正常的,也會痛斥亨伯特“想想你干了什么”[1]。洛麗塔當時的精神狀態已經不正常了,她并不是亨伯特所謂的“引誘他犯罪的性感小情人”[1],她的心理在不正常的關系中已經發生了扭曲。在長期的強暴下,她的靈魂一步步走向死亡,最終在分娩時意外離開了這個世界。
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則以受害者的口吻,對房思琪的心理變化過程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房思琪說在第一次被老師侵犯時,她的靈魂就已經死了,即便說服自己愛上老師,甚至能做到像普通情侶一樣主動等待老師的出現,她也沒辦法正常地繼續生活。被老師強暴時,“她發現自己站在紅帳子外頭,看著老師被壓在紅帳子下面,而自己被壓在老師下面”[2],無數次的失憶和靈魂分離讓她精神崩潰。作者林奕含在她的婚禮致辭中也說到,大學期間她常常精神分裂,因為肉體的創傷太大,以至于靈魂要離開身體才能活下去。小說中的房思琪以精神失常結束,現實中,林奕含最終選擇自殺,讓人感嘆與惋惜,她的小說驚醒了無數人,卻終究沒能拯救自己。
三、洛麗塔與房思琪悲劇命運的成因
洛麗塔與房思琪的悲劇命運有其相似性,導致二人悲劇命運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將從男權文化的壓迫、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個人原因三方面進行論述。
1.男權文化的壓迫
洛麗塔和房思琪都處在男權文化壓迫下,這種男權文化的壓迫主要通過建構話語權力來實現。傳統的父權制社會讓女性不自覺地依附于男性,她們默認男性處于權力的中心地位,這使女性很容易成為被話語權力控制的主體。
《洛麗塔》整部小說都是亨伯特所建構的話語體系,亨伯特著力將自己描繪成一個癡情男子的形象,以證明自己對洛麗塔的愛。他對洛麗塔的愛源自童年戀人安娜貝爾,安娜貝爾的離世成為他一生的創傷,因此當“那是同一個孩子”的洛麗塔出現時,她便成了亨伯特的生命之光。亨伯特化身洛麗塔的戀人和保護者,他小心地守護著洛麗塔的童貞,盡量滿足她的各種要求,最后代表光明和正義槍殺了誘拐洛麗塔的奎爾蒂。作為弱勢的女性,洛麗塔在整本書中沒有任何話語權,她必須依附于亨伯特、奎爾蒂等男性而生活,這從根本上導致了她的悲劇命運。
在房思琪的悲劇中,李國華對房思琪鋪天蓋地地告白使她一步步沉溺其中,她說這太像愛情了,竟覺得老師是愛自己的?!袄顕A用繁復的修辭織出一張巧言令色的文學之網,將房思琪囚禁在自己構建的權力話語體系中,在牽引了古今文人為其背書的話語權力的威壓下,房思琪毫無招架之力,被其迷惑而陷入無盡的撕裂中。”[4]在這種華麗語言的欺騙下,房思琪遲遲不能確認自己被李國華強暴的事實,最終成為男權文化壓迫下的犧牲者。
2.社會環境的影響
洛麗塔和房思琪雖然生活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但都間接導致了各自的悲劇命運。
洛麗塔生活在20世紀中葉的美國,二戰后美國經濟迅速發展,進入消費主義社會,人們沉迷于物質享受,崇尚及時行樂。性解放思想的廣泛傳播,使大眾媒體充斥著色情信息,“性欲是消費社會的頭等大事,一切給人看和給人聽的東西,都公然地被譜上性的顫音”[5]。另外,學校的教育功能產生了異化,在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影響下,學校宣稱更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卻忽視了學生的道德教育。學生沒有得到個性的發展,卻品嘗到“禁果”的滋味。
房思琪的故事發生在21世紀初的中國臺灣,中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禮義,“發乎情,止乎禮”的教導使得性難登大雅之堂,談性色變是當時的普遍現象,成人不會公然談論性,兒童難以接受性教育。根深蒂固的貞潔觀使人們習慣性地要求和指責女性,這不僅導致歷史上無數女性的慘死,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某些男性實施性犯罪的成本,李國華及其同事便是該觀念的受益人,他們盡情地享用著學生的身體而無須擔心被告發,在房思琪精神出現問題后,李國華仍受眾人尊崇,可以繼續鎖定他的下一個目標。
3.個人原因
洛麗塔和房思琪的悲劇命運也與其個人性格有關,她們有著不同的性格缺陷,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二人的悲劇。
洛麗塔小時候便失去了父親,成年男子對她有神秘的吸引力,她用錯誤的方式向亨伯特索取父愛,特別孩子氣地“引誘”了亨伯特。另外洛麗塔深受“娛樂至上”社會風氣的影響,追求物質享受,愛好美食廣告、電影雜志、爵士樂和圣代冰激凌,在夏令營時和同伴一起與營地女主人的兒子輪流交歡。在洛麗塔身上,“天真和欺詐、嫵媚和粗俗、陰沉的慍怒和開朗的歡笑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6],她的悲劇命運有其必然性。
房思琪則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自小酷愛文學,與普通孩子不同的是,她“讀波德萊爾而不是《波德萊爾大遇險》,第一次知道砒霜是因為《包法利夫人》而不是《九品芝麻官》”[2],她將文學視為自己的信仰,相信能整篇背誦《長恨歌》的李國華。但房思琪并不成熟,對浪漫文字的迷戀使她形成一種錯誤的愛情觀,她沒有認識到書里和書外是兩個世界,書里的愛情只需要春花秋月,而書外的愛情卻需要遵循許多規則,需要法律的制約與保護。房思琪沒有從對文字的癡迷中走出來,而這癡迷本身也是悲劇的一部分。
四、結語
洛麗塔與房思琪有著同樣的悲劇命運,除不同的社會環境和個人原因之外,洛麗塔和房思琪同樣處在男權文化的壓迫下,這是導致她們悲劇命運的根本原因。如果說《洛麗塔》是從男性視角對男權文化隱秘的建構,那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就是從女性視角對男權文化赤裸的揭露,它讓更多處于無意識中的女性認識現實。
參考文獻
[1] 納博科夫.洛麗塔[M].主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2]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20.
[3] 波伏瓦.第二性:合卷本[M].鄭克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
[4] 王裕.父權文化視域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研究[D].煙臺:煙臺大學,2022.
[5] 鮑德里亞.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6] 張換成.論《洛麗塔》的經典性建構[J].文藝爭鳴,2021(8).
(責任編輯 陸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