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晶晶 安徽省阜陽市潁東區常青藤幼兒園
勞動意識養成教育可以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通過開展勞動意識養成教育,幼兒可以了解現實生活中各類勞動的工作流程,培養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還可以通過親身參與勞動提高實踐技能水平,促進身心的健康成長。
家園共育觀念薄弱,未能形成教育合力。家園共育是以家長和幼兒園為主體,對幼兒實施的一種雙向互動教育。在目前的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家長的示范作用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許多家長認為自身的責任僅在于接送幼兒、照顧幼兒的生活起居。一日活動中雖然有勞動教育的內容,但一些教師與家長之間溝通較少,只是偶爾通過“微信群”“電話”“家長開放日”等進行交流。且這僅有的交流,多數時間也只是家長對幼兒在園內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進行了解,對勞動教育的關注較少。
幼兒園勞動教育實施途徑有待拓展。幼兒園考慮到安全因素會盡可能地避免幼兒參加社區勞動。在家庭方面,由于父母工作普遍較忙,很少有時間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很多家長也并不支持幼兒園進行勞動教育,因為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家長不想也不舍得讓孩子參與勞動,所以幼兒園在進行勞動教育的過程當中也會有所顧忌,這影響了勞動教育的實踐。此外,很多時候,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時,并沒有給予幼兒相應的自主權利,幼兒雖然年紀小,但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教師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減少空洞的說教式教學,利用模擬示范,引導幼兒進行實踐操作的方式來踐行勞動教育。
激發幼兒參加勞動活動的興趣,樹立良好的合作意識。教師需要巧妙利用游戲形式激發幼兒的勞動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游戲教育與勞動教育有機融合,豐富勞動教育的形式,增加勞動教育的趣味性。幼兒游戲本身便蘊含著大量的勞動教育因素。比如,在手工游戲中,幼兒需要學會裁剪、粘貼和制作;在科技探究游戲中,幼兒需要運用簡單的實驗工具完成探究活動;在情境游戲中,幼兒需要根據情境需要做出相應的行為;這些都對幼兒有著較強的教育意義。在日常教學中,幼兒園教師需要選擇科學合理的勞動教育活動開展形式,有效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幫助幼兒在不斷的分享與交流之中得到成就感與喜悅感。
例如,教師可帶領幼兒開展戶外種植勞動教育活動,將幼兒進行分組,引導幼兒對大豆進行種植。小組成員們需要分別承擔挖坑、投放種子、掩埋種子及施肥、澆水等多個種植環節的職責。教師應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自由的交流與溝通,一同商議各個角色的分工,幫助幼兒在交流過程之中建設合作關系。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加大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力度,有針對性地為幼兒布置活動目標,如保障種子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及肥料,種子進行掩埋時必須將土壓實等。當種植結束后,教師可帶領每組成員分別在本組的勞動成果前進行合照。在分工種植的過程中,幼兒會充分了解合作的力量,這有利于幼兒合作與溝通意識的培養,還促使幼兒產生了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的思想理念。
推行職業勞動教育,培養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幼兒正處于熱衷觀察的年紀,無論是幼兒園內的教師、工作人員,還是現實生活中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都是他們觀察的對象。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天性,在幼兒園內推行職業勞動教育,讓幼兒了解不同勞動者的工作流程,培養幼兒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幼兒接觸最多的職業便是教師,教師可以讓幼兒開展“模擬教師”的勞動教育活動,讓幼兒通過模擬教師一天在幼兒園中的工作內容來培養幼兒的勞動實踐技能。教師還可以讓幼兒輪流擔任班級內的“小教師”,擔任“教師”的幼兒在這一天需要領導其他小朋友完成各項班級事務與日常工作,組織幼兒井然有序地完成一天的教學、用餐及其他活動。讓幼兒親身體驗教師的工作流程,可以在培養幼兒勞動觀念的同時,使幼兒進一步理解教師工作的辛苦,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積極配合教師。除了讓幼兒扮演教師這種勞動教育方式,還可以通過播放視頻、動畫的形式讓幼兒了解其他職業工作者的勞動內容。
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勞動教育的主要內容還是鍛煉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幼兒獲得與生活有關的常識,因此多以生活活動為主。平時增加一些具有拓展性、創造性的勞動教育活動是十分必要的。如在區域設置時,可以設置小小美甲屋、扎染坊、娃娃家等,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模擬鍛煉,使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可以進行飾品設計、顏色搭配、動手操作等具有創意性的勞動。教師要克服困難,不斷收集資料,使得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內容多樣化、豐富化。
建立家園合一的勞動教育體系。在幼兒園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們以集體的形式參與勞動實踐活動,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幼兒家長在家庭中發揮言傳身教作用,讓幼兒潛移默化地向父母學習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讓幼兒參與到家庭的各項勞動中,一方面可以使幼兒理解父母平時工作的勞累辛苦,促進和諧親子關系的建立;另一方面可以讓幼兒在完成勞動的過程中培養“我是家庭主人翁”的精神。對于不同年齡和勞動技能基礎的幼兒,家長可以讓他們參加不同難易程度的家務勞動,踐行勞動教育理念。
為了讓父母長輩意識到幼兒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幼兒園應該多與家長進行溝通。首先,可以利用科普、宣傳、家長課堂的方式讓家長了解勞動教育對幼兒身體、認知、責任心養成的重要作用,改變“唯學習論”的育兒理念。教師還可以引導家長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采用“腳手架”的方式對幼兒實施勞動教育。即剛開始讓幼兒做一些簡單的勞動內容,如搬椅子、擦桌子等,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可以增加幼兒的勞動量,讓幼兒自己洗襪子、洗碗、打掃衛生等。其次,需要注意的是,要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家庭與幼兒園之間需要在勞動教育層面保持思想上的一致。
勞動教育讓幼兒認識到勞動可以推動社會的物質發展,同時,適當的勞動教育還可以提高幼兒的道德素質水平,讓幼兒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為他人服務的樂觀生活態度。由此可見,在幼兒園中引入勞動教育符合當今時代發展的需求,契合當前的教學理念,是新時代促進幼兒全方位發展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因此,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自主學習權利,幫助幼兒從模仿、重復教師教導的勞動操作轉變為自覺在生活實踐中積極參與各類勞動活動。教師還可以通過推行職業勞動教育、構建家校合一的勞動教育體系和開展勞動綜合實踐活動等策略來推進幼兒園的勞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