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甘肅 隴南 748500)
學前教育專業是國家發展學前教育的重點建設項目,是指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能從事學前教育專業技術工作的幼兒教師。在我國,幼兒教師是社會職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直接關系到我國和世界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彈唱作為一種具有鮮明民族特色、教育功能和社會功能的藝術形式,越來越受到廣大家長青睞。彈唱作品既可以培養學生唱歌情感,提高歌唱技巧和歌唱水平,又能在教學中培養音樂興趣,進一步提高幼兒素質、開闊審美視野、塑造積極健康人格。在學前教育教學中,彈唱作為一種音樂形式,不僅可以豐富和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興趣并提高專注力,對培養幼兒審美情趣很有幫助。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學前教育專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音樂表演能力、民族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創編與設計能力。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將培養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彈唱技能,并且在彈唱活動中能夠體現自己獨特的審美價值。如何正確有效地利用音樂來進行教學、如何將彈唱課融入學前教育專業知識體系建設,成為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難題。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彈唱教育方面已經擁有多個年級的相關教科書,其內容展現了幼兒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理解能力,因與音樂高等院校的教材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相似,所以并不適用于中職學校的學生。當前所用的教材,所涉及的樂理知識以及演奏樂器都呈現出非常豐富的運用,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具有專業性的特點。但是對于沒有音樂功底,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音樂培訓的中職學生來說,在課程進行過程中,可能會由于中職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積累不足、經驗較少等原因,教學重心轉移至對學生基礎的補充上,導致最后的課程效果達不到預期標準。中職學生在彈唱能力的培養沒有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鞏固,技術沒有充分地得到鍛煉和提升,究其原因,是我國目前對中職學前教育培訓沒有給予重視,沒有將音樂的教育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定位,忽視了中職學生在接受教育時的真正需求,教學的內容與中職學生的基礎不相符,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由此導致彈唱教學的目標沒有得到滿足。
由于許多學生都是在選擇學前教育專業之后才真正接受到音樂知識的培養,相比起專業的音樂學生,學生無論是從音樂理論的學習和積累,還是對樂器的接受和使用程度都更為薄弱。在實際的彈奏教學課程上,學生由于缺乏視聽練耳的培訓和鍛煉,往往會出現對學習的歌曲不熟悉,導致忘詞和對歌曲的旋律把握不準確的情況出現,或者是在歌曲演唱的過程中對發音的把控不完整,出現跑調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基礎的培訓和鞏固,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展開相應的課程培訓。
歌曲彈唱是培養幼兒音樂素養的重要途徑,而幼兒歌曲彈唱教學則是音樂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音樂專業學生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在歌曲彈唱教學中要遵循科學的教學原則來指導幼兒歌曲彈唱教學活動,促進幼兒音樂素養的全面發展。幼兒歌曲彈唱教學中要遵循教學常規,注重幼兒音樂情感的培養以及技巧的訓練,要結合幼兒歌曲彈唱教學重點,發展幼兒的演唱能力以及靈活掌握不同歌曲技巧的能力。
幼兒歌曲彈唱教學中,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在教學常規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編排,以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以及發展規律。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使幼兒能夠順利地完成歌曲彈唱教學。在幼兒園開展的音樂教學活動中,要突出幼兒的音樂情感,培養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要讓幼兒通過欣賞音樂作品進一步了解音樂作品中表達情感的手法,讓幼兒能夠體會到歌曲中所表達的情感與感受。同時在游戲活動中,要以幼兒的實際能力和興趣為基礎進行相應的音樂彈唱教學活動,使幼兒在音樂教學中得到全面發展。
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幼兒的歌唱能力以及對歌曲的情感理解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結合曲風及幼兒特點對幼兒進行演唱能力的訓練。如對于抒情性音樂在唱歌時可以采取模仿演唱的方式進行演唱。對于音樂的歌唱要結合兒童歌曲《小蘋果》進行教學,通過歌曲的演唱來培養幼兒的聽覺敏銳度以及對音樂的感受力。
幼兒歌曲彈唱教學是幼兒歌曲彈唱訓練的重要內容,為了提高幼兒對歌曲的興趣,同時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結合幼兒生活經驗積累。可以在幼兒歌曲彈唱教學中采用歌曲演唱技巧的傳授與訓練,也可以采用音樂趣味故事情節的講述與訓練。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幼兒歌曲如《快樂的芭蕾》《小星星》等,教師應讓幼兒從唱開始嘗試學習舞蹈,從學舞蹈開始嘗試掌握舞蹈技巧,逐步提高幼兒在舞蹈表演中表現力的同時提高幼兒歌唱能力以及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
例如,在學習《小蘋果》這首歌曲時,要教會幼兒唱一段旋律,學唱一段歌詞,用簡練的歌詞表達簡單的歌詞,并注意節奏的把握以及要注意的音色變化。要注意培養幼兒對歌曲的興趣和唱歌曲的興趣,要注意在幼兒的思維能力發展階段,適當的訓練幼兒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因為當他們對音樂有了一定的了解時,他們的思維就會變得比較活躍。因此,要注意將歌曲的演奏方法與幼兒實際情況相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比如讓幼兒先模仿小蘋果的樣子,唱一段旋律后再唱歌詞等。教學中要鼓勵幼兒在學習歌曲彈唱中創造條件自己唱或與同伴一起唱。
幼兒園音樂教育對幼兒來說,不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是一種情感教育形式。歌曲作為人類的共同語言,是表達對人類共同情感的最好形式之一,歌曲是傳遞人們美好情感的載體,是人們溝通和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它承載著人們最深的情感。所以在彈唱教學時,教師應該要讓幼兒體會到藝術美,他們之所以能展現出藝術魅力,主要還是源于教師對學生們的影響。因此在音樂教育中,要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讓學生們也受到熏陶感染,更加努力地學習。首先是在音樂課上盡量讓學生們去體驗歌曲所表達出來的情感,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使彈唱課達到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從而提高歌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其次,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歌曲所帶來美好感受。要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才能有更好的將自己所學進行發揮,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達到學習效果。而彈唱課也正是因此,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去感悟歌曲背后的情感,并去理解和體會歌曲所表達理念,從而讓這種情感得到更好地轉化為表演和生活中自然流露出來的最大動力。這樣才會讓孩子們更好地體會到音樂帶來的情感魅力和價值體驗,讓他們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與此同時,從音樂中學習到知識和生活技能,更好地服務社會。
演出是提高學生表演水平、展示自身才華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彈唱教學,學生能體會到音樂中所蘊涵的情感。彈唱教學活動要求師生在緊張、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作品。因此在彈唱學習中,鼓勵學生進行現場表演,在表演時能體會到彈唱教學對于作品的情感表達作用以及對其理解所產生的影響。在進行彈唱訓練時,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注意音樂作品中聲音特點,適當運用氣息對音型進行控制,以使歌曲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以引導學生,達到最好效果。在學生進行表演之后,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班級學生對歌曲彈唱作品的理解和認識程度以及演唱風格來判斷學生的演唱水平,提出一些問題進行指導和鼓勵。
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過程中,要使教學與藝術教學相結合,使其成為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彈聲樂課對幼教課程的推動作用。首先,應針對當前中產家庭中普遍存在有幼兒未掌握彈唱技能的現象,音樂教育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提高兒童的審美情趣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彈唱課應當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中培養積極參與彈唱藝術創作與表演的能力,為他們今后從事相關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提高審美意識。彈聲樂教學課對提高學生樂感、音色有重要作用,幼兒歌曲與戲曲并稱為中國音樂兩大門類之一,在現代音樂課程里占有重要地位,它不僅僅體現了一個民族獨特建筑的文化底蘊和藝術追求,更是其獨特民族風情和人文情懷的重要表現形式。彈唱是一種表現音樂感受美、表達自我、表現個性及感受生活的手段和形式。對幼兒來說,通過學習獲得感性知識和藝術感知能力,培養自己對美的感受與欣賞能力極其重要。教師應不斷豐富彈唱課程內容、加強藝術創編課程建設,使之能讓學生在欣賞中學習創造思維、認識美丑,在實踐中被發掘、被發現過程,并運用于創作中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想象力,提高藝術鑒賞水平,這對學生來說是很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因此,培養幼兒藝術表現力非常必要,并將之貫穿于整個美育教學環節中,來進行專業上教育的同時也能把理論運用到生活教育當中去。例如:在中職教育專業音樂課程中設置了許多優秀作品,比如《紅蘋果》音樂教材、經典童謠彈唱練習冊之類的書籍作為教學資料中加入一些兒童音樂作品來輔助教學;同時要利用藝術課程在進行舞蹈課過程中設計各種舞蹈動作和表演方式及學生在彈唱過程存在著一定難度時可適當降低一些難度。教師可以在孩子們學習彈唱前先進行自我介紹,并且通過多種形式來引導他們學習并體會歌唱技巧和音樂欣賞水平提高后可以對彈唱進行改進等。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彈唱水平,教師必須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學習氛圍。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學習彈唱的計劃、時間和節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練習歌曲,根據音樂內容進行彈唱,如果時間充裕可進行多次練習,并記錄下來自己練琴時的感覺,并將自己學到的技巧以日記或者是學習歌曲時記錄下來。當學生覺得自身存在問題時,就需要教師隨時糾正并給予指正。教師可以根據彈唱能力幫助學生分析、歸納和總結出其不同表現形式來指導學生在彈唱課上應該注意的問題。根據不同情況給孩子們制定合理、符合實際地解決問題。當學生有進步時,教師應該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在以后學習過程中為他們提供學習所需物資,并指導他提高彈唱水平,讓他們有進步、有收獲和成長。
作為學前教育專業所要掌握的重要內容之一,幼兒歌曲彈唱教學將鋼琴彈奏技術與藝術審美相結合,能夠對幼兒在音樂領域起到啟蒙和開發的作用。這要求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夠清楚認識到音樂能力培養對幼兒的重要性,嚴格要求自身,準確把握演唱以及彈奏樂器的技巧。與此同時,還要深入理解教學內容的深刻含義,在培養幼兒演唱能力的同時,能夠拓展有利于幼兒成長的知識和道理。運用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將課程內容精準地呈現在幼兒面前。此外,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應當結合當下時代的發展來推進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的進行,學習新的教學方法,以創新的方式將教學課程帶入學前教育的過程當中,設置多種豐富的教學形式,打造出學生喜歡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對音樂的了解以及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開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對其音樂素養的提升和培養有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