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祥林
(湘潭技師學院,湖南湘潭 411201)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湖南考察,為湖南擘畫出“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勉勵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三高四新”戰略構成了“十四五”時期湖南發展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中職學校既是學生養成良好道德品格與形成正確價值觀的場域,也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場所。中職學校將實施“三高四新”戰略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有利于增進學生的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而且可以在貫徹“三高四新”戰略的過程中展示中職學校的智慧,為學校的發展貢獻力量。
重視理論武裝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理論武裝工作仍肩負著析事明理、凝聚力量的重要任務。在“三高四新”戰略下,中職學校必須立足新時代,把握新使命,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價值引導。
中國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處,湖南正進入新發展階段。中職學校的理論武裝工作必須服務于這一大局,務必做到三個推動,加強政治引領。一是中職學校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學生大腦,不斷強化師生對黨的創新理論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的理解,不斷加深師生對黨和國家需要實現目標任務的認識,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話語權。二是中職學校推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教育,培養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加強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態化。三是中職學校推動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意識教育,明確加強職責使命教育,將“四個自信”“使命擔當”的種子播進學生心中。
中職學校的思政工作應高度契合“三高四新”戰略。一是中職學校講清楚“三高四新”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一脈相承的關系。二是中職學校講清楚“三高四新”戰略實施與我國即將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的關系。三是中職學校講清楚“三高四新”戰略提出的背景、意義、科學內涵及實施方略。四是中職學校講清楚人才培養與“三高四新”戰略實施中湖南重點產業鏈的對接關系,使思政工作更好地滿足學生成長、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需求。在此基礎上,中職學校積極開展在“三高四新”戰略實施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領導干部、專家學者、模范人物走進校園的思政教育活動。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要求理論聯系實際,發揚學以致用的優良學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三次歷史性飛躍,由此形成的理論體系是我們黨學以致用的重要理論成果。中職教育以培養服務社會、具有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的高級技術人才為目的,是學以致用的教育。當前,推動學以致用最緊要的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悟透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新湖南而奮進。中職教育要求學生學理論、悟原理,更要求學生在學深悟透上學以致用,把理論不斷轉化為推動工作落實、促進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學生要學以致用、學用相長,促進理論與實踐的良性循環。
2019年2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完善評價機制,規范人才培養全過程。”[1]德技并修是國家職業教育的重要育人機制,而學科教學體系是實現育人機制的載體,是保障中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在“三高四新”戰略下,中職學校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高素質職業人才支撐,學科教學體系開發必不可少。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2]。辦好新時代中職教育,中職學校就要理直氣壯開好、用好思政課,使學生自覺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3]中職學校除了重點建設一批“職業道德與法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史綱要”等思政課程外,理工類專業課程要堅守專業定位,服務國家戰略和行業要求,培養學生的嚴謹作風以及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醫學類專業的教師要增強敬畏意識,培養學生對科學真理的追求精神,對病人的仁愛精神,培養醫者“以高尚情操,行仁愛之術”的素養和德術兼修的能力。農林類專業課程的教師要注重生態文明理念的培育、區域農耕文化傳承以及鄉村振興戰略,引導學生關愛農業、農村、農民,增強學生服務鄉村振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湖南省委、省政府將打造“三個高地”、踐行“四新”使命具體化、項目化,謀劃鋪排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突出優勢特色,推進“八大工程”,重點發展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動力、電子信息裝備等產業,持續做大做強先進裝備制造業,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等謀劃實施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項目。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人工智能、新型動力、軍用電子、關鍵材料、海洋裝備、電磁能、北斗衛星導航等產業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高端先進醫藥制造,實施一批創新藥、首仿藥、兒童藥、短缺藥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研發中藥新品種,發展具有自主技術的醫療器械,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推進一批種植業、食用油、茶葉、水產、水果、中藥材、竹木等產業項目[4]。
中職學校應結合這一趨勢的動態,構建與“三高四新”戰略相適應、相匹配的學科教學體系,重點規劃一批在“三高四新”戰略中支撐核心技術突破人才的學科專業,優先設置一批服務戰略需求的前沿學科專業,打造一批圍繞“三高四新”戰略實施的課程實踐教學基地,并以“三高四新”為主題邀請專家舉辦文化講壇,開展辯論賽、演講賽以及實踐教學成果展等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
隨著“三高四新”戰略的實施,中職學生將以第二、三產業為主要就業方向。因此,中職學校要對標第二、三產業的人才需求標準,使學校育人與企業需求近距離接軌。在專業設置方面,中職學校做到“按需培養,按需開課”,及時調整或撤銷與經濟社會發展不適應的學科專業,逐步增加實驗設備,提高實踐課程的比重,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在教學模式方面,中職學校構建起“以服務地區經濟為宗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崗位群為依據開設專業,制定教學計劃,設置課程”的教學模式[5]。在實訓過程中,中職學校要按照“類企業管理制度標準”要求學生,創設符合企業實際要求的實訓場景。例如,在實訓前,中職學校聘請專家講解企業制度和崗位規范。學生進入實訓場地后,應按規定穿戴工作服、佩戴安全設備,遵守上班考勤制度,嚴格規范操作流程,認識到“實訓即上崗”的重要性。無論是專業設置、教學模式還是實訓過程,都應切實發揮其作用,成為“就業的前奏和序曲”,同時也發揮青年科技人才的突擊隊和生力軍的作用。
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學校黨組織要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主線,以打造卓越中職教育為目標,著力提升中職教育思政工作管理服務的科學化水平,提升育人效果[6]。
中職學校思政工作的主體廣泛,“分管”就是“全管”。書記、校長作為思政課建設的第一責任人,是實現思政育人的根本保障。一方面,書記、校長應當深入研究思政工作理論,學習中職學校的管理經驗,帶頭推動思想政治課建設,為學生上好思想政治課或形勢政策課做好準備;另一方面,書記、校長對思政工作進行集體領導、科學領導,對各思政工作主體的履職情況進行評估,以高質量黨建提升學校思政質量。
思政課程是思政工作開展的主陣地,思政教研室是承擔思政課程的責任主體。因此,思政教研室要充分發揮“引擎”作用:一是優化思政教師隊伍結構,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人格正的工作隊伍;二是提高思政教師的政治修養、理論素養和育人能力,提高教育質量;三是提升思政教師管理水平,以德立教,以德育人;四是發揮專家組、學者團的指導作用,探索新時代中職學校思政工作的特點,向書記、校長提供決策建議,對思政課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思政教育開展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效性。
班主任是學生在校成長的第一責任人,是做好學生思政教育的關鍵因素。中職學校要廣泛開展班主任業務能力提升活動,大力提升班主任的業務素養和育人能力。班主任要分享“信念故事”,鼓勵學生志存高遠,不負韶華。班主任要成為“多余者”,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回答情感、就業等學生關心的問題。
中職學校要聯合本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建立相互合作的社會教育網絡,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利用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充分挖掘企業思政教育資源,并融入學生實訓過程。中職學校可以聘請勞動模范、技術能手擔任思政工作兼職教師,利用家長委員會、家長接待日、家訪等形式,宣傳“嚴慈相濟、愛而有教”“知行結合、身體力行”等家風思想,引導家長協同學校做好思政工作。
中職學校思政工作體系的構建重在實踐、貴在落實,督導評估是關鍵。正向的評估督導體系能激發學生敢于擔當、善于擔當的熱情,形成人人擔當的良好氛圍。中職學校構建更加多元的評價體系,從“一把尺子”到“多把尺子”分類評估督導。中職學校在構建評估督導體系時,要以“立德樹人”為首要原則,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注重“四性”評價。
中職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德技并修、工學結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貫穿于督導評價始終。
“三高四新”戰略的實施,是以“湖南之答”回應“時代之問”。中職學校應把課程載體、實踐教學、校園文化建設與“三高四新”戰略實施的融入度、契合度納入督導評價。
中職學校加強思政育人的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既要對某一個單元或某一個學期教學結束后的最終效果進行督導評價,也要對教材體系、課程體系、教學體系情況進行質性評價。中職學校既要把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的述職評議納入督導評估,也要把學科專業質量、人才流動、教學科研成果納入督導評估。
在專家督導評價的基礎上,中職學校要引入第三方、家長、企業等評價主體,形成多主體的督導評估機制。
我國正經歷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對于“三高四新”戰略的實施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中職教育應在“三高四新”戰略的貫徹落實中找準定位、放大格局,構建“思政育人”的工作體系,與高質量建設現代新湖南同頻共振。理論武裝、學科教學、管理服務、督導評估四大體系有機聯系、互為依存。中職學校以體系理念統率思政工作,以整體意識規范思政工作,以系統思維推進思政工作,對培育服務湖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擔當中華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