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賢
(運城師范高等??茖W校,山西 運城 044000)
紅色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秀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它折射出中國人民的精神品質,具體表現在紅船精神、延安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等精神面貌上。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也是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高職英語的人文特色使其能夠在外語和文化的教學過程中得到運用,它能將紅色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與它的領導力相結合,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愛國主義情感,引導學生理性對待文化差異,并自覺利用所學的語言文化知識,向世界說好紅色故事,傳遞中國好聲音。
作為教育實踐中的重要環節,其總體的思想政治素質與人文素質將對其實踐產生重要的作用,具有豐富的紅色傳統教育資源的老師能夠發揮“隨風而動,潤物無聲”的思想引導功能。但是,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學科,教學內容繁多,教師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學、備課、上課等活動中,很少注意到自己的政治理論素養,對英語教學中的思想意識和紅色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會影響到英語教學中的思想意識和民族意識,從而影響到英語教學的教學質量[1]。為此,高職英語教師必須改變教育理念,注重對語言知識的傳授,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從黨的百年歷史中認識到紅色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含義,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提升政治文化修養。并根據英語專業的特征,探索其與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的途徑,指導大學生進行“文化思考”,繼承“紅色”的基因,樹立“文化自信”。
紅色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旺盛的活力,才能長盛不衰。但是,由于高職英語課程中的紅色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比較老,其教學中所包含的課程和思想要素與職業教育的培養目的并沒有很好匹配,缺乏正面的反差,缺乏與實際的聯系,缺乏自我認同。首先,在高職英語課程中,缺乏挖掘紅色傳統的內涵,缺乏時代特征。在新的歷史階段,很多事情都可以讓學生們有自己的經歷,比如在昆侖邊防的英勇事跡,為了祖國航空航天事業奮斗在一線的研究人員等,能夠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無私奉獻、英勇頑強的先進精神。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英語教學的改革缺乏與時俱進、創新的思想,使教學中的教學要素顯得陳腐,使其難以融入到實際的教學中,在教學效果的作用上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其次,在現代化過程中,由于缺乏對反面教科書的深刻剖析,導致愛慕虛榮、人情冷漠等問題。在認識和掌握知識、掌握技術的過程中,沒有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在使用消極材料方面,由于缺乏與傳統紅色文化的精神相融合,造成了對專業課程的反思不深入,只停留在表層,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教育作用。
與“顯性”教學相比,“英語”的“潛移默化”更具有“春風化雨”的作用。在高職英語師資隊伍中,盡管擁有深厚的專業基礎,對課程思政進行了一定的探討,但是他們自身的思想水平和課程思政的水平都不高,缺乏足夠的課程思政經驗,很難把英語課程與思政課程結合起來,這就導致我國英語課程與思政融合的道路比較單調,無法真正推動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2]。一些老師還對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觀念模糊,只注重“思政”的追求,致使原本應該生動有趣、實用性強的語文課堂,淪為枯燥乏味、脫離實際的講授,影響到英語學科的思考與教學。在對“中國”思想深刻認識的前提下,在教學設計中應充分體現中國特色。在此基礎上,要打破傳統的課堂限制,堅持把紅色傳統和英語結合起來,充分利用課內、課外等多種形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參與和獲取,促進他們的繼承和發展。
在鞏固英語教學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內外環境中的各種教育資源,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完善“紅色傳統”的育人模式。在英語聽說教學中,大多數的英語聽說教學都是從國外的主流媒介上借鑒來的,而且大多數都是從國外的新聞媒介上來的。因此,在英語聽說課上,老師要緊緊抓住教材的學習重點,適時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本文旨在提高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并在持續的政治教育下,培養其參與政治事務的主動性和正確的政治觀念。在職業院校的英語口語課上,英語老師要充分發掘中國紅色的優秀傳統文化,并引導他們在課堂上進行分組交流;在語言訓練及競賽中,既能展示異域的文化,又能驕傲地展示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不僅要關注怎樣正確的對待問題,還要注重培養他們正確認識和辨別西方的價值觀念。在寫作的課堂上,教師要為他們的孩子們展示他們優秀的表現方式,并且要從自身細心的觀察中找出問題的根源,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和引導,從而讓他們的核心價值觀念“走上正軌”。
語言是交際的載體,而翻譯則是交際的媒介。英語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在外語教學中,外語的文化和技能僅僅是對外宣傳工作的一個基本環節,而譯員的翻譯技能和跨文化素質有待于長期的實踐和培養。高職英語的目標明確、實際,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基礎上,應努力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將本土優秀的紅色優秀傳統文化與本土的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對中英文的翻譯進行創新性的探索是一個很好的途徑[3]。高職英語老師可以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把他們帶到學校去參觀,在了解和體味革命的過程中,讓他們對景區的英文介紹和公示語進行反思,尋找譯文中出現的語用錯誤,并通過分組的形式來解決問題。有能力的學校還可以利用各種途徑與當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深入的合作,培養出一大群英語口語優秀、熟悉當地紅色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學員,并將他們安排到紅色優秀傳統文化基地做英語講解,并在活動后進行自我反省,互相學習。另外,部分對外宣傳的翻譯活動也可以通過學員擔任項目的口譯者來實現,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按期保質保量地做好翻譯工作。比起在傳統的課堂上進行機械的口譯練習,“在做中學”的實際翻譯經驗明顯地打破了一些“英語無用”的觀念,從而使他們對外語的學習產生無限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從根本上促進他們的外語教學和跨文化的培養。與此同時,弘揚“紅色”優秀傳統文化,提高“紅色”的譯者素質,為“中國好”的宣傳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通過網絡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能更直觀、更全面地認識到紅色傳統,并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創造性的實踐活動。例如,根據學校開設的學科特點,建設具有鮮明的紅色優秀傳統文化特征的學科;依托當地紅色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和愛國主義教育陣地,進行一系列的實訓活動;在課外或節假日也可以進行野外考察,加深對紅色的認識,發展更多的紅色題材等;開展紅色旅游景區翻譯大賽、紅色故事情景戲劇等社團活動,使學校的紅色優秀傳統文化更加濃厚。
筆者曾經在所在學校提供了一門英語選修課,現在結合紅色傳統的特點,將湖湘紅色傳統的紅色景點、歷史遺址、名人故居等相關資料納入學校課本,將湖湘英語作為湖湘文化的一部分,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提高英語的知識水平,而且還可以培養出一種中華的文化。
“在英語教育中,我們應該注重培養他們的文化背景,將他們融入到不同的文化中,既可以拓寬他們的眼界,也可以讓他們更好地學習國外的優秀文化,從而提升他們的外語水平?!备呗氂⒄Z教學始終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注重基礎,注重能力”,單元題目常常帶有濃郁的時代特色,緊扣焦點和高職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內容涵蓋人文、科技、教育等,有助于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在介紹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時適時導入紅色優秀傳統文化。比如在講述“夢”這個話題時,教師們可以比較中國夢與美國夢,突出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的共同理想,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以人為本”,激發了學生們反思“集體”與“個人主義”之間的不同,從而增強中國民族之間的跨文化交流[4]。又比如,教科書提到了信心,張桂梅是一種典型的紅色優秀傳統文化代表者,她創辦的華坪女高,以“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激發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堅韌地奮斗著,去改變自己的人生。通過對“四個自信”的涵義和英文譯本的探究,可以將“四個自信”的有關內容融入其中,通過對“四個自信”的滲透來提高英語水平。
第二教室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教學方式,它可以為英語的學習與交流提供多種形式的平臺,它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還可以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良好氛圍。高職英語專業的英語教學要認真貫徹立德樹人這一基本要求,充分發揮“四史”中的“紅色”要素,充分發揮“四大”的內涵,以創建百年為契機,積極組織“二班”,開展“四史”主題教育,要選擇符合大學生英語素質的主題,并進行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環節,以增強學生的思想和政治素質。通過“英語角”“學黨史、悟思想”等一系列以“紅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通過講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在不知不覺中使學生把紅色優秀傳統文化內化于心。英文紅色詩詞朗讀大賽也是學生們學習紅色歷史的一種特殊方式。為鼓勵學生們參加“紅詩”朗讀大賽,老師們可以組織同學們欣賞《七律·長征》等名作,感受革命激情和愛國情懷,并鼓勵他們對朗讀的熱愛和對自己的挑戰。英語與外語部也可以定期組織“四史”英文單詞大筆試等,教師可以向學生們提供有關的學習資源,比如“中國”“每日一詞”“英文頭條”等,每天都要積攢知識,培養好的學習方式,為“四史”專題的詞庫大賽等。另外,“四史”專題講座、紅色電影鑒賞班等,也能夠充分地促進學生對紅色傳統的認識和提高自身的語文水平。
英語閱讀是提高外語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英文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常常會融入大量的英美歷史文化、風土人情。高一虹通過對目前的英語語言教學方法的局限進行了剖析,指出了目前的英語教育應著重于培養文化自覺,重視對學生進行情緒和行為的批判思考。通過英文的有效閱讀,不但能加深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而且還能與中國民族的文化特征相比較,從而促進人們的批判思考能力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自覺。職業英語教師要將紅色的傳統和英文結合起來,并經常引導學生們去看一些著名的英文作品,比如美國的埃德加·斯諾《紅星照耀中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明日中國》《人類的五分之一》。接著,在課上選了幾個鏡頭,比如《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對其他紅軍領袖的訪談,發現了一個有趣而難以報導的地方,就像中國共產黨在接受訪問時所說的那樣,總是提到了這個群體在整個歷史進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從來沒有提到個體的影響力。這個細節充分體現了中國集體性的特點,具有美國個人主義的斯諾在其自身的文化環境下,明顯地受到了與之相應的不同影響。很明顯,在讀、思的學習中,不僅吸取革命前輩們的心靈能量,更能深刻認識到不同的文化。
作為中國特有的社會主義優秀文化,它反映了中國人民堅持不懈的精神品格,是中國人民的一種非常珍貴的教育財富。英語是一門人文學科,除了掌握外語技巧與英語文化的基礎,還應注重對民族傳統的繼承與發揚。為了使英語教育與傳統紅色文化的有效結合,英語專業的教師必須在自身思想和政治素質上持續提高,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對紅色傳統的教育,使學生們在接受紅色精神的熏陶下進行理性思考,深刻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世界舞臺上說好紅色故事,傳遞中國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