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昀
(鄭州市科技工業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0)
技能大賽的發展為各地區中職院校的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自我展示平臺,對提升中職學生職業技能水平,培養其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技能大賽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不僅考核中職學生的專業技術,對中職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心理素質也均有較高的要求。現階段,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改革中并未結合技能大賽發展形勢,導致教學資源、教學方式、評估考核模式等未能達到理想的改革成效,因此,在新時期中職服裝專業教師要立足技能大賽發展,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全面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中職院校的服裝專業主要是培養服裝行業發展中的各方面人才,技能大賽發展下對中職專業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服裝專業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講解,更要加大實訓教學力度,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具體來講,在技能大賽發展下,進行中職服裝專業教學變革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有利于優化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條件。中職院校根據技能大賽的相關要求,進行服裝專業教學的改革過程中,需要對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培養方式進行改進和優化,在技能大賽的帶動下,中職院校需要在專業教學中融入新知識、新技術,還需要引進新設備、新方法,從而滿足教學改革的需求,也促進了專業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了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條件。
(2)有利于強化中職生專業技能。技能大賽能夠對學生的專業學習與技能提升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對提高學生專業學習熱情與提高其學習效率有重要幫助。技能大賽強調學生對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靈活運用、創新應用,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學生通過團隊合作、探究交流,最終呈現出優秀的設計作品。學生為了能夠在大賽中取得好成績,在課程學習中以及日常的自主學習中會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針對性地進行強化訓練,最終實現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3)有利于實現職業教育與行業發展結合。以往的職業教育存在與行業發展脫節的現象,導致培養出的人才不能符合行業發展需要,而在技能大賽發展下,借助技能大賽這一紐帶,有效地將職業教育和行業發展關聯起來,全面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為職業教育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在我國教育領域的快速發展過程中,教育部門對中職教育的關注也不斷提高,中職教育改革是提升職業技能人才輸出質量的關鍵,結合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對職業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斷提高,加強中職教育改革已勢在必行。技能大賽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職業教育的創新和改革,但是從現階段的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改革情況來看,主要還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課程設置有待優化。技能大賽是基于各行各業現實發展情況而開展的一種綜合性的職業技能競賽,是與時代接軌、與行業發展接軌,在技能大賽發展下要求中職服裝專業教學也要做到與時俱進,做好課程的優化,但是從目前來看,中職服裝專業課程設置上仍然以傳統的課程內容和課程結構為主,并未結合技能大賽的相關情況增設新的課程,調整及優化課程結構,影響中職服裝專業的教學成效。
(2)教學資源有待完善。中職服裝專業教學中,教材是主要的教學資源,但是從現階段的教材情況來看,其內容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未能與時俱進及時增加新的知識內容,此外,教師也未能結合技能大賽的相關需求,對教學資源進行延伸與拓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3)評估體系不夠健全。中職服裝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但是對學生的課程考核與評估主要是以理論為主,而且以學期期末考核評估為唯一方式,缺少對學生技能的評估以及日常學習表現的評估,無法真實反饋學生專業學習與發展水平,不能充分發揮考核評估對學生專業學習與專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改革中,要根據技能大賽的具體內容以及服裝行業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將大賽中涉及的知識、技能進行整理,結合當前服裝專業課程設置情況,適當增設一些新課程,并與原有的課程進行統籌安排,優化服裝專業課程結構,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達到專業基礎,提升其職業能力。比如,基于現階段服裝領域的技能大賽發展情況,中職服裝專業課程建設中可以增加“中國服裝史”“西方服裝史”以及“立體剪裁”等新課程,借助開設“西方服裝史”以及“中國服裝史”的課程能夠讓學生系統化了解中西方服務發展歷史,了解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感受服裝在風格上、樣式上的變化,以及不同時期服裝以及服飾上的流行元素,從而為學生在服裝設計上提供更多的靈感與素材,打下扎實的服裝專業基礎。“立體剪裁”課程可以與“服裝結構制圖”課程相結合,這樣能夠系統化給學生傳授服裝打板知識,從當前中職服裝專業課程教學情況來看,關于服裝制版方面的課程難度相對較大,相關原理性知識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困難[1]。此外,關于中職服裝專業課程設置體可以設計成兩條主線:一是以服裝設計類為主,二則是以服裝工藝制作類為主。服裝設計類的課程主要是給學生傳授相關的服裝設計理論知識以及設計技能,使學生可以借助設計軟件,運用所學知識完成相關主題以及風格服裝的設計,并完成實物剪裁。而服裝工藝制作類課程則主要是讓學生學會使用CAD打板軟件,對服裝進行樣板設計,并完成剪裁和成衣制作。通過按照這樣兩條線的原則進行課程結構設置,能夠將專業課程教學任務進行分解,提升專業課程教學實效[2]。中職服裝專業課程設置的優化,除了要對必修的課程進行合理安排外,還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專業水平、學習興趣等,開設多種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選修課程。
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改革中,要根據技能大賽發展的情況做好教學資源的優化與完善,使教學資源得以豐富,為學生專業學習與職業技能提升提供保障。在完善教學資源方面,中職服裝專業教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實施:
(1)完善教材。教材是中職服裝專業主要的教學資源,但是教材內容的滯后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根據技能大賽的相關內容,以及服裝行業發展的現實情況,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優化和補充。這樣一方面是對過時的內容進行剔除,另一方面則是根據服裝設計理念的調整以及行業發展動態及時進行教材內容的更新,比如在服飾色彩、捕捉流行等方面進行補充和調整,同時要融入符合時代發展的現代化服裝設計技術,比如將服裝CAD相關內容融入其中,豐富教材內容,為學生提供專業學習保障。
(2)拓展教學資源。雖然教材是中職服裝專業的主要教學資源,但是教材內容比較有限,基于技能大賽的中職服裝專業人才培養中,教學資源絕不能局限于教材,也不能局限于課程本身,而是要根據技能大賽的實際內容,在教材內容以及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資源的拓展,能夠開發并引進豐富的校外資源,將一些具有特色的、與學生現實生活相關的內容融入教學中,這樣能夠激發學生對服裝專業內容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拉近專業學習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教師在教學資源拓展的過程中,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不僅要考慮課程教學需求,技能大賽要求,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興趣需要,創建網絡教學平臺,在平臺上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專業學習資源,資源形式多樣,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還可以開設直播課和錄播課,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專業學習需求。
教學考核與評估是中職服裝專業教學中的關鍵環節,健全的評估體系能夠及時反饋專業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專業學習和發展情況,對促進教學改革以及指導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和技能提升等都有重要作用。傳統的中職服裝專業考核評估主要是理論考核為主,以期末總結性考核評估的方式為主,這種考核評估模式難以客觀全面地體現專業教學發展情況以及學生的專業基礎和職業技能水平。在技能大賽發展下,中職服裝專業教師要注重對評估體系的改進和優化,采用分層評估的方式,進一步推動專業分層教學的實施。考核評估要立足以生為本,結合學生的不同基礎水平、能力水平,設置不同的考核內容及評估標準,借助考核評估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優化專業學習方法。在評估方式上,除了階段性的理論考核評估外,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階段性開展服裝技能大比拼的方式,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考核,同時能夠考核學生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團隊精神等職業素養的發展情況[3]。要注重考核評估結果的充分利用,一方面是用于指導學生進行專業學習方法的改進、自身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用于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與教學內容的調整。
傳統的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校內課堂教學為主,這種教學模式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難以對學生的職業技能以及綜合素養進行全面有效的培養。在技能大賽發展下,教師要對服裝專業教學模式進行調整,使其能夠符合技能大賽發展要求,同時能夠順應時代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4]。
基于技能大賽的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模式創新,具體可以按照四段式的方式來開展:
(1)強化校內教學工作實效。根據技能大賽發展要求,對中職服裝專業校內教學工作進行改革與創新,優化專業課程內容,加強專業教學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校內教學工作的質量。
(2)實施崗位實習。與服裝企業進行合作,開展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企業為中職服裝專業學生提供崗位實習的機會,通過具體崗位實踐,強化學生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與此同時,借助企業環境以及團隊合作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3)成立校內工作室。校內工作室是為學生建立的校內實踐基地,由專業教師帶領,承接各種有關服裝設計、剪裁、制作業務,并組織學生模擬企業工作流程,運用所學知識以及所掌握的專業技能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踐機會,同時也為中職院校增添了新的效益。
(4)組織開展各種規模的技能大賽。技能大賽在中職人才培養上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職院校可以在校內定期組織開展各種類型的技能大賽[5],也為學生爭取更多參與市級、省級,甚至國家級的技能大賽參與資格,通過技能大賽的驅動開展專業教學,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專業教師隊伍質量對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成效會有直接影響,在技能大賽發展背景下,中職服裝專業教學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創新,與此同時,對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專業素養以及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中職服裝專業教師長期從事校內專業教學工作,缺少實踐鍛煉,對服裝行業發展情況了解不足,難以滿足技能大賽下的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因此,中職院校要加大對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提升師資質量,為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保障。一方面,要為校內專業教師提供實踐平臺,可以與各大培訓機構或者服裝企業合作,定期組織專業教師進行實踐培訓。另一方面,中職學校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打造雙師型隊伍,聘請企業優秀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到校內對學生進行專業的指導,從而補足教師實踐能力上的不足。
在技能大賽背景下,進行中職服裝專業教學變革能夠打破傳統專業課程教學的局限性,創新人才培養手段,對提升中職服裝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以及創新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中職服裝專業教師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立足技能大賽發展情況,從課程設置的優化、教學資源的完善、評估體系的健全以及教學模式的創新等幾方面提升改革成效,此外,中職院校也要加強對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升師資質量,為專業發展提供保障。