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婷 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連城鎮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城鄉各級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我園是一所鄉鎮中心園,辦園條件相對城市較落后,游戲的材料與活動場地都受到一定限制。但農村園有著城市園無法比擬的自然條件,我們可以依據農村這一特殊自然環境,發揮其環境優勢,因地制宜,積極創造條件,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家長積極性,將各類游戲資源融合在一起,從而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全面發展。
大自然是農村兒童的歡樂源泉。在農村,沙石、泥土、樹枝、樹葉,各種農作物和勞動工具、鄉土材料隨手拈來,如籮筐、簸箕、篩子等。農村幼兒園應該合理地利用和開發農村的自然資源,因地制宜地開展各類游戲,為幼兒室內外的游戲創造和提供豐富的材料,拓展幼兒游戲和玩耍的空間。
教師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尋找游戲的寶貝,充分發揮自然物和廢舊物“以物代物”的作用,自制教玩具,彌補游戲中玩具的缺乏。在美工活動、晨間活動、自由活動時間,我會和孩子們共同制作一件件好玩的寶貝,如:枯樹枝和樹葉可以用來做手工、繪畫;把小石子洗干凈,可以玩“進洞”的游戲;還可以將瓶蓋收集起來玩棋類游戲,把紙板變成繪畫板,把飲料瓶變成打擊樂器等。孩子們積極參與其中,樂此不疲,把簡單的材料變成了游戲的寶貝,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可以看出,他們在游戲中獲取經驗的關鍵取決于教師的資源意識。我們只有追隨兒童,做游戲的觀察者、引導者,才能滿足孩子的游戲需求。
幼兒園戶外游戲場地是一個具有教育功能的場所,因為“戶外有陽光、空氣、水和動植物,這一切都充滿誘惑和挑戰”。于是,我們重點改造了戶外綠化環境和空置場地。我們既沒有糾結有沒有資金購買大型游戲器械,也沒有“舍土求洋”,忽略農村園的“游戲之寶”。農村園的沃土在田園,農村園游戲玩的就是農味,如利用坡地、樹林創設出野趣區域,開展“士兵突擊”“叢林探險”等游戲。相關游戲材料也俯拾皆是,木棍是槍支,土塊是手榴彈,麻袋是擔架。還可以用竹子、玉米稈搭建迷宮,迷宮里可以玩“尋寶”游戲,石子、花生殼、玉米棒、竹筒等都是寶藏。
“趣耕園”是重點創設的游戲區域,這里有菜地、水池、養殖屋、農家大鍋臺、繪畫長廊等。我們會根據季節的變化、農作物的不同生長期,有計劃地種植種類、形態、顏色各異的植物,讓幼兒持續獲得生活經驗。在班級“勞動日”那天,孩子們會去松土栽苗、澆水施肥,在“看看、聽聽、聞聞、摸摸”中感受大自然,用收獲的南瓜、紅薯、花生、蒜頭來玩“觀察、比較、稱重、測量”的游戲,還可以到繪畫長廊畫一幅畫,表達自己的感受。回到教室,教師可以通過談話和觀看視頻,引導幼兒更深入地觀察人們的勞動和交往,幫助幼兒了解社會生活,熟悉社會環境。比如水稻從哪來、花生長在哪、豬羊牛怎么養、房子怎么造等。
“農家大鍋臺”是最受歡迎的一個游戲區域,每周都會有一個班級到這里玩戶外野炊,老師和孩子們會先確定好菜單再分工合作。孩子們有到菜地尋找食材的,有摘菜、削皮、洗菜的,有燒火、炒菜的……最后,大家坐下來品嘗自己做出的美食,分享交流自己的勞動收獲。一次簡單的野炊日,孩子們不僅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勞動中學會了珍惜糧食,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
民間游戲起源于農村,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農村幼兒園對民間游戲的開發有著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民間游戲具有趣味性、隨機性,玩起來方便,且沒有時間、場地、人數、材料的限制,是農村幼兒園游戲的首選。教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幼兒發展水平差異,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宜的民間游戲,以此來滿足不同幼兒的游戲需要。比如“挑花棍”“跳房子”“跳皮筋”“丟手絹”“滾鐵環”“斗雞”“丟石子”“壘房子”“摔泥炮”等,這些游戲的材料簡單,玩法簡單,符合幼兒好奇、好勝、好滿足的心理。
同時,教師應為幼兒創設一個自主愉悅的游戲環境,將游戲與其他領域活動相融合,鼓勵幼兒創造性地使用游戲材料,創新游戲玩法,增強規則意識,從而在認知、情感、社會性和運動能力等方面獲得均衡發展。例如“挑花棍”游戲,我就整合了數學、美術等內容,制作了顏色、大小、形狀各異的“花棍”。這樣幼兒們在挑花棍時,不僅能鍛煉手指靈活性,還能激發主動、積極的游戲情感。再如“摔泥炮”游戲中,一個個問題接踵而來:“我的泥炮是太厚了嗎?”“我再做個大點的試試吧!”“使勁摔才會響。”孩子們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交流分享著自己的游戲經驗,手臂運動能力和身體協調性都得到迅速發展。
在開展農村幼兒園游戲活動時,除了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鄉土資源,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拓展游戲場地,借助傳統游戲以及加強家園共育之外,還需注重與幼兒園現有資源相整合,遵循幼兒身心特點和發展需要,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同時,我們也要不斷反思“教師對游戲行為的觀察和引導是否科學”“實際游戲時間占比是否充足”等問題,在反思中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在游戲中釋放農村幼兒的天性,促進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